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64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docx

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案牍(dú)  喷香(pēn)  契约(qiè)  淤泥(yū)

B.驿路(yì)监督(dū)亵玩(xì)草率(shuài)

C.累赘(zhuì)修葺(qì)拖沓(tà)德馨(xīn)

D.卸却(xiè)譬如(bì)鸿儒(hónɡ)恍惚(huǎ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修葺   陡峭   竹篾  妇孺皆知

B.简陋拖沓鞠躬不耻下问

C.朦胧晶莹鸿儒鞠躬尽瘁

D.妥帖循环亵玩自作自受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七年级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6.默写。

(5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悬知寒食朝陵使,。

(4)任重而道远,,?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3分)

行者道:

“你这个呆子!

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

‘若有妖魔捉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怎么却不说我?

”八戒又思量道:

“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道:

“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

“怎么说?

”……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

“是那个敢这等骂我!

”八戒道:

“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

(节选自《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八戒为了让行者救唐僧采用了什么计策?

从中能看出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

8.综合性学习。

(6分)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1)活动一【表敬意】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磐安语文老师陈斌强,用一条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紧紧地绑在自己身上,从磐安县城的家中,骑着电瓶车,赶往30多公里以外的学校上班。

五年来,1800多个日夜,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陈斌强就这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动了金华城,感动着整个中国。

请你仿照下列网友跟帖的样式,给自己取个昵称,然后跟帖表达你对他的敬意。

一江春水:

陈斌强老师,不仅是中学里的语文老师,更是我们每一个作为儿女的好老师。

夕阳更红:

许许多多普通的事,难就难在是否能日复一日的坚持!

陈老师最可贵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2)活动二【说行孝】

①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

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②《孝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做人子女,要行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的警言,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让父母蒙受羞辱,这是孝的第一步。

根据链接材料,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3)活动三【话观点】

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

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

(46分)

(一)(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谈笑有鸿儒

(2)花之隐逸者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  水陆草木之花

B.有仙则名  莫名其妙

C.濯清涟而不妖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1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文章的写法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为陋室作铭表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乙】文则通过表达自己的节操,两文都写得较含蓄。

(2分)

13.两篇短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请说说【甲】【乙】两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二)(16分)

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

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

饱带干粮晴带雨伞。

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

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

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

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

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

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

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

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

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14.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

 

15.第④段运用了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

 

16.第④段结尾有人续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恰当与否,请分析说明。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

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

“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

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

17.有一种写作方法叫“以实写虚”,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本文也有几处运用了这种写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

18.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