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777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Word下载.docx

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饮酒》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录音范读,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学生诵读。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课文研讨。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

这样。

这几句的意思是: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

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

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明确: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

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什么描写?

有何意义?

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

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是景物描写。

B、深刻含义:

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

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

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

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

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至情言语即无声”,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是人生的真谛。

3.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

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

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已成了普遍现象。

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

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

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4.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

(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5.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

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

权不在多,为君则行。

斯是结庐,惟吾心远。

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

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

可以观山景,闻鸟鸣。

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

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

何喧之有?

《行路难》

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回忆李白诗歌及诗人形象,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

“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

“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

“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

“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

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

《行路难》。

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

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

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

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

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三.再读诗歌,探究学习。

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

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

有何作用?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表达怎样的志向?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5.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

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6.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四.品读诗歌,赏析艺术手法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默写《饮酒》

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第二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

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

(现实主义诗人。

教师板书。

)人们叫他为?

(“诗圣”。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

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流血死亡。

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

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

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3)长夜难眠—哀(4)广厦庇寒—愿

三、诗歌赏析

1.根据第一诗节的内容,在“秋风”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阐述理由。

“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飘转”-“沉”相对应。

2.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

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

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时诗人着急,他说: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群童为何抱茅?

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群童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

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

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

归来倚杖自--叹--息--

5.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

(生:

下雨)这就该到第几段了?

第三段)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没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

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

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6.“长夜沾湿何由彻?

”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齐读第四段,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偏正短语--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忧国忧民”一词最好。

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

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

然后再补充介绍《自京邑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等句子,及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又呈吴郎》诗,进一步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思想。

(用多媒体打出有关诗句)

扩展补充屈原《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等例句,说明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

这些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让我们记住这些令人钦敬、令人敬仰的名字以及他们留下来的千古绝唱

四、总结: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

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

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五、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第三课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一是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二是边塞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

今天我们学习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解题:

本诗体例属“歌行体”,唐诗中以“歌”为篇名的作品很多,如《登幽州台歌》。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之意;

“送武判官归京”交代了送别的对象,点明了本诗“送别”的主题。

三、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唐朝疆域辽阔,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帝王好大喜功,为了维护边界安全,边关战事不断。

政府实行重边功的人才选举政策,从军戍边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

不少知识分子或从军、或出使边关,因而能体验边关战争生活。

这种风气促使边塞诗创作不断发展繁荣。

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初步感受、理解词句

学生听老师范读,并体会诗句的节奏与停顿,标出读不准确的字词。

师生共同朗读全诗。

分组学习,交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

师生学习讨论疑难问题。

五、赏析

(一)赏析写景的句子:

你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

运用了什么修辞?

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

以梨花比雪,雄奇明丽,新颖独特,落笔传神。

不只写出了雪来得突然,写出了雪的铺天盖地,而且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

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紧接下来,又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

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

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

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构画了一副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4.“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瀚海阑干”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

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极言奇寒,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万里”形容面积之大,这句是夸张的说法。

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

(二)赏析送别部分

1.齐读送别部分——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依依不舍

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

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师:

想象诗歌最后两句,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在想什么?

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这句体现了作者送别时的惆怅心情。

明确赏析诗歌的方法:

①抓关键词;

②看修辞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

(三)理解诗意,明确主旨

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

二者有怎样的联系?

(再次诵读,加以体会)

答: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情景交融,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惨淡、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朋友的无限怅然之情。

学生说说有关雪和送别的诗句、谚语或俗语。

如: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四、深情诵读,尝试背诵

五、总结

全诗共18句,以“雪”为线索。

全诗以雪景起,以雪景结;

由雪而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个方面。

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壮阔奇丽的万里边疆风雪图,它既是饯别送行之背景,又是作者抒情之寄托。

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真挚而复杂的感情——对北国风景之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别友之惆怅,对故乡之思念——全部寄托在这壮丽的雪景中了。

《己亥杂诗》

一、导入新课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四、朗读这首诗

五、对诗句的理解:

①句:

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

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六、理解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七、小结全文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浩荡离愁,黯淡宦情——以“落红”自喻

不甘退伏,憧憬未来——寄予爱国情怀

夕阳西下→ 吟鞭东指→ 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 轻松愉快→ 有所作为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五首古诗。

2、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对应内容。

资料链接

1.陶渊明:

《晋书》《宋书》均谓其系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

祖茂,曾任武昌太守。

父逸,曾任安城太守。

太元十八年(393)任江州祭酒,元兴三年(404)为镇军将军刘裕之参军,旋又为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之参军。

义熙元年(405)任彭泽县令,在职81天,因不满现实黑暗,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归田。

诏征著作郎,称疾不就。

今存诗辞赋一百二十余篇,多为归隐后作。

散文以《桃花源记》最为有名,构想一无剥削无压迫的理想王国。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的作品。

《归去来兮辞》叙写归隐原因及隐居后的舒畅情怀。

赋以《感士不遇赋》揭露时弊最深,鞭笞最力。

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归园田居五首》《饮酒诗二十首》等表现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杂诗十二首》表现不负盛年、及时勉励的积极思想。

《咏荆轲》《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怀抱,颇多慷慨悲愤之音。

其作品也有明哲保身、及时行乐、人生无常之消极思想流露。

艺术上兼有刚健豪放与恬静清淡的特色,而后者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

其诗情感真切,意境淡远,语言质朴,在玄言诗统治晋代文坛时能独树一帜。

其人、其文不合时尚,故不为当世所重。

刘勰《文心雕龙》对其未作评价,钟嵘《诗品》仅将其列入中品。

萧统为最早重视陶诗者,始编陶诗八卷,并为其作传及序,但《文选》所选陶诗不及谢灵运多。

自唐始被重视,为李白杜甫所推崇。

至宋,更受文人的普遍重视。

清沈德潜评陶为“六朝第一流人物”。

2.《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在隋末因罪徙居中亚。

他诞生于中亚的碎叶,五岁时随父迁居四川彰明县的青莲乡。

李白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

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

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