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231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docx

干熄焦锅炉爆管检修课件

干熄焦锅炉爆管降温降压方案

由于此次锅炉爆管属于紧急事故,为将损失降到最低,及时对锅炉进行检修,尽快复产,为确保检修过程顺利、安全,特制订本降温降压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干熄焦降温降压指挥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组长:

唐松林

副组长:

刘新民赵智

组员:

申永万亚群彭求旺毛移辉梁笛黄浩滨李志光刘送花杨栩刘少阳谭齐辉柳廷

二、降温作业管理目标及注意事项

1、降温作业应按下述降温速率进行:

管理温度:

T6——锅炉入口温度

72小时降温曲线

时间

0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

T6(℃)

980

820

660

530

410

300

215

145

85

50

阶段

T6/℃

降温(℃/h)

第一阶段

980--450

15--20

第二阶段

450--200

10--15

第三阶段

200--50

5--10

说明:

1、汽包降压速度控制为≤0.1MPa/3min

2、管理温度每30分钟确认一次,并记录好。

2、降温作业的基准

由于本作业区T5温度热电偶一直存在问题,因此降温过程中需以其他温度作为基准,参照以往历次大修经验,本次定修降温将T6温度作为副管理温度进行记录。

(三)降温作业管理目标及注意事项

1)降温作业应按上述降温速率进行

2)管理温度每30分钟确认一次

3)排出焦炭时要监视排焦温度,以防超过排焦上限温度(最大200℃以下)。

(四)降温作业步骤

降温作业时,所有设备应以单机运转状态进行操作,降温作业分以下三步:

步骤1:

通过调整循环气体量于排焦量及氮气的吹入量进行降温作业。

980℃→350℃

步骤2:

通过向系统内导入空气进行降温作业。

350℃→200℃

但该降温作业需要在确认干熄炉内红焦完全熄灭后进行。

步骤3:

系统内空气吹扫

200℃→50℃

 

(五)降温作业的基准

步骤

目标温度T5的梯度

操作方法

步骤1

11.5℃/h<T5<17℃/h

T5>17℃/h时

·缓缓地降低循环气体量

·降低吹入氮气量

·停止排出焦炭

T5<11.5℃/h时

·慢慢地增加循环气体量

·增加吹入氮气量

·开始排出焦炭

步骤2

4.8℃/h<T5<11.5℃/h

T5>11.5℃/h

·慢慢降低循环气体量

·减少空气导入量

T5<4.8℃/h

·慢慢增加循环气体量

·增加空气导入量

步骤3

T5的温度达到100℃后就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了。

应尽量往系统内多充空气,迅速吹扫。

注意:

进行空气吹扫时,应注意循环风机电机的电流值不要超过额定电流值。

附图3:

降温操作前各部位阀门的状态

 

NO.

部位

阀的状态

备注

A

炉顶放散阀

B

预存室放散管调节阀

C

空气导入调节阀

调整开度

D

紧急放散阀

E

循环气体流量调节阀

F

预存室压力调节阀的旁通阀

G

预存室压力调节阀

调整开度

自动调整中

H

旁通流量调节阀

I

干熄炉入口气体流量调节阀

风机前N2吹入阀

风机后N2吹入阀

旁通管N2吹入阀

空气导入管N2吹入阀

排出装置(中间溜槽)N2吹入阀

风机轴封N2吹入阀

调整开度

装入集尘电动阀

 

事前检查

 

步骤1

 

待预存室压力<100Pa,启动循环风机

开始降温作业

停止装入红焦,开始启动排焦。

(1)

预存室红焦料位下降到斜道下7.5米,暂时停止排焦

(2)

当主蒸汽压力低于420℃.切断减温水,一过二过疏水微开,视汽轮机运行情况切断主蒸汽,开主蒸汽放散;汽轮机解列停机。

汽轮机凝汽器做好拉洗准备(汽轮机视运行情况停机)

 

T6<650℃,充氮气控制气体成分,将空气导入阀及中栓全部关闭,关预存室压力调节阀,打开炉顶放散,

 

(3)

将干熄炉预存室的压力调整到+100Pa

(4)

调整预存室放散管调节阀(B)的开度,将预存室的压力保持在+100~+150Pa之间。

(5)

继续降温降压

(6)

打开①②⑤阀,向系统内部吹入N2

(7)

 

步骤1

 

(8)

变更N2吹入量时,预存室的压力也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对预存室放散管调节阀(B)的开度进行再次调整,使压力保持在+100~+150Pa之间。

(9)

锅炉的蒸汽发生量也随之减少,需对锅炉设备进行调整。

(10)

在T5温度降到350~450℃时,按下列操作顺序确认焦炭完全消火(最好在350℃时进行下述操作)。

1.手动操作装入装置打开炉盖。

2.操作人员在起重机上观察干熄炉内的熄焦情况,确认焦炭是否完全消火。

3.确认后,手动操作装入装置关闭炉盖。

 

(11)

 

 

步骤1

 

步骤2

 

确认干熄炉内的焦炭完全消火后,关闭①②N2吹入阀。

(待干熄炉内的焦炭完全排空后,再关闭⑤N2吹入阀

 

(12)

 

干熄炉内的焦炭完全消火。

(13)

 

转入第二步作业

 

按下图所示,将预存室放散管调节阀(B)全开

(1)

手动操作装入装置打开炉盖(全开)。

(2)

打开一次除尘器顶部的紧急放散管(全开)。

(3)

打开一次除尘器的人孔盖(全开),将一次除尘器人孔盖处的砌砖拆除。

注意:

在拆除人孔盖处的砌砖时,应进行气体成份的检测,并确认是否安全。

 

(4)

 

步骤2

 

步骤3

 

(5)

注意:

温度降低后,应注意循环风机的电流负荷。

(6)

 

转入系统内的空气吹扫作业

 

将二次除尘器顶部的人孔和防爆孔全部打开(全开)

(1)

 

步骤3

 

(2)

在系统内进行吹扫的同时,锅炉也应定期吹扫。

(3)

排出一次除尘器粉焦料斗中的焦粉。

(4)

排出二次除尘器粉焦料斗中的焦粉。

(5)

对系统内可能残留循环气体的部位进行吹扫

1.各部位的检测管。

2.预存室压力控制阀全开。

3.空气导入阀全开。

4.打开热管换热器的人孔。

5.打开排出装置的人孔。

(6)

 

最终的降温目标:

50℃

(T5和各人孔周围的温度在50℃左右)

(7)

步骤3

 

降温停止作业

 

检测系统内的气体成份

(用一次除尘器顶部的备用检测管)

CO:

0%(50ppm以下)

H2S:

0%(10ppm以下)

O2:

18%以上

(8)

 

降温作业结束

(9)

转入降温停止作业

循环风机停止工作

(循环风机停止后,才能停下旋转密封阀侧面密封腔的密封气体。

(1)

打开锅炉各部位的人孔。

(2)

除尘装置停止工作。

(3)

打开干熄炉底部的人孔和烘炉孔。

(4)

完成全部的降温作业工作。

(5)

开始检修工作

检修工作开工前,应进行各项安全检查,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1.氮气吹入管上堵盲板,防止氮气泄漏。

2.进入干熄炉前关闭雷达料位计。

3.操作人员进入干熄焦系统内部前,需进行气体成份检测。

4.准备好临时电源和安全照明灯。

 

(八)降温降压注意事项

锅炉降压速度控制为≤0.1MPa/3min。

锅炉上水负荷小时,手动上水。

通过排污以及调节锅炉给水流量阀与锅炉给水切断阀的开度来控制汽包液位,汽包液位控制在+60—+100mm。

注意副省煤器处温度及除氧器液位、温度、压力,通过调整除氧器液位调节阀和关小除氧器低压蒸汽流量等手段来提前控制,(除氧器溢流阀不可用)。

T6降至600℃,关闭空气导入孔中栓。

手动调节主蒸汽压力,根据主蒸汽温度、压力,联系发电降负荷,并视运行情况解列。

记录停装焦、排焦至发电解列,停循环风机的时间节点。

根据降压要求,开主蒸汽放散。

开启一过、二过及主蒸汽管道疏水.并提前停止加药,当蒸汽不满足回收用汽条件时通知调度由涟钢给回收供汽,锅炉停止向回收供汽。

关低压蒸汽,并关闭主蒸汽切断阀及旁路阀。

升温升压操作:

待检修完毕,确认干熄炉,锅炉,1DC,2DC,副省煤器等区域人员与物资完全撤出后,封闭各区域人孔门,开始升温升压。

  根据升温升压速度,系统开始升温升压,通过调整风量与排焦速度控制T6温升:

T6<600℃时,T6升温速度约为50℃/h;400℃<T6<500℃时,T6升温速度约为60℃/h;500℃<T6<600℃时,T6升温速度约为70℃/h;600℃<T6<700℃时,T6升温速度约为80℃/h;T6>700℃时,T6升温速度约为100℃/h。

1,待检修完毕,通知二炼焦,调度,干熄焦开始升温升压,关闭炉顶发散阀,开启循环风机,并缓慢打开风机入口挡板,缓慢装入红焦,将预存室压力调至-50—-20Pa,根据T6温度变化,缓慢加风机频率与排焦。

T6在600℃以下时通过继续导入氮气控制气体成分,T6大于600℃通过开空气导入控制气体成分。

2.锅炉升压速度控制为≤0.15MPa/3min。

汽包水位上升快时,通过连排及排污调整,待汽包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开启主蒸汽切断阀旁路阀开始送气暖管,并缓慢关小主蒸汽放散阀。

待蒸汽达到给回收供汽条件时开始通知调度由锅炉向回收供汽。

及时联系开启阀门,严格按照升温升压要求进行暖管,开启加药泵。

2016.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