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05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docx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笔记

高中历史笔记

必修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先秦时期

1、商:

内外服制度

(1)含义: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又称王畿;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2)特点:

附属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神权色彩浓厚

2、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1)分封制

A、背景: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初期社会动荡,实行分封制。

B、目的:

强化王权,控制地方。

C、对象:

亲族(同姓、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古国首领

D、作用:

强化王权,巩固统治

(2)宗法制

A、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继承上的矛盾,巩固统治秩序

B、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的长子)

C、作用: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世卿世禄特权),强化王权,家国一体;宗法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问题:

分封制与宗法制能否独立存在并发挥作用?

两者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分封宗法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血缘纽带。

(3)礼乐制:

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

问题:

从商周的政治制度中,你能总结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哪些特点?

王位世袭制;注重血缘关系,以宗法制为核心;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不断完善,但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

专制主义:

一种决策方式,特征是皇帝专断独裁,皇权至上。

中央集权:

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两大矛盾:

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2、确立与发展演变过程

(1)秦——确立

A、前提与背景:

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联系商鞅变法)

B、确立: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法律制度;选官制度

1)皇帝制度:

A、称号的由来:

见书P7

B、内涵: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3)地方制度:

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分封制

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大一统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世袭

官位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

不世袭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和相应爵位

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

4)法律制度:

细密、严苛;轻罪重罚

5)选官制度:

军功爵制度;选拔与考察制度

C、影响

直接影响:

巩固了秦王朝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深远影响:

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汉至元——演变

1)汉:

中央——中朝;地方——郡国并行制到推恩令,设置刺史;选官——察举和征辟制

2)隋唐

A、中央:

三省六部制——设置与职能

作用与影响——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分割相权,强化皇权;标志古代政治体制发挥深刻变化影响后世

B、地方:

州(府)、县两级并设道——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

C、选官制度:

科举制

积极: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提高官僚队伍的素质;巩固统治

消极:

明清之际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埋没了人才,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

3)宋代

A、措施——权、钱、兵三方面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①收精兵:

杯酒释兵权;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

②削实权:

中央:

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军政枢密院

地方:

州郡属中央,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监察+谏院)

③制钱谷:

财赋运京师

B、作用:

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但造成三冗问题,危及统治

4)元代——中央:

一省制(相权的短暂反弹);地方:

行省制(影响明清)

(3)明清——强化(地方制度沿袭行省制)

1)明朝

A、废丞相——原因:

相权过大影响皇权

影响:

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设殿阁大学士:

不参与决策

C、设内阁:

地位、权力提高;票拟与批红

D、监察:

中央——科道;地方——按察使司

2)清朝:

设军机处

A、原因——直接:

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根本: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

B、职能:

承旨书谕,上传下达

C、特点:

简、速、密

D、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E、监察:

同明朝

3、小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朝代

中央管制(强化皇权)

地方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军功爵

御史大夫

内朝

郡国并行

察举制、征辟制

御史大夫;刺史

隋唐

三省六部

道州县、藩镇制度

科举制

门下省;道

二府三司

路州县三级

谏院

一省制

行省制度

设内阁

科道;按察使司

军机处

(1)发展趋势:

相权逐步削弱并被废除,皇权逐步强化;

地方权力逐步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监察制度——作用(积极、消极)

(3)实行原因与历史作用

原因:

地理——大河文明,农业发达

经济——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

政治——疆域辽阔,维护、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历史作用:

积极——政治: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

经济:

有效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思想文化:

有利于各地区、各各族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推动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传播

消极——政治:

皇帝专制独裁,难以避免决策失误,易形成暴政、政治腐败局面

经济:

近代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思想文化:

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阻碍科学的发展与民主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雅典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地理因素:

山多地少,海岸线曲折(海洋文明)

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发达

政治因素:

城邦制度与公民政治

思想因素:

自由、进取、平等的精神

社会因素:

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个人因素:

思想家的鼓动与政治家的改革

2、发展过程

(1)君主制——贵族制(BC8C至BC7C)

A、集体领导

B、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C、任期制、选举制

(2)贵族制——民主制

A、梭伦改革(BC594年)——奠定基础

B、克里斯提尼改革(BC509年)——确立

C、伯利克里(BC5C)——繁荣

3、具体表现

民主机构

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

民众法庭

其他军事行政机关

地位

职责

 最高权力机关

 公民大会附属机构

 日常司法机关

 具体事务

运作

程序

 40次/年;

辩论

 比例代表制

 500人一个法庭;水时计

 27个,10人组成

成员产生方式

 直接全体参与

 抽签选举

 抽签选举

 抽签选举

 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特点:

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4、影响与评价

积极意义:

A、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多种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积累了经验。

B、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监督政府。

C、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

局限性:

民主范围——男性公民的民主;阶级本质——奴隶主的民主

(二)罗马法

1、含义:

指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

它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阶段性。

2、发展历程

(1)起源——习惯法到成文法即《十二铜表法》

习惯法:

未经政府确认而被一般人接受默认为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法律方式,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原因:

习惯法的缺陷;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内容:

民法、刑法、诉讼程序;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

意义:

标志着古罗马成文法的的诞生,本质上维护贵族利益,但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补充: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十二铜表法即是一部公民法)

(2)发展——公民法到万民法

背景:

版图的扩大,引发新的政治、经济问题

适用范围:

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主要内容:

它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3)完备——《民法大全》

组成: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总论》《——学说汇纂》《——新敕》

3、内容

(1)类型:

形式划分——成文法、习惯法

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

(2)核心内容:

维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自然法思想

(3)本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4、影响与评价

积极:

对罗马——维系和稳定统治

对后世——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思想武器;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对当代许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产生影响

局限性: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背景:

历史传统:

有限的王权;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壮大;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

政治因素: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2)过程

A、《大抗议书》与内战爆发

B、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

2、确立——《权利法案》(1689年)

(1)内容:

法律至上;限制王权;议会主权(核心)

(2)意义:

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人治转向法治

3、完善

(1)责任内阁制

A、含义:

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制度即责任内阁制

B、形成过程

1)18世纪,国王逐渐退出内阁,首相产生

2)18、19世纪,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3)19世纪中叶,随着两党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最终确立下来

C、基本原则:

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成,其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失去议会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D、意义:

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完善了君主立宪制。

(2)议会改革

A、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

①土地贵族操纵议会议员的选举。

②工业革命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政治权力③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

2)内容:

重新分配议席;更改选举资格,扩大选民范围

3)结果:

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更多分享政治权利

4)局限:

工人、农民、妇女无权利

(3)两党制:

保守党和工党

4、总结:

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1)特点

君主的地位:

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核心:

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首相:

最高行政首长,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政治基础:

民主代议制(间接民主)

(2)发展:

渐进性 、连续性  、 创新性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前提:

独立战争

(1)背景

政治:

英国的殖民统治,矛盾尖锐

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美利坚民族形成)

思想:

启蒙思想得到传播,初等教育相当普及

根本:

英国的殖民统治限制了北美经济的发展

(2)过程

1775年开始;1776年独立;1783年胜利

(3)结果:

美国独立,形成松散的邦联

2、确立:

1787年宪法

(1)背景:

美国独立;邦联的弊端

(2)制定:

制宪会议;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1789年颁布

(3)内容:

联邦制原则:

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保证了美国的强大和统一,也确保了各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但效率不高,相互间缺乏协调

三权分立原则:

分割中央政府的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

总统选举:

间接选举产生;议员选举;参议员与众议员——两党制

(4)意义:

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保证了美国的稳定与发展。

3、完善

(1)公民权的扩大

1)白人——早期民主改革(杰斐逊;杰克逊)

2)黑人——黑人民权运动;民权法案

2、民主制度在空间上的扩展

1)领土扩张:

多种手段,版图扩张

2)西进运动:

领土向西扩张和移民跟进开发的运动

(3)消除南北矛盾,维护统一——南北战争

1)原因:

根本——南北两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矛盾

直接——林肯当选总统

2)过程:

1861年开始——1862年转折——1865年结束

3)意义:

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统一;推动了经济发展。

(三)法国共和制

1、前提——法国大革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1)大革命背景

A、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直接原因:

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C、思想基础:

启蒙思想为革命做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

(2)大革命过程

1789年7月14日革命开始——1789年8月《人权宣言》——1791年确立君主立宪制——1792年9月第一共和国成立——1794年热月政变

(3)民主与专制的斗争

雾月政变——雾月政变——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2、确立——1875年宪法

(1)背景:

第三共和国成立;君主派与共和派的斗争

(2)内容:

立法权:

议会——参议院:

间接选举(可解散众议院);众议院:

直接选举

行政权:

总统——议会选举产生;权力;内阁:

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责任内阁制)

(3)修正和补充:

国歌;国庆日等

(4)意义:

确立了共和制;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前提:

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政治:

四分五裂,割据状态

经济: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过程与方式——王朝战争

A、1864普奥对丹麦;B、1866普奥战争;C、1870普法战争

(3)结果:

完成了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2、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联邦制——地方:

各邦民政自治权

中央:

皇帝之权力、地位;首相之产生、权力;议会之联邦议会、帝国国会

结论: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2)作用:

标志着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但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德、法政体比较

项目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国家元首

皇帝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选举

议会产生方式

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政府对谁负责

皇帝

议会

国家元首、议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立法权与行政权关系)

政府对皇帝负责,皇帝可以解散议会(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内阁由总统任命,共同对议会负责(行政权受立法权限制)

总结

现代西方的两种主要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含义:

指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

两种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含义:

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它是多数国家采用的政体。

两种形式:

议会制共和制、总统制共和制

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要素有:

国家元首(谁、产生、权力)、政府(首脑、产生、权力)议会(组织结构、产生、权力),比较政体时这些要素往往是比较点;另外三者之间的关系(行政权与立法权)也可作为比较点。

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一)1840—1900年西方国家的侵略

1、鸦片战争

(1)背景——国际方面与国内方面(见下表)

 

中国(国内)

英国(国际)

政治

 专制统治,政治腐败

 君主立宪制,民主政治

经济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

军备废弛,武器装备落后

 

 坚船利炮

外交

闭关锁国

 

 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2)导火线:

虎门销烟

A、鸦片走私

原因:

扭转贸易逆差;攫取利润

影响:

深重灾难

B、禁烟运动

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

内容:

代表人物——林则徐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结果——虎门销烟,鼓舞斗志;引起战争

(3)过程:

1840年6月——1842年8月

(4)结果:

中国战败求和,签定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第一个)

割地:

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

通商:

五口——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入侵

赔款:

2100万银元——对中国人民掠夺,更开创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

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B、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和利益均沾原则、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

C、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5)影响:

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社会性质: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革命任务:

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A、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直接原因:

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过程: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结果:

战败求和,签定不平等条约

A、1858年6月《天津条约》

①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②外国舰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③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④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⑤鸦片贸易合法化⑥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B、1860年10月《北京条约》

①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800万两。

⑤准许华工出国

(4)影响

社会性质:

丧失更多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国家机构:

出现一些新的国家机构

权力结构:

洋务派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兴起洋务运动

结论: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3、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大陆政策)

直接原因:

朝鲜东学党起义

列强:

对日本的侵略行经采取默许或纵容态度

(2)过程:

1894年7月——1895年4月

第一阶段:

1894年7月—9月,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

1894年10月—1895年4月,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3)结果:

战败求和,签定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A、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C、增开重庆、沙市、苏杭二州为通商口岸。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A、根本原因:

列强为维护既得利益,扩大侵略权益

B、直接原因:

义和团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的利益

背景:

民族危机深重;外国教会势力猖獗,民众展开反洋教斗争

口号:

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但盲目排外

结果:

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影响:

体现了。

打击了。

推动了。

(2)过程:

1900年6月至1900年8月;天津——北京

(3)结果:

战败求和,签定《辛丑条约》

内容:

①赔款白银4.5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惩办反帝官吏,禁止参加反帝组织;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影响: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人民更加贫困;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动;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⑤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总结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过程:

(1)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及其《马关条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其《辛丑条约》完全沦为

2、列强侵华呈现的趋势:

侵略国:

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经济侵略:

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侵略:

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二)1840—1919年中国人民的奋起抗争

1、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

A、背景:

①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②列强的侵略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③自然灾害严重(水旱蝗)

④“拜上帝会”的创立(可能性)

B、过程

①兴起:

1851年广西金田村起义

②发展:

永安建制——分封王侯,初步建立政权

定都天京1853年3月:

北伐、东征、西征

③全盛:

1856年④转折:

天京变乱⑤后期防御:

军事;政治

⑥失败:

1864年——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

时间:

1853年

内容:

土地分配——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无法实现。

产品分配——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传统礼教——冲击封建礼教和纲常;但无法做到人人(男女)平等。

评价:

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②《资政新篇》

时间:

1859年;内容:

政治、经济、文教、外交;评价:

进步性;局限性

D、影响和意义

①反封建:

扫荡,动摇,冲击②反侵略:

与外国侵略者开展武装斗争,打击外国侵略者

③体制变革尝试:

提出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

④农民战争:

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小结: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主要表现:

自私、狭隘、愚昧、迷信、保守、落后、分散等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没有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2、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戊戌变法)

(1)背景

A、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B、清末新政加剧革命形势的发展

C、革命党人为发动革命进行各方面的准备

(2)过程

A、武昌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人物:

熊秉坤、金兆龙;结果:

胜利——响应

B、民国建立——《临时约法》(性质)

C、帝制终结、果实被窃

(3)意义

思想

政治

经济

社会生活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建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政治民主化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近代化

 引起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散发文明开化气息

3、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

(1)背景

国际背景

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启迪国人探索救亡道路)

国内背景

①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②“一战”期间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启蒙和解放)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时间

中心

参加者

主要斗争

形式

第一阶段

 5月4日

到6月初

 北京

 学生

 罢课

第二阶段

 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