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8982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复习资料.doc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主要建筑思潮: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

法国古典(罗马)复兴:

巴黎万神庙(J.G.Soufflot)、凯旋门(J.F.Chalgrin)。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彻底):

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

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Robert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

柏林勃兰登堡门(C.G.Langhans)、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

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ThorntonandB.H.Latrobe)。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

宾夕法尼亚银行(B.H.Latrobe)

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

英国国会大厦(SirCharles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

巴黎歌剧院(J.L.C.Garnier)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

1、净化建筑代表作:

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

雄伟壮丽,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

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

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

“田园城市”由霍华德提出

“工业城市”由加尼埃提出

“带形城市”由索里亚提出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工艺美术运动:

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诚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则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装饰构思基本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

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

德国:

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英国:

迈金托什。

西班牙:

高迪(米拉公寓,圣加徒教堂)。

“装饰即罪恶”——阿道夫·洛斯

斯坦纳住宅(1910年维也纳,洛斯)

赫尔辛基火车站(1906~1916,老沙里宁)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的重要贡献:

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形式跟随功能”——沙里文(学派代表人物)

C.P.S.百货公司大厦(沙里文)

赖特

赖特草原式住宅特点:

1、与大自然结合成一体,不破坏自然条件。

2、平面略呈十字形,在十字交叉的地方设壁炉,以壁炉为中心向外发展。

3、立面样式:

构图以烟道为中心,展开水平构图。

4、窗户非常大,以利于室内外相结合。

5、利用自然材料,并表明自然材料的质感。

6、流动空间。

赖特的草原住宅把平立面空间统一考虑,其全新的水平构图,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

赖特草原式住宅特点:

1、十字形平面。

2、坡屋顶伸得很远,大挑檐大片阴影。

3、建筑外部体形高低错落。

4、横线为主的构图,舒展安定的形象。

5、外墙成排门窗,内外空间连续性。

流水别墅(赖特)特点:

1、各层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向各个方向悬伸出来。

2、用石墙和玻璃围成不同形状的室内空间,有的角落封闭,有的开敞。

3、外形上一道横墙和几条竖石墙组成交错构图,使立面有水平垂直对比和颜色质感对比。

4、与周围自然风景紧密结合,建筑物与大自然形成相互渗透的格局。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赖特)

普赖斯塔楼(赖特)

赖特的有机建筑——是对工业社会带来问题的补充,有机建筑理论的前身起源于草原住宅。

主要理论:

1、由里向外,由外向里追求建筑整体性,即局部服从整体,整体由熔化局部。

2、协调的观念,建筑物与自然的协调,人与建筑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

3、建筑是自然的建筑。

4、建筑是真实的建筑。

格罗皮厄斯

法古斯工厂(格罗皮厄斯和A.迈尔)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TAC的协和建筑师事务所,由格罗皮厄斯和他七个徒弟组成)

格罗皮厄斯的建筑理论(新建筑特点):

1、提出建筑要随时间向前发展,创造时代新建筑,强调工业发展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2、设计原则和方法在20世纪20~30年代把功能、经济因素放在首位,后来(1952年)认为精神美感同样或更加重要。

从19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末,促进了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的革新,创造勒一批很有表现力的新的手法和新的建筑语汇。

3、建筑教育原理和建筑艺术本质的论述。

格罗皮厄斯的艺术成就?

早期钢筋混凝土大师:

佩雷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贝伦斯):

在现代建筑史中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德意志制造联盟:

(所关心的设计问题)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相结合。

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是金额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

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化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

6、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派与代表人物

德国波茨坦市的爱因斯坦天文台(门德尔松,表现主义)

第三国际纪念碑(马列维奇,风格派和构成派)

乌德勒支住宅(里特弗尔德,风格派)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成就?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特点:

1、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

2、采用灵活的不规则构图手法。

3、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

4、省钱,经济。

勒·柯布西耶

《走向新建筑》——1923,勒·柯布西耶

萨伏伊别墅——1928,勒·柯布西耶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1930,勒·柯布西耶

“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勒·柯布西耶

印度昌迪加尔规划(1951,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就自己住宅提出的“新建筑五个特点”:

1、底层架空放独立支柱。

2、屋顶花园。

3、自由的平面。

4、横向长窗。

5、自由的立面。

勒·柯布西耶的主要贡献(成就):

1、在20世纪20年代就鼓吹现代建筑,站在现代建筑发展的最前例。

2、以现代工业为基础探索现代建筑建设问题——注重发挥工业和科技对建筑的影响,解决大城市问题。

3、在形式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前进,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即有理性又有浪漫主义。

4、在逆境中经过斗争不断前进。

朗香教堂的特点:

1、是一座象征性很强的建筑。

2、空间处理出乎人的料想。

3、具有强烈的雕塑感。

4、开窗大小无规律。

勒·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以不断新奇的建筑观点和建筑作品使世人感到惊奇,其建筑特点如下:

1、“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其设计不可避免的受经济法则所支配,减少房屋的组成构件。

2、“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赞美工程师。

此时勒·柯布西耶处于理性主义阶段,并提出“新建筑五个特点”,代表作有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到20世纪50年代,萨伏伊别墅还推动了粗野主义的发展,代表作有马赛的“人居单元”(马赛公寓大楼)、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随后他又把建筑看作是纯粹精神的创造,“建筑艺术是超出实用的需要,是造型的东西”,“建筑轮廓不受任何约束”,强调建筑的艺术性。

此时勒·柯布西耶以变成一浪漫主义者,代表作为朗香教堂,其造型带有表现主义倾向。

由此可见勒·柯布西耶是一位理性加浪漫主义的建筑大师。

密斯

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纪念碑(1926,密斯,表现主义)

“少就是多”——密斯·范·德·罗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29,密斯)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密斯)

范斯沃斯住宅(密斯)

湖滨公寓(密斯)

西格拉姆大厦(密斯)

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密斯)

西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密斯)

密斯的“纯净空间”或叫“全面空间”:

1、简化结构体系和构件,产生极少障碍的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全面空间。

2、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使之成为不带任何多余的,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纯净透明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

(是全面空间,纯净形式,模数构图为特征的设计手法和具体体现)。

现代建筑的四位大师:

赖特格罗皮厄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

第四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帕米欧肺病疗养院(1929~1933,阿尔托)

维堡市立图书馆(1935,阿尔托)

珊纳特塞罗镇中心的主楼(阿尔托)

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阿尔托)

索尔克生物研究学院(路易斯康)

理查德医学研究楼(路易斯康)

巴西利亚规划(科斯塔)

巴西利亚总统府(尼迈耶)

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丹下健三)

日本新宿副中心,后开发为东京市政府新行政中心(丹下健三)

东京海湾规划方案(1960丹下健三)

东京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竞技场(1964,丹下健三,悬索结构)

山梨文化馆(丹下健三)

日本的香川县厅舍(丹下健三)

中银仓体大楼(黑川纪章成名之作)

巴黎德方斯副中心,分A,B两区。

新奥尔良意大利喷泉广场(穆尔,后现代)

日本筑波中心广场(1983,矶崎新,折衷主义作品,后现代)

空间城市(1970空间结构网络,弗里德曼)

插入式城市(1964库克)

行走式城市(1964赫隆)

海上城市(70年代初富勒)

仿生城市(20c60年代索拉里)

纽约利华大厦(SOM建筑事务所)

汉考克大厦(SOM建筑事务所)

西尔斯大厦(SOM建筑事务所)

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中的教堂(SOM,高技派)

亚特兰大,桃树中心广场旅馆(波特曼,挑出共享空间)

吉隆坡双塔大厦(西萨·佩利)

法兰克福DG银行总部大楼(KPF建筑师事务所)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诺曼·福斯特)

柏林国会大厦改建(福斯特)

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福斯特)

休斯敦共和银行中心大楼(P.约翰逊,哥特风格)

纽约的林肯文化中心(约翰逊,哈里森和阿布拉莫维兹)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P.约翰逊)

罗马小体育宫(内尔维,网格穹隆形薄壳屋顶即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

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会议厅(内尔维)

通用汽车技术中心(小沙里宁)

英国伦敦的美国大使馆(小沙里宁)

耶鲁大学冰球馆(小沙里宁)

肯尼迪机场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小沙里宁)

圣路易斯大券门(小沙里宁)

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小沙里宁,悬索结构)

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斯通,悬索结构)

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联邦储备银行(悬索桥式结构)

美国罗利市牲畜展赛馆(双曲马鞍形悬索结构)

日本关西国际航空空港候机楼(R.皮亚诺)

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皮亚诺和罗杰斯)

芝柏文化中心(R.皮亚诺)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雅典宪章》——尽管内容片面,但说明了建筑师对城市问题的关心,大大的吸引战后渴望和平的年轻人。

1933年CIAM在雅典的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第四次会议。

与会者分析了34个欧洲城市,勒·柯布西耶提出了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游憩、工作和交通四大功能,此后该内容被收录于《雅典宪章》。

后来勒·柯布西耶的看法被公开批评了。

阿姆斯特丹的儿童之家(凡·艾克,“多簇式”或“组团式”)

亨斯特顿学校(史密森夫妇,粗野主义)

谢菲尔德大学设计方案(史密森夫妇,粗野主义)

莱斯特大学的工程馆(斯特林和戈文,粗野主义)

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J.斯特林)

耶鲁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大楼(鲁道夫)

1964年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中的科学馆(雅马萨奇,尖券)

美国波士顿汉考克大楼(贝聿铭)

瑞典拉普兰的体育旅馆(厄金斯)

甘地纪念馆(C.柯里亚)

干城章嘉公寓(C.柯里亚)

柏林的爱乐音乐厅(沙龙)

悉尼歌剧院(伍重)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宾州栗子山文图里母亲住宅(文图里)

圣·约瑟夫喷泉广场(C.摩尔)

俄勒冈波特兰市市政厅(格雷夫斯)

海豚旅馆和天鹅旅馆(格雷夫斯)

荷兰的博尼芳丹博物馆(马斯特里赫特)

卢加诺戈塔尔多银行(博塔)

国家罗马艺术博物馆(莫奈奥)

海尔艺术博物馆(迈耶)

格蒂中心(迈耶)

螺旋大厦(祯文彦)

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

光的教堂(安藤忠雄)

水的教堂(安藤忠雄)

劳伊德大厦(罗杰斯)

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让·努维尔)

萨特拉斯车站(卡拉特拉瓦)

解构主义

拉维莱特公园(屈米)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艾森曼)

辛辛那提大学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大楼(艾森曼)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D.李伯斯金)

香港山顶俱乐部设计(哈迪得)

东京札晃餐厅(哈迪得)

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盖里)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盖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