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737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安达市第七中学届高三下学期初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A.庄园经济占据主导

B.农产品面向市场

C.农业技术日益成熟

D.商品经济较发达

【答案】C

【详解】题干材料反映了西汉的《汜胜之书》详细记录了作物的栽培方法,这说明当时农业技术日益成熟,故C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庄园经济的地位,故A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反映农产品面向市场,故B不符合题意;

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是否发达,故D不符合题意。

3.儒学讲究“圣人境界”或“圣人气象”,宋代理学以“平淡自摄”“无欲故静”的境界取代了先秦儒学“知其不可而为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气象。

由此可知,宋代理学

A.强调坚持人格的独立性

B.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修养

C.追求脱世离俗的自由观

D.融合了佛道思想的主张

【答案】D

【详解】题干材料“平淡白摄”“无欲故静”反映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宋代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的主张,故D符合题意;

“平淡白摄”“无欲故静”并不是强调坚持人格的独立性,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不符合题意;

先秦儒学已经开始注重人的自身修养,故B不符合题意;

宋代理学也强调社会责任和经世致用,并不是追求脱世离俗的自由观,故C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平淡白摄”“无欲故静”,学生应该结合佛道思想的内容,从宋代理学融合佛道思想的主张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4.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

这说明当时内阁

A.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

B.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C.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D.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明代内阁大臣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反映了内阁并不是固定的中央机构,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故A符合题意;

明代内阁有固定的职责权限,故B不符合题意;

明代内阁没有决策权,而且材料不能说明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故C不符合题意;

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内阁与皇权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5.陈虬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言人之一,1889年他在乡试试卷《日月星辰系焉》一文中明确指出“天无不动之物”观点,批驳了“天不变”之经义。

这一观点

A.总结了变法失败的教训

B.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C.提出了科举变革的要求

D.体现了向近代转变的特征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无不动之物”的观点主张运动是绝对的,这体现了向近代科学转变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

1889年戊戌变法尚未发生,故A不符合题意;

洋务运动已经开始向西方学习,故B不符合题意;

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科举变革的要求,故C不符合题意。

6.五四运动爆发后,日本报纸将运动称为“学生义和团”,并称这场运动是英美利用中国排日的手段。

这种看法

A.从侧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

B.表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矛盾无法调和

C.是日本维护在华利益的必然结果

D.说明五四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性质相同

【详解】题干材料“学生义和团……中国排日”反映了五四运动反对日本攫取山东青岛特权的爱国主义特点,这从侧面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故A符合题意;

材料主旨是反映中日矛盾,并不是表明日本与欧美国家的矛盾无法调和,故B不符合题意;

日本报纸的看法与日本维护在华利益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义和团运动性质并不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7.下面是美籍华裔学者章长基估计的1928~1942年中国15种主要工业品增长速度的统计表。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B.美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C.民族解放战争的影响

D.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详解】题干数据反映了1937~1942年中国15种主要工业品增长率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

抗战时期并不是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时期,而且当时官僚资本的膨胀并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美加强对华经济侵略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

西方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时间“1937~1942年”,学生需要准确掌握抗日战争的时间阶段,据此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战争影响经济的结论。

8.承包制深得企业拥护,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变得十分简单,仅是一个交租的关系,国企成为租赁工厂。

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到1986年底,预算内工业企业的承包比例已达78%,大中型企业已达80%。

企业承包制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空间

C.明确了国企改革的方向

D.增加了私营工商业的比重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企业承包制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会直接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城市,故A不符合题意;

企业承包制的推广有利于拓展市场经济的空间,故B符合题意;

承包制并不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

企业承包并未改变企业所有制,不能增加私营工商业的比重,故D不符合题意。

9.梭伦认为,重建雅典城邦的根本原则与上界至高之神据以获得统治权力的原则相同——一种建立在对职权公平分配基础上的“正义”。

据此可知,梭伦

A.崇尚神权统治

B.具有理性思考精神

C.主张人人平等

D.反对财产等级制度

【详解】题干材料“重建雅典城邦的根本原则……一种建立在对职权公平分配基础上的‘正义’”反映了梭伦追求雅典政治的公平与正义,体现了理性思考精神,故B符合题意;

“上界至高之神据以获得统治权力的原则”并非材料主旨,故不能说明梭伦崇尚神权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

雅典民主并不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故C不符合题意;

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不是反对财产等级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10.15世纪初,英国商人按自己出身的城市组成了各个贸易联合会。

1407年在尼德兰经营的商人组织起来,并从英国国王那里得到特许证。

1496年,亨利七世出于外交需要,授权伦敦的商人冒险家组织全国性的商人冒险家公司。

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

A.商业革命影响力增强

B.自由贸易日益繁荣

C.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D.资本主义制度已确立

【详解】题干材料反映了15世纪初到15世纪末,英国商人从建立各个贸易联合会发展到组织全国性的商人冒险家公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故C正确;

商业革命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5世纪初尚未开辟新航路,故A错误;

自由贸易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特点,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错误;

15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范围:

15世纪初到15世纪末,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的时间阶段逐一判断,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1.下表是近代某一时期某一思想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据此可推知,该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蒙昧主义

D.宗教至上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人本主义、民族主义、反禁欲主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张,故A正确;

理性主义属于启蒙运动,不是文艺复兴,故B错误;

材料并不能体现蒙昧主义,故C错误;

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宗教至上,故D错误。

12.有学者说,冷战是“漫长的和平”时代,美苏关系以其最低限度的共同利益和准则维护着“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

此观点意在说明

A.冷战使美苏实现了军事平衡

B.美苏借冷战实现了和平相处

C.美苏冷战是共同称霸的烟雾

D.美苏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

【详解】题干材料“漫长的和平”、“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两国极力避免战争冲突,客观上有利于世界和平,故D正确;

冷战时期美苏并未实现军事平衡,而是互有消长,故A错误;

冷战时期美苏的目的并不是和平相处,故B错误;

美苏冷战的目的也不是共同称霸,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漫长的和平”、“隐蔽的俄美非战公约”,学生应该结合美苏冷战的客观影响,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准确答案。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汉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建国初期,武汉曾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城市。

材料一明末汉口市面:

“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

”崇祯四年(1631年)一目击者过水口溯汉江而上,所见“郡城之东为汉口……两岸居民不啻若九牛一毛(指两岸居民多),而万舰千艘,有如鞭者,如革履者,如箕斗者;

萸尾络绎,被岸几里许……时余舟逆流排挤而上,尽费撑持”。

——摘编自范植清<

明清时期武汉港的商业和水上运输》

材料二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从1890年到1909年,先后创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湖北制麻局、湖北纺纱官局、武昌制革厂、白沙洲造纸厂、湖北毡呢厂、湖北官砖厂、湖北针钉厂等近代企业,总资本约1130万银两,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

据统计,至1911年,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资本额达124万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摘编自廖建夏《武汉近代经济地位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材料三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

在这5年中,国家为武汉市工业领域投资5.4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5.4%,新建、扩建工厂160多个,其中新建企业32个,已全部或部分投入生产的29个,1957年全市工业部产值12.69亿元,是1952年的2.9倍,是1949年的4.6倍。

——摘编自张凯《历史文化视域下的武汉重工业遗产探究(1890-196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结合材料二、三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

(1)特色:

以商业贸易为主;

是重要的贸易中心。

成因:

汉口位于长江沿岸,交通便利;

当地及周边地区工商业经济发展的促进。

(2)特点:

官办企业发展较快;

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近代工业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3)原因: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武汉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国家对武汉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

武汉有发展重工业的资源条件。

影响:

加速了武汉城市化的进程;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现代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工业的发展。

【详解】

(1)特色,根据材料一“汉镇士民,不事田业,惟贸易是视,商船四集,货物纷华,风景颇称繁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商贸为主、贸易中心等方面分析明末汉口经济发展的特色。

成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位置交通、工商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其成因。

(2)特点,根据材料二“张之洞督鄂期间,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为全国之冠……武汉有大型的官办、民办企业28家……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官办企业、轻工业、全国的地位等方面概括晚清时期武汉工业发展的特点。

(3)原因,根据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武汉在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业任务是快速发展机械工业、冶金工业和纺织工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一五”计划、武汉工业基础、投资建设、资源条件等方面说明“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影响,结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将武汉一个百废待兴的商业城市转变成了产能较大的内陆重工业基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武汉城市化、中国工业面貌、全国工业发展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武汉工业发展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非零和博弈,指博弈中各方不再是你赢我输的关系,一方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方所失,其中蕴含着参与者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能够获得“双赢”“多赢”或“共赢”的结果。

而零和博弈,一般指参与博弈的双方在斗争或竞争中是一赢一输的格局,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为“零”。

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整个社会的利益不会因此而增加。

在战争中,两方交战的关系往往是一种零和博弈。

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实际点出了使用武力、发动战争的目标是战胜对手,赢得胜利,所带来的结果是一死一活或一赢一输的格局。

——摘编自段培君《从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

冷战是零和博弈的典型表现。

阐述:

二战结束后,苏美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全面对立。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相继建立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组织,冷战格局正式形成,世界格局紧张起来。

美苏两国的冷战先后引起了德国分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使世界陷入军事对峙或局部战争状态,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美苏两大集团的冲突和对立,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示例二

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体现了非零和博弈。

在美国1787年制宪法会议中,存在着中央和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各方做出了让步和妥协;

为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美国1787年

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在保证联邦政府权限的前提下,也允许地方保持一定的自治权;

为解决大州与小州的矛盾,美国规定国会的参议员每州两名,而众议员则按每州的人口比例来确定;

为解决专制的问题,规定行政、司法、立法的三权分立。

各方的让步与妥协使美国最终通过了1787年宪法,奠定了之后美国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

【详解】论题,据材料“非零和博弈,指博弈中各方不再是你赢我输的关系,一方所得并不一定意味着另一方所失,其中蕴含着参与者可能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即可从“冷战是零和博弈”、“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非零和博弈”等角度自拟论题。

阐述,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的影响、1787年宪法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按《中国历史大辞典·

清史卷》的解释:

“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原为铸造钱币时,金属经火熔炼所出之损耗。

”火耗银,由纳税人承担。

而州县官征收钱粮加耗抵补实际损耗的余额即“耗羡”。

顺治元年七月八日,摄政王多尔衮就曾在谕令中发出“如有官吏朦胧混征暗派者,察实纠参,必杀无赦”的警告。

康熙帝在晚年就曾对臣下陈瑛说:

“加耗原是不好,若禁绝了,恐州县官又别生弊端取钱,重戥私派必不能免。

”又认为“居官但在地方安静,即于火耗些微取之,有何不可”。

雍正二年,诺珉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其到任后,积极清查亏空,题参追赔,对耗羡归公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规划,其要点包括:

(1)减火耗、定火耗率,将火耗公提司库;

(2)用火耗银弥补无着亏空;

(3)筹措公费;

(4)增设官员养廉。

”诺珉此折一到中央,雍正帝极为赞许,认为“耗羡归公”一法是一项综合性的地方财政改革,对于改变当时所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不失是一剂良方。

——摘编自王晓萍《浅析耗羡归公与清朝财政制度的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清初统治者对“耗羡”征收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耗羡归公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1)变化:

由最初的禁止,渐次转为默认,到最后耗羡归公并且制度化。

(2)历史作用:

有利于澄清吏治;

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增加了政府收入,缓解了财政压力;

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

(1)变化,根据材料“如有官吏朦胧混征暗派者,察实纠参,必杀无赦……居官但在地方安静,即于火耗些微取之,有何不可……对耗羡归公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规划”,即可从禁止到默认到归公并且制度化等方面概括清初统治者对“耗羡”征收态度的变化。

(2)作用,根据材料“对于改变当时所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不失是一剂良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澄清吏治、减轻民负、增加收入、完善财政管理等方面分析耗羡归公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2月8日,在收到丘吉尔的求援信后,罗斯福即表达了想与丘吉尔进行私人会晤的想法,双方商定于1941年3月或次月进行会晤。

但后来由于双方国内事务和战争需要,尤其是1941年春季,希特勒发动了对英国传统势力范围(希腊和南斯拉夫等巴尔干地区)的入侵,直到8月9日,罗斯福与丘吉尔才在纽芬兰的阿金夏会晤。

就这次会议的主题和召开的过程来看,可以说是一次“务虚”会,因为这次会议并非要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而是要发表一项阐述战争目的和战后和平目标的联合宣言。

但这次会晤对罗斯福来说可谓大获全胜,最终昭告天下的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更是罗斯福思想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就英国而言,虽然美国没有同意直接参战和在远东帮助英国抵御日本的侵略,但作为一个非交战国与一个交战国共同发表联合宣言,这本身就是对英国在道义上的一种莫大支持。

——摘编自杨永锋<

(大西洋宪章)与罗斯福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的背景及各自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的影响。

(1)背景:

德国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规模不断扩大;

美国与日本法西斯的矛盾不断激化;

英国与德国法西斯作战中损失惨重。

美国的目的:

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英国的目的:

希望美国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与英国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2)影响:

有利于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为建立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提供了理论指导;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根据“1940年12月8日,在收到丘吉尔的求援信后”“希特勒发动了对荚国传统势力范围(希腊和南斯拉夫等巴尔干地区)的入侵”,结合所学,1940年,德国发动的法西斯侵略战争规模不断扩大,1940年7月德国发动不列颠之战,英国与德国法西斯作战中损失惨重;

结合所学,1941年时,日本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不断侵略扩张,美国与日本法西斯的矛盾不断激化。

美国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根据“就英国而言,虽然美国没有同意直接参战和在远东帮助英国抵御日本的侵略”得出希望美国直接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与英国共同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根据“作为一个非交战国与一个交战国共同发表联合宣言,这本身就是对英国在道义上的一种莫大支持”得出有利于推动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根据“而是要发表一项阐述战争目的和战后和平目标的联合宣言”得出为建立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提供了理论指导。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顾祖禹(1631-1692)祖上为官甚久,其父深感科举不能救民,携子祖禹归隐虞山,临死前将编撰《读史方舆纪要》的重任交于顾祖禹。

他父亲临终前嘱他“《大明一统志》于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山川条列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希望他“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昭示来兹”。

顾祖禹在搜集爬梳文献的基础上,终于在50岁时撰就《读史方舆纪要》。

但与徐霞客相比,其研究缺乏实测的依据,仅仅以资料类比、研究为基础。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接受西方科学思想的梁启超,只肯定《读史方舆纪要》一书承继自《汉书·

地理志》以来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传统,而叹其组织、方法之高明了。

依梁氏看,《读史方舆纪要》则是不折不扣的历史书了。

——摘编自冯岁平<

简论明清之际地理学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祖禹科技成果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顾祖禹的科技成就。

(1)历史背景:

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科举制度的日益腐朽;

传统的地理学存在不足。

(2)评价:

总结了古代地理学的成就,继承了古代地理学发展的优秀传统;

但仅仅是文献总

结,缺乏实地考察的依据,缺乏科学研究的精神。

(1)背景,根据材料“科举不能救民……《大明一统志》于战守攻取之要,类皆不详,山川条列又复割裂失伦源流不备”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世致用思潮、科举制度腐朽、传统地理学的不足等方面分析顾祖禹科技成果出现的历史背景。

(2)评价,根据材料“其研究缺乏实测的依据,仅仅以资料类比、研究为基础……承继自《汉书·

地理志》以来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传统,而叹其组织、方法之高明”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总结成就、继承传统、缺乏考察、缺乏科研精神等方面简要评价顾祖禹的科技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