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947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7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杏南中学高考时事专题 4文档格式.docx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①听取和讨论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②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了半个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③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_\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

决定胡锦涛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这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有利于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2.重要观点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2)55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①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②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③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④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⑤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⑥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总体目标:

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主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4)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1.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开展这一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2.2005年1月5日,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作出部署。

三、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一一一牛玉儒

2004年11月30日,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向牛玉儒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向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学习。

牛玉儒生前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

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

以饱满的革命激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所分管和负责的领域里作出了突出贡献。

牛玉儒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如何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问题。

学科分析

政治学科角度

1.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3)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看,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总体上是相适应的,但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以上三点是从党的地位、党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的。

2.如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1)根据政治常识教材,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内容,包括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五个方面。

要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体现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

(2)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①突出党的思想建设。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包括三方面,见教材)。

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包括三方面,见教材)。

④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大力发展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加强党的团结,增强党的活力。

3.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总结,明确回答了我们党“怎样执政、靠什么执政”这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始终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及其相互关系

①含义:

科学执政。

就是要按照科学的思想、理论和科学的制度、方法来执政,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就是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②相互关系:

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3)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①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利于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②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坚持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坚持民主执政,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

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发展党内民主是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

坚持民主执政有利于发展党内民主,并带动人民民主,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宪法和法律,也必须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人依法治理的轨道。

4.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1)开展这一活动,是保持党的性质。

坚持党的宗旨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开展这一活动,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要求。

(4)开展这一活动,也是根据党员队伍的现状决定的。

5.其他教材相关知识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要注意与国家职能区别开来。

(2)联系全会精神,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根本要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联系民主执政,明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

(4)联系依法执政,明确依法治国方略的含义和要求。

二、哲学常识角度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决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党肩负的『万史任务.根据党的执政能力的现状。

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没,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是根据党员队伍的现状。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坚持科学执政,认识和把握规律性,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自觉运刖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

(2)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决定》深刻闸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总结党执政的重要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抓任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党的建设的重点、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关键。

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是对党55年执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并将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六条主要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5.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赢得当地各民族干部群众的衷心爱戴,在奉献中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坚持民主执政,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这一原理。

专题2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003年lO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确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5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科学发展观也会成为2005年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主线.应引起我们充分重视。

①对照传统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②明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如何发展。

③注意结合“三农”问题、国家宏观调控、对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等专题把握科学发展观问题。

④注意研究对2004年天津卷和上海卷中两道直接考查科学发展观的试题。

能做到举一反三。

一、传统发展观及其后果

传统发展观,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相应地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标尺而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尽管人类曾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往往不能随着经济增长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1.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协调发展一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精神实质

(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做到“五个统筹”,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指导意义

1.提出

(1)科学发展观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资源消耗大。

环境污染严重。

(2)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2001年12月3~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会议强调,贯彻2005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200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①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②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③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④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⑤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

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科分析

~、经济常识角度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只有坚持以经济建没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经济发展不能片面追求速度-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把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统一起来。

(3)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更加重视加快社会发

展。

对此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社会发展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

②重视社会发展的原因:

第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社会事业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

第二,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第三,我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4)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5)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6)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7)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推进各方面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相互促进。

(8)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几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应如何发展。

2.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等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3.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社会事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调整财政投入的方向,加强薄弱环节的建设。

二、哲学常识角度

l_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表现。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表明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3.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

任何事物都是由部分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

这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

“五个统筹”的思想把城乡、经济社会、不同地区、人与自然、国内与国际作为一个整体,坚持了从整体着眼。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坚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内部经济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问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经济发展同政治、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决定政治、文化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坚持“五个统筹”,树立新的发展观.坚持了联系的、全面的观点。

5.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纵观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经济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

6.实践与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