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154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docx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

小班健康教案《厨房里的叔叔阿姨》

教案目标:

1、使幼儿认识厨房的主要设备,初步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

2、让幼儿感受厨房里的叔叔阿姨的辛苦。

3、教育幼儿要热爱、尊敬他们。

教案重点:

让幼儿认识厨房里的主要设备,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难点:

体会厨房里叔叔阿姨的辛苦。

教案准备:

幼儿用书画面"厨房里的叔叔和阿姨"娃娃家厨房设备(刀、砧板等)

教案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课堂(让幼儿想了解厨房里面叔叔阿姨的工作)教师: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吃营养的饭菜,那是谁为我们准备的这些饭菜呢?

(幼儿回答)老师:

(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他们都在忙着给我们做饭,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工作的。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厨房的各种设备,了解炊事员的劳动过程,知道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教育幼儿要尊敬、热爱他们。

2、了解厨房中几种主要设备的名称、用途,知道这些东西很大、很重,使用起来很累,初步感受炊事员的辛苦。

教师:

你们认识这里的东西吗?

教师:

它们叫什么名字?

是用来干什么的?

(刀和砧板是用来切菜的,煤气灶点起火来可烧饭、烧菜,锅是用来煮饭。

烧菜、烧汤的,铲子是用来炒菜的…)教师:

你们在家里看过妈妈或者是奶奶煮饭吗?

教师:

他们是怎么煮饭的?

我们厨房里的叔叔阿姨啊,帮我们煮饭好辛苦。

教师:

因为我们幼儿园里有那么多的小朋友,老师,还有阿姨,都是吃那些叔叔阿姨做的饭菜,所以阿姨们要做很多很多的菜,洗很多小朋友的碗等会很辛苦。

教师:

叔叔阿姨每天除了做饭和做菜还要干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做点心、磨豆浆等)教师:

叔叔阿姨每天要为小朋友磨豆浆、做好吃的点心;使小朋友们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工作很辛苦。

教师:

所以啊,我们小朋友要对厨房里的叔叔阿姨有礼貌,爱惜他们做的饭菜,不剩饭,不撒饭,不挑食,我们吃点心或者是吃饭的时候都要吃的干干净净的,珍惜叔叔阿姨的劳动成果。

3、请幼儿看幼儿用书画面,欣赏儿歌《炊事员》,进一步强化幼儿对厨房里叔叔阿姨的热爱之情。

教师:

那现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书里面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我们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你们仔细听听儿歌说了些什么。

(老师朗读儿歌,幼儿进行回答。

)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儿歌。

三、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小刺猬运纸箱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动。

2、能够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体验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箱(去掉上下部分)、地垫若干。

2、小刺猬头饰、“果子”每人一个、小熊手偶一个。

3、课件。

活动重、难点:

学习用侧身滚动的方法带着纸箱动,体验身体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角色扮演,活动身体。

(1)教师扮“刺猬妈妈”,小朋友们扮“刺猬宝宝”。

(2)“妈妈”带“宝宝们”做热身运动。

2、提问:

小刺猬有一项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一起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小刺猬的本领(滚动)。

3、“妈妈”教“宝宝们”学习本领——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1)“妈妈”示范,教给“宝宝”动作要点:

侧身滚动时下巴要下压,两只手交叉放在胸前,双腿要绷直,全身绷紧向自己身体的一侧做翻滚。

(2)分组请“刺猬宝宝们”玩滚动游戏,并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提醒大家注意保持距离,不要碰到别人。

4、游戏“小刺猬运纸箱”。

(1)用小熊手偶创设情境,引出“运纸箱”的主题,引导幼儿说出用侧身滚动带着纸箱动的方法。

(2)“小刺猬运纸箱”,鼓励“宝宝们”克服困难,坚持把纸箱运到终点,完成任务的“小刺猬”会得到一个“果子”作为奖励。

5、“得到‘果子’了,好高兴啊,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

”“妈妈”带“宝宝们”做放松运动,活动结束。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一、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生活中,与人合作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教育学生懂得,学会与人合作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引导学生在与同学相处时,学会与人交往。

知道与人合作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学会与人合作,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

二、教学准备

写有与人合作方法的字幅及成语、配乐录音故事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今天我们先来听个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听到了什么?

2.学文明理

(1)听了刚才的故事,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三年级

(2)班的科技活动搞得很成功的窍门是什么?

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窃门。

(2)找到了三

(2)班的窍门后,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计[咨询台]中的话,看一看是否有道理。

3.活动明理

(1)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词语,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哪些行为对自己学会与人合作有好处。

(2)现在我们共同编个童话故事,老师说一句,然后同学们按顺序每人添上一句,使我们的故事动听又有趣。

同学们说说自己在做故事接龙游戏时的感受。

(3)现在我请五组同学,每组两名,为大家表演猜成语的小品。

(教师将准备好的成语字条拿出,请学生抽签,并请学生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

(4)现在我们来做出包围圈游戏:

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包围者,一组扮演突围者,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

4总结全课

要想让自己健康成长,使自己生活得愉快,就要学会与人合作。

下课的,同学们要认真的看看书上[实践园]中的十六月条有关学侍与人合作的内容,并按照书中的要求,把它画下来,看看自己的苹果树是否美丽。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注意特点、培养自己的注意能力。

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提高注意的稳定性。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讲,教师讲相同的内容,为什么学习的效果不一样呢?

这除了与本人的努力程度有关,还与注意力集中不集中有关。

下面我们学习一课与注意力有关的课文,题目是《学习要专注》。

(二)学文明理

(1)教师读一篇课文,然后让学生默读一遍。

(2)(分组讨论: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学习时为什么要专注?

(三)学生活动

1、说一说,讨论后,找代表发言。

吴义为什么成绩不佳?

除了自己努力程度不够以外,更主要的是上课精神不集中,学习不专注,边听边玩,经常走神儿,所以老师讲的知识他没有听到,作业当然就不会了。

帮助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点:

A、要用眼,仔细看。

B、要用耳,仔细听。

C、要用脑,勤思考。

D、要动口,敢发言。

E、要动手,认真写。

请记住:

课堂学习是我们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讲时要努力排除干扰,自觉听讲。

2、走迷宫

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先走,看能不能走出,然后同组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

想想做做:

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容易分散,通过“想想做做”或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竞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3、做一做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和控制能力差的特点,通过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意力也就集中了。

训练时特别注意三点:

A、保持良好坐姿:

趴在桌上听讲容易疲劳,也容易影响身体的发育。

B、注意排除干扰:

课桌上不要放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文具,当自己注意力分散时,心理就要暗示自己,写出明显的警示语提醒自己。

C、怎样调节自己的课堂行为呢:

人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来说,刚上课时需要注意力转移,尽快转移到这节课上来。

当我们听讲或思考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疲劳;当老师在抄板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放松一下;教师总结和归纳时,又要集中精力,把重点记住。

(四)总结全课

一、教学目的

情绪对人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很大,教育学生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做一个快乐的小学生。

二、教学准备

准备活动中所要用的各种情景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三年级小学生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交往过程中的纠纷、误会不善于处理,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感情用事,从而影响同学关系,自己也很苦恼。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做一个令人喜欢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遇到不同的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才不会感情用事,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今天我们学习《做情绪的主人》这一课。

2.学文明理

(1)读遍课文,让学生思考。

A关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退步了?

B小花是怎么对待跳绳失利的?

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

(2)议一议

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A、宣泄法。

B、转移法。

C将心比心。

D、挫折不一定都是坏事。

3、活动明理

(1)演一演

建议6位小品扮演者提前进行排练,尤其要挑选好女主角王小燕,以确保表演成功。

议论时,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请几位同学谈谈看法。

师:

王小燕爱生气好不好?

为什么?

生:

不好,生气影响身体健康。

生:

生气容易使人得病。

生:

生气容易影响同学关系。

看过“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的人还看了:

1.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2.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设计

3.三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实施方案

4.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5.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教案

6.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中班《我的五官》优秀健康活动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五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节健康课,让幼儿知道五官的作用,让幼儿知道要保护我们的五官,一面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活动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发现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称

2、观察五官的相对位置和外形特征,初步了解保护五官的一般常识

3、学习保护五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五官,知道保护五官的重要

难点:

让幼儿知道五官的名称,在学习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五官图像若干,五官脸谱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眉毛搬家》

宝宝累了,很早就休息了。

这时房间里传来争吵声。

原来是五官在争谁的本领大。

谁也不让谁。

眉毛一声不响,眼睛嘴巴耳朵鼻子以为眉毛一点本领也没有,就把眉毛赶走了。

结果宝宝上幼儿园时,汗水流下来。

一直流进眼睛里。

宝宝摔倒了,鼻子耳朵嘴巴都受伤了。

2、了解五官的作用

提问:

你们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吵架吗?

他们先把谁赶走了?

(五官在为谁的本领大而吵架)(先把眉毛赶走了)

眉毛被赶走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没有了眉毛,宝宝为什么会摔倒呢?

(因为眼睛看不见了)为什么眼睛看不见?

(因为汗水流进眼睛里了)那为什么汗水会流进眼睛里?

(因为眉毛不见了)

小结:

眉毛有挡汗水的功能。

3、续讲故事

听了小朋友的话,它们都知道了,原来眉毛也有很大的本领,不能少了它。

就赶紧把眉毛请了回来。

(教师把眉毛粘回原来的位置)眉毛不能少,那到底谁本领大呢?

它们一起看着眼睛:

“眼睛眼睛,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

”眼睛被赶走了。

(教师拿掉眼睛)

提问:

小朋友们想一想没有了眼睛,会怎样呢?

(看不见东西了)

体验:

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向前走几步闭上眼睛,转过身来再找找自己的位置。

提问幼儿,明明,你们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吗?

(不能)为什么?

(看不到了)睁开眼睛,回到位置问幼儿:

刚才眼睛看不见了,你们有什么感觉,眼睛有什么作用呢?

(黑黑的、有些害怕)(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周围的事物)(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感觉很幸福)

小结:

眼睛可以让我们看见周围的事物,眼睛不能少。

(粘回眼睛)

4、续讲故事

五官他们赶紧把眼睛请了回来,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那到底谁最没有用呢?

五官们你看我,我看你,他们又一起说:

“鼻子鼻子,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

”于是鼻子被赶走了。

(拿掉鼻子)

提问:

鼻子真的没有用吗?

出示白酒和醋,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中的两个小瓶中分别装着,白酒和醋,小朋友们想一想,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那个瓶里是白酒,那个瓶里是醋?

(幼儿自由猜测)那我们用眼睛能区分出它们吗?

(不能,它们都是透明的)。

那到底应该怎样做呢?

(用鼻子闻)我们一起来闻一闻。

分别请幼儿闻白酒和醋:

你闻到的是什么?

(酸味、辣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用鼻子闻出来的)

体验:

用手捏住鼻子有什么感觉?

小结:

对啊!

鼻子能帮助我们辨别气味和呼吸,所以鼻子本领也很大,它能少吗?

(不能)赶紧把鼻子请回来吧1(粘回鼻子)

5、续讲故事

鼻子不能少,鼻子回来了,嘴巴说:

“耳朵耳朵,一定是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

”耳朵被赶走了。

(取下耳朵)

提问:

没有了耳朵会怎么样呢?

体验:

捂住耳朵和放开双手,分别体验老师的指令,然后比较,为什么第一次小朋友都没有反应,第二次大家马上就做出动作了。

(捂住耳朵就听不见了)(放开耳朵听得很清楚)

小结:

耳朵能听见声音,所以耳朵不能少。

(粘回耳朵)

6、续讲故事

眉毛不能少,眼睛不能少,鼻子不能少,耳朵也不能少,它们一起大声地说:

“嘴巴嘴巴,肯定你最没有用了,你走吧!

”嘴巴被赶走了。

(取下嘴巴)

提问:

嘴巴真的能少吗?

(不能)(没有了嘴巴,我们不能吃饭、喝水、说话)

小结:

是啊,没有了嘴巴,我们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了,所以嘴巴也不能少。

(把嘴巴还原)嘴巴还有一个作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体验:

把鼻子和嘴巴捏住有什么感觉?

你再捏住鼻子放开嘴巴有什么感觉?

(不能呼吸)(可以呼吸)

原来嘴巴和鼻子都能帮助我们呼吸。

故事结尾:

五官当中,眉毛眉毛挡汗水,眼睛耳朵不能少,鼻子嘴巴用得着,五官个个本领高,少了哪个都不好,五官中谁也不能少,所以他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通过故事我们知道了,五官在生活中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就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五官,怎样保护五官呢?

学习保护五官

我们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

(不用脏手揉眼睛,不要用硬的物品碰眼睛、不要看过亮的事物、不要在过暗的地方看书)

怎样保护我们的鼻子?

(不乱抠鼻子、不往鼻子里塞东西、有鼻涕及时用纸擦)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

(不乱抠耳朵、不往耳朵里塞东西、)

怎样保护我们的嘴巴?

(不用手抠嘴,不往嘴里放大的东西,不大声喊叫)

教师小结: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五官,首先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健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的宝宝。

咦?

老师怎么听到五官又吵架了,(教师出示错位五官请幼儿看)他们又分开了,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怎么帮呢?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才行)

拼贴五官

1、你们知道它们在脸上的位置吗?

(眼睛在上面、嘴巴在下面、鼻子在中间、耳朵在头的两侧)

体验:

请一名幼儿粘贴五官

教师: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位小朋友虽然把五官的位置贴对了,但是你们看到这样的一张脸有什么样的感觉?

(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在哪里?

你们互相看看在你们的脸在于画上的脸有什么不同(五官位置要对称)

教师总结: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一张脸儿大又宽,弯弯的眉毛圆圆的眼,鼻子长在脸中间,嘴巴长在鼻子下面,耳朵分别在两边,这张脸多像我,笑嘻嘻的真好看。

2、我的这张笑脸拼粘好了,现在小朋友也快动手帮助你们的五官找准自己的位置,可别让他们再吵架了。

幼儿粘贴,教师分别指导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故事《眉毛搬家》引起了幼儿对五官作用的关注,于是,我就带着幼儿一起随着故事情节一起深入。

幼儿通过猜猜、看看、想想、等多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五官的作用,通过对五官缺一不可的认识后,很自然的就引导保护五官的话题上来,幼儿在自主谈话中都是围绕着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今后在日常生活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贴五官则要求幼儿准确掌握五官位置的基础上,来完成位置的对称,则是对能力强幼儿的提高。

[中班《我的五官》优秀健康活动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