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89652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服贸易简答题Word下载.docx

酒店服务中服务结束后,酒店的房间并不会属于消费者。

三、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有哪些?

1.两者的界定不同:

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而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与第三产业相比,根据产业产品即服务来确定服务业的范围更明确。

2.两者的面向对象不同:

第三产业概念的经济结构含义主要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服务业概念的经济结构涵义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3.两者的出发点不同:

第三产业的概念隐含着传统经济思想的逻辑,服务业的概念体现着现代经济思想的理念。

四、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相促动。

2.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相融合。

(1)企业内部的融合发展。

(2)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3)区域内的融合发展。

五、GATS对服务贸易是如何界定的?

其判断标准是什么?

GATS对服务贸易的定义是:

跨越国界进行服务交易的商业活动,即服务者从一国境内向其他国境内,通过商业或自然人的商业现场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并取得外汇报酬的一种交易行为。

同时GATS将服务贸易按照以四种方式进行界定,分别是:

跨境交付:

从一成员的境内向另一成员的境内提供服务。

境外消费:

在一成员的国境内向另一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商业存在:

通过一成员提供的服务实体(法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自然人流动:

由一成员的自然人在另一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六、论述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

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服务的无形性)。

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提供者与消费者接近)。

贸易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卖方是服务生产者,作为服务消费过程的物质要素直接加入服务的消费过程;

买方是服务的消费者,作为服务生产者的劳动对象直接参与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

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

贸易保护方式具有隐蔽性(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服务贸易的约束条例具有相对的灵活性(GATS规定有一定弹性,有一般义务和特定义务)。

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七、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有哪些主要不同

两者的区别是贸易标的不同。

服务贸易可以不跨越国境实现,货物贸易一般要跨越国境实现;

服务贸易的实现只需要各生产要素——人员、资本、技术知识中一项移动即可,货物贸易需要其生产要素综合后的结晶——产品的移动才能够实现。

八、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国际上多把服务贸易与无形贸易混用,严格地说,无形贸易比服务贸易范围更广,除包括服务贸易中的所有项目外,还包括国际直接投资收支、捐赠、侨汇、赔款等无偿转移。

第二章——国际服务贸易相关理论

一、怎样理解服务的价值?

服务产品的价值量是如何构成的?

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决定的,它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抽象劳动。

既然服务价值是服务产品生产者劳动力消耗的单纯凝结,那么它当然是服务业劳动者创造的,并非从任何别的领域转移或“再分配”过来的。

服务的价值量由三个部分构成:

(1)不变资本(C)——服务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燃料、物料或辅助材料的价值,以及服务工具和设施的折旧费。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产品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2)可变资本(V)——服务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3)剩余产品价值(M)——服务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什么是服务的效用价值?

它由哪两部分组成?

服务可以创造效用,如果它可以用价格表示出来并在市场上出售,便产生了价值。

服务的效用价值由要素的价格(包括知识),以及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中所发挥的功能效用两个部分组成。

三、何谓配第-克拉克定理?

简述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时便稳定下来,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则不断增长。

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将不断地从农业转向工业,再从工业转向服务业。

产业变动的这一过程是技术变动引发的生产方式变动的自然结果,这一进程是政府干预所无法阻止的。

四、试分析消费者服务和生产者服务各自由“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的动因

服务业“内在化”向“外在化”演进的趋势是专业分工逐步细化、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推动了服务业的独立化,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和容量,促进了服务业的国际化进程。

消费者服务的家政服务,生产者服务的财会服务。

五、传统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服务贸易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在应用传统理论的相应概念和逻辑来阐述服务贸易时,其产生是原因、福利的大小和政策的选择是否与传统贸易理论相一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观点:

不适用论、适用论和改进论。

不适用论认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源于不同的概念范畴,应有不同的理论渊源。

适用论认为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无本质差别,传统贸易理论合乎逻辑地适用于服务贸易。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种简单的逻辑,对服务具有完全的实用性,因而不存在两套理论。

盖紧轮认为科学技术革命以改变或正在改变传统服务商品的特性,国际贸易与案例的合理内核使用与服务贸易。

但由于服务自身客观存在的特性确实是的商品贸易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能完全套用。

六、怎样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分析服务贸易?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能较为全面地解释服务贸易竞争格局,因此将这一理论引入国际服务贸易研究领域,能够分析服务贸易与国家竞争优势的内在联系,并指出服务贸易将厂商甚至贸易国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最终是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服务贸易进出口上。

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盈利能力的大小,可以反映出该国在服务贸易商的竞争优势状况。

七、如何才能将服务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1.要从企业的服务类型、特征出发,分析企业在自然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创新、企业形象等各方面的现状,正确认识现有的比较优势。

2.要解决规模经济问题。

服务业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与管理资源的规模使用方面,具有经营管理的大规模性和分散性两重特点。

依靠社会化经营,最大限度地利用已经积累的无形资产,并与经营分散性灵活结合。

还可以将业务相关、处在不同环节的服务企业进行业务衔接,开展长期的分工协作来提高服务效率。

3.企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应符合市场的需要。

决定服务贸易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服务特点、社会经济条件、消费者心理、供给制约、时间及地点等,弄清市场需要,可以有针对性地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八、哪些宏观变量可以反映服务贸易的供求?

1.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国际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

(1)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

(2)国内服务需求(国内服务需求能推动国内服务业发展)。

(3)自身货物贸易的能力(许多服务贸易伴随货物贸易发生;

跨国商务活动增强国际竞争力)。

2.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外服务的需求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1)国内服务需求。

①生产者需求(国内经济规模)。

②消费者需求(收入水平)。

(2)国内服务业发展水平(国内服务生产能满足国内需求,则对国外服务需求低)。

(3)对国外货物的需求(货物进口会引致相应的服务进口)。

九、哪些指标可以用来进行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研究?

1.服务贸易总量(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以及各自的增长率和在世界的排序)。

2.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

3.进出口行业结构(发达国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我国是劳动、自然资源密集型服务出口)。

4.竞争优势指数(TC)。

5.服务业就业的出口效应,表示服务出口收入对服务业就业的弹性系数。

(劳动者生产率表示竞争力强弱)。

6.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SO)。

7.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第三章——服务业跨国经营

一、什么是生产折衷理论?

如何运用生产折衷理论来解释服务业跨国经营?

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应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个条件。

二、什么是所有权优势?

服务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权优势有哪些?

所有权优势的含义:

企业满足其当前或潜在顾客需求的能力。

服务业跨国经营的所有权优势:

1.质量:

是决定服务业跨国经营竞争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变量。

2.范围经济:

指在地点和品种选择方面能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3.规模经济:

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和价格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4.技术和信息:

是服务业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5.信誉和商标:

是服务产品(经验产品)的重要竞争优势。

6.人力资源:

是服务企业参与竞争的根本。

7.创新:

是现代服务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源泉。

三、什么是内部化优势?

服务业跨国公司具体有哪些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的含义:

服务业企业为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防止外国竞争对手模仿,将其无形资产使用内部化而形成的特定优势。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内部化优势:

1.避免寻找交易对象并与其谈判而节约的成本。

2.弱化或消除要素投入在性质和价值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3.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质量的保证。

4.避免或利用政府干预。

四、什么是区位优势?

如何根据区位优势确定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优势的含义:

东道国所有的特定优势,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适应或加以利用。

当企业投资的产业选择与东道国的区位特色相融合时,会强化产业比较优势和区位比较优势,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反之,则使两者的优势相互抵消、衰减乃至丧失。

五、服务业跨国经营有哪几种模式?

怎样根据三优势模型来确定跨国经营的具体模式?

对外直接投资:

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

出口贸易:

无区位优势,企业缺乏优越的投资场所,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

特许经营:

无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仅有所有权优势,企业难以内部使用其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优势。

六、简单分析如何选择服务业跨国经营的股权战略

1.非股权合作:

在不涉及股权或企业产权的条件下,通过契约转让一项或几项无形资产而进入目标国际市场。

特许方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受许人使用,受许人按合同规定,在特许人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相应费用。

(1)优点:

投资少,风险小。

(2)缺点:

合作有一定期限,树立了竞争对手。

(3)举例:

特许经营、管理合同、许可证协议。

2.股权投资: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者通过全部或部分参股在目标国展开经营。

便于管理,无形资产交易内部化。

投资多,风险大。

海外分支机构、海外附属企业、海外办事处。

七、分析服务业跨国经营的动因

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需求的拉动:

生产性服务的增加是服务型跨国公司出现及扩张的主要原因。

服务供给的推动效应:

技术进步和分工专业化引起的劳动力“挤出效应”推动了服务的供给。

服务业的竞争:

《服务贸易总协定》也是服务大国争夺服务市场的表现。

进入壁垒降低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随着全球市场的融合,信息成本的降低,交易费用的进一步下降,服务业将比制造业更加具有跨国经营的倾向。

赢得信赖:

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是提升服务产品价值并赢得顾客信赖的重要渠道。

全球学习:

服务型跨国公司全球学习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提高了自身的竞争优势。

八、什么是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的原因有哪些?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界定:

把所有或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国外,并对这些要素的国外使用进行控制的国际交易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的原因:

供给资金、转移技术、创造就业、推动贸易。

九、论述服务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1.对全球服务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加剧了全球服务业的市场整合与企业重组。

3.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4.进一步调整国际分工中各方利益的分配。

十、分析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无论在经验、剩余上,还是在管理、组织以及人才方面,发达国家服务业跨国公司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中国广大的市场需求给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十一、服务业跨国公司具有哪些特点?

1.经营国际化

2.业务多样化:

服务业公司扩展到制造业,服务各行业间相互渗透。

3.不平衡性:

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地区分布不平衡性和行业分布不平衡性。

4.战略转变:

追随型转为主动型,服务业跨国公司迅速向海外扩张而不再是制造业的补充。

向同行业其他部类的服务领域扩展,强调相互衔接的一条龙服务。

5.并购活动频繁:

跨国并购在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6.带动技术扩张:

服务业跨国公司以软技术见长,由于服务业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隔性,使服务业跨国公司向海外分支转移的技术更接近母公司水平。

十二、简析服务业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选择

1.对于技术流动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市场、内部化和联盟三种形式来进行。

在内部化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将生产安排在国内(出口)或国外(跨国公司)来完成,因此,技术的流动可以有四种方式。

2.对于商品或服务流动过程,企业同样可以选择市场、内部化和联盟三种形式来进行。

商品或服务以及技术的流动过程的不同选择形成了12种基本的进入模式。

分别是:

普通FDI、生产FDI和特许销售、生产FDI和联盟销售、生产分包和自己销售、许可证、生产分包和联盟销售、联盟生产和自己销售、联盟生产和特许销售、联盟生产和联盟销售、出口和自己销售、出口和特许销售、出口和联盟销售。

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公共利益与民族文化传统:

教育、娱乐、文化。

国家机密和社会安全性:

特殊行业。

国家的经济命脉:

金融、交通运输、邮电。

国家的主权:

法律、会计、税务、环境保护。

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商业、医疗、公用事业。

二、波特认为的国家经济竞争力提高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生产因素主导阶段:

如农业生产优势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

投资因素主导阶段:

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表现为政府和企业积极投资,生产因素、厂商决策和竞争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创新主导阶段:

竞争产业建立在较为完善的竞争力钻石体系上,企业向着国际化和全球化方面发展。

丰裕主导阶段:

竞争力来自前三阶段财富与创新技能的积累。

三、如何进行自由服务贸易政策的福利分析?

(画图)

四、保护性服务贸易政策包括的内容和核心是什么?

难以采用关税壁垒形式,更多采用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壁垒最为隐蔽。

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限制了与商品相连的服务进口;

技术法规能够影响高技术服务的进口;

认证制度形成市场保护网,控制服务进口。

五、中国在服务贸易政策上的选择有哪些依据?

六、保护性服务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七、贸易保护度的衡量指标是什么?

1.名义保护率NRP:

由于保护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通过测算世界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衡量保护政策的影响。

2.有效保护率ERP:

包括一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结构的保护程度。

3.生产者补贴等值PSE:

政府的各种政策转移给服务提供者的总价值与服务总价值之比(服务总价值等于服务的市场价值加上政府的直接支付)。

八、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趋向是什么?

1.开放中适度保护。

2.分段自由化。

(1)货物贸易市场与服务贸易的开放相配合。

(2)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国内管制可快于进口服务。

(3)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要素的自由化。

3.在适度保护的同时仍要积极放宽限制条件。

九、试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中国服务贸易政策的选择

十、中国服务贸易适度开放与彻底开放对中国服务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十一、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后,如何平衡外资条约与本土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

1.重视培养非国有服务经济的竞争力。

2.给予国内非国有服务经济公平的待遇。

3.适度政府管制可用于特定的服务市场。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协议

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1.正文——序言、六部分。

2.附录——八个。

3.具体承诺表。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原则是什么?

1.透明度原则。

2.区别于货物贸易的逐步自由化原则。

3.最惠国待遇原则。

4.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原则。

5.服务贸易的限制和禁止原则。

6.服务提供申请获准原则。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适用于哪些服务贸易类型?

从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服务。

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设立经济实体来提供服务。

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到另一方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包含的行业:

国际运输(包括卫星发射);

跨国银行和国际性融资投资机构的服务及其它金融服务;

国际保险与再保险;

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

国际咨询服务;

海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入;

国际电讯服务;

跨国广告和设计;

国际租赁;

售后维修、保养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国际视听服务;

国际间会计师、律师服务;

文教卫生的国际交往服务;

国际旅游;

跨国商业批发和零售服务;

专门技术和技能跨国培训;

长期和临时性国际展览与国际会议会务服务;

国际仓储和包装服务;

跨国房地产建筑销售和物业管理服务;

其他官方或民间提供的服务(新闻、广播、影视)

四、GATS对最惠国待遇有什么规定?

最惠国待遇是指各成员应立即和无条件给予他方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以不低于其给予某一成员相似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是对各成员方普遍适用的一项义务;

与货物贸易中的最惠国待遇不同,服务贸易中最惠国待遇不仅给予服务本身,而且给予服务提供者;

是一种立即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

五、GATS框架协议中对市场准入有什么规定?

《服务贸易总协定》要求各成员逐步开放服务市场,即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通过分阶段谈判,逐步开放本国服务市场,以促进服务及服务提供者间的竞争,减少服务贸易及投资的扭曲,其承诺涉及商业服务、金融、电讯、分销、旅游、教育、运输、医疗与保健、建筑、环境、娱乐等服务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