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0969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外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初三上末Word下载.docx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共9分,每小题3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联系学过的课文,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吾与徐公孰美

孰为汝多知乎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

臣之妻私臣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D.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暮寝而思之

投诸渤海之尾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下令:

“群臣吏民……。

乃重修岳阳楼

D.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他兼听则明,对邹忌的直谏不但不怪罪,而且马上付诸实施。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可见齐王勇于纳谏,齐国从而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第Ⅱ卷(共82分)

三、(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四句填写)(4分)

(1)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

(2),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5)得道多助,。

(《孟子》两章)  

(6),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9.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

(任选一题)(2分)

(1)《诸葛亮集》中有一句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

”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一致。

(2)请写出《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下阕中用典故的句子:

“,。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

(12分)

 ①说起背书的好处,培养记忆力是最值得一提的“味道”。

它的真正好处是使你熟悉名人名篇的话语,熟悉了他的话语就能进一步掌握他的性格,掌握他的性格再进一步就能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

从“诵其文”进入到“知其人”的境界。

回过头来,能把他的话语消化而成为你自己的话语。

名家的诗文背多了,如同在他们的话语世界与心灵世界里漫游,最后,“不分彼此”,你自己的声腔口吻都登上了一个台阶,话语再带动你的思想,人品也能登上一个台阶。

  ②反过来,你背得出的如果只是些流行歌曲的语句不通的歌词,你一开口也说不通,更不用下笔成文了。

  ③所以一定要“取法乎上”,要背就背最精美的文学作品。

这就好像临帖写字,当然要临第一流的名家,或是颜真卿,或是柳公权,甚至是王羲之,多临多摹仿,能得其形,背帖默帖,能入神。

默出一家,你就能写一笔颜字或柳字;

出入多家,你的笔下就有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一家。

背书的作用大致如此。

  ④其实背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我们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互三味书屋》总认为寿镜先生背书是一件令人可笑的事,殊不知“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这正是他的得意时刻,得什么意呢?

他是悟出了古人的诗意,进入了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⑤一个人能背不少书,就等于为自己建造了一座精神的乐园,闲来无事就可以在这一座精神乐园里漫步入徜徉,在这里他们有许多知音,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他能背诵这些诗文,陌生的是他随时都会发现这些诗文新的意义,产生新的感悟。

现在许多人喜欢收藏,藏古董藏字画,集邮票集烟花。

其实最应该收集珍藏的是一肚子好诗好文章,它是你一生最好的伴侣,而且永不贬值。

  ⑥一个人肚子里“有”同“没有”是大不一样的。

我最怕看电视上的谈话节目,有些人甚至是名人,一开口就露底,张口结舌,甚至心里话说不出。

什么道理,肚子里没有,没有适当的话和句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太痛苦了。

由此我常想起,这也许是过去在语文课上忽视了朗读和背诵。

  ⑦说到这里,不得不得罪年轻的同行了、你们在读中学时恐怕也不太注意读书背书,靠“做题目”进了大学。

在大学里听老师的“分析”,很佩服,殊不知,记住“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感悟原作,而感悟原作的最好办法就是读和背。

现在一旦走上讲台,除了分析就是“做题目”,自己也觉得无趣。

我看了不如重新认真读一些名著,尤其是课本上或与课本有关的文章,丢了课本上台宣讲,学生会为之一愕;

学生在佩服之余,也就模仿你,跟着你读书背书。

好读书的风气一旦形成,语文课的活力就显现出来了。

这时用得着那句老话: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10.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11.作者认为背书的好处有哪些?

请加以简要概括。

                             

12.第③段中“取法乎上”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3.作者说“背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请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作文(60分)

14.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题目:

点亮

  点亮一盏灯,照亮你崎岖的前进之路;

点亮一个信念,激励你战胜生活中的艰难困苦;

点亮一份真情,消融彼此间的误会隔膜……

  你呢?

你要点亮什么?

请补充完整题目后作文。

不少于600字。

(2)可能你曾流年连过桂林的奇山异水,可能你还沉醉过张家界的灵山秀水,也可能你更神往四川的真山真水。

总之,生活在喧嚣的尘世中,我们仍钟情那自然界的山山水水。

因为它,人们终于发现了自己心灵深处的山水情结,听到了山水的自述和呐喊,陶醉于山那边、水一方的某个感人故事;

因为它,我们的眼亮了,心活了,情也真了……也许我们会纵情山水;

也许我们会感悟山水、寄情山水;

也许,我们还会去赏山水之画,品山水之诗;

也许……

请以“山水”为话题,联系自身生活积累和思想感情,写一篇不低于6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的上片写景,“”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的特点。

(2分)

2.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韩信拜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日:

“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

上且怒且喜,骂何曰:

“若亡,何也?

”何日: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

”上曰:

“若所追者谁?

”何曰:

“韩信也。

”上复骂曰: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

“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

不能用信,终亡耳。

“吾为公④以为将。

”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

“以为大将。

“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

何曰: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

具礼,乃可耳。

”上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上:

指汉王刘邦②顾王策安所决耳:

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③东:

向东进军,

与项羽争天下④为公:

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3分)

①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②诸将亡者以十数()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

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

(1)(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2)(王)不能用信,终亡耳。

5.根据上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韩信最终被刘邦以隆重的仪式拜为大将,其原因有哪些?

(3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完成。

(1)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

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

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张飞曰:

“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

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

”玄德曰:

“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

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

”飞曰:

“死且不怕,岂怕冷乎!

但恐哥哥空劳神思。

“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罗贯中《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的故事在史书《三国志》中只用五个字作了记录:

“凡三往,乃见。

《三国演义》中,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

请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2分)

选段在写法上有哪些显著特色?

(2)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

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势占柴进宅舍,使怒不可遏。

要叫他吃板斧。

他干净利落,只用拳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

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

“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

”……将朝廷的圣旨撕了个粉碎。

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中的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

(18分)

隔壁的字条

我在杨柳青租房打工。

一天回家,看到门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

“上月电费,一共15.5元,隔壁。

”我这才知道隔壁原来住着人,并且我们合用一个电表,塞条子是为了要我出另一半的电费。

我赶紧拿了8元钱准备送过去,可一看铁将军把门,只好把钱用方便面袋装好塞进了门缝。

第二天,我下班回来,刚打开门,就发现门缝里塞着那个方便面袋,里面装着2.5元钱和一张字条:

“你刚来不满一个月,所以不应该收你全月的电费。

看了那几个字,我的心里一暖。

哟,这人还挺较真儿,给他(她)小便宜,他(她)都不要……

此后,我一直留心隔壁的一举一动,可奇怪的是,从来没听到过他(她)屋里有什么响动,也从来没有见过他(她)的庐山真面目。

半个月后,我的煤快烧完了,连续几天到街上去等卖煤的,都没等到。

附近的居民都说,一个月才来一次卖煤的。

没法子,只好给隔壁的他(她)留了一张字条,问问哪儿有卖煤的。

第二天我下班后,看见门口放着一袋煤,上面还用细铁丝穿着一张明码标价的字条,写着:

“83×

0.19=15.77(注:

实付15元)。

这样心细的一个人,我猜想她一定是女的,可又一想,四十多公斤的一袋煤,一个女人根本没法弄回来。

既然不是女的,那就一定是男的了!

于是我就想:

如此心细的男人可真少有……

老样子,我把买煤的钱塞进了他的门缝,当然少不了好处费,不算多也不算少——5元。

谁知道,我的做法惹恼了他。

隔天,我在门缝里看到了我那5元钱和一张怒气冲冲的字条:

“小姐,你会不会算帐啊,有钱你救助失学儿童呀!

看得出来他是生我的气了,不然他的措辞不会如此严厉。

想到我的做法伤害了他的好心,我很自责,愧疚地找了纸和笔,郑重地写上:

“对不起!

”顺便还画了一个流泪的小女孩。

我的字条换来的是10块阿尔卑斯奶糖和一张温情脉脉的字条:

“乖,不哭,告诉你一个秘密,门口的编织袋里有劈柴。

为了确定他的性别,更为了感激他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我给他回了张字条:

“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星期天我休息,你有衣服要洗吗?

他的回复是:

“谢谢,恕在下不能成人之美。

”也许是怕拒绝会伤害我,他在字条的下端画了一枝小小的玫瑰,虽然画得不是很好,看起来像朵喇叭花,可我猜想他想表达的一定是玫瑰。

那张字条让我胡思乱想了半天。

他可真会说话,以为我是免费洗衣机啊,还成人之美。

我也较起真儿来,在纸上画了一台洗衣机,旁注:

“免费,不洗白不洗。

第二天,我在门前看到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两件格子衬衣,我发现衣服一点也不脏——他是怕拂了我的好意!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星期,一天早晨我起床后发现门上贴了两张字条,一张上面画着美丽的雪花,雪花的下面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儿,另一张上面写了一句话:

“小心路滑。

”我一看就明白是下雪了,他要我走路小心。

下楼一看,外面果然白茫茫的一片,一般暖流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迫切地想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

第二天,我在他的门上贴了一张画,上面画了一个腼腆的女孩子,睁着好奇的眼睛说:

“隔壁的,我想见你。

你猜怎么着,他的回复是一只龇牙咧嘴的恐龙,没有只言片语。

我知道他是在告诉我他是一只恐龙,怕吓着我。

于是我礼尚往来地画了一只吐着舌头扮着鬼脸的青蛙,言下之意是说我才不怕他呢。

接下来的几天,我在期待和失望中度过,因为再没有他的一点消息。

每天上班送我的是他门上那把铁锁,下班后迎接我的依然是那把铁锁,仿佛那里压根就不曾住过人。

我失落到了极点,难道他招呼也不打就搬走了?

原来……

7.指出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分)

(1)隔天,我在门缝里看到了我那5元钱和一张怒气冲冲的字条:

答:

(2)我的字条换来的是10块阿尔卑斯奶糖和一张温情脉脉的字条:

答:

8.概括文中的“他”与“我”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

9.请写出“我”对“他”心理变化过程。

(筛选、理解表达均可)(4分)

10.你喜欢文中对“他”吗,为什么?

11.请你发挥你的想象,给这篇小说续写结尾。

(100字左右)(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2.某中学校刊的一个栏目选定了以下四篇文章,请你为该栏目拟一个恰当的话题。

要求:

参照下列任一题目的结构进行概括,不超过15字。

①《诚信为你带来幸运》②《善良是你快乐的源头》

③《节俭使你安稳无忧》④《宽容让你成大器》

13.阅读新闻,回答第6-7题。

  中广网重庆12月3日消息(记者刘湛)随着重庆前段时间气温连日陡降,巫山景区红叶变色率已经达到了90%,深红色的红叶灿如晚霞,10万余亩红叶树已经将巫山装扮得层林尽染。

今日,重庆长江三峡第三届国际红叶节在巫山隆重开幕。

  旅游局宣传科工作人员介绍,巫山旅游局从11月中旬起每周推出红叶指数实时播报,该指数将红叶景观的“质”与“量”简化为指数值形式,并分级代表观赏价值。

红叶指数分为三级:

“1级红叶指数”代表叶子变色率为10%到35%之间,处于叶片发黄状态,较适宜出游观赏;

“2级红叶指数”代表叶片变色率为35%到60%之间,处于红黄与橙红之间,适宜观赏;

“3级红叶指数”代表叶片变色率为60%到95%之间,全部是深红、暗红或紫红色,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

  旅游局专家告诉记者,每到天气转冷,植物树叶叶绿素合成受阻并逐渐变为红黄、橙红等艳丽色泽。

今年的巫山红叶最佳观赏期将在12月中旬。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4分)

  

14.阅读两则材料,谈谈你的发现和看法。

  【材料一】

  2009年中国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大事记

  2009年9月气候变化峰会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

中国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

  2009年11月26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夕中国政府正式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通过专题片《中国宁夏:

行动带来改变》,中国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

“富裕国家应该为气候变化偿债”——哥本哈根气候峰会门外游行示威的NGO组织打出来的一则横幅。

(NGO,即英文“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

NGO不靠权力驱动,也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其原动力是志愿精神。

阅读材料一,我的发现是:

对比两则材料,我的看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