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146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赏析文档格式.docx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作者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

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

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这是春回大地时的姹紫嫣红、无限生机。

再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

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春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写出了动态,也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酸涩到肥肥黄黄的圆甜,那黄中带红的丰润,如何不叫人馋涎欲滴!

以上各句中的“动”“多”“冷”“悦”“空”“绿”“闹”等都是活用词,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各有妙用,但其共同点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中国古典诗歌中词序的颠倒

在古典诗歌中为了适应格律诗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效果,句子里常常有倒置词序的现象。

主要有:

2.1定语与中心词倒置

“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咏柳》)中,“一树高”——“一高树”。

2.2主语与宾语倒置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泉声咽危石”——“危石咽泉声”:

受到了高而险的石头的阻挡,清泉发出低沉的声音;

“日色冷青松”——“青松冷日色”:

深山松林葱郁,使照在青松上的阳光也给人寒冷的感觉。

2.3状语与谓语的倒置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抒情主人在深秋时节,独自一人伫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十二个字,表意丰富,即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环境,把自己置身于“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

那“层林尽染”的万山,那“竟发”的百舸,长空搏击的雄鹰,嬉戏的游鱼……景色雄奇,色彩瑰丽,给人“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

这种倒装手法的应用,使诗歌语言凝练、言简意赅,用有限的篇幅蕴含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疏朗流畅,节奏鲜明。

3中国古典诗歌中字词的省略

中国古典诗歌中字词的省略,是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空间。

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中写道: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至乎。

”诗词鉴赏离不开一个“想”字,诗歌中的“意象”,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通过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读者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去体验,去感受那一个个“无我之境”,才能真正品出“余味曲包”,韵味无穷,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意境,才能被作品传达的真情所感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却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渭城曲》)在交代了时间、地点并渲染了气氛之后,突转笔锋,总写酒席结束时,主人劝酒辞行。

还有《送别》,抓取的是别后一个人回家的场面: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不写“执手相看泪眼”,不写殷殷话别,不写别后的瞩目遥望。

这种想法即让人想起海明威的冰山风格,留下大片的空白让读者去填补,去想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这首散曲有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想象、填补:

一位天涯游子于秋意浓厚之中更显孤独、凄凉。

“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

”(叶圣陶)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经过联想、想象,那看似孤立的“象”留下的空白,却因“意”的深沉而变得“貌合神离,似断实连”,诗词的韵味就犹如老白干,越品越醇厚。

总之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为了表达丰富的情感,有时因为句式、字数、音韵的需要,或者为表达效果的需要就绪对诗歌语言进行变形。

而“变形”的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状物如在眼前,写人则跃然纸上,读之则令人过目不忘,吟之,则余音绕梁,视之,则韵味无穷”。

可以说“片言可以明百意”,而这也恰恰是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变形的魅力,需要我们在此后的品读鉴赏中不断体会领悟。

诗词曲中的特殊词序现象归类

1.主语后置。

崔颢《黄鹤楼》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像他远在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

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

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

叶梦得《贺新郎》词: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定语挪前。

王昌龄《从军行》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刘叉《从军行》诗: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闻横笛声)都是同类的例子。

陆游《昼卧》诗: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

b.定语挪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春夜喜雨》诗: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花重)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

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

舟。

”(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都是同类的例子。

6.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时说:

“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

渔舟之下导致‘莲动’。

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

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

”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

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

‘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

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近年来,诗歌鉴赏的题型在高考题目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题目对考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可考生面对千姿百态的诗歌,总感觉手足无措,脑中茫然,究其原因,是读不懂诗歌。

既然读不懂,又怎么能谈鉴赏呢?

所以,我认为学生鉴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告诉学生们如何解读古典诗歌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

古代诗词的语言,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同古代散文,同现代诗歌都有不同的地方。

古代诗词很注重精练,用词非常俭省的诗歌要表达丰富的情感,有时应句式、字数、音韵的需要,有时因为表达效果的需要,就会产生独具魅力的诗歌语言的“变形”:

句子成分的省略,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句子成分的顺序变换,词类的活用等。

如果不了解或不能自觉地感知这些诗歌语言的组织规律,往往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障碍,从而影响答题,所以要真正理解一首诗歌,必须从它的语言下手,在鉴赏中还原这些变形的语法,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含义。

一、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语省略。

王勃的《送杜少府》: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前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

谓语省略。

刘禹锡的《至潜水驿》: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很容易发现谓语省略了,“噪”和“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作的,前两句省略了谓语,“鼓”、“鸡”的动作在字面上没有说明,但可体会出。

前两句的意思是,为迎社日,枫林里响起了鼓声,中午时分,鸡在茅屋旁边啼叫。

2、谓语省略在古代诗词中是极其多见的。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

《秋浦歌》第十四首)前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冶炼”。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

《月夜忆舍弟》)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响起”。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

《题破山寺》),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藏”。

3、介词的省略。

王维的《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介词结构作状语,而介词结构只剩下了“松间”、“石上”,省略了介词“于”。

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前句中的“日沉阁”是“日沉于阁后”的省略,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和方位词都省略了。

把握诗歌中的省略的词,体会诗歌的具体内容。

诗歌是一种跳跃性的艺术,它讲究含蓄美,不直露,总要留下一块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感受诗的内蕴力。

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和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

杜甫《春日忆李白》中两联: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句意是李白的诗象瘐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

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看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就引起了对深厚的友谊的回忆,这个意思不是很清楚吗?

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感到是多余了。

诗歌就是如此。

几个意象要靠读者的想象、补充,才能连缀在一起,而不是简单的将它们凝固起来,否则就失去了诗味,也就失去了诗歌的魅力。

二、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

在古代诗词中,一个句子就是一两个或几个名词性词组,这种情况很多。

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陆游的《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北风大散关。

杜甫的《旅夜书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音韵铿锵,意象俱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

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这两句写了十种景物十个名词,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正好点了“商山早行”这个题。

首先,鸡声和月点明早,茅店又是山区特有的景物。

“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

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

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

三、句子成分的顺序变换。

在正常情况下,句子的各种成分是有一定顺序的,但,古代诗词有不少特殊的句型,其中各种成分的顺序变换是多种多样的。

如:

刘长卿《逢雪》“风雪夜归人”,应为“人归”;

杜甫《咏怀五百字》“取笑同学翁”,应为“同学翁取笑”;

再如:

“将军金甲夜不脱”中指不脱金甲;

“绿水人家绕”中指绕人家;

“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齐山登高》)插的宾语本是“满头菊花”;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即:

笑我多情,“多情”是“笑”的补语。

由于声律和修辞等的要求,古诗中词序倒装的现象随处可见。

不过,诗歌中的这种倒装语序,不仅体现了诗歌艺术的错位美,更主要地体现了作者在诗歌中真正要强调的思想感情。

记得学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时,有学生认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比原句更容易理解。

比较这两种语序,改后的句子画面中心归结于“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

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远远不如原句中“浣女”、“渔舟”之动鲜明可见;

而且“浣女”、“渔舟”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能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

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从而更写出了作者对远离官场生活的向往之情。

又如辛弃疾的《贺新郎》: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的诸葛亮呢?

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

语序的变换,还有积极的意义,那就是增加诗味,使句子成为诗的语言。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有人以为就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是不对的。

“香稻”、“碧梧”放在前面,表示诗人所咏的是香稻和碧梧,如果把“鹦鹉”、“凤凰”都挪到前面去,诗人所咏的对象就变为鹦鹉与凤凰,不合秋兴的题目了。

又如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且看欲尽花径眼,莫厌伤多酒入唇”,上句“径眼”二字好像是多余的,下句“伤多”(感伤很多)似应放在“莫厌”的前面,如果真按这样去修改,即使平仄不失调,也是诗味索然的。

这些地方,如果按照散文的语法来要求,那就是不懂得诗词的艺术了。

四、词的活用

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中,“花”和“斜”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刘禹锡的《酬乐天》“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春”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形容万木茂盛,是取名词所代表事物的特征作比。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中,“青”为形容词作名词,指青青的山色。

王维的《从歧王》: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两句意为涧花很白,以为粉色不算白;

山月很明,以为灯光不算明。

形容词“轻”和“少”用作意动词。

杜甫的《泛江送客》:

“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前句中的“劝杯”是“劝人多饮的酒杯”,“劝”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后句中的“吹笛”是“吹着怨曲的笛子”,“吹”为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动词用作形容词,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后的名词不是宾语,而是所修饰的对象。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中,“大”本是形容词,但这修饰庇(庇护)作用就如同副词了。

古代诗人为了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在句中起到点铁成金的作用。

例如,全国高考题中王维的《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金石,日色冷请松。

薄暮空潭曲,空禅制麦龙。

”从字面上看,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游览诗,主要描写经过香积寺时所见的景物,但表现的意境如何呢?

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里面的重点字词来分析。

不难看出有两个字活用,“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由此可见,此诗通过“咽”、“冷”两字传神地显示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难怪《诗境浅说》曾写道:

“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

著一‘冷’字,则深辟之景若见。

昔人所谓诗眼也。

确实,诗歌中的一些字词词性的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所以,它也是古人锤炼字眼的重点。

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线”。

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

这两句的意思是:

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了一层白毡;

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像叠起的青线。

还有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曙”、“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两字都活用为形容词。

两句意思是:

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江南(渡江)早已着上春色。

这些词性的活用使诗歌展现了一种难以言语的意境。

总之,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它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即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为此,特殊的语言是它的必需。

我们鉴赏诗歌时必须抓住诗人所运用的这些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

因为这些妙字佳句是诗人从“几万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的足以表达诗歌内容的词句,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地方也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所以,只有真正掌握了它的这种语言结构,并以此为突破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诗歌的意境,对问题的解答也才能更得心应手。

修辞之倒装

【引子】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诗。

这句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大雨将至的山村景象。

除了数词、方位词运用得好外,它最主要的特点是运用了倒装的修辞方法,本应该是“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意思为天边还偶尔看得见七八颗星星,转眼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预示着大雨将至。

天外稀星表明时间已是下半夜,快要天亮了。

山前疏雨对夜行人却是一个威胁,这是一个平地波澜,可想见夜行人的焦急。

有这一波澜,便把收尾两句衬托得更有力。

这句诗接连运用倒装的修辞方法,真是于平板中生变化,化平淡为新奇,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基本概念】

倒装,是一种较常见的修辞方法,一般的解释是颠倒正常的语法顺序,以强调句子中的某些部分。

倒装是指有意颠倒语句在语法或逻辑上的次序的修辞方法。

也就是说倒装是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有时刻意颠倒句子成分或分句的一般次序,把句子的一般次序变为特殊次序的修辞方法,是一种用颠倒词序来加强语气、协调音节或错综句法的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方法大多表现在诗词对联中,在现代文的写作中运用得也极为广泛。

【基本分类】

诗词往往因为格律的要求或意境的需要而打破正常的语序,也就是使用倒装的修辞方法。

具体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语后置,即谓语放在前面。

如: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句话的语序应是“晴川汉阳树历历,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二、宾语前置。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这句话的正确语序应是“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

篇三:

诗词鉴赏

07年初三语文复习教学案之十五

(专题:

古诗文赏析)

命题人:

蒋海姓名班级学号

【考点要求】

理解选文思想感情,了解选文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考查内容】

七年级上

1、《次北固山下》(王湾)P21页2、《赤壁》(杜牧)P23页

3、《浣溪沙》(苏轼)P24页4、《十五夜望月》(王建)P109页

5、《水调歌头》(苏轼)P111页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P139页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P141页8、《秋词》(刘禹锡)P142页

9、《迢迢牵牛星》P206页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P208

七年级下

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P28页2、《登岳阳楼》(杜甫)P30页

3、《古诗三首》:

《蝉》(虞世南)P137页《孤雁》(杜甫)P138页《鹧鸪》(郑谷)P139页

4、《咏荷诗歌五首》:

《采莲曲》(王昌龄)P213页《莲叶》(郑谷)P213页《赠荷花》(李商

隐)P214页《白莲》(陆龟蒙)P214页《莲》(苏轼)P215页

5、陆游《卜算子〃咏梅》P232页6、《木兰诗》P23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