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142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新高考生物复习练习讲义专题25 基因工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破考点 练考向

考点一 基因工程的工具与操作程序

【考点集训】

考向1 基因工程的工具

1.研究人员用图1中质粒和图2中含目的基因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图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切割位点),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进行筛选及PCR鉴定。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应选用Bcl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

B.使用DNA连接酶将酶切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重组

C.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可以在添加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

D.利用PCR鉴定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时应选用引物甲和引物丙

答案 C

2.科研人员通过PCR技术获得肝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白蛋白启动子,将该启动子与Cre重组酶基因结合构建表达载体,培育出在肝细胞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该表达载体导入肝细胞以获得转基因小鼠

B.PCR技术获得白蛋白启动子需设计特异性的引物

C.构建该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

D.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完成表达

答案 B

考向2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3.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蚯蚓MT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CaCl2溶液制备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4.利用人胰岛B细胞构建cDNA文库,然后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从中筛选目的基因,筛选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DNA文库的构建需要用到逆转录酶

B.图中的菌落是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

C.核酸分子杂交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D.从该文库中可筛选到胰高血糖素基因

答案 D

考点二 PCR技术及基因工程的应用

考向1 PCR技术

1.在体外进行DNA复制(PCR)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是(  )

A.解旋酶B.DNA聚合酶

C.RNA聚合酶D.逆转录酶

2.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中,常常使用已知序列的单链核酸片段作为探针。

为了获得B链作探针(如图),可应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应选择的引物种类是(  )

A.引物1与引物2B.引物3与引物4

C.引物2与引物3D.引物1与引物4

3.实验室常用PCR技术对DNA进行体外扩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解旋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反应过程包括变性→复性→延伸

C.95℃时DNA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D.引物与模板结合后向5'

方向延伸

考向2 基因工程的应用与蛋白质工程

4.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DNA复制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合成的,另一条子链是不连续合成的(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再相互连接),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如图1。

(1)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为        (DNA单链中具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称为5'

末端),这一过程需要        酶催化,该酶作用的机理是         。

 

(2)半不连续复制是1968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的。

为验证假说,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秒、7秒、15秒、30秒、60秒、120秒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全部变性后,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

①在T4噬菌体DNA中能够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                    。

②研究表明,富含G—C碱基对的DNA分子加热变性时需要的温度较高。

推测其原因是       。

③图2中,与60秒结果相比,120秒结果中短链片段的量      ,原因是         。

④研究还发现提取的T4噬菌体DNA上紧密结合了一些小RNA,根据PCR反应所需条件推测,RNA的作用是             。

答案 

(1)5'

→3'

 DNA聚合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2)①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被大肠杆菌吸收,为T4噬菌体DNA复制提供原料 ②DNA分子中G—C碱基的比例高,氢键较多,分子结构更加稳定 ③减少 短链片段连接成长链片段 ④作为子链延伸的引物

考点三 电泳

考向 电泳

1.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

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

据此作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500bp之间

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10号确定反应体系等对结果没有干扰

2.(2015福建理综,33)GDNF是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对损伤的神经细胞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研究人员构建了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如图1所示),并导入到大鼠神经干细胞中,用于干细胞基因治疗的研究。

请回答:

(1)在分离和培养大鼠神经干细胞的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      。

(2)构建含GDNF基因的表达载体时,需选择图1中的   限制酶进行酶切。

(3)经酶切后的载体和GDNF基因进行连接,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3种:

单个载体自连、GDNF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GDNF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如图1所示)。

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HⅠ酶对筛选得到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中第    泳道显示所鉴定的载体是正向连接的。

(4)将正向连接的表达载体导入神经干细胞后,为了检测GDNF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用相应的    与提取的蛋白质杂交。

当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    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用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

答案 

(1)使细胞分散开 

(2)XhoⅠ (3)② (4)抗体 传代

炼技法 提能力

方法 基础判断类——比较法分析基因工程的相关概念

【方法集训】

1.据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

B.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C.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D.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

2.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RNA聚合酶、反转录酶、Taq酶

B.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

C.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

3.某种线性DNA含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的1个酶切位点。

该DNA样品(甲)经EcoRⅠ酶切后,在DNA连接酶催化下形成产物乙。

则反应液中产物乙共有(  )

5'

…GAATTC…3'

5'

…GAATTC…3'

3'

…CTTAAG…5'

…CTTAA+ G…5'

   样品甲

 5'

  产物乙

A.1种B.2种C.3种D.4种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

北京卷题组

1.(2017北京理综,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2.(2016北京理综,31,16分)嫁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使用的一项农业生产技术,目前也用于植物体内物质转运的基础研究。

研究者将具有正常叶形的番茄(X)作为接穗,嫁接到叶形呈鼠耳形的番茄(M)砧木上,结果见图1。

(1)上述嫁接体能够成活,是因为嫁接部位的细胞在恢复分裂、形成    组织后,经    形成上下连通的输导组织。

(2)研究者对X和M植株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见图2。

由图可知,M植株的P基因发生了类似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变异,部分P基因片段与L基因发生融合,形成P-L基因(P-L)。

以P-L为模板可转录出    ,在    上翻译出蛋白质,M植株鼠耳叶形的出现可能与此有关。

(3)嫁接体正常叶形的接穗上长出了鼠耳形的新叶。

为探明其原因,研究者进行了相关检测,结果见下表。

   实验材料

检测对象   

M植株的叶

X植株的叶

接穗新生叶

P-LmRNA

P-LDNA

①检测P-LmRNA需要先提取总RNA,再以mRNA为模板    出cDNA,然后用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

②检测P-LDNA需要提取基因组DNA,然后用PCR技术对图2中    (选填序号)位点之间的片段扩增。

a.Ⅰ~Ⅱb.Ⅱ~Ⅲc.Ⅱ~Ⅳd.Ⅲ~Ⅳ

(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推测嫁接体中P-L基因的mRNA。

答案 

(1)愈伤 细胞分化

(2)重复 mRNA 核糖体

(3)①反转录 ②c

(4)从砧木被运输到接穗新生叶中,发挥作用,影响新生叶的形态

3.(2018北京理综,5,6分)用XhoⅠ和SalⅠ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

图1 酶切位点图

图2 电泳结果示意图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Ⅰ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9江苏单科,33,8分)图1是某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载体质粒P0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coRⅤ酶切位点为

EcoRⅤ酶切出来的线性载体P1为    末端。

(2)用Taq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其两端各自带有一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载体P1用酶处理,在两端各添加了一个碱基为     的脱氧核苷酸,形成P2;

P2和目的基因片段在    酶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P3。

(3)为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P3的菌落,采用含有不同抗生素的平板进行筛选,得到A、B、C三类菌落,其生长情况如下表(“+”代表生长,“-”代表不生长)。

根据表中结果判断,应选择的菌落是    (填表中字母)类,另外两类菌落质粒导入情况分别是        、          。

菌落类型平板类型

A

B

C

无抗生素

+

氨苄青霉素

-

四环素

氨苄青霉素+四环素

(4)为鉴定筛选出的菌落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

图2所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PCR鉴定时应选择的一对引物是    。

某学生尝试用图中另外一对引物从某一菌落的质粒中扩增出了400bp片段,原因是         。

答案 

(1)平 

(2)胸腺嘧啶(T) DNA连接 (3)B A类菌落含有P0 C类菌落未转入质粒 (4)乙丙 目的基因反向连接

2.(2018课标全国Ⅰ,38,15分)回答下列问题:

(1)博耶(H.Boyer)和科恩(S.Cohen)将非洲爪蟾核糖体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进行了表达。

该研究除证明了质粒可以作为载体外,还证明了 

           (答出两点即可)。

(2)体外重组的质粒可通过Ca2+参与的   方法导入大肠杆菌细胞;

而体外重组的噬菌体DNA通常需与        组装成完整噬菌体后,才能通过侵染的方法将重组的噬菌体DNA导入宿主细胞。

在细菌、心肌细胞、叶肉细胞中,可作为重组噬菌体宿主细胞的是   。

(3)真核生物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时,表达出的蛋白质可能会被降解。

为防止蛋白质被降解,在实验中应选用       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在蛋白质纯化的过程中应添加    的抑制剂。

答案 

(1)体外重组的质粒可以进入受体细胞;

真核生物基因可在原核细胞中表达 

(2)转化 外壳蛋白(或答噬菌体蛋白) 细菌 (3)蛋白酶缺陷型 蛋白酶

3.(2019江苏单科,16,2分)下列生物技术操作对遗传物质的改造,不会遗传给子代的是(  )

A.将胰岛素基因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筛选获得基因工程菌

B.将花青素代谢基因导入植物体细胞,经组培获得花色变异植株

C.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受精卵,培育出产低乳糖牛乳的奶牛

D.将腺苷酸脱氨酶基因转入淋巴细胞后回输患者,进行基因治疗

4.(2019天津理综,9,12分)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其仅在体细胞(2n)和精子中正常表达,但在卵细胞中不转录。

为研究B基因表达对卵细胞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据图回答:

(1)B基因在水稻卵细胞中不转录,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卵细胞中    (单选)。

A.含B基因的染色体缺失

B.DNA聚合酶失活

C.B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D.B基因的启动子无法启动转录

(2)从水稻体细胞或    中提取总RNA,构建    文库,进而获得B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

将该序列与Luc基因(表达的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产生荧光)连接成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保留两种蛋白质各自的功能),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3)在过程①、②转化筛选时,过程    中T-DNA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过程    在培养基中应加入卡那霉素。

(4)获得转基因植株过程中,以下鉴定筛选方式正确的是    (多选)。

A.将随机断裂的B基因片段制备成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

B.以Luc基因为模板设计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

C.以B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为模板设计探针与从卵细胞提取的mRNA杂交

D.检测加入荧光素的卵细胞中是否发出荧光

(5)从转基因植株未成熟种子中分离出胚,观察到细胞内仅含一个染色体组,判定该胚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的,而一般情况下水稻卵细胞在未受精时不进行发育,由此表明              。

答案 

(1)D 

(2)精子 cDNA (3)② ① (4)BCD (5)B基因表达能使卵细胞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

5.(2017天津理综,9Ⅰ,20分)玉米自交系(遗传稳定的育种材料)B具有高产、抗病等优良性状,但难以直接培育成转基因植株,为使其获得抗除草剂性状,需依次进行步骤Ⅰ、Ⅱ试验。

Ⅰ.获得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自交系A,技术路线如下图。

(1)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2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    (单选)。

①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②G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

③酶切后,G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

④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下表是4种玉米自交系幼胚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结果。

据表可知,细胞脱分化时使用的激素是    ,自交系    的幼胚最适合培养成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

激素结果自交系

2,4-D(2.0mg/L)

6-BA(0.5mg/L)

IBA(2.0mg/L)

愈伤组织

形成率(%)

芽的

分化率(%)

根的

诱导率(%)

99

13

90

85

80

87

88

83

12

16

(3)农杆菌转化愈伤组织时,T-DNA携带插入其内的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

筛选转化的愈伤组织,需使用含    的选择培养基。

(4)转化过程中,愈伤组织表面常残留农杆菌,导致未转化愈伤组织也可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含有内含子的报告基因只能在真核生物中正确表达,其产物能催化无色物质K呈现蓝色。

用K分别处理以下愈伤组织,出现蓝色的是    (多选)。

A.无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B.无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C.农杆菌附着的未转化愈伤组织

D.农杆菌附着的转化愈伤组织

(5)组织培养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核DNA中仅插入一个G基因)进行自交,在子代含G基因的植株中,纯合子占  。

继续筛选,最终选育出抗除草剂纯合自交系A。

答案 

(1)A 

(2)2,4-D 乙 (3)除草剂 (4)BD (5)1/3

【三年模拟】

时间:

30分钟 分值:

55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2019北京海淀一模,4)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

科研人员通过如图所示的流程改造天然酶,已改进酶的功能。

对这一改造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①过程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

B.②过程中受体菌应处理为感受态

C.③过程筛选突变酶依赖于抗生素

D.多次重复循环导致酶的定向进化

2.(2019北京东城二模,5)如图为农杆菌Ti质粒的T-DNA区段结构示意图。

农杆菌附着植物细胞后,T-DNA首先在农杆菌中从右边界到左边界被剪切、复制,然后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其染色体上,继而诱发细胞异常生长和分裂,形成植物肿瘤。

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i质粒存在于农杆菌的拟核DNA之外

B.植物肿瘤的形成与A、B两个基因的表达有关

C.清除植物肿瘤组织中的农杆菌后肿瘤不再生长

D.利用T-DNA进行转基因时需保留LB、RB序列

3.(2019北京西城二模,5)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酿酒酵母产酒精能力强,但没有合成淀粉酶的能力;

糖化酵母能合成淀粉酶,但酒精发酵能力弱。

科研人员通过两种途径改良酵母菌种,实现以淀粉为底物高效生产酒精的目的。

A.途径Ⅰ需用纤维素酶处理酵母菌,再利用PEG诱导融合

B.途径Ⅱ需要以淀粉酶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

C.途径Ⅰ和途径Ⅱ最终获得的目的酵母菌染色体数目相同

D.以淀粉转化为还原糖的效率作为最终鉴定目的菌的指标

4.(2019北京海淀二模,5)为提高大豆对磷元素的吸收能力,研究人员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水稻的耐低磷基因OsPTF转移到大豆植株中。

如图为重组Ti质粒上T-DNA的序列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水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及PCR扩增可获取大量OsPTF基因

B.RNA聚合酶与启动子1识别并结合后,启动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录

C.可通过含除草剂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豆愈伤组织

D.用EcoRⅠ、BamHⅠ双酶切重组Ti质粒后,经电泳分离至少得到两条带

5.(2019北京丰台二模,5)甲基对硫磷是常见的农药污染物。

科研人员尝试改造并分离得到能够降解甲基对硫磷的微生物。

下列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

A.构建含有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的表达载体

B.将甲基对硫磷分解酶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菌

C.用甲基对硫磷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选择所需工程菌

D.提取工程菌的质粒并检测甲基对硫磷基因的含量

6.(2019北京海淀零模,5)为增加玉米抗旱性,研究者构建含有某微生物抗旱基因E的重组质粒,采用农杆菌转化法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中,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后,经进一步鉴定,筛选出抗旱的转基因玉米。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取该微生物m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PCR扩增可获得大量目的基因

B.将重组质粒置于经CaCl2处理的农杆菌悬液中,可获得转化的农杆菌

C.用农杆菌转化法将E基因转入玉米幼胚组织细胞需要严格无菌操作

D.用E蛋白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可在个体水平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抗旱性状

7.(2019北京平谷一模,5)关于转基因鲤鱼培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以幼小鲤鱼的肝脏细胞为受体细胞

C.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生长激素基因

D.可用二苯胺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生长激素基因

答案 A

8.(2018北京朝阳一模,3)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

其原理:

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Taq酶可以催化子链沿着3'

→5'

方向延伸,需dNTP作为原料

C.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NA含量呈正相关

D.若用cDNA作模板,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基因的转录水平

二、非选择题(共15分)

9.(2018北京海淀一模,30)(15分)DNA序列D能在基因A表达的转移酶作用下,从序列D所在染色体的某个位置转移到其他位置,或随机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

科研人员利用这一原理来构建稳定遗传的大豆突变体库。

(1)科研人员分别将序列D和基因A作为     ,插入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T-DNA上,利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筛选得到转D植株和转A植株。

(2)将得到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中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占    ,则判断该植株为T-DNA单拷贝插入。

继续种植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种子,长成植株后进行自交,若某植株所结种子           ,可获得纯合的转D植株或转A植株。

(3)科研人员将纯合的转D植株与转A植株杂交,并根据转入两种植株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