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910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措施

 一、砖砌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砌  筑  砂  浆砌筑砂浆是砖砌体组成材料之一。

由于砂浆质量对砌体的影响不如混凝土那样直接,因此人们对砂浆质量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砂浆配合比、计量、搅拌、使用时间以及试块制作、养护等方面没有按规范的规定执行,从而经常产生一些质量通病。

    12.1.1  砂浆强度不稳定

    1.现象

砂浆强度的波动性较大,匀质性差,其中低强度等级的砂浆特别严重,强度低于设计要求的情况较多。

    2.原因分析

(1)    影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是计量不准确。

对砂浆的配合比,多数工地使用体积比,铁铣凭经验计量。

由于砂子含水率的变化,可导致砂子体积变化幅度达10%~20%;水泥密度随工人操作情况而异,这些都造成配料计量的偏差,使砂浆强度产生较大的波动。

(2)    水泥混合砂浆中无机掺合料(如石灰膏、粘土膏、电石膏及粉煤灰等)的掺量,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砂浆和易性越好,但强度降低,如超过规定用量一倍,砂浆强度约降低40%。

但施工时往往片面追求良好的和易性,无机掺合料的掺量常常超过规定用量,因而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3)    无机掺合料材质不佳,如石灰膏中含有较多的灰渣,或运至现场保管不当,发生结硬、干燥等情况,使砂浆中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降低了强度。

或者在确定配合比时,用石灰膏、粘土膏试配,而实际施工时却采用于石灰或干粘土,这不但影响砂浆的抗压强度,而且对砌体抗剪强度非常不利。

(4)    砂浆搅拌不匀,人工拌合翻拌次数不够,机械搅拌加料顺序颠倒,使无机掺合料未散开,砂浆中含有多量的疙瘩,水泥分布不均匀,影响砂浆的匀质性及和易性。

(5)    在水泥砂浆中掺加微沫剂(微沫砂浆),由于管理不当,微沫剂超过规定掺用量,或微沫剂质量不好,甚至变质,严重地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6)    砂浆试块的制作、养护方法和强度取值等,没有执行规范的统一标准,致使测定的砂浆强度缺乏代表性,产生砂浆强度的混乱。

    3.预防措施

(1)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应结合现场材质情况进行试配,试配时应采用重量比。

在满足砂浆和易性的条件下,控制砂浆强度。

如低强度等级砂浆受单方水泥预算用量的限制而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应适当调整水泥预算用量。

(2)建立施工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无机掺合料一般为湿料,计量称重比较困难,而其计量误差对砂浆强度影响很大,故应严格控制。

计量时,应以标准稠度(120mm)为准,如供应的无机掺合料的稠度小于120mm时,应调成标准稠度,或者进行折算后称重计量,计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4)施工中,不得随意增加石灰膏、微沫剂的掺量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砂浆搅拌加料顺序为:

用砂浆搅拌机搅拌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叶片和砂子搓动,将塑化材料打开(不见疙瘩为止),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

用鼓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制砂浆,应配备一台抹灰用麻刀机,先将塑化材料搅成稀粥状,再投入搅拌机内搅拌。

人工搅拌应有拌灰池,先在池内放水,并将塑化材料打开至不见疙瘩,另在池边干拌水泥和砂子至颜色均匀时,用铁铣将拌好的水泥砂子均匀撒入池内,同时用三刺铁扒来回扒动,直至拌合均匀。

(7)    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应按《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一90)的规定执行。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1、蜂窝

1.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3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

2.1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孔洞

3.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3.3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

4、露筋

4.1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4.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扳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4.3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或1:

2.5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上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

5、缝隙、夹层

5.1现象。

混凝土内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疑土夹层。

5.2产生的原因

     

(1)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接缝处理、清除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未除去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湿润就灌筑混凝土;

     

(2)施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未清除或未清除干净;

     (3)混疑土浇灌高度过大,未设串简、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接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

5.3防治的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应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应先浇50一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

    

(2)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填密实;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灌细石混凝土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6、缺棱掉角

6.1现象。

结构或构件边角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则,棱角有缺陷

6.2产生的原因

  

(1)木模板未充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脱水,强度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6.3防治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N/mm2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2)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7、表面不平整

7.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

7.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子,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泡水,致使新浇灌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7.3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灌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开防止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8、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8.1现象。

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

8.2产生的原因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泥量大,杂物多,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施工,拆模过早或早期受陈;

     (5)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或受外力砸坏 。

8.3防治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才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冬朋施工用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40%以上,始可遭受冻结,按施工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上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三、外墙水泥砂浆开裂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水泥砂浆裂缝产生的原因

1、原材料选材及配料不当。

①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建筑物的梁板、柱等选用较好的水泥和骨料等,错误认为粉刷时不用考虑结构安全问题则采用低标号的水泥及细骨料,导致水泥砂浆的收缩偏大而开裂。

②水泥砂浆的配料中简单掺入石膏或石灰粉,虽和易性改善,但砂浆强度下降,抗剪切力和粘接强度也随之下降,易起壳(空鼓)开裂。

2、施工工艺不当或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①砂浆粉刷分格条分布不合理或嵌入太深,破坏外墙底层的整体性。

②墙面勾缝处砂浆强度不够,厚度不够、疏密不均,砂浆搅拌不均或采用人工拌和。

③砂浆外粉刷施工工序掌握不当,养护人员(基层处理过湿或过干)浇水不足或过度均会引起面层脱落或干缩。

④未掌握不同墙体材料如红砖、空心粘土砖,水泥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材质、材性,应采用不同操作方法进行粉刷。

⑤墙体砌筑过程中砂浆强度差、粘接力不够、不密实、不饱满,砌体整体性差或砌筑方法错误而产生通缝、空缝、瞎缝而引起裂缝。

⑥操作人员工作时通常用左手握条砖,右手在条砖上抹水泥砂浆,这样容易造成左手握条砖部位无水泥砂浆,粘贴时空鼓而引起渗漏。

3、墙体结构变形引起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横墙间距过大,砖墙转角应力集中处未加钢筋、门窗洞口过大,变形缝设置不当等原因而使墙体因强度、刚度、稳定性不足而产生结构变形裂缝,导致砂浆层开裂。

4、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因素

①温度变化导致建筑材料膨胀或收缩,但不同材质有不同的温度系数和变形应力。

热膨胀在界面产生温度应力,一旦温度应力大于水泥砂浆抗拉强度,将使材料发生相对位移,导致砂浆产生裂缝。

外墙水泥砂浆大部分暴露在阳光下,砂浆层温度有可能会大大地超过气温,甚至高出室外温度一倍以上,加上日照时间变化及寒冬酷暑温差的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较大使外墙水泥砂浆产生温度收缩裂缝,虽然温度应力产生的裂缝较为细小,但如此反复裂纹就会不断的扩大。

②外墙水泥砂浆长期裸露在空气中,往往因湿度的变化膨胀或收缩。

湿度变形因水泥砂浆的含水量变化和干缩率有关。

由湿度引起的变形中,膨胀值是其收缩值的1/9,水泥砂浆的干缩速率是一条逆降的曲线,初期干缩迅速,时间长会逐渐减缓,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

而湿度变化造成的收缩是一种干湿循环的可逆过程。

当收缩应力大于砂浆的抗拉强度时,砂浆必然产生裂缝。

综上所述,外墙水泥砂浆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除在施工、配比、选料、墙体等方面规范、完善外,从水泥砂浆自身可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以提高施工外墙质量。

二、裂缝的防治

1、有机硅防水砂浆

有机硅的主要成份是甲基硅醇钠,它含有极性因子-OH, 易生成氢键,进一步缩聚反应生成的枝状和网状分子的甲基硅树脂是与水泥水化反应,它填塞了砂浆的微孔和毛细孔,增加了砂浆的密度和抗渗性。

由于这些甲基硅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塑性强度,可以减少砂浆的干缩裂缝、减少收缩应力,提高砂浆的抗裂性。

此外由于它分散应力,可防止应力集中,改善砂浆的界面效应和塑性。

综合改善砂浆的抗拉性能。

参考配合比如下:

水泥1

 中砂2.5

 有机硅+水(1:

8)0.6

 在施工前对基层表面刷涂有机硅+水(1:

8)溶液一遍后即开始粉刷。

2、聚合物水泥砂浆

聚合物砂浆是一种以有机高分子材料替代部份水泥,并和水泥共同作为胶凝材料的一种砂浆。

常用的聚合物有聚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乳液、丙烯酸脂共聚乳液,丁苯橡胶乳液等聚合物。

掺配一定比例的聚合物可克服普通砂浆收缩大、脆性大、粘结强度不高的通病,可使砂浆有效提高塑性变形能力和粘结强度,抗裂效果明显提高。

但聚合物砂浆应注意以下问题:

1聚合物掺量越大,砂浆抗压强度下降越高,但不同的聚合物配出的砂浆强度有一定差异。

以聚醋酸乙烯为例,钱晓倩研究表明:

掺量为水泥的10-15%时,水灰比为0.4左右时,聚合物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比不加聚合物的砂浆下降30-40%左右,但抗拉强度和粘接强度均有提高,变形模量下降30%以上。

②在水泥砂浆中,水泥水化需要潮湿环境,而聚合物需要干燥环境失水凝聚成膜。

因此对聚合物砂浆的养护必须既让水泥充分水化又保证聚合物成膜,也就是说早期宜潮湿养护,后期适度干燥。

3、阻裂纤维水泥砂浆

以水泥砂浆为基体,以非连续的短纤维或者连续的长纤维作增强材料所组成的水泥基复合材料,

称作纤维混凝土(砂浆)。

欧美等国上个世纪中期即研究合成纤维作水泥砂浆的增强材料。

有人实验表明,若在混凝土中掺加体积为0.1%-0.3%的聚丙烯纤维,可使砂浆的塑性收缩减少12-25%,以美国希尔兄第化工公司生产的杜拉纤维(Durafiber)是一种经过改性的束状聚丙烯单丝纤维,外观为白色、手感滑柔,在砂浆中分散后即成为一根根独立存在的单丝,这些单丝均匀分布后在砂浆块体之中,呈三维乱向分布,在塑性状态支撑集料、防止离析,使砂浆能承受干缩而产生的抗应力,减少裂缝,还可在硬化后砂浆中,起到阻挡块体内微裂缝的发展,降低砂浆内部孔隙裂缝的应力集中系数,起到提高基体抗拉,剪.强度的作用。

并提高砂浆抗渗性、耐久性、增加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掺配杜拉纤维时先加入水泥、砂、水再加入所用纤维,搅拌时间以纤维砂浆中均匀分布为度,一般3-5min,养护等要求不变。

造价每平方仅增加1.5-2.0元。

4、膨胀类材料抗裂砂浆

2膨胀剂材料掺入水泥砂浆中与水泥水化产生钙矾石结晶水化物(C3A、3CASO4、32H2O)可使砂浆内部产生微膨胀,所产生的预压应力有效补偿泥砂浆自身的干缩而产生的拉应力防止开裂。

研究表明,在养护过程中,水份充足与否,决定了膨胀类材料与水泥水化反应产生膨胀效果的好坏。

膨胀剂能显著降低砂浆的早期收缩,也能明显降低潮湿条件下的水泥砂浆的后期收缩,但不能降低甚至会加大干燥条件下水泥砂浆的收缩值。

膨胀类材料与减水剂材料复合使用,由于水灰比的降低,砂浆的早期对砂浆的收缩减少,但后期作用不大,因此后期养护至关重要。

我们在龙泽居一期外墙施工中采用膨胀材料+减水剂共同使用,按规范施工充分做到保湿养护,浇砂浆经二年后观察效果良好,未出大范围裂纹。

四、现浇楼板裂缝的产生与防治措施

如某市一开发商共建6层楼住宅16幢,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砖混结构,初装修,一梯二户用砖墙分隔,每层设有圈梁同楼板整浇,板厚100mm,混凝土标号为C20,房屋长约80-90m之间,不设伸缩缝,底层为2.2m车库层,基础采用C20钢筋笼灌注桩。

该小区于2003年10月完工,竣工验收时,未发现明显裂缝,在住户装修时,发现楼板有裂缝出现,故联名向质量监督部门投诉,经实地踏看,16幢房屋均存在深浅不一的裂缝。

裂缝宽度在0.2mm-0.4mm之间,裂缝位置绝大多数处在板四角,朝阳处更为明显。

于是,质监部门组织有关单位,首先对房屋沉降量和倾斜度进行复查,结果都在允许范围内,再查看施工图纸也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鉴于上述情况,经过认真分析,确认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点:

    1、引起现浇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因为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由于水份不断蒸发,而体积渐渐收缩,但板四周受支座的约束,不能自由伸缩,所以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发现浇板开裂。

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板角处,却与墙阴角线相垂直。

    2、现浇板上过早施工,加荷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但开发商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刚浇好的现浇板上或混凝土尚处在初凝和终凝阶段,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

过早的加荷,人为地造成了现浇板裂缝。

    3、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大家知道,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水化热大等特点,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发生干裂,最终导致开裂。

调查中发现,居多板角裂缝都处在遭受太阳直接曝晒的朝阳面。

    4、房屋过长未设置必要的伸缩缝,也是导致裂缝的原因。

开发商为了节省土地,往往不顾及房屋长度,使房屋整体过长,也不设置伸缩缝,由于缺少必要的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度达到或超过应设置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也会出现裂缝。

    5、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板裂缝的产生。

如何防治现浇板板裂缝的产生,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提供以下一些防治措施,可供参考:

   1、认真做好现浇板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

规范规定,常温下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内,必须覆盖保温养护,普通水泥不少于7天,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一方面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另一方面会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因而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

所以做好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既可减少温度产生的裂缝,也可降低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2、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因混凝土浇筑后要有一个硬化过程,才会有强度;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混凝土加以保养,不能对混凝土施加任何外力。

如果在混凝土尚未有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在其上面集中堆放建筑材料或支模立撑,这样带给现浇板的不是强度,而是更多的裂缝。

因此,必须做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3、严格控制板面负筋保护层厚度。

现浇板负筋按设计要求都放在板上面,有梁通过或隔断时一般放置在梁钢筋上面或与梁钢筋绑扎在一起。

为了控制好负筋保护层厚度,必须采用Φ10-Φ14的钢筋马凳,纵横间距800mm左右来固定负筋的位置,并用电焊把马凳与负筋焊牢,使马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移位,保证负筋不下沉,从而有效控制负筋保护层的厚度,不使板负筋保护层过厚而产生裂缝。

    4、严格控制好砂、石粒径及含泥量。

现浇板应选用中粗砂,粒径在0.25-0.5mm之间的石子,砂石含泥量均不得超过1%。

如砂、石粒径过细过小,含泥量过大,都会降低混凝土强度,最终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5、在板四角配置一定数量的角筋,即辐射筋。

针对现浇板裂缝多发生在板角这一现象,在板角四周增设Φ8@200mm,长度为1800mm左右的辐射筋,以此来满足板角应力的需要,使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应力作用范围与辐射筋相一致,从而有效地改观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五、屋面梯间漏水通病的治理措施

屋面梯间作为建筑物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工程中所占分量极微,而且功能单一,使用简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常未能给予足够重视。

事实上,屋面梯间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极易出现墙脚开裂、屋面板裂纹、墙顶干缩裂等质量通病,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功能。

其中屋面梯间墙体与主体屋面交界处的裂缝渗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渗水的主要原因

  1.1设计因素

  屋面梯间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容易在不同材料交接处产生干缩以至裂缝。

但由于该处并非重要结构,设计人员往往忽视,在设计图纸上没有对梯间墙脚与屋面板交接处的处理予以表述,也未提供设计详图,仅仅提供梯间顶棚板的配筋。

习惯做法一般。

这种做法容易产生裂缝而导致渗水。

   1.2施工因素

  

(1)进场的建筑材料把关不严。

潮州是沿海地区,贝壳异常丰富,屋面梯间外墙面抹灰砂浆大体都采用贝壳灰。

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对贝灰的“熟化”、“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