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889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教师版Word文档格式.docx

“蜕化”比喻人形质的变化,或虫脱皮,比喻腐化变劣;

15、间隙、间歇:

“间隙”指空隙,空闲的时间,事物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间歇”指停止、中止,时断时续,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或运动、变化之间间隔一段就休息一会儿;

16、侵害、侵犯:

“侵害”指“侵入而损害”,而“侵犯”是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权利,

17、变革、变迁:

“变迁”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转移,多用于“人事”“时代”,而“变革”指“改变事物本质”,多用于“社会制度”;

18、引荐、引见:

“引见”是引导、介绍;

“引荐”指一方向另一方推荐;

19、体验、体会:

“体验“指亲身在生活实践中的经历、感受、偏重于感情;

“体会”透过现象对事物的精神实质的领悟,偏重于理性。

20、口味、品位:

“品位”是指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名词。

“品味”指仔细体会,常作动词,有时也指物品的品质风味。

根据语境,应当选用“品位”。

21、“功夫”“工夫”:

“工夫”表示三层意思:

①表示占用的时间,如一会儿工夫就完成、用了两年工夫写成一本书:

②表示空闲时间,如我现在没工夫、双休日大家都有工夫外出旅游了:

③表示时候,如刚解放那工夫,我还是个孩子。

“功夫”主要指人的本领怎样、造诣如何。

如他的表演真有功夫,演员都得练功夫。

这两个词的区别在于:

“工夫”表示时间,“功夫”不表示时间,指人的本领。

22、“交代”与“交待”:

交代:

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

交待:

把事情或意思向有关的说明;

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

23、“成见”“意见”:

“成见”着重指“先入为主,不愿改变”的死看法,多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贬义词。

“意见”泛指一定的看法,包括正确的、错误的、不满的,用于人也用于事物,适用范围较广,是中性词。

24、“袒护”、“偏向”:

“袒护”适用于书面语体,语意较重;

“偏向”适用于口头语体,语意较轻。

25、“侦察”“侦查”:

关键在于把“查”与“察”的区别搞清楚。

“查”包括检查和调查的意思,如检查、审查、查究、查阅等。

“察”包含仔细观察和调查的意思,如观察、考察、察访、察觉等。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所进行的查明犯人、搜集证据、确定犯罪事实等活动。

对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调查活动,就叫侦查。

“侦察”的意思是指为弄清敌情、地形和有关作战的其他情况,通过观察和调查所进行的活动。

“侦查”是司法用语,主要指调查和检查;

而“侦察”是军事用语,主要指观察和察看,在词义和用法上都有区别。

26.“度过”与“渡过”:

度过:

主要是带时间性的经过,如“这个五一假期在海边度过”。

渡过:

主要指的是由此岸到彼岸,是空间的经过,首先是涉水的空间转移,如“渡过重洋”“渡过黄河”。

另外,也用于比喻义的“通过”,如“渡过艰难险阻”“渡过难关”。

27.“克制”与“抑制”:

抑制:

受刺激后,组织或机体活动减弱或变为相对静止。

焦虑和精神恍惚会使身体机能减弱,导致抑制。

是与兴奋相反的生理现象。

克制:

指克服、制服,适用于不好的或不应有的情感、思想。

有条件去做而强制自己不去做。

28.“反应”与“反映”:

反映:

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应:

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29.“筹办”与“筹措”:

筹办:

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

筹措:

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

30.“披阅”与“批阅”:

披阅:

披览,阅读。

批阅:

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

练习二

1.“处世”与“处事”:

处事:

处理事务。

处世:

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

2.考察、考查:

考察着重指实地观察了解,调查研究或细致深刻的观察;

考查和“检查”差不多,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行动、行为)。

3.克复、克服:

克服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

克复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4.开辟、开拓:

开辟指打开通路,创立(从无到有);

开拓指开辟、扩展(从小到大)。

5.痛苦、困苦:

困苦指生活上艰难痛苦;

痛苦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机体:

肌体:

机体:

生命个体的总称,如“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

肌体:

身体,常比喻组织机构。

6.既而、继而:

既而:

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

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7.矫正、校正:

校正:

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

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教正:

客套话,让人指教。

8.误解、曲解:

误解:

错误地理解。

如:

这种奖赏不要~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曲解:

错误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的)。

你这样分析课文,实际上是曲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9.接受、接收:

接受:

容纳不拒绝。

要虚心接受批评。

接收:

收受过来。

接收会员。

10.教诲、教训:

教诲是褒义词,(书)教训、教导;

教训是中性词,

(1)教导训诫

(2)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11.界线、界限:

界限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限度、尽头等,意思笼统;

界线指分界的线(具体的)。

12.暴躁、急躁:

急躁侧重于“急”,有两种意思:

(1)碰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

(2)想马上达到目的,不做好准备就行动。

暴躁侧重于“暴”,指遇事好发急,不能控制情绪。

13.激奋、激愤(激忿):

激奋指激动振奋;

激愤指激动而愤怒。

14.经历、阅历:

经历指亲身见过、做过或遭遇过(的事),是动词。

阅历指

(1)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2)由经历得来的知识,较常用作名词。

15.感动、激动:

激动指

(1)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2)使感情冲动;

(3)激荡。

感动指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

16.聚集、聚积:

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

聚积指一点一滴地凑集,重在聚集的过程。

17.局面、场面:

局面范围大较抽象,场面范围小较具体。

18.交流、交换:

交流强调双方的共同参与,交换强调互换,另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交换(礼物)。

19.聚歼、歼灭:

聚歼指把敌人包围起来彻底消灭,强调包围;

歼灭指消灭敌人,属一般用法。

20.节余、结余:

侧重点不同,节余是因节约而剩下,结余是结算后剩下。

21.简洁、简捷(简截):

简洁:

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捷:

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22.截至、截止:

“截止”是动词,不带宾语但可带补语,表示到一定期限停止;

而“截至”一般作介词,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用于尚未结束的过程。

比如:

展览会闭幕日期,也就是“截止”日期,若中间统计人数,就只能写“截至”某日,参观人数有多少。

23.尖厉:

尖利:

尖厉:

形容声音高而刺耳。

尖锐;

锐利。

24.艰苦、坚苦:

艰苦(艰苦卓绝):

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苦卓绝):

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25.艰辛、艰难:

艰辛强调办事的艰难而辛苦;

艰难强调事物或行为的困难。

26.坚韧:

坚忍:

坚持而不动摇;

?

坚韧:

顽强而有韧性

27.痕迹、踪迹:

痕迹指

(1)物体留下的印记;

(2)残存的迹象。

踪迹指行动所留下的痕迹,重在行动后留下的。

28.合计、核计:

合计指

(1)盘算,商量;

(2)合在一起计算。

核计指核算(成本)。

29.焕发、激发:

焕发指

(1)光彩四射;

(2)振作。

激发指刺激使兴奋。

30.荒芜、荒废:

荒芜指(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荒废指

(1)该种而没有耕种;

(2)荒疏(学业等);

(3)不利用,浪费(时间)。

练习三

1.宏大、洪大:

宏大:

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

声音大而响亮。

2.化装、化妆:

“化装”有两个意思:

(1)假扮;

(2)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形象而修饰容貌。

“化妆”的含义:

(1)特指艺术范畴,适用对象是指特定的表演者,有通过修饰、打扮而改变原来面貌的意思。

该词义与“化装”是可以通用的。

(2)指生活化妆,有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使容貌美丽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装扮,后者侧重于打扮

3.独力、独立:

独立指不依靠别人;

独力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4.高雅、典雅:

典雅指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指高尚而不粗俗。

5.抵制、抵御:

抵制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

抵御指抵挡、抵抗。

6.凋敝、凋零:

凋敝:

生活事业衰败。

民生凋敝。

凋零:

(1)草木凋谢零落。

秋风扫过。

万木凋零。

(2)衰落。

家道凋零。

7.而后、尔后:

都是连词,常用于书面语言。

而后:

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

尔后:

从此以后,此后。

“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8.恩惠、恩赐:

恩惠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赐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9.法制、法治:

法制指有关的法律制度。

法治表示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

10.妨碍、妨害:

妨害指有害于事物发展(程度重)使受损害。

如“妨害健康”;

妨碍指使事物不能顺利进行。

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11.134抚养、扶养:

都有“供养”之意。

抚养包含“教养、爱护”之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扶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

或用于法律关系(父子、夫妻等)。

12.哺育、抚育、抚恤:

“抚育”指照料、教育儿童或照管动植物;

“哺育”指喂养,比喻培育;

“抚恤”指(国家或组织)对因公受伤、牺牲或残废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慰并给以物质帮助。

13.复员、复原:

复员指军人退出现役而转入地方。

复原指病后恢复健康或事物遭破坏后恢复到原来的善状况。

14.附议、复议:

附议:

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

复议:

对己做决定的事再做一次讨论

15.肤浅、浮浅:

肤浅:

(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

(思想作风、文章风格)浅薄、不切实。

16.服法、伏法:

伏法:

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

认罪。

17.赋予、付与:

赋予指(上对下)交给,是特殊用法;

付与指拿出、交给,是一般用法。

18.富余、富裕:

富裕指财物充足;

富余指足够而有剩余。

19.分辨、分辩:

“分辨”是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

“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

20.风气、风尚、风俗:

“风气”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流行的爱好和习惯;

“风俗”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范围较大;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21.哄然、轰然:

轰然:

大声。

哄然:

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

22.废黜、废除、解除:

“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废除特权;

“解除”指去掉、破除(警报、顾虑、武装、职务等)。

23.改进、改善:

搭配对象不同,改进常与“工作、方法、技术”搭配;

改善常与“关系、条件、生活”搭配。

24.沟通、勾通:

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勾通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25.公然、公开:

公然指公开的,毫无顾忌的(贬义);

公开指(与秘密相对)不加隐蔽的。

26.关注、关照:

关注指关心重视;

关照指关心照顾。

27.灌注、贯注:

灌注指用液体浇灌;

贯注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28.过度、过渡:

过度指超过适当限度;

过渡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过渡句”决不能用“度”。

29.工效、功效:

功效指作用、效果或功能;

工效指工作的效率。

30.黯然、暗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练习四

1.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2.安置、安排:

安置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安排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3、暴发、爆发: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暴发强调突然性,爆发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

(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

(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4.辩驳、辩解、辩白、辩论:

“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

“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

“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

“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5.辨认、辨别、辨析:

“辨别”指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

“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

“辨析”指辨别分析。

6.边疆、边境、边界:

边疆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

边境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

边界指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7、编辑、编撰、编纂:

“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8.变幻、变换:

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9.不至[不至于]、不致[不致于]:

不至:

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

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不耻、不齿:

不齿指不愿提到。

不耻指不以之为耻。

11.不孝、不肖:

不肖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

不孝指对父母不敬。

12.鉴别、甄别:

甄别:

通过考核来辨别真伪。

(非常认真细致)如:

近几年我国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典籍,使我们有可能对过去被判为伪书的作品重新加以甄别。

鉴别:

一般用来指判别事物的好坏。

在选择读书时,我们首先要鉴别书的好坏。

13.伺候、侍候:

伺候:

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

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

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4、沉重、繁重:

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

15、斥责、叱责:

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

“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

“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16.嘲笑、讥笑:

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

“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

“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17.察访、查访:

察访:

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

查访:

调查打听(案情)

18.查阅、查验:

查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关的部分;

查验指检查是否真实。

19、处罚、惩罚:

处罚词义轻,惩罚词义重。

20.沉思、寻思、深思:

“沉思”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

“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

“寻思”重在思考的反复。

21.才华、才能:

才能侧重于做事的能力,才华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22.窜改、篡改: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

窜改:

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23.筹划、筹备:

筹划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

筹备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24.传诵、传颂:

传诵多用于美名;

传颂多用于事迹。

25.嗤笑、耻笑:

都含有“取笑”的意思,但是程度不同。

耻笑的程度重,嗤笑的程度轻。

嗤笑指以为可笑而讥讽嘲笑。

“他是因为有心理障碍才口吃的,不要嗤笑他。

”“他的发音虽然不太正确,但一味嗤笑也不是办法,要帮他纠正。

”耻笑则指以为可耻而鄙视嘲笑。

例如:

“日本政府至今也不肯面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这种欺世行为怎么能不遭到世人的耻笑!

”“人们耻笑他,是因为他做的事太下贱。

”使用时要根据程度的轻重来选用。

26.铲除:

根除:

铲除:

用工具除掉,对象可以是草、土石等具体的东西,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

要想彻底解决足球比赛中的“黑哨”问题,必须铲除产生这一现象的社会土壤。

连根拔除,对象一般是抽象的有害的事物等。

要根除这种丑恶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27.安详、慈祥、祥和:

“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28.草率、轻率:

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行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练习五

1、暴发与爆发:

一位(暴发)户骄傲地说:

“混到今天不容易,其间我暴发过疾病,目睹过革命的(爆发),脱险于山洪(暴发)和火山(爆发)。

2、包含与饱含与包涵:

小朋误解了朋友话中(包含)的意思,事后眼里(饱含)热泪,请求朋友(包涵)。

3、必须与必需:

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

4、窜改与篡改:

野心勃勃的日本改动历史教科书的真正意图,不是(窜改)个别不通的词句,而是(篡改)历史,掩盖侵略罪行。

5、过度与过渡:

他写作善于揣摩(过渡)段、(过渡)句,有时为之劳累(过度)。

6、灌注与贯注:

老叶把那种革命加拼命的干劲逐渐地(灌注)进小方的心田,使之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革命事业中。

7、化妆与化装:

这位女演员(化妆)起来,淡妆浓抹总相宜,回头率极高,(化装)后上台演出,演谁像谁,技高一筹。

8、简捷(截)与简洁:

改病句应针对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取(简捷)的方法,不走弯路,把句子改得通顺、(简洁)。

9、界限与界线:

正误之间有是非(界线),国与国之间有国(界线),但学无止境,永无(界限)。

10、考察与考查:

省长到各县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这些地方对县长的年度(考查)不够全面,严肃。

11、历程与里程:

四十四年的历史记录了中国足球队的战斗(历程),如今,中国他出线了,又踏上了新的(里程)。

12、淹埋与掩埋与湮没:

无情的泥石流(淹埋)了前抗险的战士小颜,战友们忍痛(掩埋)了他的尸首,但他的英名永不会(湮没)。

13、牟取与谋取:

小商小贩不能用欺诈手段(牟取)暴利,而应合法经营,谋取利润。

14、曼延与蔓延与漫延:

水都(漫延)到地里了,我们沿着(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行走,发现蚕食的现象在进一步(蔓延)。

15、误解与曲解:

而且看看对我的批评文字,得了一种经验,好像评论做得太简括,是极容易招得无意的(误解),或有意的(曲解)似的。

16、施行与实行:

新规定将于明年一月一日开始(施行),任何单位都要依照新规定(实行)改革。

17、退化与蜕化:

作为干部,随着官龄的增长,感官功能(退化)无可非议,但若(蜕化)变质,则为人们所不齿。

18、推托与推脱:

在抗洪抢险面前,他(推托)有病不能参加,这是典型的(推脱)责任的做法。

19、违反与违犯:

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

20、辛酸与心酸:

说到过去被骗子拐卖的(辛酸)经历,这位姑娘(心酸)落泪。

21、原形与原型:

作家高明是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原型),他善于揭露贪官,使之(原形)毕露。

22、沿用与延用:

制药的方法可以(沿用),无需改变;

但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以免耽误病情。

23、正规与正轨:

这所民办学校初建时并不(正规),经过两年的改善,现已步入(正轨)。

24、华裔与华人:

美国(华裔)英语女作家汤婷婷描写了在美的(华人)早期移民修建横亘美国的大铁路的情况。

还有一些电影表现了早期华人淘金者。

(华裔指的是华人的后代。

25、暴露与败露:

在金钱面前某些人贪婪的本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骗局终会(败露)。

(暴露是中性词,可适用于具体事物,也可以用于坏的事物;

败露是贬义词,一般适用于坏的事情或阴谋)

词语填空专题练习(学生版)

()意为出生,是动词。

而()意为生日,是名词。

()着重于观察、调查研究。

适用范围比()广。

()侧重于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多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地区、部门、单位等工作情况的具体检查察看。

(),从人或事物的每个个体出发,动作可以是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也不一定。

(),侧重于从整体出发,动作常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

()是指接受来访者并给以招待,着重表示交接、接洽或接纳,使用范围广泛;

()是指对宾客或主顾表示欢迎并给以应有的照顾,着重表示招呼、照应或款待。

():

配备布置,():

禁不起挫折,():

事情的底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