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95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描写《李白》作文6篇.docx

描写《李白》作文6篇

描写《李白》作文6篇

名家名篇:

李白

  【题解】

  本篇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题一作《别东鲁诸公》。

天姥,山名,在今浙江新昌吟,诗体名,歌行体之一。

作于天宝四载(745),在此前一年,李白在都城长安受权贵排挤,被放出京,抵达山东。

其时,他将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以此诗赠友人。

  【原文】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射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傈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00字小升初满分作文:

诗仙李白

  晨风微熙,忽有一人踏风而来,云雾缭绕中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竟似贬谪人世的谪仙,他便是李白。

  李白的一生与仙是密不可分的,谪仙人,诗仙,酒仙全部加注在了这位周身弥漫着神秘气息的“仙人”身上。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他生于豪富之家,是一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神童,却又一生坎坷多难。

二十岁时他游历四海,希望结交朋友,去实现政治抱负,可是,十年漫游。

一事无成,待到他四十二岁时才终于被玄宗赏识,十年之后却又被流放夜溪,六十二岁时他又踏风而去,只留给后人一团解不开的迷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之人便真如那朵青色莲花,任凭周身的黑暗与肮脏,却依旧清如莲,青莲花语之意便是热闹与荣华剥离后的淡泊与洒脱,李白以青莲自号,便是时刻自警,不为名利,权贵所缚,只取一瓢淡泊自饮,虽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殊荣,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他仰天大笑出门去,留下青莲余香袅袅不绝。

  李白爱酒,故得酒中仙之名,他爱酒嗜酒已到了不可一日无酒,不可一日不饮的境界,而他的诗便常常是酒后随性所作,“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李白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单落寞之意油然而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尽惆怅环在李白身边。

除了酒之外,月也是李白的最爱,“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秋风渡江来,江落山上月”。

  李白诗之洒脱,飘逸,前无古人能及,故杜甫赞他“落笔惊风雨,诗成位鬼神”“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大笑着随风而去。

2020中考人物素材积累:

李白

  1、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3、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4、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8、天生我材必有用。

  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吾观自古贤达人,成功不退皆殒身。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3、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4、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5、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柔此西飞之白日。

  16、我志在删述。

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

绝笔于获麟。

  17、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1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2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3、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

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2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6、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27、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2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0、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31、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32、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3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飞流直下三千。

  36、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

  37、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幛拥下天人。

马摇金辔破香尘。

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3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9、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1、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42、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43、万物兴歇皆自然。

  4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4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47、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4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0、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李白

  逸、狂、愤、醉——探索李白的情感世界

  李兆振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

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了飘逸洒脱、傲岸不拘的诗仙和“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酒仙。

现在让我们来追寻他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探究李白——这位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旷世奇才、人间仙人的情感历程。

  一、少年——逸(意气风发 仗剑任侠 心雄万夫)

  1、漂泊家族,异域生活——形成独特性格。

  公元701年,漂泊了一百多年的李氏家族,在西域碎叶城,诞生了一位不同寻常的男孩——李白。

在这地广人稀的异域游牧民族中,顽强生存了一百多年的李白家族,已深深被异族血液所渗透,五年的异域生活,給幼年的李白影响是巨大的。

四处漂泊,四海为家的游牧生活,和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文化,冲撞揉合成了:

天性酷爱自由,洒脱飘逸,清风朗月般纯净心境的李白。

生在西域、来自西域“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前有樽酒行》)的李白一生从蜀中出游,栖隐求仙、交游,过着四方游历的生活,与家族的百年漂泊、幼年的异域生活息息相关。

有着胡儿豪放洒脱的李白,从碎叶入蜀、入楚,入鲁,入大唐各地。

他这种独特的性格,注定了他一生浮萍般的生活。

  2、良好家境,蜀中道教——影响人生取向。

  李白五岁那年,举家内迁西蜀陇叶,良好的家境,父母的期盼,严格的家教,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朝廷崇道形成热潮,蜀中道教盛行,“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李白深受影响,他“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十八岁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从小受儒、道、纵横三家影响。

从少年时期,就有建功立业的功名心,“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赠韦秘书子春》),又深受道教功成身退的影响“功成拂衣去,摇曳沧州旁”(《玉真公主馆苦雨》)“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翰林读书言怀》),他有完美的人生理想——功成、名遂、身退。

他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愿走科举入仕之路,而寄希望于“平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

这几近完美的而又矛盾的理想,迫使这位“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有着游侠之气的少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在积蓄着自己的才气和阅历,准备一鸣惊人!

  二、青年——狂(狂热自负悲喜更迭侍君荣亲始终不渝)

  1、志在宰辅游历拜谒——狂热自负

  李白自负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雄气,梦想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他自喻为“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的北溟巨鲲,“腾昆仑,历西极,四足无一蹶”的天马、“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的凤凰。

他能“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

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崔宗之《赠李十二白》)。

他“志尚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年轻自负的李白,在四川绵州初谒益州长史苏蕤时就呈上得意之作《大猎赋·冠年闻天子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等,李白以丰富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传递着豪迈、奔放、昂扬的激情。

他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人生,得到苏蕤的非凡礼遇,真心推许和诚挚教导,使他信心倍增,对仕途充满希望,但因苏的特殊政治境地,而未被举荐。

李白又怅然若失,当他再次拜谒渝州刺史李邕时,却费尽周折,年轻气盛,狂傲自负的李白,借谢罪之辞,給李邕呈上《大鹏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自比直上九万里的大鹏,责问李邕“宣父犹且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掷地有声的诗句引起李的震颤。

  两次早期拜谒,均以失败告终,仕途不顺的阴霾笼罩着这颗狂热自负的心。

他感慨良深:

翼挟万钧风雷的大鹏,何时冲天九万里。

横吞百川水的巨鲲何日“簸却沧溟水”。

他第三次拜谒一代道宗——司马承祯,得到盛赞,李白欣喜若狂,热血沸腾,意气飞扬,慷慨陈词济世安邦之道。

相信自己定会名动万乘之主,定取卿相之位。

  2、安陆成家 渴求荣亲——失意窘迫

  三次拜谒,并未給李白带来入仕的契机,年轻自负的李白,没有停止奔走干谒的步伐,其间历经八年多的游历拜谒,此时的李白,已千金散尽,生活困窘。

近而立之年的李白终于在湖北安陆入赘为婿,娶已故相国许圉师之孙女许如素为妻,安陆成家,但赘婿的生活使李白更渴望功成名就。

他企盼“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南轩松》)。

  此时,他全身心投入自己选择的幸福婚姻,度过了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好时光: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白头吟》)。

可惜不久,恃才自负的个性却使他无意得罪了安州前长史李京之,又得不到新任长史的赏识,其实李白他还是充满矛盾的希望地方官的提拔: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新颜,自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他上书表意,屡遭冷遇。

自负有王佐之才的李白却无用武之地。

  他失意郁闷,窘迫的赘婿生活迫使他又迈开了奔走拜谒的步伐。

  3、别妻离女 两次拜谒——悲多喜少

  公元734年秋,“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游庐山序》),已为人父的李白别妻离子,奔赴长安,拜谒求仕。

他比任何时候都渴望侍君荣亲,他为了妻儿为了理想,不顾拜谒裴光庭时遭受的冷遇,继续拜谒当时文坛典帅燕国公张说,满怀希望却再遭尴尬境遇。

一个多月幽禁似的生活,让李白郁闷失落,随感而发的: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却惨遭张说二子厌弃,失去生活供给。

  他又遭李灿冷遇风雪途中,处境困窘,壮业未成,悲愤伤怀: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登新平楼》)。

他思念妻儿:

“长相思,在长安……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

  这期间他在几番痛苦思索后,又信心百倍,决心用他惊天动地的诗,济世扶危的剑,行非常之事,树非常之名,建非常之功!

  4、谒见狂客举荐未果——惆怅失落

  在典当和友人资助中生活的李白,在长安酒肆痛饮狂歌: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他凭着七分豪肠,三分剑气,吟诵排律长歌,写大块文章,杯不停笔不休的惊人之举,在长安城名气远扬,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举荐之机,他黯然神伤,慷慨悲歌,发出了撼人心魄的鸣啸: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魂牵梦萦的侍君之道,难于上青天!

李白以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乐府体古诗,长短不齐的杂言,独特的开头句式,让人随着他变幻无常、滔滔奔泻、喷涌而出的情感洪流一起开阖动荡,感受着他的抗争,他的激情。

  他又把希望寄托在“四明狂客”贺知章上。

但仍“举荐未果”。

李白愤慨惶惑,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识。

他在等待和思念妻儿的煎熬中,度日如年,曾经“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的他,多么希望“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即使“山崩地摧壮士死”,也心甘情愿。

如今仕途无望,只能“侧重西望长咨嗟”!

对妻子的思念使他“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难》)。

“一饮三百斗”的李白,只能“醉卧累月轻王侯”(《蜀道难》),在外奔走多年一事无成,怅然低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干谒韩朝宗 无功而返——愤愧落魄

  狂热执著的李白,满怀希望,费尽周折才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

但韩对浪吟海喝的李白,颇为腹诽。

城府极深、颇为迂腐、易生成见的韩朝宗,让李白愤愧难当,希望再次破灭,想到苦苦等候佳音的妻儿,他“乱愁心,涕如雪。

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寄远十一首》)。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及赏析

  ⑴黄鹤楼:

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

李白的朋友。

之:

往、到达。

广陵:

即扬州。

  ⑵故人:

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

辞别。

  ⑶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

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

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

尽头,消失了。

碧空:

一作“碧山”。

  ⑸唯见:

只看见。

天际流:

流向天边天际:

天边,天边的尽头。

我心目中的李白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星光璀璨的诗人——李白。

  儿时的李白很贪玩,不努力学习,一天,他看见一位老婆婆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针时,很是惊奇,老婆婆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从此以后,李白便发奋图强,最终成为一代名人。

这个故事伴随着我成长,使我幼小的心灵里就充满了对李白深深的崇拜,发誓一定要向李白一样努力读书。

  李白“长大了”,我也长大了。

我对李白的敬佩不仅仅是“铁杵磨成针”了。

李白的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面对宫廷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他的气质没有被扭曲,不与奸恶之人为伍,依然保持着那分潇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离开长安,驾着马,行于山川之中,大唱着:

“我本楚狂人,清歌笑孔丘”。

行于朝霞,归于黄昏,永远都是那样自在,没有忧愁和烦恼。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他当之无愧;“诗仙”与他再相配不过的了。

我总在李白那醉人的诗中漫游,渐渐地,也被李白的潇洒所感染。

事事不再想得那样狭窄,不会再为一点小事而与他人斤斤计较。

在成绩不尽人意时,我不再自卑,不再气馁,而是像李白那样,保有一颗宽阔的心,自信萦绕着我,相信成功也会伴随而来。

  感谢你,李白。

你也使我学会交友之道。

  “李白乘舟江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你们俩深厚的感情,使我感到你交友的真诚,否则也不会“深千尺”。

而与杜甫的友情,不但说明李白广交朋友,还善于交益友。

给我打开了一条光明的交友之路。

  李白,你是我永恒的偶像,我将追随你的品质,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