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996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4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docx

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

 

引言

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和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如电冰箱,空调,DVD等)中,都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

据资料显示,在所有动力资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电动机。

同样,我国生产的电能中有百分之六十是用于电动机的。

电动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电气时代,电动机的调速控制一般采用模拟法,对电动机的简单控制应用比较多。

简单控制是指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

这类控制可通过继电器,可编程控制器和开关元件来实现。

还有一类控制叫复杂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转速,转角,转矩,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进行控制。

[13]

1 绪论

本章介绍了直流电机的特点及其发展概况,然后介绍了直流电机在工业控制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同时阐述了直流电机控制中有待研究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最后列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全文的结构安排。

1.1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1.1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常用的控制直流电动机有以下几种:

第一,最初的直流调速系统是采用恒定的直流电压向直流电动机电枢供电,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来实现调速。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设备制造方便,价格低廉。

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在较宽范围内平滑调速,所以目前极少采用。

第二,三十年代末,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也称为旋转变流组),配合采用磁放大器、电机扩大机、闸流管等控制器件,可获得优良的调速性能,如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十比一至数十比一)、较小的转速变化率和调速平滑等,特别是当电动机减速时,可以通过发电机非常容易地将电动机轴上的飞轮惯量反馈给电网,这样,一方面可得到平滑的制动特性,另一方面又可减少能量的损耗,提高效率。

但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增加两台与调速电动机相当的旋转电机和一些辅助励磁设备,因而体积大,维修困难等。

第三,自出现汞弧变流器后,利用汞弧变流器代替上述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使调速性能指标又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它的系统快速响应性是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不能比拟的。

但是汞弧变流器仍存在一些缺点:

维修还是不太方便,特别是水银蒸汽对维护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等。

第四,1957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只晶闸管,与其它变流元件相比,晶闸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因而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响应快、工作可靠、寿命长、维修简便等一系列优点,采用晶闸管供电,不仅使直流调速系统经济指标上和可靠性有所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晶闸管变流装置的放大倍数在10000以上,比机组(放大倍数10)高1000倍,比汞弧变流器(放大倍数1000)高10倍;在响应快速性上,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变流装置为毫秒级。

[14]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以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了以往的直流发电机电动机组及水银整流装置,使直流电气传动完成一次大的跃进。

同时,控制电路也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小型化、高可靠性及低成本。

以上技术的应用,使直流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直流调速技术不断发展。

随着微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子电力开关器件和新型传感器的出现,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深入发展,直流电动机控制也装置不断向前发展。

微机的应用使直流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趋向于数字化、智能化,极大地推动了电气传动的发展。

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陆续推出并大量使用以微机为控制核心的直流电气传动装置,如西门子公司的SIMOREGK6RA24、ABB公司的PAD/PSD等等。

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动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直流电动机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例如,军事和宇航方面的雷达天线,火炮瞄准,惯性导航,卫星姿态,飞船光电池对太阳得跟踪等控制;工业方面的各种加工中心,专用加工设备,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塑料机械,印刷机械,绕线机,纺织机械,工业缝纫机,泵和压缩机等设备的控制;计算机外围设备和办公设备中的各种磁盘驱动器,各种光盘驱动器,绘图仪,扫描仪,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的控制;音像设备和家用电器中的录音机,录像机,数码相机,洗衣机,冰箱,电扇等的控制。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的不断涌现,电动机的控制策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得力于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永磁材料技术,微机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就。

变频技术和脉宽调制技术已成为电动机控制的主流技术。

正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电动控制技术在近二十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电动机控制策略的模拟实现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采用微处理器,通用计算机,FPGA/CPLD,DSP控制器等现代手段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动机的驱动部分所采用的功率器件经历了几次的更新换代以后,速度更快,控制更容易的全控型功率器件MOSFET和IGBT逐渐成为主流。

功率器件控制条件的变化和微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使新型的电动机控制方法能够得到实现。

其中,脉宽调制(PWM)方法,变频技术在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永磁材料技术的突破与微电子技术的结合又产生了一批新型的电动机,如永磁直流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超声波电动机等。

由于有微处理器和传感器作为新一代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又称这种运动控制系统为智能运动控制系统。

所以应用先进控制算法,开发全数字化智能运动控制系统将成为新一代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17]

在那些对电动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数控机床,工业缝纫机,磁盘驱动器,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中,要求电动机实现精确定位,适应剧烈负载变化),传统的控制算法已难以满足系统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现有的电动机控制系统也在朝着高精度,高性能,网络化,信息化,模糊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1.1.2直流电动机控制的研究现状

数字直流调速装置,从技术上,它能成功地做到从给定信号、调节器参数设定、直到触发脉冲的数字化,使用通用硬件平台附加软件程序控制一定范围功率和电流大小的直流电机,同一台控制器甚至可以仅通过参数设定和使用不同的软件版本对不同类型的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强大的通讯功能使它易和PLC等各种器件通讯组成整个工业控制过程系统,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尤其是方便灵活的调试方法、完善的保护功能、长期工作的高可靠性和整个控制器体积小型化,弥补了模拟直流调速控制系统的保护功能不完善、调试不方便、体积大等不足之处,且数字控制系统表现出另外一些优点,如查找故障迅速、调速精度高、维护简单,使其具备了广一阔的应用前景。

[18]

国外主要电气公司如瑞典的ABB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AEG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东芝公司、美国的GE公司、西屋公司等,均已经开发出多个数字直流调速装置,有成熟的系列化、标准化、模板化的应用产品。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试制成功第一只硅晶闸管以来,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目前,晶闸管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我国关于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主要有:

综合性最优控制,补偿PID控制,PID算法优化,也有的只应用模糊控制技术。

[19]

随着新型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具有开关速度快、驱动简单和可以自关断等优点,克服了晶闸管的主要缺点。

因此我国直流电机调速也正向着脉宽调制(pulsewidthmodulation,简称PWM)方向发展。

[16]

我国现在大部分数字化控制直流调速装置依靠进口。

但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也给出了国产全数字控制直流调速装置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许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厂家也都在开发全数字直流调速装置。

[12]

1.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由于变频技术的出现,交流调速一直冲击直流调速,但综观全局,尤其是我国在此领域的现状,再加上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的出现,更提高了直流调速系统的精度及可靠性,直流调速系统仍将处于十分重要地位。

对于直流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有稳速、调速、加速或减速三个方面,而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后两个要求已能很好地实现,但工程应用中稳速指标却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稳速要求即以一定的精度在所需要的转速稳定运行,在各种干扰不允许有过大的转速波动。

稳速很难达到要求原因在于数字直流调速装置中的PID调节器对被控对象及其负载参数变化适应能力差。

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很容易得到,这使得经典控制理论在己知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才能进行设计的前提得到满足,大部分数字直流调速控制器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

然而,在实际的传动系统中,电机本身的参数和拖动负载的参数并不如模型那样一成不变,尤其对于中小型电机,在某些应用场合随工况而变化;同时,直流电机本身是一个非线性的被控对象,许多拖动负载含有弹性或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因此,被控对象的参数变化与非线性特性,使得线性常参数PID调节器顾此失彼,不能使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设计时的性能指标,往往使得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差,特别是对于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且具有较强非线性环节的系统,常规PID调节器难以满足高精度、快响应的控制要求,常常不能有效克服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在工程上,这种控制器就很有可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如:

轧钢工业同轴控制系统、回转窑传动装置、轧辊磨床拖板电控系统等都需要在生产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转速要求,而生产负载参数却是随着工况变化的。

[7]

模糊控制不要求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且适应性强,为了克服常规数字直流调速装置的缺点,可将模糊控制与PID调节器结合,形成fuzzy-PID复合控制方案,设计能在负载、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变化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下均可以满足控制稳定转速精度要求的直流电机控制器。

[5]

2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

2.1直流电机的结构

图2.1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

其中,固定部分有磁铁,这里称为主磁极;固定部分还有电刷。

转动部分有环形铁心和绕在环形铁心上的绕组。

(其中2个小圆圈是为了方便的表示该位置上的导体电势或电流的方向而设置的)

上图表示一台最简单的两极直流电机模型,它的固定部分(定子)上,装设了一对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N和S,在旋转部分(转子)上装设电枢铁心。

定子与转子之间有一气隙。

在电枢铁心上放置了由A和X两根导体连成的电枢线圈,线圈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连到两个圆弧形的铜片上,此铜片称为换向片。

换向片之间互相绝缘,由换向片构成的整体称为换向器。

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换向片与转轴之间亦互相绝缘。

在换向片上放置着一对固定不动的电刷B1和B2,当电枢旋转时,电枢线圈通过换向片和电刷与外电路接通。

[1]

2.2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图2.2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图

对图2.1所示的直流电机,如果去掉原动机,并给两个电刷加上直流电源,如上图(a)所示,则有直流电流从电刷A流入,经过线圈abcd,从电刷B流出,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导体ab和cd收到电磁力的作用,其方向可由左手定则判定,两段导体受到的力形成了一个转矩,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

如果转子转到如上图(b)所示的位置,电刷A和换向片2接触,电刷B和换向片1接触,直流电流从电刷A流入,在线圈中的流动方向是dcba,从电刷B流出。

 此时载流导体ab和cd受到电磁力的作用方向同样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它们产生的转矩仍然使得转子逆时针转动。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外加的电源是直流的,但由于电刷和换向片的作用,在线圈中流过的电流是交流的,其产生的转矩的方向却是不变的。

[4]

 实用中的直流电动机转子上的绕组也不是由一个线圈构成,同样是由多个线圈连接而成,以减少电动机电磁转矩的波动,绕组形式同发电机。

2.3直流电机的调速原理

众所周知,直流电机转速n的表达式为:

(2-1)

式中:

U-电枢端电压

I-电枢电流

R-电枢电路总电阻

Φ-每极磁通量

K-与电机结构有关的常数

由上式可知,直流电机转速n的控制方法有三种:

(1)调节电枢电压U。

改变电枢电压从而改变转速,属恒转矩调速方法,动态响应快,适用于要求大范围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

(2)改变电机主磁通中只能减弱磁通,使电动机从额定转速向上变速,属恒功率调速方法,动态响应较慢,虽能无级平滑调速,但调速范围小;

(3)改变电枢电路电阻R在电动机电枢外串电阻进行调速,只能有级调速,平滑性差、机械特性软、效率低。

改变电枢电路电阻的方法缺点很多,目前很少采用:

弱磁调速范围不大,往往与调压调速配合使用;因此,自动调速系统以调压调速为主,这也是论文中设计系统所采用的方法。

改变电枢电压主要有三种方式:

旋转变流机组、静止变流装置、脉宽调制(PWM)变换器(或称直流斩波器)。

(l)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直流电压,简称G-M系统,国际上统称Ward-Leonard系统,这是最早的调压调速系统。

G-M系统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但系统复杂、体积大、效率低、运行有噪音、维护不方便。

(2)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汞弧整流器和闸流管组成的静止变流装置取代旋转变流机组,但到50年代后期又很快让位于更为经济可靠的晶闸管变流装置。

采用晶闸管变流装置供电的直流调速系统简称V-M系统,又称静止的Ward-Leonard系统,通过控制电压的改变来改变晶闸管触发控制角α。

进而改变整流电压Ud的大小,达到调节直流电动机转速的目的。

V-M在调速性能、可靠性、经济性上都具有优越性,成为直流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

(3)脉宽调制(PWM)变换器又称直流斩波器,是利用功率开关器件通断实现控制,调节通断时间比例,将固定的直流电源电压变成平均值可调的直流电压,亦称DC-DC变换器。

绝大多数直流电动机采用开关驱动方式。

开关驱动方式是使半导体功率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通过脉宽调制PWM来控制电动机电枢电压,实现调速。

2.4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直流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2.3直流电动机等效图

电路的电压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为:

(2-2)

(2-3)

式中Ua电源电压;

Ia-电枢电流;

Ra-电枢电阻(包括电刷、换向器以及两者之间的电阻);

La-电枢电感;

Ea-电枢反电动势;

J-转动惯量;

Ω-转动的角速度;

Te-电磁转距;

Tl-负载转距;

KD-转动部分的阻尼系数.

永磁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反电动势可表示为:

Ea=Ke*Ω(2-4)

式中Ke-反电动势常数.

电磁转矩为:

Te=KT*Ia(2-5)

式中KT-磁转矩常数。

[2]

动态工作特性是指实际的动作与相应的动作命令之间的响应关系。

将式(2-2)、式(2-3)、式(2-4)和式(2-5)作拉氏变换,得到如下函数:

Ua(s)=RaIa(s)+LaSIa(s)+Ea(s)

JSΩ(s)=Te(s)一Tl(s)一KDSΩ(s)

Ea(s)=KeΩ(s)

Te(s)=KTIa(s)

上面的式子可以用下面的方框图表示。

[3]

图2.4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

3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3.1模糊控制的起源

“模糊”一词的英语名称是“Fuzzy”,从文字上理解,包含了“含糊”、“不确定”、“不清楚”等概念,人们在生产中碰到的很多事情,包括人脑的思维,具有模糊性的特点,所谓“模糊性”,只要是指客观事物彼此之间的差异在中过渡的“不分明性”。

例如:

冷和热,或很冷、冷、暖和、热和很热,大、中、小,长和短等等,都很难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划分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

而经典数学只能确切地描述事物,难以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模糊现象和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能描述和处理这些模糊现象和概念。

人们在经典数学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改造和扩充,产生了模糊数学。

模糊理论是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L.A.Zadeh教授于1965创立的模糊集合理论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描述处理人类语言所特有的模糊信息理论。

主要包括模糊集合及其隶属函数,模糊算子和模糊关系。

Zadeh教授首次提出了表达事物模糊性的重要概念—隶属函数,从而突破了19世纪末期德国数学家Cantor创立的经典集合理论的局限性。

借助于隶属函数可以表达一个模糊概念从“完全不属于”到“完全属于”的过渡,才能对有的模糊概念进行定量表示。

隶属函数的提出奠定了模糊理论的数学基础。

这样,像“冷”和“热”这些常规经典集合中无法解决的模糊概念就可以在模糊集合得到有效的表达,为计算机处理这种语言信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30]

1974年,英国的EH.Mmadnai首次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世界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控制,并取得了比传统的直接数字控制算法更好的效果。

他的成功也标志着人们采用模糊逻辑进行工业控制的开始,从而宣告了模糊控制的问世。

从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来看,模糊逻辑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就是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在各种领域出人意料地解决了传统控制理论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问题,并取得了一些令人信服的成效。

对于模糊控制的评价是模糊控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

模糊控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达到经典控制论难以达到的“满意控制”,而不是最佳控制。

其二模糊理论确实有很多不完替之处,比如模糊规则的获取和确定,隶属函数的选择以及比较敏感的稳定性问题至今未得到完善的解决,但这些却不能否认模糊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事实上它是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

同时模糊控制不仅适用于小规模线性单变量系统,而且逐渐向大模、非线性复杂系统扩展。

模糊控制在控制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点在图3.1中可以看出。

图3.1模糊控制在控制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

3.2模糊控制的发展和现状

模糊控制(Fuzzycontrol)是一种对系统控制的宏观方法,其核心是用语言描述控制规则,通常用“如果…,则…(if-then)”的方式来表达在实际中的专家知识和经验。

FI语句部分,即条件部分,是由被控条件构成的命题;THEN部分,即结论部分,是描述控制量的命题。

模糊控制最大的特点是将专家的控制经验、知识变成语言控制规则,然后去控制系统。

因而模糊控制特别适用于对数学模型未知的、复杂的、非线形的控制。

在模糊理论提出的年代,由于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有限及科技界对于“模糊”含义的误解,使得模糊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最早应用模糊控制的是马莉皇后学院的Mamdani教授,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和Assilian首次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实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实验性的蒸汽机压力和速度控制,揭开了模糊理论在控制领域的新篇章。

1980年丹麦工科大学的Ostergaard等人对水泥窖的模糊控制进行了研究,F.L.Smith公司随后制造了专用的模糊控制器,采用该模糊控制器控制水泥窖并且正式投入运行。

水泥窖是时变的非线性动态系统,一直难于控制。

很多的研究工作者,曾经用辨识方法建立模型,但都没有获得实用的过程模型。

因而水泥窖的控制一直依赖于有经验的操作人员来进行。

自从F.L.Smith公司采用模糊控制取得成功之后,欧美的一些水泥制造公司也相继采用模糊控制。

模糊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有模糊理论的发展,而模糊理论又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革命。

由于应用模糊理论描述模糊信息,让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研究模糊控制技术,我国开展模糊理论研究己有20多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29]

目前,以中国、日本、欧美为代表的各国科技人员正就以下各个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

模糊理论基础研究、模糊计算机方面的研究、机器智能化研究、人工工程的研究、人类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及自然系统的研究。

现在模糊控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日本,控制应用的实例有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净水处理系统、机器人控制、汽车速度控制、电梯群管理控制等。

3.3模糊控制的重要概念

3.3.1模糊集合及隶属函数

在经典集合论中,任何一个元素与任何一个集合的关系,只有“属于”和“不属于”两种情况,两者必居其一,而且只居其一,绝对不允许有模棱两可。

比如“不大于6的自然数”是个清晰的概念,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明确的。

可是,我们常遇到没有明确外延的概念,它实质上和模糊概念。

比如“比6大的多的自然数”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它不能划分一个明确的界限,使得在这个界限内所有的自然数比6大的多,而界限之外的所有自然数不比6大的多。

只能说某个数属于“比6大的多”的程度高,而另一个数属于“比6大的多”的程度低。

如60属于“比6大的多”的程度比16属于“比6大的多”的程度高。

也就是说模糊集合的边界是不明确的,它是以不同强度(隶属度)具备某种特性的元素的整体。

L.A.Zadeh在1965年把普通集合中的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度只能取0和1这两个值,推广到可以取区间[0,1]的任何一个值。

即用隶属度定量去描述论域U中的元素符号概念的程度,实现对普通集合中绝对隶属关系的扩充和模糊的定量化表示,从而用隶属函数表示模糊集合,用模糊集合表示模糊概念。

模糊集合的数学描述如下:

A={(x,μA(x),│x∈X)}

μA(x)为元素x属于模糊集合A的隶属度,X是元素x的论域。

模糊数学把集合的特征函数的取值范围扩大为[0,1]闭区间任意值的连续逻辑,并称之为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它是模糊集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隶属函数描述了一个论域中所有元素属于模糊集合的强度。

模糊系统中常用的隶属函数有高斯型、双侧高斯型、钟型、sigmoid函数型、Z型、S型、三角型隶属函数,隶属函数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曲线,取什么形状取决于它的使用是否简单、快速、有效,唯一的约束条件是隶属函数的值域为[0,1]。

3.3.2模糊关系及模糊推理

描述元素之间是否相关的数学模型称为关系,描述元素之间相关程度的数模型称为模糊关系。

显然模糊关系是普遍关系的拓宽和发展,而普通关系可认是模糊关系的特例。

模糊关系是模糊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论域有限时,可模糊矩阵表示模糊关系,模糊矩阵为模糊关系的运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成为模糊关系的主要运算工具。

模糊关系是描述元素之间相关的程度的数学模型,其定义为:

两个非空集合U和V之间的直积U×V={(u,v);u∈U,v∈V}中的一个模糊子集R被称为U到V的模糊关系,又称为二元模糊关系。

其特性可以用下面的隶属函来描述μR:

U×V→[0,1],隶属函数μR(u,v)表示序偶(u,v)的隶属函数。

当论域为n个集合Ui(i=1,2,3…,n)的直积U1×U2×U3×…×Un时,它们对应的模糊关系R则称为n元模糊关系。

推理就是根据己知的一些命题,按照一定的法则,去推断一个新的命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

简言之就是从已知条件求未知结果的思维过程就是推理。

使用传统的二值逻辑进行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时,只要大前提和推理规则是正确的,小前提是肯定的,那么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的结论。

然而,在显示生活中,我们获取的信息往往是不精确的、不完善的,或者是事实本身就是模糊而不完全正确的,但有必须利用且只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

模糊逻辑推理是一种新的推理方法,其基础是模糊逻辑,它是在二值逻辑三段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它缺少现代形式逻辑中的性质及理论上的不完善,这种推理方法还未得到一致的公认。

但是,这种推理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与人的思维一致或相近,在实践中证明是有用的。

模糊推理是一种以模糊判断为前提,运用模糊语言规则,推出一个新的近似的模糊判断结论的方法。

常用的推理方法有Zadeh推理法和Mamdani推理法。

[28]

4直流电机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4.1参数模糊自整定PID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