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441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0哪吒闹海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10 哪吒闹海

   第

课时

 1.抓住关键词句,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的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2.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体会“一摆、一闪、一纵身”等一系列动词对表现哪吒机智勇敢所起的作用。

 3.结合生活体验及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讲述这个故事。

 4.模仿文本,根据提供的图片展开想象,用上合适的动词,学着编写简短的童话片段。

 【重点】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体会“一摆、一闪、一纵身”等一系列动词对表现哪吒机智勇敢所起的作用。

 【难点】

 1.结合生活体验及丰富的想象,生动形象地讲述这个故事。

 2.模仿文本,根据提供的图片展开想象,用上合适的动词,学着编写

简短的童话片段。

 多媒体播放歌曲《少年英雄小哪吒》。

 1.优美的音乐把我们带入《哪吒闹海》的故事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内容,简单讲一讲故事的大体内容。

 3.课题中用了一个动词生动地概括了故事情节,谁能找出来?

 4.板书:

 [设计意图] 以谈话的形式,直奔本节课教学主题。

 

(一)走进故事,了解起因。

 1.找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东海龙王怎样?

(霸道、凶恶)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经常、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2.指导理解“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3.展开想象:

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兴风作浪的?

他们都干了哪些坏事?

 4.哪吒看到东海龙王父子的恶行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你觉得哪吒是个怎样的人?

(为民着想、非常勇敢)

 5.指导读好这一自然段。

 

(二)感悟“闹海”场面,体会哪吒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1.抓动词描写,品读“大闹水晶宫”,感受哪吒的本领大。

 

(1)默读第2自然段,用“  ”标出哪吒大闹水晶宫时的一系列动词。

 

 交流动词:

带上、跳进、取下、一摆(板书词语)

 

(2)现在跟老师一起画一画哪吒大闹水晶宫的流程图。

师边讲解边画图。

 哪吒带上两件法宝,来到大海边。

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

 这时,大海发生怎样的变化?

PPT出示: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

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

宫也摇晃起来。

 (3)指名回答,出示:

 ①理解“滔天巨浪”,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样的浪头才是“滔天巨浪”。

 ②出示课件“滔天巨浪”图片,再次让学生感受海浪的巨大。

 (4)这些动词中哪个词最具有表现力?

你感受到哪吒是个怎样的人?

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

“一摆”。

哪吒只是“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连……也……”体会到哪吒小小年纪本领很大)

 (5)关注动词,读好第2自然段。

 你能读出哪吒大闹水晶宫的画面吗?

读时注意流程图中的动词。

指名读,师在“一”和“巨”下做标记。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

你看作者用词多么巧妙,一个“一”字,一个“巨”字形成鲜明的对比,只“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为我们描绘了本领如此大的哪吒,你想到画面了吗?

再来读)

 (6)试着根据流程图,讲一讲“大闹水晶宫”的故事。

 ①同位之间先讲一讲。

 ②指生讲故事。

 (7)总结方法:

刚才我们在读这一段时,抓住了对哪吒的动作描写,在脑海里想象了一幅活的画面,就这样读着想着,想着读着,我们就把这个故事讲得有滋有味了。

 2.总结方法,合作学习“智斗夜叉”。

 

(1)刚才咱们一起学习“大闹水晶宫”,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非常勇敢、本领高强的小哪吒,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找生说一说学习方法,师补充归纳:

PPT出示:

 1.默读课文,标画哪吒闹水晶宫时一系列的动词。

 2.边读课文边根据动词画出流程图,找出“闹”的结果,体会哪吒形象。

 3.关注动词,边读边想象活动画面,把故事读得有滋有味。

 4.试着根据流程图讲好这个故事。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智斗夜叉”。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学习情况。

 预设:

打死夜叉

 ①教训夜叉时一系列的动词:

一闪、取下、扔

 ②小组合作完成“闹夜叉”动作流程图,并说出闹的结果:

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感受哪吒的机

灵。

 其中“一闪”最能表现哪吒的机灵,夜叉来势凶猛举斧便砍,哪吒轻轻一闪便躲过,再“一扔”便将气势汹汹的夜叉打死了。

 ③关注动词,读好第3自然段。

 ④找生根据流程图讲故事,师指导:

加上动作讲会更加生动。

 3.用以上方法,自主学习“制服三太子”。

 

(1)学生自主学习。

 

(2)交流自学情况。

 预设:

 ①制服三太子动词:

一纵身、抖出

 ②展示学生画的“闹三太子”动作流程图,并说出闹的结果:

三太子只好现出原形,感受哪吒的机智勇敢。

 抓住“一纵身”体会哪吒的机智勇敢,“一纵身”既躲过三太子凶猛的一枪,又为自己赢得机会,趁势抖出混天绫。

 ③读句子,关注动词,体会哪吒的机

智勇敢。

 ④根据流程图讲故事。

展开想象,加入语言、动作。

(比如:

东海龙王气得

嗷嗷直叫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4

.小结:

作者写哪吒闹海时,重点写了他(三次)闹海:

一闹水晶宫,二闹夜叉,三闹太子。

三次闹海主要通

过哪吒的(动作):

一摆、一闪、一纵身等动词让我们看到一个(机智勇敢)的哪吒。

(板书:

动作)

 (三)引读第5自然段,了解闹海结果。

 

(1)经过哪吒的“三闹”,结果怎样呢?

齐读第5自然段。

 

(2)交流:

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又过上太平日子。

 (3)指导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胡作非为”,通过“再也不敢”“又”体会闹海成功,为老百姓出了口恶气。

 (四)故事擂台。

 1.根据流程图,讲完整的故事。

 一闹:

水晶宫 带上 跳进 取下 一摆 掀起

 二闹:

夜叉 一闪 取下 扔 打死夜叉 

 三闹:

三太子一纵身 抖出 现出原形

 

(1)同位之间练着互相讲一讲。

 

(2)找生讲,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待会评价。

PPT出示:

 要想把故事讲生动,就要做到:

 A.加上动作、表情、语言。

 B.加入自己合理的想象,例如:

哪吒在闹海时会怎么说,龙王气得嗷嗷直叫时会说些什么,有何举动等等。

 C.带上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感情。

 (3)评价,并献计献策,如何把故事讲得更生动。

根据学生的计策,老师总结归纳。

 2.给动画配音,让故事更生动。

 老师这里有《哪吒闹海》的动画片,遗憾的

是,老师不小心把声音弄丢了,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提出的计策,给这个动画配上音,使这个故事有声有色呢?

 

(1)播放无声动画,让生先练一练。

 

(2)配音讲故事,表扬好的树立榜样,评出最佳故事大王奖。

 (五)编写童话片段。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一单元的故事吗?

通过刚才的故事大赛,我看咱们同学都是讲故事的能手,老师相信:

你们不仅是讲故事的能手,也定能成为编故事的能手,有没有信心?

现在,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故事图片,请认真观察,放飞想象,编一个生

动的小故事。

 (六)推荐阅读:

 1.推荐阅读人教版教材《哪吒闹海》的课

文,对照阅读,把文中精彩的地方加进故事中,回家讲给家长听。

 2.《哪吒闹海》这个故事就选自《封神演义》,推荐大家都读读《封神演义》(注音版),用两周时间阅读,准备开神话故事会。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一定喜欢上了小哪吒这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我国流传着很多动听的神话故事,这个读书月期间,欢迎同学们阅读:

《嫦娥奔月》《开天辟地》《封神榜》《西游记》少儿版等。

作业1

教材第55页第3、4题。

作业2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哪(né nǎ)吒把龙王三太子(zǐ zi)打出了原形。

2.你在哪(né nǎ)里?

我们正到处(chǔ chù)找你呢!

3.东海龙王再也不敢兴(xīng xìng)风作浪,胡作非为(wéi wèi)了。

4.听说明天要去公园,我们太高兴(xīng xìng)了。

二、把下列句子写得更具体。

1.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              

     。

 

2.这场雨下得可真大,                      。

 

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

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例:

哪吒取下乾坤圈。

哪吒把夜叉打死了。

哪吒一取下乾坤圈就把夜叉打死了。

1.我喜欢唱歌。

我喜欢弹琴。

                                

2.明天天气晴朗。

我们在草地上做游戏。

                                

四、课外阅读。

后羿射日(节选)

 传说在古时候,天空曾出现过十个太阳。

他们的母亲是东方天帝的妻子,她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中洗澡。

洗完澡后,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每夜一换。

 当黎明预示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上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

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给大地万物带去光明和热量。

 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想到要是他们一起周游天空,肯定很有趣。

于是,当黎明来临时,十个太阳一起爬上车,踏上了穿越天空的征程。

这一下,大地上的人们和万物就遭殃了。

十个太阳像十

个火团,他们一起放出的热量烤焦了大地。

 这时,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作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

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

 于是,后羿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

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

后羿拉开了万斤重的弓弩,搭上千斤重的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的一箭射去,第一个太阳被射落了。

后羿拈弓搭箭,“嗡”的一声射去,同时射落了两个太阳。

这下,天上还有七个太阳瞪着红彤彤的眼睛。

后羿觉得这些太阳仍很焦热,又狠狠地射出了第三支箭。

这一箭射得很有力,一箭射落了四个太阳。

其他的太阳吓得全身打战,团团旋转。

就这样,后羿一支接一支地把箭射向太阳,无一虚发,射掉了九个太阳。

中了箭的九个太阳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接一个地死去。

他们的羽毛纷纷落在地上,他们的光和热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

大地越来越暗,直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

 后羿要求最后一个太阳每天从东方的海边升起,挂在天上,温暖着人间。

从此,禾苗得以生长,万物得以生存,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周游:

                            

(2)拈弓搭箭:

                           

2.照样子,写词语。

(1)模拟声音的:

 嗖            

(2)ABB式:

红彤彤          

(3)含有数字的:

百发百中          

3.你觉得后羿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写一写你知道的神话故事。

(至少写两个)

                                  

【参考答案】

一、1.né zǐ 2.nǎ chù 3.xīng wéi 4.xìng

二、1.它比一座大山还重 2.简直就像瓢泼一样

三、1.我既喜欢唱歌,又喜欢弹琴。

 2.如果明天天气晴朗,我们就在草地上做游戏。

四、1.

(1)到处游玩。

 

(2)一手握弓,一手把箭放在弦上,准备射出。

 2.

(1)啪啪 滴答 

(2)绿油油 白茫茫 (3)三心二意 七上八下 3.后羿,你是一个机智勇敢、为民造福的英雄,值得所有人敬佩。

 4.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大禹治水。

哪吒闹海-

-不畏强暴显威风

为民着想是英雄

 1.以读促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线,以情为主线,本文教学重点又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体验哪吒机智勇敢、为民着想、不畏强暴的精神。

因此,教学中采用了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齐读、有感情朗读、默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代替教师的分析,在诵读中理解词句意思,体验情感。

 2.脉络清晰:

本文难点是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地讲出哪吒闹海的故事,本单元又都是写事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中,我始终以起因——经过——结果模式贯串始终,找到了一条突破重难点的捷径,更为三年级的学生写作记叙文提供了方法。

 3.学以致用:

学习语文是为了运用,因此作业设计,我让学生以“我最    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趁热打铁,学以致用。

 

 放手不够,第4自然段哪吒战三太子应让学生自学。

 教学中应对习作多加指导,最好找学生就一件事口头说一说。

 4.练习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看谁讲得最生动。

 〔名师来指导〕 可先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叙述的条理。

闹海原因: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兴风作浪,人们不敢下海捕鱼;闹海经过:

带法宝闹水晶宫——打死夜叉——制伏龙王三太子;闹海结果——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人们安居乐业。

在此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帮助记忆,并结合插图边读边展开想象,就能把这个故事流利地复述下来。

 1.神话故事和童话故事的区别

 

(1)概念不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常采用对自然物作拟人化描写的手法,情节曲折神奇、生动浅显,以适应儿童心理爱好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是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马克思说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它反映出的是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性的理解。

 

(2)产生的时间、起源不同

 童话最初也是群众集体创作,在民间流传。

而成为文学的童话,中国始于辛亥革命时期。

其时有孙毓修等编纂的童话集多种。

当时对于童话的概念还是模糊的,认为它无非“儿童的话”。

真正赋予童话新的内容,培植、鼓励童话创作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的是现代作家郑振铎。

西方童话比中国略早。

十九世纪中期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颇受读者的青睐。

 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

它的创作与远古时代人民争取生存、向自然力抗争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

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的想象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心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最早的神话。

它是远古人民对自然界的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反映人们对自然界的虚幻而有

趣的认识。

在中国古书中,如《山海经》《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故事,外国神话较有名的如《荷马史诗》等。

 (3)特点不同

 童话常常赋予无生命的东西以生命,大多涉及超自然因素的神怪鬼灵。

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它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极大的夸张性。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是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们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神话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据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与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象出来的。

一般说,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神话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

 2.有关“保家卫国”的古诗词

出 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