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2390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共7篇Word文件下载.docx

还可以写出3+7+4-6=8这类算式。

这样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只是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出的答案水平不同,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都体会到了成功。

由于成功,他们就会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表扬鼓励法

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性最深切的要求是渴望人的欣赏。

”特别是小学生,一句恰当的表扬就能给他们指出努力的方向。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小学第六册),“用左拳记忆大、小月方法”时,我请两名学生介绍这一方法,并提示:

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

一个成绩向来较好的学生数到二月时说二月小。

二另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到二月时,却停了下来,说:

“二月不同于其它小月,也能说二月小吗?

”我感到很惊异,但很快就表扬了他:

“这个问题问得好,你肯动脑筋,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想问题就很仔细,成绩上升也快。

五、率先垂范法

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黑格尔说:

“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

”特别是在小学,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

“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我们老师就这样。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一个教师对工作真情实感地投入;

对学生,真心实意地关怀;

对自己,真才实学地要求,那对学生的影响将是积极的。

这有个现成的例子:

蔡云芝先生是魏巍小学时的老师,多才多艺,热爱、关心学生,对魏巍接近文学,后来成为著名作家有着重要影响。

二十多年后,魏巍还能记得老师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出那首诗,并写出散文《我的老师》,抒发对她的真挚感情。

总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多种,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研究,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智力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这是当前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动力”,并告诫国民: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世纪的钟声呼唤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教育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教学地位和职责,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依据学科特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且落到实处呢?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

创设情景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奔放。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充分培养。

例如:

教学“图画应用题”时,我通过问题创设宽松的情景:

“同学们喜欢小鸟吗?

”(喜欢)请看:

“教室里有没有小鸟呢?

”(学生有点失望地说:

没有)我把握时机地说:

“教室里没有小鸟,没关系,老师把小鸟画下来,让同学们欣赏欣赏。

”这时学生的兴趣立刻来了,都焦急地等待着“小鸟”的出现,紧接着我把画有“在树上有6只小鸟”的图和“又飞来3只小鸟”的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欣赏。

在他们心情愉悦之际,我因势利导地引导他们观察图画,并用三句话表示这幅图画的意思。

由于老师注意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情感,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对学生整体而言,应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决不能因学生一时成绩的差异而区别对待。

对学有所难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对其点滴进步都应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其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境界使学生乐于创新。

教师在每学期排座位的办法上亦让学生热烈地争论。

例如,40张小桌有多少种排位方法。

通过热烈的讨论得出很多排位方法:

如圆形排法,方形排法,还有的同学把40分解成20×

2,8×

5,10×

4,40×

1得出几种直线排法,还有的同学反驳说排座位要结合实际等等。

我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加以引导。

这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使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的,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温暖、体贴、理解和宽容。

三、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

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

因此,其知识更新的“内化”程度很低。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教学中如果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教学“图画应用题”时,让学生同桌合作:

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一些图画,让对方编应用题,看谁摆的图画能难倒对方。

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图画和编出不同的加、减法应用题。

与此同时,我还请了5位男同学和4位女同学出来,让学生思考:

能编出几道应用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编出了:

①有9个同学做游戏,其中5个是男同学,女同学有几个?

②有9个同学做游戏,其中4个是女同学,男同学有几个?

③有9个同学,走了3个,还剩几个?

④教室里有9个同学,走了6个,现在有多少?

⑤有5个男同学,4个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等应用题。

可见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在新知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好问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因此,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何事、何地、何人、何时、何如、何去,乃至几何。

好问,需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如教学“梯形面积”,有学生提出:

梯形的面积=(a+b)h÷

2、三角形的面积=ah÷

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的提问其实已创造出一种新法则:

“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

”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再如,教学“体积”的概念,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而空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

“空间,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

”由于小学生不善于抽象,常常通过具体、形象、直观更容易理解。

譬如某一空间,放了一张桌子,就不能再放另外的物体,因为这一空间已被桌子所占了。

由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空间概念之后产生联想,展开想象。

有学生说:

“老师,我在电视上看到,许多国家的城市街头,十分拥挤,主要是街头的空间被房子占有,要是所有的房子都没有一楼,那街头就不会这样拥挤了。

由此可见,由好奇到好问,由好问到好想象,正是创新的美妙前奏。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有广博的知识,就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正如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所说:

“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

为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打基础,我们教师首先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努力开拓创新教育的途径。

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

浅谈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数学课呢?

下面笔者谈谈肤浅看法。

一、充分发挥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

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

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那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

  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指出:

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

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

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

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水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导致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和发现,而求知欲不仅是学生走上科学之路的诱因,并且是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机。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促使学生的好奇心尽快地向求知欲发展,最终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珍惜好奇心,增加求知欲,提高兴趣水平使三种心理因素得到培养和发展。

这样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发展,学习效果才能有效提高。

陶行之先生说过: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学生的创造天赋需要不断地开发,传统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无奈地接受教师的“输液”,本能地、机械地记忆所学的知识。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首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老三样:

复习、新授、巩固练习。

其次创设情景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兴趣、新奇的特点,使学生逐步达到因趣生疑,因疑发问,因问求解,促使学生不断地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很大程度上在数学教学中需要营造乐说、善问的氛围。

三、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

  奥苏伯尔认为:

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

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

降格处理"

  所谓"

,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

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趣题趣解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典算数趣题之一,他的常用解法是:

“假设置换法”。

对小学生而言,可根据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的兴趣解题。

试举例说明。

鸡兔同笼鸡

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

数清脚共五十双,各有多少鸡和兔。

解法1——推算法。

若笼中全是鸡或兔,脚将分别是36双。

72双。

已知脚50双,接近36双,可知鸡多兔少。

50—36=14(双)72—50=22(双),因为1鸡1兔相差脚一双。

可知鸡兔指数差为22—14=8(只),由鸡兔只数和36可知,鸡:

(36+8)÷

2=22(只),兔(36—8)÷

2=14(只)。

也可由鸡多兔少,设鸡35只,兔一只,则脚37双;

设鸡34只,兔2只,则脚38双……这样鸡逐渐增多,兔逐渐增多,最后必推算出鸡22只,兔14只。

解法2——让兔子起立

让兔子起立,那么鸡兔触地双数相同,这时共有脚36双,比实际少50-36=14(双).减少的14双是因为兔子起立而少,1只兔子少1双脚,故兔子14只,鸡22只。

解法3——图像法

⑴画头和身

⑵再按鸡生脚

⑶补足脚差数

⑷鸡兔见分晓,鸡22只,兔14只。

解法4——去脚法

设想每个笼中每个小动物的脚都被砍去一双。

剩余双数为50—36=14(双)这时,鸡脚全砍去了,剩余是兔子的脚。

因1只兔剩一双脚,可知兔子有14只。

解放5——增头法

假想笼中的小动物都是在长出一个头来,这样笼中就有头2×

36=72(只).此时,1只兔有2只兔,2双脚,即脚,头数一样多,那么多出来的22脚即为鸡的只数。

解法6——折半法

若笼中鸡金鸡独立,笼中兔双脚直立,则触地脚是原来的一半,即50只。

因鸡单脚站立,1只脚的就是1只鸡,现笼中有36头,多余的脚50—36=14(只)就是兔子的只数。

上述解法,各有特色:

有的直观,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充满幻想,别具一格。

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数学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几各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一定的数学教育素质的内涵

根据《大纲》精神,小学数学中素质教育的观点应确认为:

“一种超越”和“一种合成”。

一种超越,指的是人才素质上的超越。

一种合成,指的是人才上素质的适应的能力,合成功能。

二、明确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要素

小学数学大纲中指出:

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小学的教学课要体现素质教育,应以数学的要素为根据。

大纲明确指出了素养的主要内容是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数学中遵循大纲,原原本本地贯彻大纲精神,一丝不苟的完成大纲确定的教学任务。

这个过程,实质就是实行素质教育的全程。

那么如何去做呢?

我认为:

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2、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提高课堂数学效率,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

遵循新大纲精神,落实新大纲的要求,完成新大纲提出的各项任务的情况是衡量小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准绳。

因此,依纲据本,深入领会新大纲精神,认真钻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是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根本。

素质教育是排斥“加班加点”、“题海战术”这种苦教苦学的做法,提倡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强调“六小时内留在校园,六小时外还给学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必须是高质量。

高效率的。

小学数学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注意:

①全面训练,培优扶差。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是“全民性”的,高效率的数学课必须占大多数的中差生为训练主体,真正做到既“培优”又“扶差”,努力实现全员达标。

②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要提高教学效率,还要能够克服教学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尽量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内耗”现象,要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的缺陷,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平均使用力量。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努力探索,苦练“内功”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浅谈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过程。

我们不可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把掌握知识的方法交给他们。

这就说要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如何教会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一、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自学就是通过学习,能独立地获取与技能。

自学能力。

教师在布置每天的家庭作业时,注意布置学生预习课本。

要求他们对预习的内容看那些能看懂,哪些看不懂,不能看懂的要做上记号,并要求学生做一两道例题后面的做一做,试试看会不会做,预习好比就是火力侦查,预先了解困难在哪里。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听课就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听课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上新课时,教师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

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法、小学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都是把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再创设情境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导学生带着设计的问题自学课本,这样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新知识,增加了会学的能力,而且能体会自学成功的喜悦。

此外,课本上那些属于介绍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如分数个部分的名称、本金、利率、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等。

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消化。

上完新课时,指导学生课后复习一下新学的内容理,清知识的体系,再动笔做作业。

特别是对一些文字或较难理解的概念,更应该组织学生及时复习。

二、指导学生学会借助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的绝大多数知识是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建立从表象从而形成的概念。

因此,借助直观,操作帮助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无疑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大量采用这种方法,并有意加以指导,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注重操作,这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这一学习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在教学应用题时,充分结合教材中通过图示来帮助解答这一特点,训练学生将抽象的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用直观简法的图示来表示。

这样训练,学生今后在解答一些复合应用题,特别是行程问题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就会自觉的用图示分析,学生的解决能力将会大有提高。

三、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

学问学问就是要学要问。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激发他们肯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

如教学“把整数4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只要在4的末尾添上1个0、2个0、3个0)再问:

“那么把0.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不是也可以直接在0.4的末尾添上1个0、2个0、3个0呢?

为什么?

接着问:

“现在你想弄明白什么问题”?

这一问,学生提出了问题:

“把0.4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应该是多少?

”是什么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

总之,对于学生的质疑,我们要掌握一条原则,就是学生不会想时要指点,不懂事要启发,少人问时要鼓励,多人问时要疏导。

四、要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取新知

每节课,绝大数的新知识都是可以将其转化或分解成旧知来解决的。

利用已知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在数学中,要让儿童从小学会用自己掌握的旧知识去寻求探索新知识,不断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

如学习除数是小数除法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想方设法去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它转化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又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我先引用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话,“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导入新课。

然后指着一个圆说:

“像这样一个圆溜溜的玩意儿,既没有长,也没有宽,能算出它的面积吗?

”经过这样一起发,学生很快想到可以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其它平面图形来计算。

于是,我让学生分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在检查操作中,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将圆面积都转化成长方形,还有些学生把它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梯形,但都能正确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举。

所以说,孩子是聪明的,如果教师长期加以指导训练,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时,一定会设法用已学的知识解决。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培养,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

只有熟练养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的运用,一辈子受之不尽。

浅析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诸要素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系统的整体观认为,只有各组成部分和谐地统一、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才能达到整体的优化。

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综观全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进行整体优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

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正确地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等目标的不同层次。

布卢姆以学习者的外显行为作为目标分类的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目标的依据,提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级分类──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克拉斯沃尔等人于1964年提出了情感教学目标分类,并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将其分为五级:

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化,价值观的组织,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

辛普森将动作技能依次分为知觉、定向、在指导下做出反应、机械化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三位教育家的目标分类为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基本依据,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

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

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