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8977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福建省龙岩市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龙岩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3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4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百多年前,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其“人”字型设计彰显了国人智慧(图1)。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沿线的八达岭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高铁地下车站(图2)。

据此完成1~3题。

1.京张高铁不再采用“人”字形设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水文C.科技D.经济

2.八达岭站成为世界第一深站的原因主要是

①减轻地面震动②避免雨水渗漏③地表面积狭小④节约建设用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某乘客乘坐动车从昌平出发至北京,为充分享受窗外阳光,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10:

48出发,左侧靠窗B.10:

48出发,右侧靠窗

C.15:

56出发,左侧靠窗D.15:

56出发,右侧靠窗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北极上空的尘埃颗粒。

图3示意北极地区海鸟,图4示意大气受热过程。

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月份鸟粪对北极地区影响最明显的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5.鸟粪对北极地区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A.①增强B.②不变C.③增强D.④减弱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利用卫星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況的一种指标(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

图5示意2000~2015年汉江上游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据此完成6~7题。

图5

6.获取汉江上游山区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B.GPSC.RSD.VR

7.2010年以来汉江上游

A.平均降水量增多B.地表水下渗增加C.含沙量呈增加趋势D.植被覆盖率上升

8.南坡的NDVI总体比北坡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貌类型B.海拔高度C.坡度和缓D.水热条件

涌泉根灌是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的一种新型灌溉方式。

图6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示滴灌和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分别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该果园涌泉根灌的微管适合分布的土壤深度大致为

A.10厘米B.50厘米C.80厘米D.120厘米

11.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提高地下水位B.减少土壤蒸发C.促进杂草生长D.增加土壤肥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包含选考题),共160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135分)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图7摩洛哥及周边地区简图

图8“羊上树”奇景

图9马拉喀什气象资料

阿甘树是一种长满长刺的常青树,是摩洛哥(图7)南部特有的高大树种,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

每当阿甘树果实成熟时,山羊爬上“阿甘树”,形成“羊上树”的奇景(图8)。

该时段,当地牧羊人便会跟随在山羊后面,随时拣拾从山羊嘴里掉落地上的果核,从中取出果仁,可榨出被美容界誉为“液体黄金”的阿甘油,整个生产过程多采用手工完成。

 

 

(1)从自然环境特征角度,分析当地山羊形成爬树本领的原因。

(4分)

(2)分析牧羊人利用山羊帮忙收集果核的原因。

(6分)

(3)说明摩洛哥阿甘油产量较低的原因。

(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大规模种植阿甘树以增加收入。

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可鲁克湖与托素湖原属一个湖,后因地壳抬升,一分为二形成“孪生湖”(图10)。

两湖仅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

图11示意托素湖某采样点一年内盐度的变化情况。

托素湖面积约180多平方千米,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湖面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湖心岛面积约1平方千米,每年初春,成群的黑颈鹤、斑头雁、鱼鸥等到此群聚,岛上的鸟儿成千上万,整个湖岛窝巢遍地、鸟蛋累累,简直是“鸟的乐园”“蛋的世界”。

图10

图11

(1)简述托素湖盐度年内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6分)

 

(2)分析托素湖形成“水天一色”景观的原因。

(6分)

 

(3)推测可鲁克湖未来盐度变化的趋势,并阐述依据。

(6分)

 

(4)简析每年初春开始,托素湖的湖心岛成为“鸟的乐园”的主要原因。

(6分)

 

【选考部分】(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研学旅行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提倡的将探究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福建L景区坐落于闽粤赣结合部,总面积14365公顷,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区集清泉飞瀑、峡谷深潭、险峰绝壁、怪石密林等多种景观为一体,飞禽走兽、奇花异草和珍贵树木遍布山间,素有“天然绿色基因库”“野生动物避难所”等美誉。

2019年6月,该景区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当地政府准备借此契机,将该景区打造成一流研学旅行基地。

为把L景区打造成一流研学旅行基地,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44.【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江南第一沙漠”厚田沙漠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附近(图12),东临赣江,西邻锦江,是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有沙漠化土地13万亩,冬季风沙活动强。

厚田沙漠前期的治沙工作有效遏制了沙化程度,但是随着旅游开发力度逐渐加大,相关部门停止了对其治理,加之有人在沙漠边缘盗伐林木等活动,使当地沙化程度又有“抬头”之势,土地沙漠化也随之扩大。

图12

从沙源角度分析厚田沙漠的形成原因。

 

解析版

1.【答案】C

【解析】

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可以克服交通线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地形、地质等限制,提高运输的速度、缩短运行的时间,因此京张高铁不再采用“人”字形设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科技。

故选:

C。

山区沿山谷或河谷延伸。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掌握的工程技能越来越多,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交通线。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降低。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因素分析即可。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

解:

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主要原因是减轻地面震动来保护八达岭长城,①正确;

据图可知,八达岭沿线位于山脊处,地表面积狭小,故③对;

节约建设用地,避免雨水渗漏都没必要,故②④错。

故选:

B。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区位条件,交通线多建设在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途径地区江河较少,造价最低,易于施工的地区。

本题难度较大,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学生需根据八达岭站的特点,结合图表信息和选项进行分析。

3.【答案】D

【解析】

解:

由图可知,从昌平到北京,列车前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10:

48后太阳位置在列车的偏南方向,太阳光从偏南方向斜射入列车右侧窗口;15:

56后太阳位置在列车的西南方,太阳光从西南方向几乎是垂直照射列车的右侧窗口。

为了充分享受窗外阳光,乘客应该15:

56出发,乘坐列车,靠近右侧窗,D项符合题意。

故选:

D。

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3月21日)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所以日出时影子朝西北,日落时影子朝东北。

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之中正午时,太阳总是在北回归线的南面,一天中,当地12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本题以京张高铁的运营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主要是太阳方位的变化问题,解题时根据太阳视运动规律结合具体地点、时间分析。

4.【答案】C

【解析】

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7月份北极处于极昼,太阳辐射较强,故此时鸟粪对北极地区影响最明显。

故选:

C。

地球吸收了太阳光后,除去反射会太空的部分,其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气的作用,大气能减弱地球热能的反射作用,而且可以存储这些热量,除了辐射,其他形式的热传递都要通过物质,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把热量保存在地表。

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

5.【答案】A

【解析】

解: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由材料分析可知,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尘埃颗粒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会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温度较低,A正确。

故选:

A。

地球吸收了太阳光后,除去反射会太空的部分,其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气的作用,大气能减弱地球热能的反射作用,而且可以存储这些热量,除了辐射,其他形式的热传递都要通过物质,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把热量保存在地表。

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特点。

6.【答案】C

【解析】

解:

RS具有监测的功能,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一样,对电磁波的反射不一样,故遥感技术可以检测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

故选:

C。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GIS、GPS、RS和数字地球,GIS具有分析的功能,RS具有监测的功能,GPS具有定位的功能。

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通过植物的生长状况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获取题干信息的能力。

7.【答案】C

【解析】

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汉江上游的平均降水量呈下降减少态势,所以A错误;

汉江上游的植被指数有所下降,所以植被覆盖率有所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地表水下渗减少,所以BD错误;

因为植被覆盖率下降,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所以C正确。

故选:

C。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利用卫星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況的一种指标(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

本题以归一化植被指数为背景,考查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概念,并从图象中提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8.【答案】D

【解析】

解:

根据题干可知,图示为汉江上游山区归一化植被指数,该山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向阳坡且是夏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为向阴坡且是夏季风的背风坡,所以相同的海拔南坡的的水热条件好,北坡相对差;读图可知,NDVI数值与气温和降水呈正相关,所以南坡的NDVI总体比北坡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热条件,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根据题干可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水、雪等,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数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高。

影响植被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土壤、地形等。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图示内容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可分析解答。

9.【答案】D

【解析】

解:

相比于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的涌泉根灌,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之要高,故②为滴灌;涌泉根灌,深处的含水层含量达,6月初蒸发量旺盛,相比于灌溉后1小时,24小时土壤表层含水量下降,故④为涌泉根灌。

故选:

D。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

测定土壤含水量可掌握作物对水的需要情况,对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题难度适中,以图文为背景,考查了图中表示滴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0.【答案】B

【解析】

解:

①、②为滴灌,③④为涌泉根灌。

根据涌泉根灌导致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所在土壤深度,可推知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40-70厘米,故B符合题意。

故选:

B。

涌泉根灌是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相比于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的涌泉根灌,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故土壤表层含水量较之要高。

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减少,能够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

本题以滴灌与涌泉根灌水分变化情况为背景,考查地理读图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理清涌泉根灌与滴灌的差异。

11.【答案】B

【解析】

解:

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使得土壤表层含水量减少,能够减少杂草生长,减少土壤蒸发。

涌泉根灌是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会增加根部对水分的吸收,增加植物蒸腾,降低地下水位。

故选:

B。

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理清涌泉根灌与滴灌的差异,涌泉根灌是把水肥直接输送到根部,滴灌主要作用于土壤表层。

本题难度较小,以滴灌与涌泉根灌水分变化情况为背景,考查地理读图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36.【答案】

解:

(1)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山羊为获取食物具备爬树本领。

(2)阿甘树长满长刺,是摩洛哥南部特有的高大树种,直接采摘容易伤手,而且不易采摘,选择让山羊帮忙收集还可以减少果肉加工的环节。

(3)从果实生长周期长,精油生产工序复杂,当地工业化水平低等。

(4)赞同,主要是大规模种植阿甘树能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而且能提高阿甘油产量,发展旅游业。

不赞同,大规模种植阿甘树会造成当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而且阿甘树生长周期长,短期内不会产生经济效益。

故答案为:

(1)摩洛哥南部气候干旱,缺少水源;植被稀少,食物匮乏;山羊为求生存,通过爬树可获取树木提供的食物和水分。

(2)树木高大且长满长刺,直接上树收集果实难度大;采收自然掉落的果实时间长,羊上树可提高果实收集效率;山羊吃掉果肉、吐出果核,减少了去除果肉的加工环节。

(3)果实生长周期长,产量较低;纯手工制作,生产工序繁杂:

工业化水平较低。

(4)赞同。

大规模种植阿甘树,可增加阿甘油产量;利用“羊上树”奇景,大力发展观光、生态旅游;对果核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不赞同。

当地降水稀少,阿甘树为高大树种,大规模种植会加剧当地缺水紧张状况;果实生长周期较长,短期内经济效益不高,影响当地居民种植积极性;因成活率较低等原因,大规模种植成本较高;可能会造成当地牧羊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2)抓材料中的关键:

阿甘树长满长刺,是摩洛哥南部特有的高大树种,所以不宜人工采摘。

(3)根据材料“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需生长40至60年才能结果。

其果实经繁杂工序、纯手工加工,制成摩洛哥精油,产量较低,有‘液体黄金’之称。

”结合当地实际分析即可。

(4)赞同不赞同都可需言之有理。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

37.【答案】

解:

(1)读图2可知,素湖盐度年内最低为37.8‰,一年内总体盐度较高。

读图可知,每年的4--8月份,湖水盐度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的冰雪融水补给增加,湖水稀释导致盐度降低;夏季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稀释湖水导致盐度降低;其他月份由于降水少,且蒸发量大导致湖水盐度较高。

(2)水天色是指水面好像和天相接,同为一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托素湖属于咸水湖,盐度高,导致水中浮游动植物少,所以湖泊水质清澈,湖面辽阔,且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湖岸开阔,无遮拦,睛天时就会形成水天一色景观。

(3)可鲁克湖未来盐度可能会变高。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水蒸发增强,促使湖水盐度变高;气候变暖使得该流域内降水减少,湖水补给减少导致湖水盐度提高;读材料“可鲁克湖与托素湖原属一个湖,后因地壳抬升,一分为二形成“孪生湖”,两湖仅靠一条小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由于地壳抬升,使得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导致湖水盐度变高;由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导致湖水减少,湖水水位降低,盐分无法向托素湖排泄导致湖水盐度提高。

(4)该湖泊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冬季结冰,春季气温回升,湖心岛气候温和,导致湖冰开始融化,且湖心岛受人类活动的响较小,环境幽静,鸟类活动空间大,食物丰富,所以吸引大量的鸟类来此聚集,成为“鸟的乐园”。

故答案为:

(1)托素湖(地处盆地)为高原内陆(内流区)湖泊,一年内盐度总体较高(35‰以上);4~5月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增加,7~8月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增加,湖泊因淡水稀释作用增强而使盐度有所降低;9~次年3月因降水量较少而蒸发量较大,盐度较高。

(2)托素湖是内陆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较少,湖水清澈;(湖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动)湖岸开阔,湖面辽闲;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洁净度高;气候干旱,睛天多,无风或微风时形成“水天一色”的景观。

(3)未来盐度可能提高,湖泊演变成咸水湖。

受全球变暖影响,流域降水减少而蒸发加剧,入湖径流量减少;两湖之间的地壳继续抬升,可鲁克湖水无法通过河流向外排泄;流城内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导致湖泊水位降低,盐分无法向托素湖排泄。

(4)初春气温逐渐回升,湖冰开始融化,吸引鸟类回归;湖心岛及其附近地区,有丰富的食物来源;湖心岛面积较大,栖息空间较大;环境出静,人类活动干扰小。

【解析】

(1)托素湖盐度年内变化特点主要通过图2中的信息分析,一年内不同月份的盐度变化,根据湖泊所处位置及湖泊的补给方式分析。

(2)托素湖形成“水天一色”景观的原因主要通过分析托素湖的盐度对湖泊中浮游生物的影响、湖泊周围的环境分析。

(3)鲁克湖未来盐度可能会变高的原因主要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蒸发、降水对湖泊盐度的影响,以及湖泊的地壳运动导致湖泊与外界交流方面分析。

(4)托素湖的湖心岛成为“鸟的乐园”的主要原因主要从湖泊的位置、初春对湖泊环境的影响,湖心岛的空间、食物、人类干扰等方面分析。

本题以托素湖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托素湖盐度年内变化特点及原因、托素湖形成“水天一色”景观的原因,读图文分析解决问题。

43.【答案】

解:

为把L景区打造成一流研学旅行基地可从景区的旅游资源价值、交通运输能力、旅游接待能力和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是通过整合丰富研学基地的研学价值,然后是通过对交通状况的改善提高基地的通达性,方便研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基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客源;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状况。

提高基地的游客接待能力。

故答案为:

加强基地的宣传推广,打造研学旅行品牌,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与专业公司合作,合理规划研学旅行线路,精心设计打造研学地点;结合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进一步丰富研学内容和项目;改善食宿接待和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识,注意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保证景区及周边地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解析】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需要多个高质量的景点组合。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附近无雷同景点。

2、地理位置与交通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3、客源市场: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备。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本题以研学旅行为背景,主要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熟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等基础知识,并能够根据题中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44.【答案】

解:

从沙源角度分析厚田沙漠的形成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角度分析。

自然方面:

读图可以看出,厚田沙漠在赣江沿岸,为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由于河流的搬运作用,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赣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位于冬季风活动强,冬季风会搬运大量的泥沙。

人为原因方面,人类乱砍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对治理沙漠的意识较低。

故答案为:

厚田沙漠为赣江古河床的一部分,有大量的沙质堆积物;贛江流城位于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较大,丰水季节河水搬运泥沙堆积;当枯水期时,沙洲与河漫滩大面积出露水面,也为厚田沙漠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沙源物质;该地冬季风活动强,冬季风对沙源物质的不断搬运堆积;沙漠边缘出现滥砍乱伐现象,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扩大;相关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当地的治沙工作。

【解析】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台治理的荒漠化防治方针;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②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结合,如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设置草方格沙障一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减少水分丧失,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③台理调节农林牧比例,退耕还林还草;④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如开发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⑤控制人口增长。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和自然地理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材料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