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081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ocx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阿克塞县为例

ResearchonRationalUseofLandResourcesofAkesai

(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resourcesandenvironmentinstitute730070)

Abstract:

Fromthelandutilizationbenefitofeconomicbenefits,socialbenefits,ecologicalbenefits3aspects,establishedtheAksaycountylandresourcessustainableutilizationevaluationindexsystem,theuseofentropymethodtoestablishtheweightcoefficientandcomprehensiveevaluationmodelfor2002-2008years,Aksaycountylandresourcesforsustainableevaluation,onthebasisofthetwo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asajudgmentstandard.Theresultsshowthat:

thelandresourcessustainableuseintheyears2002-2006in20072008,sustainablebeginningatjuniorlevel;sustainableutilization.Butthelanduseefficiencyisrelativelylow,thereisstillgreatroomforimprovement;thesewillbethemajorbreakthroughofsustainableuseofland.

Keywords:

Akesai;Landuse;Sustainabledevelopment;Evaluationindexsystem;benefit

摘要:

从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建立了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数体系,运用熵值法确立了权重系数及其综合评价模型,对阿克塞县2002-2008年土地资源的进行了可持续评价,依据二次综合评价T作为判断标准。

结果表明:

阿克塞土地资源在2002-2008年间处于非可持续利用,2007年可持续起始阶段;2008年达到初级可持续利用水平。

但是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比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些将是阿克塞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突破口。

关键词:

阿克塞;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效益

引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1],是针对土地利用的持续性而做的评价,是一种针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前瞻性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

它是通过选取一定的评价指标,将与土地利用有

生变化的指示因素。

总的来说虽然这些评价体系对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有着贡献性成果,但对系统地综合评估土地资源却有局限性。

特别是它们针对的都是西方国家,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别和不可比性,因此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上还有待深入评价。

国内对于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问题也进行了深层地思考和实践,对土地持续利用及其指标体系开展了一些评价工作。

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涌现出大量成果。

彭里[6]认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是指在某特定时空范围内土地资源保持动态稳定的状态,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并进行土地资源内部结构功能优化与质量优化的过程,最终实现各生态系统与土地系统整体功能的相互协调与融洽发展;刘彦随、郑伟元[7]则率先提出了中国特色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体系构想、战略研究环扇模型、战略实施八大模式,体现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统筹区域城乡用地和面向国家重大安全需求等现代战略理念;刘富刚[8]通过对资源科学、土地资源学理论研究进展的综述,以德州市为例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评价,在当前土地利用的新形势下对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方法等基本内容赋予了新的内涵。

国内有关人士通过学习和应用西方已经存在和正在发展的土地利用理论,并在部分地区成功地实施,但是,普遍而言,围绕着评价指标的研究中,大多评价方法以短期的纵向比较为主,没有充分反映出可持续性的动态特征,同时西方的土地可持续理论用在国内面临着“水土不服”的现象,完全照搬国外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总体而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未来将是今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

针对特殊生态环境和脆弱生态环境的土地利用评价是近年土地评价中出现的新的应用领域,而西北干旱区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土地特别是宜农耕地资源十分有限[9],是我国土地可持续性较弱的地区,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就更为迫切,因此进行阿克塞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阿克塞县为评价对象,选择影响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数,目的就是科学合理地评价阿克塞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研究区概况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位于酒泉市西南部的阿尔金山、祁连山地带,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东接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南邻青海省海西州,西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北与敦煌市接壤,是甘肃省和酒泉市的“西大门”。

地理坐标范围为介于东经92°15′-97°05′,北纬38°00′-39°52′。

总面积2919529.14公顷(合29195.2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3%,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为353.28公顷,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耕地集中分布在海拔1600米的平原地区;林地、草地广泛分布于海拔1500-2900米的平原、中山残丘地区;居民点、交通用地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聚集点呈放射状分布;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及水域用地则分布在海拔29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区。

地貌、气候、土壤的多样组合形成了阿克塞县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对该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研究材料与方法

2.1研究材料

本文依据2002-2008年阿克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08年阿克塞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数据库,该数据库直观的反映了阿克塞2002-2008年内详细的影响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因素的变化情况,以此为数据库,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0]等,实现指数定量化、对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2.2研究方法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极限条件法、GIS、RS技术,相比较而言,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反映全面、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方法使用较为成熟,因此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

2.2.1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采用指标选取依据可操作性、指标评价的定量与定性、评价系统的综合性等原则;选用指标简单明确,指标评价应尽量地以定量为主,必要时也可对个别难以定量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多方面反映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2.2.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本文对原始数据采用了极差标准化[11]的方法对所选指标进行处理(见表2)。

设[fj1,fj2]为第

个评价单元第

个指标的变化区间,即fj1=min{aij},fj2=max{aij}。

以各指标因子作用的程度、性质及表现形式为依据选用标准化模型,采用级差标准化方法,可用下面(公式1-2)将样本值变换为无量纲值

的标准化值;

对于正指标,即指标值要求“越大越好”,采用上限效果测度,其计算方法为:

(1)

对于负值标,即指标值要求“越小越好”,采用下限效果测度,其计算方法为:

(2)

其中:

为标准化后某指标的值,

评价单元在第

指标上的实际调查值。

表1阿克塞2002-2008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数据

年份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

地均GDP

地均财政收入

居民人均纯收入

地均收入水平

单位交通用地面积

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

单位面积工业产值

单位面积医疗卫生床位数

人口密度

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绿化覆盖率

土地利用率

2002

0.96

1.27

0.20

4697

0.26

0.081

1.17

2.24

0.0064

0.0024

0.231

40.00

0.345

2003

1.23

1.64

0.24

5002

0.29

0.064

1.54

2.65

0.0065

0.0023

0.261

41.02

0.337

2004

1.44

1.87

0.29

5168

0.32

0.064

1.74

3.07

0.0074

0.0024

0.314

41.02

0.337

2005

1.70

2.22

0.33

5488

0.39

0.064

2.08

4.21

0.0074

0.0023

0.344

41.30

0.337

2006

1.97

2.48

0.40

5800

0.44

0.064

2.34

4.29

0.0048

0.0023

0.385

40.32

0.336

2007

2.32

2.82

0.43

6288

0.44

0.064

2.66

4.89

0.0048

0.0024

0.452

40.98

0.336

2008

3.30

3.58

0.57

7158

0.46

0.063

3.37

5.75

0.0065

0.0024

0.596

41.98

0.337

数据来源:

2002-2008年阿克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2008年阿克塞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2.2.3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表2阿克塞县2002-2008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标准化及其权重

年份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

地均GDP

地均财政收入

居民人均纯收入

地均收入水平

单位交通用地面积

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

单位面积工业产值

单位面积医疗卫生床位数

人口密度

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绿化覆盖率

土地利用率

2002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00

0.000

0.000

0.610

0.288

0.000

0.000

1.000

2003

0.114

0.162

0.095

0.124

0.164

0.014

0.166

0.117

0.663

0.267

0.082

0.515

0.136

2004

0.202

0.259

0.226

0.191

0.300

0.014

0.260

0.236

0.998

0.387

0.227

0.515

0.136

2005

0.316

0.411

0.337

0.321

0.637

0.016

0.412

0.561

1.000

0.000

0.308

0.657

0.112

2006

0.432

0.525

0.543

0.448

0.902

0.026

0.529

0.583

0.000

0.256

0.421

0.163

0.000

2007

0.579

0.672

0.618

0.646

0.926

0.026

0.676

0.755

0.000

0.770

0.604

0.494

0.000

2008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0.000

1.000

1.000

0.670

1.000

1.000

1.000

0.038

权重

0.216

0.042

0.049

0.050

0.040

0.207

0.041

0.044

0.049

0.042

0.052

0.036

0.131

2.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平

2.3.1判断标准参考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就是坚持土地利用中“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它是由各子系统综合作用决定的。

因此,可选择二次综合[12]的判断标准参考函数来评价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子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一次综合评价函数式为(公式3):

(经济)=

(社会)=

(生态)=

二次综合评价函数式为(公式4):

T(综合)=

(经济)=

+

(社会)=

+

(生态)=

(0≤T≤1)

式中:

是第

个评价单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代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是第

个评价单元在第j项指标上的标准化值;

是第

项指标的权重;

为评价单元个数(

=1,2,3…m);

为指标个数(

=1,2,3,…n)。

在不同取值区间,T存在差异,并与相应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相对应(表3)

表3T区间标准及所对应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

类型

指标

高度协调可持续利用

T≥O.8

基本协调初级可持续利用

0.6≤T<0.8

初步协调可持续利用起始

0.4≤T<0.6

不协调非可持续利用

T<0.4

 

3、结果分析

3.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分析(?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等不同属性,总体上将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13],(表4)即:

目标层(A)为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子目标层(B)包括经济效益(B1)、社会效益(B2)和生态效益(B3);指标因子层(C)包括13个指标因子。

 

表4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A

子目标层

B/权重

指标因子层C

指标含义

指标性质

指标权重

 

阿克塞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效益

(B1)

地均年固定资产

投资额(C1)

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216

地均GDP

(C2)

GDP/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42

地均财政收

入(C3)

一般财政收入/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49

居民人均

纯收入(C4)

社会总收入/总人口数量

正相关

0.050

地均收入

水平(C5)

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40

单位交通用

地面积(C6)

交通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207

地均二、三产业

增加值(C7)

本年度二、三产业值/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41

单位面积工

业产值(C8)

工业总产值/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44

社会效益

(B2)

单位面积医疗卫生

床位数(C9)

卫生床位总数/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49

人口密度(C10)

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

负相关

0.042

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C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设用地面积

正相关

0.052

生态效益

(B3)

绿化覆盖率(C12)

绿化覆盖面积/建设用地面积×100%

正相关

0.036

土地利用率(C13)

建设用地面积/总面积×100%

正相关

0.131

3.2土地利用效益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

在新形势下,土地具有资本、资产、资源“三位一体”的属性[14],而正是这种属性使得土地成为“经济——社会——生态”组成的复合系统,也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益相应地是由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组成的复合效益体系。

3.2.1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劳动消耗与劳动产品或价值间的比较,可通过以下指标来反映:

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地均GDP、地均财政收入、地均收入水平、居民人均纯收入、单位交通用地面积、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单位面积工业产值,他们为土地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水平以及财力支持等。

从表4的权重可以看出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交通用地面积、居民人均纯收入、地均财政收入是衡量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它们的综合水平指数在2002-2008年间都处于增长状态,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发展。

但是从2002年的经济效益0.207在2003年呈现了出现一个拐点,并且降到最低点0.064,阿克塞县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从2004年的0.111之后又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0.482.从而促进阿克塞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发展。

3.2.2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利用结果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社会影响,可用以下几个指标具体反映:

主要有单位面积医疗卫生床位数、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密度因素。

在土地系统中,人是核心要素,人口密度决定了对土地资源需要量的大小,也决定了土地利用活动对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影响的强度,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平。

2002-2008年间,阿克塞县人口密度处于一个上升的水平上,单位面积医疗卫生床位数的综合指数波动不定。

据阿克塞统计年鉴,阿克塞县这7年间,耕地面积由420038.25公顷,减少到402101.2公顷,耕地面积减少了1.79万公顷;与此同时,建设用地却由2002年的96772.2公顷,增加到2008年的114417公顷,增长了1.76万公顷,年均增长率为2.12%。

使得阿克塞县的社会效益[15]分三个阶段,2002-2003年为第一阶段,由0.042相对缓慢上升到0.77;2003-2006年为第二阶段,缓慢下降;2007-2008年为第三阶段,上升速度明显。

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3.2.3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生态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功能的影响和改善程度,以及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维持的贡献。

生态效益方面的指标包括:

绿化覆盖率、土地利用率。

生态效益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阿克塞县是一个耕地面积小、沙地和裸地面积大,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土地利用率比较低,生态效益从2002年的0.131到2008年的一直处于一个下降趋势,在这期间虽有过幅度上升,但是波动比较小,这将会严重影响未来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平。

3.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平分析

表5阿克塞县2002-2008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综合

水平

0.380

0.148

0.224

0.292

0.292

0.401

0.650

2002-2008年间,即从2002年的二次综合评价T综合=0.380,到了2006年的二次综合评价T综合=0.292都小于0.4,说明阿克塞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整体处于非可持续利用,2007年的二次综合评价T综合=0.401处于(0.4≤T<0.6),说明阿克塞县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开始处于起始阶段,但是2008年的二次综合评价T综合=0.650处于(0.6≤T<0.8),说明在2007-2008年期间的综合水平波动又较大,有明显的上升幅度达到了初级可持续利用水平。

阿克塞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经历了从低级到不协调发展,再到协调发展三个阶段。

阿克塞县的土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演化轨迹,由于阿克塞耕地面积小,全县82.52%的土地资源未能开发利用,限制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政策方针的调整,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使得阿克塞县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政策环境发生变化,促使阿克塞县土地资源的利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轨。

4结论(?

本文基于土地利用效益来评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平,结合我阿克塞县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分别从影响阿克塞县土地利用效益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选取了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等13个指标,依据2002-2008年阿克塞县土地利用统计数据,构建了基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土地资源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做出了综合评价。

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6]有:

1、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在2000-2008年间变化差异较大,现阶段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偏低,稳定性不高;

2、单项指标升降趋势不一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上处于上升状态,生态效益指标呈下降状态;同时通过分析发现,对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最大的单项指标是经济效益,由于其所占的权重最大,因此在阿克塞县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可以预测在短时期内,经济因素依然是影响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发展,但是生态效益的下降却不断对该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起到限制的作用。

3、应用二次综合评价T得到阿克塞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仍处于初级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难看阿克塞县生态脆弱、绿化覆盖率、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率低包括土地过度开垦、生产经营水平低、土地保护意识淡薄[17]等,是影响该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

应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可持续性,促使阿克塞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己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参考资料:

[1]马艳萍.浅析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意义、原则和程序.[J] 科技创新导报;2011(18)

[2]PieriC.Planningof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

theHierarchyofUserNeeds.Geo~Information

for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Z].ISSS/ITC,Enschede,Netherlands,1997.

[3]JDumanski.CriteriaandIndicatorsforLandQualityand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

Geo~Informationfor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Z].ISSS/ITC,Enschede,Netherlands,1997.

[4]]BasAMBouman.AframeworkforintegratedbioPhysiealandeeonomieallandUse

analysisaidifferentscales[J],Agriculture,EeosystemsandEnvironment,19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