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290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docx

五年级写字教案下册

第一课山字旁立刀旁

教学要求:

掌握山字旁、立刀旁的书写要领,学写山字旁、立刀旁的字。

教学重难点:

山字旁、立刀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峡”,分析山字旁的特点:

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山”字在字中位置偏上。

三、教师示范书写,学生对空书写。

四、学生练习书写“峡”字,选择典型病例,查找病因:

1.“山”部过长。

2.“山”部过低。

五、练写“峡”、“崩”、“岷”、“岳”。

六、按以上步骤练写立刀旁的字。

书写要领:

立刀旁形态狭长,比字左部件要长。

立刀旁的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七、练写一段话。

八、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

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来?

 

第二课食字旁春字头

教学要求:

掌握食字旁、春字头的书写要领,学写食字旁、春字头的字。

教学重难点:

食字旁、春字头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饲”,分析食字旁的特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

食字旁的撇稍高一点。

三、教师示范书写,学生对空书写。

四、学生练习书写“饲”字,选择典型病例,查找病因:

1.字左太小。

2.字形歪斜。

五、练写“饲”、“馆”、“饶”、“饰”。

六、按以上步骤练写春字头的字。

书写要领: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

春字头的三横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七、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三”字?

八、练写一段话。

九、小结:

食字旁、春字头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

 

选字书写指导

(一)

教学要求:

练写五下语文课本第一单元(1-4课)的难写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鼠”、“盏”、“藜”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鼠”,分析字形特点:

上面的“臼”要占字的一小部分,稍偏左。

下面的“

”,两个“

”向左斜,“

”向右伸出。

学生练习,评议。

三、出示例字“盏”,分析字形特点:

上半部分的“戋”,两横偏左,上斜;“

”向右伸出,以求平衡。

下半部分“皿”的一横较长,托住上面。

学生练习,评议。

四、出示例字“藜”,分析字形特点:

此字笔画多,要注意上中下大小比例。

“艹”、“

”要写得稍扁,“人”要顶着横中线起笔,左右伸展,让“

”写得宽松。

上下要对齐。

学生练习,评议。

五、指导练习“谣、煎、寂、寞、裸、露、屐、齿”等字。

 

第三课避就和交错

教学要求:

知道什么是“避就”、“交错”,通过例字掌握避就、交错的书写要领。

教学重难点:

掌握如何做到避就、交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砚”,分析字形特点,引出“避就”的概念。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相互要避让,叫做“避就”。

“砚”字“石”部缩小以避让。

三、范写“砚”字,边写边说要领。

四、学生练写,教师行间指导。

五、出示病例,共同分析病因。

1.“石”未避让而碰撞。

2.“石”偏低而碰撞。

3.左右分离。

六、讲清什么是“交错”: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通过“避就”,左右两边就产生了相互“交错”,使字形紧凑和谐。

七、练习书写“溢、娓、姥、炊、杖、叨、吟”等字。

八、练写一段话。

九、想一想:

“避就”和“交错”各是什么意思?

它们之间有关系吗?

 

第四课左右结构

(一)

教学要求:

掌握左窄右宽、左宽右窄的字的书写要领,学写相关的字。

教学重难点:

恰当把握左右两边的比例和距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涯”、“判”,比较两字的异同:

两字都是左右结构,“涯”字左窄右宽,“判”字左宽右窄。

三、示范书写,边写边强调注意点。

“涯”字三点水要注意三点的呼应,左右要注意避就,“圭”部的四横间距相当。

“判”字左边一撇要掌握好角度,左右距离适中。

四、学生练写上面两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学生所写的字。

六、练写“掺、性、伪、刹、粼、戳”等字。

七、小结本课,思考:

在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

八、作业:

练写一段话。

 

选字书写指导

(二)

教学要求:

练写五下语文课本第二单元(5-8课)的难写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爹”、“历”、“揭”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爹”,分析字形特点:

上面的“父”撇捺舒展,左右对称。

“多”下面的“夕”稍大,上下对齐。

学生练习,评议。

三、出示例字“历”,分析字形特点:

“历”字中有两个撇和一个“”,易写斜。

外框“厂”的撇在左半格,里面的“”要偏右,不能太斜,字才平稳。

学生练习,评议。

四、出示例字“揭”,分析字形特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右边的“日”稍窄,“

”稍宽大;“

”在“

”的位置偏上。

学生练习,评议。

五、指导练习“籁、卢、仰、饶、萦、漆、断、凭”等字。

 

第五课左右结构

(二)

教学要求:

掌握左右相等、左边短小的字的书写要领,学写相关的字。

教学重难点:

恰当把握左右两边的比例和距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软”、“赌”,比较两字的异同:

两字都是左右结构,“软”字左右相等,“堵”字左边短小,位置偏上。

三、示范书写,边写边强调注意点。

“软”字“车”部下面一横左伸右缩,“欠”部撇短捺长,左右注意避让。

“堵”字“土”旁短小,位置偏上一些。

四、学生练写上面两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议学生所写的字。

六、练写“歼、欧、乳、瞎、碍、叽”等字。

七、小结本课,思考:

两边的宽窄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作“左右相等”?

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八、作业:

练写一段话。

 

第六课左右结构(三)

教学要求:

掌握右边短、左右都短的字的书写要领,学写相关的字。

教学重难点:

恰当把握左右两边的比例和距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耙”字、分析字形,小结书写要领:

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

范写、学生练写、评议。

三、出示“幻”字,分析字形,小结书写要领:

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

范写、学生练写、评议。

四、讨论:

右边短、左右都短的字还有哪些?

六、练写“配、扭、锄、即、印、虾”等字。

七、小结本课,思考:

书写“右边短”的字应该注意什么要点?

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依据是什么?

你能说一说吗?

八、作业:

练写一段话。

 

选字书写指导(三)

教学要求:

练写五下语文课本第三单元(9-12课)的难写字。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兹”、“蕊”、“饲”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书写工具。

二、出示例字“兹”,分析字形特点:

写“

”时,要注意撇长折短,撇的方向相同。

左右两个“

”,右边的稍大些。

学生练习,评议。

三、出示例字“蕊”,分析字形特点:

上面的草字头要窄一些,扁一些。

下面的三个“心”,上面的和右下的要大一些。

学生练习,评议。

四、出示例字“饲”,分析字形特点:

此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写“司”时,外框“”只盖住“

”右边一半。

学生练习,评议。

五、指导练习“卑、饰、掺、涯、质、婴、惹、孕”等字。

六、指导阅读《汉字演变小知识》一文。

第7课上下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上宽下窄型:

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关部较窄。

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

⑵上窄下宽型:

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

如“界”字的“田”部写得窄些,“介”部写得宽大舒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上宽下窄型:

①“立”部过窄。

②“日”部过宽。

⑵上窄下宽型:

①“皿”部过窄。

②“子”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8课上下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两种类型——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中、下部件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中宽型:

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

如“菩”字的“艹”、“口”部写得较窄,而“立”部则写得较宽。

⑵中窄型:

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则写得较窄。

如“意”字的“立”、“心”部写得较宽,而“日”部则写得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中宽型:

①“立”部过窄。

②“艹”、“口”部过宽。

⑵中窄型:

①“立”、“心”部过窄。

②“日”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9课左右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和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左右部件的宽窄比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右相等:

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宽度基本相等,如“相”字的“木”与“目所占的宽度基本相等。

⑵左窄右宽:

这一类型的字左半部写得较窄,而右半部写得宽。

如“佛”字的“亻”部较窄,而“弗”部则较宽。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右相等:

①“木”部过窄。

②“目”部过窄。

⑵左窄右宽:

①“亻”部过宽。

②“弗”部过窄。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0课左右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部、中部和右部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中宽型:

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较宽。

如“倒”字的“亻”、“刂”部都很窄,而“至”部却较宽。

⑵中窄型:

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

如“砌”字的“石”、“刀”两部分较宽,而“”部则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中宽型:

①“至”部过窄。

②“至”部过宽。

⑵中窄型:

①“”部过窄。

②“”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1课半包围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双包围的三种类型——左上包围、右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左上包围:

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

如“座”字“广”部撇画斜长,“坐”要写端正。

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

⑵右上包围:

右上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也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也要写端正。

如“戒”的“戈”部斜钩倾斜纵长,“廾”部要写端正。

同时,其被包围部分的左侧应突出包围圈。

⑶左下包围:

左下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还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仍然要写端正。

如“建”字的“廴”部长捺斜下,“聿”部要写端正。

其被包围部分应从上面突出包围圈。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左上包围:

①“坐”部歪斜。

②“坐”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

⑵右上包围:

①“廾”部歪斜。

②“廾”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

⑶左下包围:

①“聿”部歪斜。

②“聿”部过短,上面没有突出包围圈。

三、练习

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2课半包围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三包围的三种类型——上包下、下包上和左包右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上包下:

上包下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应向上靠拢。

包围部分

的两竖要写直。

⑵下包上:

下包上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短,其被包围部分就要写得长大,并有一

半左右露出包围圈。

如“山”的“凵”部短而宽,其中竖就很长,有

一半露在包围圈的外面。

⑶左包右:

左包右类型的字包围部分的上横较短,下横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则半

露半藏。

如“巨”字的“匚”部上横短而下横长,故“”部半露半

藏。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上包下:

①“”部偏下。

②“”框过短。

⑵下包上:

①包围部分过长。

②被包围部分过短。

⑶左包右:

①上横过长。

②下横过短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3课包围结构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内斜的两种类型——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

教学重点:

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小方型:

小方型字的字形小而接近正方,其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

如“口”字

的两竖均向内斜。

“品”字、“回”字可参用此法。

⑵扁方型:

扁方型字的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

如“四”字的左右两竖均向内倾斜。

“古”字、“吕”字可参用此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小方型:

①竖画过直。

②竖画过斜。

③横折无提顿。

④下横过斜。

⑵扁方型:

①两竖过直。

②两竖过斜。

三、练习

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14课包围结构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垂直的两种类型——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

教学重点:

左右两竖垂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长方型:

长方型字的左右两竖长而垂直。

如“目”字的两竖较长而且很直。

“直”

字可参用此法。

⑵大方型:

大方型字的形态宽大,其左右两竖很直。

如“因”字的左右两竖就写得很直。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长方型:

①两竖内斜。

②两竖外斜。

③横折无提顿。

④末横写成挑画。

⑵大方型:

①竖画外斜。

②竖画内斜。

三、练习

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15课独体字

(一)

教学要求: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平衡中求变化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

平衡中求变化。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小非

三千

夫人求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小”的左右对称平衡,例字中左点写得略低,右点写得稍高,就显得比较生

动。

⑵“非”的左右非常对称,把左竖写短一点,右竖写长一点,六个短横的形态又

各不相同,这样既保持了平衡,又富有变化。

⑶“三”由三个横画组成,若把三横写得粗细、长短一样,就十分呆板。

把上两

横写短些,就好看多了。

⑷“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

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⑸“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

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⑹“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

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⑺“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

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练习书写独体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16课独体字

(二)

教学要求: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不平衡中求平衡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

不平衡中求平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生年可

牙子力

也之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生”的左边多一撇,但由于竖画写得粗壮,下面两横左长右短,就求得了整

体的平衡。

⑵“年“的中竖为什么写得十分粗壮?

三横为什么左长右短,收笔都顿得很重?

细心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求得平衡的重要手段。

⑶“可”写不好就会向左下倾倒,但由于竖钩写得粗壮有力,上横的收笔重顿,“口”

部上吸,靠近横画,就稳定了字形,使整个字像塔吊一样。

⑷“牙”的竖钩极粗壮有力,撇画却写得短小轻巧。

如果反过来把撇画写得粗壮

长大,把竖钩写得细瘦轻巧,这个字还能平衡吗?

⑸“子”只有弯钩这一个支撑点,因此把弯钩写得粗壮有力,是保持整个字形平

稳的重要手段。

⑹“力”的本身就是斜的,写不好就会倾倒,但由于横折钩写得粗壮有力,稳稳

地撑住了全字,因此反而显得更加生动。

⑺“也”的大部分笔画集中在左上侧,由于竖弯钩写得粗壮舒展,所以保持了整

体的平衡。

⑻“之”的上边“”紧凑而呼应,虽然它们并不平衡,但由于捺画写得粗壮有力,仍然感到十分平稳。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练习书写独体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