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61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docx

无公害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复习内容

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硝酸盐及激素等有害有毒物质含量(残留量)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产品。

具有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三个明显特征。

2002年4月29日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02年11月25日发布《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

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于

2003年4月7日共同发布《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

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称为标准。

标准的特征:

(1)是有关各方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集体劳动的综合成果;

(2)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或授权单位批准认可,以特定的形式发布;

(3)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换代。

标准化: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

农业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和选优原理。

简化原理:

就是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结构、规格、品质或其他特性进行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效最高。

统一原理:

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品质或其它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农业标准化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统一原理可以理解为:

一定范围的统一,一定程度的统一,一定级别的统一,一定水平的统一,一定时间内的统一,一定理想多数的统一。

协调原理:

就是为了使农业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选优原理:

选优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大小、形状、品质、口味、色泽、气味等参数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组合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的意义:

1、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

2、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

3、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4、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5、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

农作物的污染途径:

1、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大气污染种类:

二氧化硫、氟化物、光化学烟雾、硫化氢、氨、氯和氯化氢、以及多种气体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等。

大气污染物损害农业生产主要有三种方式:

(1)直接可见伤害。

通常是叶片组织,当污染物浓度足够高时,在叶片表面呈现特征性症状,以此可鉴别伤害的污染物种类。

当伤害严重时会影响市场价值,产生经济损失。

(2)对产量和生长直接影响。

在产量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产量降低幅度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3)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2、水质污染对作物的影响

水污染:

水体(包括降水、地面水、地下水)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色、味、浊、溴)、理化性能(温度、酸碱度、电导度、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化学成分(无机、有机)、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品质)及底质情况等产生了恶化,称为“水污染”。

水污染包括: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污水

农村污水具有两个显著特点:

(1)含有机质、植物营养元素及病原微生物高,是生活污水的几十倍。

(2)含有较高的化肥、农药。

施用农药、化肥的80%—90%均可进入水体,有机氧农药半衰期约为15年,故参加了水循环,形成了全球污染,污染程度是,雨水>河水>海水>自来水>地下水。

重金属被作物吸收后,叶片中分布最多,贮藏根次之,果实中含量最低。

重金属对烟草的影响:

(1)对烤烟种子萌发的影响:

重金属对烤烟种子的萌发有毒害作用。

铅(Pb)能大大降低了种子的活力,对烟草种子的发芽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2)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高,化学成分组成趋于不协调,不利于烟叶香吃味的形成。

烟叶重金属污染

(1)污水灌既:

一些工厂为了节省成本,工矿废弃物未经处理的情况下排放,造成地面、地下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污染物污染农田和作物。

(2)工业粉尘:

工矿企业特别是一些冶炼厂产生的废气飘尘也是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其影响的范围在主风向上可达10km,严重污染范围约为1100m。

(3)汽车尾气:

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利用率极高,公路两旁很少有其他植物作缓冲,农作物不能避免要受到汽车尾气的污染。

一些铅尘落入烟区土壤中,形成铅的化合物,又给烟叶带来二次污染。

(4)xx垃圾肥:

施用城市垃圾肥极易导致烟叶中镉(Cd)和镍(Ni)的污染。

(5)农资:

农药、化肥、地膜的长期使用,也可使烟叶遭受重金属污染。

3、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对作物的危害:

汞(Hg)、镉(Cd)、砷(As)、铅(Pb)

土壤中氟、硼、有机污染物及其对作物的危害:

氟(F)、硼(B)、三氯乙醛

4、农药使用及污染:

(1)农药用量增加,农作物被害加重;

(2)抗药性增强,病虫害难以防治;

(3)天敌数量锐减,加快了害虫繁衍;

(4)农药对人类的毒害加大。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系标准包括:

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装储运标准、其他相关标准。

产地环境标准包括:

空气质量要求、产地灌溉水质量要求、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制定无公害食品标准的目的:

无公害农产品可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利于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可以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在世人面前树立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国家标准分为两类:

一类是强制性标准,是国家依法强制推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无条件执行的。

另一类是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各地积极实行。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基础要求:

要求产地环境符合相应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是推荐性的;要求产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要求,是强制性的;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技术规程》管理和生产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条件: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或企业必须具备四条标准:

产品或原料产地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标准;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及食品加工等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产品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产品标签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规定。

2、生产技术措施要求:

总的原则:

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化学农药

农业综合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良种、栽培管理措施、生态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措施:

晒种、温汤浸种,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灭病灭虫,嫁接栽培,诱杀,喷洒无毒保护制和保健剂。

化学农药使用准则:

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害等有害物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提倡生物防治和使用生物生化农药防治。

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2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见下表)。

3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使用的农药应“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

5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避免重复作用。

6提倡采取释放寄生性捕食天敌动物,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各类天敌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等。

7限制使用各种遗传工程制剂。

8农药合理使用参照GB8321.1-1987,GB8321.2-1987,GB8321.3-1989,GB8321.4-1993和GB/T8321.5-1997执行。

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DDT),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推荐无公害农产品施用农药:

杀虫、杀螨剂:

1、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

苏云金杆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烟碱、鱼藤酮,白僵苗,除虫菊素。

2、合成制剂:

(1)菊酯类:

溴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

(2)氨基甲酸酯类:

抗蚜威,异丙威,速灭威。

(3)有机磷类:

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乐果,三唑磷,杀螟硫磷,倍硫磷。

(4)昆虫生长调节剂:

灭幼尿,虫酰肼。

(5)专用杀螨剂:

哒螨灵,四螨嗪,三唑锡,单甲咪,双甲咪。

(6)其他:

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等。

杀菌剂:

1、无机杀菌剂:

碱式硫酸铜,王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石硫合剂。

3、生物制剂:

井岗霉素,农抗120,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

良好农业规范:

即GAP,是应用现有的知识来处理农场生产过程和产后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者通过环境控制、病虫害综合防治、养分综合管理和保护性农业等可持续农作方法来建立GAP控制体系,从而获得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食品安全危害的管理要求:

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识别、评价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

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作物生产特点,对作物管理、土壤肥力保持、田间操作、植物保护组织管理等提出了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评价:

无公害农产品环境空气的评价:

1、环境空气的评价原则:

根据《农业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7-2000针对种植业、养殖业产品种类采用行业相关标准评价。

同时应考虑当地空气主要污染物来源,合理的设置监测采样点,以保证采样点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生产基地的空气环境质量。

2、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程序:

环境空气质量的评价可分为四个阶段,调查准备、环境监测、评价分析、结果报告。

(1)调查准备。

对产地周围一定区域内工矿企业大气污染源调查、生活炉灶污染源调查、机动车辆及其它大气污染源调查,收集气象、自然灾害等资料。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确定评价范围。

(2)环境空气监测。

在大气污染调查和气象条件等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环境空气监测计划,其中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的布设、监测频率、采样方法、分析方法。

绘制生产基地环境空气采样点图。

(3)评价分析。

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和相关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NY/T397-2000,参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有关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单项污染因子和综合评价。

(4)结果报告。

总结前三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编制评价报告。

3、环境空气的评价模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空气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即P

i=C

i/S

i进行评价,式中:

Pi——污染物i的环境质量指标;C

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S

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

当P

i≤1时,表示该环境要素单元未受污染;当P

i>1时,即表示该环境要素单元已受污染,数值P

i反映污染物i的超标倍数和超标程度。

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空气中各项污染指标均以日均值进行评价。

具体应用:

例如,对某生产基地鲜食葡萄种植场区空气中各项污染指标以日均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某地无公害鲜食葡萄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项目

SO

2平均值mg/Nm3

0.035执行标准mg/Nm3

0.15污染指数(P

i)

0.23质量水平

<1<1NO

X0.0640.120.53

<1TSP0.0700.300.23

由上表可知,该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空气中各项污染指标污染指数(Pi)均小于1,低于相应的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合格。

灌溉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

1、灌溉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原则:

根据国家和农业行业有关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针对种植业、养殖业产品种类采用相关行业标准评价。

同时要考虑所用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来源。

合理的设置监测采样点,以保证采样点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农田灌溉用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及畜禽饮用水源和水产养殖用水水源质量。

2、工作程序:

无公害农产品灌溉用水源的评价也分为四个阶段,调查准备、环境监测、评价分析、结果报告。

(1)调查准备。

对产地灌溉用水水源如江河、湖泊、水库、渠道、沟渠、地下水等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收集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质地貌特点和水土流失情况及城乡工业分布布局,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及农畜、水产品种类、产量等确定评价的范围。

(2)水源环境监测。

根据对生产基地使用水源的调查,制定产地环境水源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采样点的布设,监测项目、监测频率、采样方法、分析方法等、绘制生产基地环境水源采样点图。

(3)评价分析。

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灌溉用水质量标准和NY/T396-2000,参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有关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对灌溉用水或畜禽饮用水或水产养殖用水的质量进行单项污染因子和综合评价。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环境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即P

i=C

i/S

i进行评价。

式中:

Pi——污染物i的环境质量指标;C

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S

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

当P

i≤1时,表示该环境要素单元未受污染;当P

i>1时,即表示该环境要素单元已受污染,数值P

i反映污染物i的超标倍数和超标程度。

4、灌溉用水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灌溉用水各项污染指标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1、评价原则: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要紧紧围绕土壤环境的特点来进行,其基本目的是:

查清土壤是否被污染、鉴别土壤污染程序及其影响因素,预测土壤对植物生产影响的发展趋势,最终目的是确保土壤环境质量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依据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和相关种类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条件中土壤环境指标开展评价。

2、工作程序:

土壤环境评价工作也分为四个阶段:

调查准备、环境监测、评价分析、结果报告。

(1)调查准备。

对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及地形地貌情况及周围工厂分布、人们生产活动等情况进行调查。

因为土壤环境是个开放系统,与水、大气、生物等环境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环境要素的污染都可能导致土壤的污染。

土壤环境的调查就是要确定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主要污染物质的种类和性质,污染途径等。

(2)土壤环境监测。

根据对土壤环境的调查,制定监测计划,包括监测采样点的布设、监测项目、监测频率、采样方法、分析方法等。

(3)评价分析。

根据国家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产地环境要求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NY/T395-2000,参照国家环境保护局制定的有关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单项污染因子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

(4)结果报告。

总结前述三项工作内容,编制评价报告。

3、土壤环境的评价模型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评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即P

i=C

i/S

i进行评价。

式中:

Pi——污染物i的环境质量指标;C

i——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S

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

当P

i≤1时,表示该环境要素单元未受污染;当P

i>1时,即表示该环境要素单元已受污染,数值P

i反映污染物i的超标倍数和超标程度。

4、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中各项污染指标进行评价。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评价:

无公害农产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1)选择适宜生态区。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农作物生长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生产区域。

(2)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3)产地集中连片,范围明确。

2产地达标、污染受控:

(1)没有污染源。

产地所在区域内无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

(2)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如无公害水稻产地内的大气、灌溉水、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应符合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

(3)产地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产地环境中长期保护计划、措施;开发项目环境评估与污染控制(含农业污染);定期监测、评价。

3选用良种:

(1)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

(2)高产、优质;

(3)抗逆性强;

(4)无检疫性病虫草害。

优良品种应当具备的主要条件:

1、产量高。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具有更大的增产潜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状。

2、品质好。

品质除外界条件有一定影响外,主要决定于品种特性。

3、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熟期。

能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产量。

4、抗逆性强。

具备较强的抗病、抗虫、抗寒等不利自然条件的抵抗能力,保证高产稳产。

5、适应机械化栽培。

优良种子应符合的主要条件:

1、纯度高、净度好。

纯净一致,不混有其它品种、其它作物和杂草种子以及虫瘿、菌瘿、泥土、砂粒等杂质。

2、充实饱满。

籽粒饱满完整,不含小粒、秕粒、破损粒、胚部受伤粒等。

3、水分含量低,健全、不带病虫等。

4、生命力强。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芽势强、发芽率高,幼苗整齐一致。

4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

(1)实行轮作倒茬:

休闲、轮作、连作;

(2)合理的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3)实行间种套种;采用合理的土壤耕作技术;

(4)杂草防除技术;有利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

耕作制度:

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种植制度:

一个地区(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

5合理灌溉:

采用先进的灌溉设施,实现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合理灌溉的主要影响因子:

灌溉水质、排灌设施、作物需水特性。

6合理施肥:

科学施肥的核心问题:

一是如何减少肥料养分的损失,用最少的肥料,获得最高的产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调节好化肥和农家肥的施用比例,调节好氮、磷、钾肥比例,平衡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污染。

7综合防治作物病虫草害: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综合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

就是综合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农的,是其他防治方法的基础。

农业防治缺点:

效果缓慢,当有害生物大发生时,还必须依靠其他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虫的作物品种。

2、大力推广健康栽培新技术。

如改进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倒茬、间作套种;深耕改土和覆盖技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2)物理机械防治:

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和器械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特点是:

见效快,防效好,不发生环境污染,可作为有害生物的预防和辅助措施。

可作为有害生物在发生时或其它方法难以解决时的一种应急措施。

防治方法:

1、物理措施:

温度处理、光波的利用、微波辐射技术的利用。

2、机械防治措施:

捕杀法、阻隔法、汰选法。

(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农林病虫发生危害的防治方法。

特点:

生物防治可以直接消灭病虫,对人、畜、植物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不会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和产生抗性,对一些病虫有长期的控制作用。

防治方法:

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

常见的有青蜒、螳螂等;生产上利用瓢虫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利用草蛉防治蚜虫、蓟马等。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利用:

主要是寄生蜂和寄生蝇。

2、利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

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对人、畜、作物和水生动物安全,无残毒,不伤害天敌,不污染环境,形成一定的制剂后,使用方便,并能与化学农药混用,被称为微生物农药。

主要微生物种类:

真菌、细菌和病毒。

3、利用其它有益生物:

蜘蛛治虫:

蜘蛛主要捕食昆虫。

农田常见的有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等。

主要捕食各种飞虱、叶蝉、螨类、蚜虫、蝗蝻、蝶蛾类卵和幼虫等。

螨类治虫:

很多捕食性螨类是植食性螨类的重要天敌。

如四川用畸螯螨防治柑橘叶螨,广东利用植绥螨防治二斑红叶螨。

蛙类治虫:

两栖类动物中的青蛙、蟾蜍、雨蛙、树蛙等,能捕食多种农业害虫。

鸟类治虫:

啄木鸟能防治多种树上的吉丁虫及天牛,家燕能捕食蚊、蝇、蝶、蛾等害虫。

线虫治虫:

用于大面积防治玉米螟、地老虎、蛴螬、桑天牛等害虫。

4、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昆虫体内所分泌的具有活性,能调节和控制昆虫个体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称为激素。

由内分泌器官分泌到体内的激素称为内激素;由外激素腺体分泌到体外的激素称为外激素。

(4)化学防治:

就是利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优点:

是杀虫谱广、快速高效、使用方法简便,不受地域限制和季节限制,便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等。

缺点:

具有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并且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害虫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等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