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9491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手册Word格式.docx

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

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5、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

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6、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

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7、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

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

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8、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

行双手清洁。

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9、新冠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0、新冠肺炎防控措施

(1)标准预防措施;

(2)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3)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

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4)房间通风换气;

(5)清洁、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二、工作学习区域防护知识1、上班途中如何做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

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

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

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

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

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

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

5、食堂进餐如何做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

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

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

食。

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

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

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共区域如何做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

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8、公务出行如何做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

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9、后勤人员如何做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

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

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

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0、公务来访如何做须佩戴口罩。

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

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

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11、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三、个人防护知识

(一)洗手篇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2、正确洗手需掌握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是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前的洗手方法,也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用七步洗手法清洁自己的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细菌,预防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

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4)吃饭前(5)上厕所后(6)手脏时(7)在接触他人后(8)接触过动物之后(9)外出回来后4、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

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

75%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1、口罩该怎么选选择一:

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

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运城市教育局关于指导师生科学戴口罩的通知关于指导师生科学戴口罩的通知各县(市、区)教科局,市直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

鉴于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和返校复课实际情况,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及教育部有关要求,现就师生

科学戴口罩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1、师生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建议不戴口罩。

2、返校复课后,在教室、餐厅、会议室等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戴医用口罩。

学生集中在教室上课时,由于聚集性非常强,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戴口罩。

走读学校的师生上下学期间必须全程戴口罩。

3、学生上体育课或开展小型文体活动时,在场所选择上,应尽量避免室内,室外活动空间要保证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2米安全间距;

若无法满足,可分批错峰上体育课或开展文体活动。

切忌面对面站立与交谈。

体育课在内容安排上,以提高心肺功能的徒手运动和单人自主完成的练习动作为主,运动强度以中低强度为主,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循序渐进。

课前课后要按照要求对器械进行消毒。

在上述情况下开展活动,学生可不戴口罩。

学生上体育课时,严禁戴N95或N90口罩,易出现因运动时缺氧而造成身体损伤情况,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4、对于咳嗽或打喷嚏等普通感冒症状者,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为了确保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复课工作安全有序,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各县(市、区)和学校可针对学生应该形成的良好自我防控措施作出详细规定。

运城市教育局2020年5月2日四、疫情处置流程1、何时就医与就医时注意事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

(1)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2)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

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

诊治。

就医时注意事项: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2、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程图

3、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报告流程图

4、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预案1、疫情监测对全校师生员工,做好的进校前自检、落实每天体温监测、全日健康监测,发现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以及因病缺课/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学校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重点强调:

师生员工如有不适,应及时佩戴口罩到学校医务室就诊。

2、信息报送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报告,不得延报。

此处包括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

初次报告内容为疫情发生时间、地点、人数、症状、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措施等。

进程报告内容是病例诊断与治疗情况、病情变化情况、密切接触人员排查及隔离情况、疫情控制情况、造成疫情的原因、进一步的防控措施等。

结案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处理结果、疫情性质和发生原因、防控情况和责任追究等。

3、应急处置3.1第一时间隔离。

校内报告或医务室接诊到新冠肺

炎症状或疑似症状者,值班校医须第一时间采取防护措施做好接应与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