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709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docx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复习进程

动物消化系统的检查

检查的内容主要有:

饮食状态的观察,口、咽、食管和嗉囊的检查,腹部及胃肠的检查,排粪动作及粪便感官的检查,直肠检查,肝脏的检查。

一、饮食状态的观察

(一)食欲与饮欲

在临床检查时,一般先进行问诊,可能的话,应亲自深入厩舍进行观察,主要根据采食量,时间的长短,咀嚼的力量及腹围的大小等判断饮食欲的状态。

查时应注意饲料的种类和质量,饲养制度,饲喂方式及环境是否有改变。

在病理情况下,饮食欲可能发生减少,废绝,亢进和异嗜等。

1.引起食欲减退和废绝的疾病主要有:

热性病,消化道本身疾病,营养代谢病,剧烈疼痛性疾病,肝脏等其它器官的疾病,饲料品质不良,饲养制度,饲喂方式及环境是否有改变。

2.长期食欲亢进,主要见于寄生虫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某些营养代谢病,疾病的恢复期及长期饥饿。

3.饮欲减退,主要见于意识障碍性疾病和严重性胃肠道疾病。

4.饮欲增强,除环境和饲料因素等引起的外,主要见于发热性疾病,腹泻,大量出汗,渗出性病理过程及食盐中毒等。

(二)异嗜

异嗜是食欲紊乱的另一种表现,特征是病畜喜食正常饲料以外的物质,如灰渣,泥土,粪水,被毛及污物等。

主要见于幼畜,提示的疾病有营养代谢病,胃肠机能紊乱和寄生虫病等。

(三)采食和咀嚼

采食或咀嚼障碍,主要表现为采食不灵活,不能用唇或舌采食,咀嚼时费力、困难或疼痛。

主要提示口腔疾病,如唇、舌、口腔粘膜的炎症、舌断裂、齿病(牙齿磨灭不整、牙齿松动)、下颌骨骨折及放线菌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破伤风和脑及脑室积水)。

空嚼、磨牙或咬牙等,见于腹痛、胃肠卡他、前胃疾病等。

(四)吞咽

吞咽困难主要表现为动物摇头、伸颈、屡次企图吞咽,但半途而废或伴有咳嗽及大量流涎。

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咽喉炎、食道阻塞、食管痉挛、食道狭窄、食道憩室、咽喉或食管麻痹、贲门痉挛等。

(五)反刍和嗳气

反刍和嗳气功能障碍可表现出反刍和嗳气时间过迟,次数减少,反刍时咀嚼时间过短和无力,嗳气有时还表现增多。

减少主要提示的疾病有前胃疾病(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等),能够引起前胃机能紊乱的疾病,如热性病、代谢病、中毒病、寄生虫和传染病等。

(六)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不自主的经口或鼻反排出来。

呕吐是一种重要的病理现象。

引起呕吐的病因一般有两种,即中枢性呕吐和末梢性呕吐(又称反射性呕吐)。

中枢性呕吐是由于毒素或毒物直接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提示的疾病主要有脑病(脑膜炎、脑肿瘤、脑震荡等)、中毒(内中毒和药物中毒等)、某些传染病(猪瘟、犬瘟热、猫瘟热、细小病毒病、传染性胃肠炎及猪丹毒等)。

反射性呕吐,是由于呕吐中枢以外的组织器官受刺激反射引起中枢兴奋而发生的。

提示的疾病主要有消化道疾病(咽喉异物、食道疾病、过食、肠管疾病)和腹膜疾病(腹膜炎)及其它器官疾病,如犬的子宫炎等。

呕吐物的检查,主要检查呕吐物的量、性状和呕吐的时间及频度。

二、口腔及舌的检查

(一)口腔的检查

口腔检查主要注意口腔的分泌状态(气味、流涎),口唇粘膜的温度、湿度、颜色及完整性,舌和牙齿的变化,一般用视诊、触诊和嗅诊进行检查。

病理变化如下:

1.流涎是指口腔的分泌物流出口外。

主要是由于吞咽障碍或唾液腺分泌增多引起。

见于口炎、咽炎、唾液腺炎和食道阻塞。

2.口内的气味,健康家畜口内无臭味,但在卡他性口炎及胃卡他时口腔呈甘臭味。

在齿槽炎、齿龈炎、骨坏疽时,呈腐败臭味。

酮血病时,有烂苹果味。

3.唇的变化,健康动物一般两唇紧闭,但老龄动物则可能出现下唇迟缓下垂。

病理变化主要有:

下垂,提示面神经及三叉神经麻痹;肿胀,见于口黏膜深层的炎症和血斑病。

4.粘膜变化:

(1)粘膜颜色和出血:

潮红肿胀,见于各型口炎,粘膜出血点,见于出血性素质及传染性贫血。

颜色的变化病理意义同结膜。

(2)温度:

过高见于所有热性病。

过低见于大失血,虚脱和频死期。

(3)湿度:

干燥见于热性病、疝痛和重度脱水,异常湿润见于口炎、咽炎,触诊口腔黏膜敏感是口炎的特征。

(4)脓疱和溃疡见于脓疱性口炎,传染性水疱病等。

5.舌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舌肿胀,见于刺伤,异物和勒伤。

舌苔,舌上皮细胞脱落在舌背上形成的一层附着物。

常见于胃肠卡他,热性病。

6.牙齿的病理变化主要有:

牙齿磨灭不整,牙齿的色斑,是否整齐。

提示有骨质疾病。

三、胃肠的检查

(一)反刍动物

1.瘤胃

(1)位置:

大部分位于整个左侧腹腔。

(2)触诊部位:

瘤胃的左肷部。

(3)内容:

可感知瘤胃的蠕动波,判定其蠕动的频率、强度等。

健康牛1~3次/min,羊为2~4次/min。

其强度和次数以食后2h为最旺盛,食后4~6h后逐渐减弱,饥饿时收缩次数减少。

瘤胃检查的常见病理变化:

①瘤胃蠕动次数减少:

力量微弱,表示瘤胃机能衰弱,见于前胃弛缓、瘤胃积食以及引起瘤胃机能障碍的慢性前胃病、热性病、全身性病与传染病。

②瘤胃蠕动完全消失:

为运动机能高度紊乱的表现,见于瘤胃臌气和积食的末期以及其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

长期、顽固性的瘤胃机能障碍,提示创伤性网胃炎。

③瘤胃机能亢进:

表现为蠕动次数频繁、有力、持续时间长,见于瘤胃臌气的初期,某些毒物中毒或给予瘤胃兴奋药物。

放牧初期,突然喂给大量多汁、青贮饲料时,可引起瘤胃蠕动机能一时性的亢进,此际如无其他症状表现,通常为生理状态。

(4)听诊:

瘤胃蠕动音的变化及其诊断意义与触诊结果基本一致。

2.网胃

(1)位置:

位于腹腔的左前下方剑状软骨突起的后方,相当于第6~8肋间,前缘紧接膈肌而靠近心脏。

(2)网胃检查:

主要是用触诊、叩诊方法判定其敏感性,进而揭示有无创伤性网胃炎的可疑。

如病牛表现呻吟、疼痛不安、躲闪、反抗或企图卧下等行为时,则为网胃敏感反应的标志。

也可使病牛不敢走下坡路时。

必要时,还可使用X线、金属异物探测仪等特殊方法检查。

3.瓣胃

(1)位置:

瓣胃在右侧第7~11肋之间,肩关节线上下附近检查。

(2)听诊:

正常时可听到细小的捻发音,常在瘤胃蠕动之后出现,于采食后更为明显。

瓣胃蠕动音显著减弱或消失,可见于瓣胃阻塞或热性疾病。

(3)触诊:

在瓣胃区重压触诊时,有敏感反应,提示瓣胃阻塞或创伤性炎症。

若因瓣胃阻塞而体积显著增大时,视诊可见瓣胃区膨隆,有时在靠近瓣胃区的肋弓下部,做冲击式深触诊,可触及坚实的胃壁。

4.真胃

(1)位置:

真胃位于第9~ll肋骨之间,沿肋弓区直接与腹壁接触。

(2)视诊:

真胃严重阻塞、扩张时,可以看到右侧腹壁真胃区向外侧突出,左右腹壁显得很不对称。

(3)触诊:

重压或冲击式触诊,除保护性反应外,如病畜表现回顾、躲闪、呻吟、后肢蹴腹,乃真胃区敏感的标志。

见于真胃炎、真胃溃疡和真胃扭转等。

触诊真胃区坚实或坚硬,则为真胃阻塞的特征。

(4)叩诊:

正常时,真胃叩诊为浊音。

如叩诊出现鼓音,为真胃扩张之征。

有时也可在左侧沿左髋结节与同侧肘突假设连线上进行叩诊,如在左侧肋骨弓区用叩诊和听诊相结合的方法,听到钢管音,多为真胃左方移位。

必要时,可行穿刺术作内容物检查。

瘤胃、网胃内容物pH为碱性,镜检有纤毛虫存在,而真胃内容物为酸性,无纤毛虫,以此方法鉴别。

(5)听诊:

真胃蠕动音类似肠蠕动音,呈流水声或含漱声。

胃炎时,蠕动音增强。

蠕动音稀少、微弱,则表示胃内容物干固或机能减弱,见于真胃阻塞。

5.肠管

(1)位置:

反刍动物肠袢位于腹腔右侧的后半部,紧靠瘤胃壁。

健康牛只,在整个右腹侧,可听到短而稀少的肠蠕动音。

(2)听诊:

肠音频繁似流水状,见于各类型肠炎及腹泻;肠音微弱,可见于一切热性病及消化道机能障碍。

(3)触诊:

正常有软而不实之感。

若触之有充实感,多为肠便秘。

(二)单胃动物

1.马胃位于左侧第14~17肋骨之间,相当于髋结节水平线附近。

马胃的检查,主要用视诊、导管探诊、直肠内部触诊或根据需要采取胃内容物进行实验室检验。

2.猪胃的容积较大,其大弯可达剑状软骨后方的腹底壁,当吞食刺激性食物、胃扩张及某些传染病(猪瘟、副伤寒等)时,触压胃部易引起呕吐。

3.犬的腹壁薄,易用触诊方法检查胃。

通常用双手拇指以腰部做支点,其余四指伸直置于两侧腹壁,缓慢用力感觉腹壁及胃肠的状态。

也可将两手置于两侧肋骨弓的后方,逐渐向后上方移动,让内脏器官滑过指端,以行触诊。

如将病犬前后轮流高举,几乎可触知全部腹内器官。

胃炎时,在胃区有压痛。

胃扩张时,左侧肋弓下方有膨隆。

腹部触诊可感知肠内容物性状,当肠套叠或肠便秘时,可感知坚硬的粪串或呈块、盘状,同时并伴有疼痛反应。

听诊肠音高朗、连绵,可见于各类型肠炎及伴发肠炎的传染病。

肠音低沉、微弱或消失,见于肠便。

四、排粪动作及粪便感官检查

(一)排粪动作的检查

1.便秘常见于热性病、慢性胃肠卡他及胃肠迟缓。

2.腹泻或下痢是肠炎的特征,见于各种肠炎。

3.排粪失禁常见于顽固性腹泻的各种疾病、脊髓损伤及脑病。

4.排粪带痛常见于腹膜炎、创伤性网胃心包炎、胃肠炎等。

5.里急后重主要见于直肠炎。

(二)粪便的感官检查

粪便的感官检查主要检查粪便的数量、形状、硬度、颜色、气味及是否有混杂物等。

第六节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机体借助呼吸运动,完成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和排出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呼吸系统主要由上呼吸道(包括鼻、喉和气管)、支气管、肺等组成。

呼吸系统疾病在内科非传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消化系统。

家畜患有呼吸系统疾病,不仅影响使役能力和生产能力,而且严重的还会引起死亡。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有问诊、叩诊、听诊、嗅诊和触诊。

以及X线检查和内窥镜及血液学检查等。

呼吸系统的临床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呼吸运动的检查,上呼吸道检查,胸廓和肺的检查等。

一、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指在家畜呼吸时,呼吸器官及其它参与呼吸的器官所表现的一种有节律的协调运动。

呼吸运动的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因为它不仅可以获得疾病的重要症状,而且还可以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和方向。

呼吸运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呼吸的频率、类型、节律、对称性、呼吸困难和呃逆(膈肌痉挛)。

(一)呼吸类型

呼吸类型,即家畜的呼吸方式。

检查时,应注意胸廓和腹壁起伏动作的协调性和强度。

根据胸壁和腹壁起伏变化程度和呼吸肌收缩的强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胸腹式呼吸:

健康家畜一般为胸腹式呼吸,即在呼吸时,胸壁和腹壁的运动协调,强度也大致相等,因此亦可称为混合式呼吸。

只有犬例外,正常时即以胸式呼吸占优势。

2.胸式呼吸:

为一种病理性呼吸方式。

表现为胸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腹壁的运动特别轻微,主要是由于腹部剧烈疼痛、腹内压急剧升高或膈肌麻痹而引起的。

临床上常见于腹膜炎、瘤胃鼓气、肠鼓气、急性胃扩张、腹腔积液、膈肌麻痹、膈肌破裂。

3.腹式呼吸:

也是一种病理性呼吸方式。

其特征为腹壁的起伏动作特别明显,而胸壁的活动极轻微,提示病变在胸壁。

主要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肺炎、胸腔大量积液、慢性肺气肿和肋骨骨折等。

病理原因是胸部的运动器官疼痛反射性抑制胸壁起伏动作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肺泡弹力降低、支气管狭窄,影响肺泡内气体的排出,患畜需要加强腹壁收缩,增强腹腔对膈肌的压力,以利于气体排出时也会出现。

(二)呼吸节律

所谓的呼吸节律是指每次呼吸之间间隔的距离相等,如此周而复始,很有规律。

一般情况下,呼气的时间要比吸气的时间稍长,这是因为吸气是主动性的动作。

健康家畜的呼吸节律,可因兴奋、惊恐、运动、尖叫及嗅闻等而发生暂时性改变。

在病理情况下,正常的呼吸节律遭到破坏,称为异常节律。

临床上常见的呼吸节律变化如下:

1.呼气延长:

特征是呼气异常费力,呼气的时间显著延长,表示气流呼出不畅,从而出现呼气困难。

发病原因是支气管狭窄、肺泡弹力不足所致,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等。

2.吸气延长:

特征是吸气异常费力,吸气时间显著延长,表示气流进入肺部不畅,从而出现吸气困难。

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如鼻、喉、气管的粘膜肿胀、肿瘤、假膜、粘液或异物阻塞及呼吸道外有病变压迫等。

3.间断性呼吸:

其特征是吸气或呼气呈间断性。

即在吸气或呼气时出现多次短促的吸气或呼气动作,是由于病畜先抑制呼吸,然后进行补偿的结果。

主要见于细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胸膜炎和伴有疼痛性的腹部疾病,也见于脑部疾病,如脑炎、中毒等。

4.陈—施二氏呼吸:

此型呼吸是病理性呼吸的典型代表。

其特征是呼吸逐渐加深、加强、加快,当达到高峰后,又逐渐变慢、变浅、变弱,而后呼吸中断。

经数秒至10~15秒钟短暂间歇后,又以同样的方式出现,这种波浪式的呼吸方式,又称潮氏呼吸。

这是由于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氧减少,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化学感受器和呼吸中枢受刺激,使呼吸逐渐加深加快,待达到高峰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而氧增多,呼吸又逐渐变浅变慢,即而出现呼吸暂停。

这种周而复始的变化是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的特殊标志或指征。

此时病畜可能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瞳孔反射消失以及脉搏的显著变化。

这种呼吸多是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脑循环障碍的结果,也是疾病病危的表现。

主要见于脑炎、心力衰竭以及某些中毒,如尿毒症、药物或有毒植物中毒等。

5.毕欧特氏呼吸,也是一种病理性呼吸节律。

其特征是数次连续的、深度大致相等的深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

表示呼吸中枢的敏感性极度降低,是病情危险的标志。

常见于各种脑炎,也见于某些中毒,如蕨中毒、酸中毒和尿毒症等。

6.库斯茂尔氏呼吸,特征为呼吸不中断发生深而慢的大呼吸,呼吸次数减少,并带有明显的呼吸杂音,如罗音和鼾声,故又称深大呼吸。

见于酸中毒、尿毒症、濒死期。

偶见于大失血、脑脊髓炎和脑积水等。

(三)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呼吸障碍。

表现为呼吸费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可有呼吸频率、类型、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高度呼吸困难,称为气喘。

呼吸困难是呼吸器官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但在其他器官患有严重疾病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

根据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和其表现形式,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三种类型。

1.吸气性呼吸困难:

指呼吸时吸气动作困难。

特点为吸气延长,动物头颈伸直,鼻孔高度开张,甚至张口呼吸,并可听到明显的呼吸狭窄音。

此时呼气并不发生困难,呼吸次数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

见于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性疾病。

2.呼气性呼吸困难:

指肺泡内的气体呼出困难。

特点为呼气时间延长,辅助呼气肌参与活动,呼气动作费力,腹部有明显的起伏现象,有时出现两次连续性的呼气动作。

在高度呼气困难时,可沿肋弓出现深而明显的凹陷,即所谓的“喘沟”或“喘线”,此时动物腹胁部肌肉明显收缩,肷窝变平,背拱起,甚至肛门突出。

在呼气困难时,吸气仍正常,呼吸频率可能增加或减少。

见于细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痉挛、肺气肿、肺水肿等。

3.混合性呼吸困难:

指吸气和呼气同时发生困难,呼吸频率增加。

临诊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很多,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肺源性呼吸困难:

是肺部广泛性病变,支气管也受到侵害,使肺的有效呼吸面积减少,肺活量降低,肺的通气不良,唤气不全,使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缺氧,导致呼吸中枢兴奋的结果。

可见于各型肺炎、胸膜肺炎、急性肺水肿和主要侵害胸、肺器官的某些传染病,如鼻疽、结核、马传染性胸膜肺炎、牛出血性败血病、牛肺疫、猪气喘病、猪肺疫、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犬瘟热等,也见于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渗出性胸膜炎和胸腔大量积液等。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也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

产生的原因是小循环发生障碍,肺换气受到限制,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同时,病畜伴有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症状,运动后心跳、气喘更为严重,肺部可听到湿罗音。

主要见于心内膜炎、心肌炎、创伤性心包炎和心力衰竭等。

(3)血源性呼吸困难:

严重贫血时,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氧供应不足,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运动后更为显著。

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如马的传染性贫血、梨形虫病、仔猪缺铁性贫血等。

(4)中毒源性呼吸困难:

因毒物来源不同,又可分为两种。

①内源性中毒:

各种原因引起的内中毒,如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酮血症、严重的胃肠炎和高热性疾病等。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但无心、肺疾患。

②外源性中毒:

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影响血红蛋白,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或抑制细胞内酶的活性,破坏组织内氧化过程,从而造成组织内缺氧,出现呼吸困难。

主要见于亚硝酸盐中毒、氢氰酸中毒、有机磷中毒。

另外,也见于某些药物中毒,如水合氯醛、巴比妥、吗啡等中毒,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变慢。

(5)神经性或中枢性呼吸困难:

重症的脑部疾患,由于颅内压增高和炎症产物刺激呼吸中枢,可引起呼吸困难,见于脑膜炎、脑肿瘤等。

某些疼痛性疾病可反射的引起呼吸运动加深,重者也可引起呼吸困难。

在破伤风时,由于毒素直接刺激神经系统,使中枢的兴奋性增高,并使呼吸肌发生强直性痉挛,导致呼吸困难。

(6)腹压增高性呼吸困难:

由于腹腔的压力升高,压迫膈肌,使其运动受到限制,并影响腹壁的收缩,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主要见于胃扩张、瘤胃臌气、肠臌气、肠变位和腹腔积液等。

严重时,病畜出现窒息现象。

二、上呼吸道的检查

上呼吸道的检查主要包括:

呼出气体的检查、鼻液的检查、副鼻窦的检查、喉囊的检查、喉和气管的检查以及上呼吸道杂音的检查。

(一)呼出气体的检查

检查呼出的气体,主要注意呼出气体的温度、是否有异味和两侧气体的强度是否一致。

1.呼出气体的温度:

健康家畜呼出的气体稍有温热感,当体温升高时,呼出的气体温度也升高,主要见于热性病。

呼出气体温度降低时,可见于严重的脑病、中毒或休克。

2.呼出气体的气味:

健康家畜呼出的气体一般无特殊气味。

当肺组织或呼吸道或其他部位有坏死性炎症变化时,不但鼻液恶臭,呼出的气体也带有强烈的腐败气味,当呼吸道和肺组织有化脓性病理变化时,如肺脓肿破溃,则鼻液和呼出的气体带有脓臭味,如果有呕吐物从鼻腔流出,则带有酸臭味。

此外,在尿毒症时,呼出气体带有尿臭味;在酮血病时,可能有丙酮气味。

当发现呼出气体有特殊臭味时,应注意气味是来自口腔,还是来自鼻腔。

3.两侧气流的强度:

健康家畜两侧鼻孔呼出的气流相等,当一侧鼻腔狭窄,一侧副鼻窦肿胀或大量积脓时,则患侧的呼出气流较小,并常伴有呼吸的狭窄音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若两侧鼻腔同时存在病变,则依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两侧鼻孔气流的强度也可不一致。

检查时,可用双手置于鼻孔前感知,或当寒冷季节直接观察呼出的气流而判断。

(二)鼻液的检查

健康家畜一般无鼻液,冬天寒冷时,有些家畜可能有微量的浆液性鼻液,若有大量鼻液时,则为病理征象。

如鼻腔、气管有分泌物,马常分别以喷鼻和咳嗽排出,牛则用舌舔去和咳嗽出。

检查鼻液时,应注意其数量、性状,一侧性或两侧性,有无混杂物及其性质。

1.鼻液的量:

鼻液量的多少,取决于疾病的发展时期、程度、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1)量多:

主要见于呼吸道有广泛性炎症如急性鼻炎、急性咽喉炎、肺脓肿破裂、肺坏疽、大叶性肺炎的溶解期、流感、肺结核、马腺疫、犬瘟热等。

大量鼻液的产生,是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浆液大量渗出所致。

(2)量少:

见于慢性或局限性呼吸道炎症。

如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疽、慢性肺结核等。

(3)量不定:

鼻液量时多时少,主要见于副鼻窦炎和喉囊炎。

其特征是,病畜低头或运动时,有大量鼻液流出,而当自然站立时,仅有少量鼻液。

另外也见于肺脓肿、肺坏疽和肺结核。

2.鼻液的性状:

鼻液形状的变化,主要根据病变的性质和炎症的种类而定,一般分为浆液性、粘液性、化脓性、腐败性和出血性鼻液。

(1)浆液性鼻液:

鼻液无色透明,稀薄如水。

主要见于畸形鼻卡他、马腺疫初期和流感等疾病。

(2)粘液性鼻液:

呈蛋清样或粥状,有腥臭味,呈灰白色(因混有大量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是卡他性炎症的特征。

主要见于畸形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等。

(3)脓性鼻液:

粘稠浑浊,呈糊状、膏状或凝结成团状,具有脓臭味或恶臭味,是坏疽性炎症的特征。

(三)咳嗽检查:

主要检查咳嗽的性质、频度、强度等。

三、肺的检查

(一)肺的叩诊

叩诊是检查胸部的基本方法之一。

叩诊的目地在于了解胸腔内各脏器的解剖关系和肺的正常体表投影,根据叩诊音和叩诊界的变化,来判断胸膜腔的物理状态,发现异常,借以诊断疾病,叩诊也可作为一种刺激,根据病畜的反应,来判断胸膜的敏感性或疼痛。

1.胸肺的叩诊方法

胸肺的叩诊方法一般分为大家畜叩诊法和小家畜叩诊法两种。

大家畜常用叩诊器进行叩诊。

叩诊时,一手拿叩诊板,紧紧纵贴在肋间,另一手拿叩诊锤,以手腕的活动,垂直地向叩诊板上连续急速地叩击两下,反复对照叩诊音的变化。

小家畜多屈曲手指,在胸壁上直接叩击。

2.肺的叩诊区

(1)马的叩诊区大体呈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前界为肩胛后角沿肘肌向下至第五肋间所划的直线;上界为与脊柱平行的直线,距背线一掌宽;后界为向下向前经下列数点所划的弧线:

由第17肋与脊柱交接处开始,经髋结节水平线与第16肋间交点、坐骨结节水平线与第14肋间的交点,肩关节水平线与第10肋间的交点而止于第5肋间。

(2)牛的叩诊区较马的显著小。

上界与马同;上界为自肩胛后角沿肘肌向下所划的“S”形曲线,止于第4肋间;后界由第12肋骨上端开始,向前向下经髋结节水平线与第11肋间的交点,肩关节水平线与第8肋间的交点而止于第4肋间。

(3)羊的叩诊区与牛同。

(4)猪的叩诊区:

上界距脊柱约3~4指;后界由11肋骨开始,向前向下经坐骨结节水平线与第9肋间的交点,肩关节水平线与第7肋间的交点而止于第4肋间。

3.肺叩诊区的病理变化

肺叩诊区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扩大或缩小。

其变动范围与正常肺叩诊区相差2~3cm以上时,才可认为是病理现象。

(1)肺叩诊区扩大表现为肺的叩诊界后移或下移,心脏的绝对浊音区缩小或完全消失。

提示的疾病主要为肺气肿、气胸。

(2)肺叩诊区缩小主要表现为肺的叩诊界后缘前移。

引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腹内压增高引起,提示的疾病为急性胃扩张、瘤胃臌气、肠臌气、腹腔大量积液,另外,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如怀孕后期,也可见肺的叩诊界缩小。

二是由心脏疾患引起,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心肥大、心扩张、心包积液等。

4.胸、肺的病理叩诊音

在病理情况下,胸肺叩诊音的性质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其性质和范围,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大小和深浅。

(1)浊音和半浊音:

引起浊音与半浊音的原因有三,一是肺组织的含气量减少或浸润、实变;二是肺内有实体组织形成;三是胸膜粘连与增厚,或是胸壁肿胀。

提示的疾病为:

肺炎、肺坏疽、肺结核、肺肿瘤、肺型鼻疽、肺棘球蚴、胸膜炎、胸膜结核、浮肿等。

由于疾病的发展时期不同,病变的大小和深度不同,及肺泡内的含气量不同,叩诊时有时呈浊音,有时呈半浊音。

由于病变的大小和范围不同,叩诊时可能表现为大片状浊音区和局灶性浊音区。

①大片状浊音区多发生于肺中或下部的1/3主要见于大叶性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猪肺疫、牛出血性败血症等。

②局灶性浊音区又称点状浊音区,叩诊时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的浊音区或半浊音区。

提示的疾病主要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叶性肺炎。

(2)水平浊音叩诊时浊音的上界呈水平线,且浊音区可由体位的变动而改变为特征。

主要是由胸腔积液达到一定量时形成的。

提示的疾病为胸腔积水、胸膜炎和血胸。

(3)鼓音:

引起鼓音的因素有以下4种:

①浸润肺组织周围的健康组织及肺泡内同时有气体和液体;②肺内有空洞形成;③胸腔积气、积液;④膈破裂,充气的肠管进入胸腔。

提示的疾病主要有各型肺炎浸润的周围,大叶性肺炎的充血期和消散期、肺坏疽、肺结核、肺脓肿等破溃后形成的空洞、气胸、渗出性胸膜炎和胸水、膈疝等。

(4)过清音类似于扣打空盒的声音,因此又称为空盒音。

是由于肺组织弹性降低,肺内气体过度充盈而引起。

提示的疾病主要是肺气肿。

(5)破壶音是一种类似于扣击破瓷壶所产生的音响,是由于空气受到压力后突然急剧地经过狭窄空隙所致。

见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