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890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5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章节测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C.欧文          D.圣西门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2.A3.A4.A5.B6.C7.B8.B9.C10.A11.B12.D13.A14.A15.C16.A17.D18.A19.C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

7.空想社会生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巧.

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那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C  2、BCD 3、BCD4.ABC5.BC 6、AB7、ABC8、CD9、ABCD10、ABCD11.AB12.BCD13.ABCD 14.ABCD15、ABCD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

11.D 12.D 13.A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   )

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   )

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

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出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

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

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                            D.“欲擒故纵”

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   )

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

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古语说: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灭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

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辩证的否定是(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   ).:

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2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   ’

A.激变论             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        D.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

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   )

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多项选择题答案]

1.BC 2.AB 3.BC4.CD 5.ABC 6.ABCD 7.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