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27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docx

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篇一: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

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

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

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

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

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

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实验名称3:

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

1、掌握用KMnO4制取O2的方法2、了解O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

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

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

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

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

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2瓶中。

  现象:

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C?

O2?

CO2,CO2使石灰水浑浊2、Fe?

O2?

Fe3O4

  3、可燃物如:

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实验名称4: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实验目的:

认识分子的运动

  实验器材:

试管、滴管、滤纸条、棉花、酚酞溶液、浓氨水

  实验步骤:

1、在一张滤纸条上滴几滴酚酞溶液,把滤纸条放入试管中。

2、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将试管平放于实验桌上。

3、往棉花上滴数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现象:

试管中的滤纸条,由外到里逐渐出现一个一个红点

  分析及结论:

浓氨水中的氨分子由于不断运动,进入到试管中,与滤纸条上的酚酞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红色物质。

  实验名称5:

水的净化------过滤操作

  实验目的:

1、了解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

烧杯4个、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滤纸,明矾粉末

  实验步骤:

1、在A、B、C3个烧杯中,装入半杯浑浊的河水。

2、往A、B两杯中加入2药匙明矾粉末,搅拌溶解后,静置。

3、准备过滤器。

4、过滤A得到滤液D。

5、比较B、C、D,观察它们的清澈程度。

  现象:

1、加入明矾静置后,A、B变得比C更澄清。

2、过滤后,D又变得更澄清,它们的清澈程度依次是D、B、C。

  分析及结论:

过滤法,明矾的吸附沉降法,都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过滤法的净化程度更高,但是,这两种方法一般都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要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更净化的水还要采用其它方法。

  实验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

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锥形瓶、天平、酒精灯、玻璃管、小气球、白磷

  实验步骤: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比较

  点燃点燃

  1、在玻璃管的一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将玻璃管插入胶塞中。

  2、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一小粒白磷,塞上胶塞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3、将该装置放于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4、取下锥形瓶,将玻璃管灼烧至红热,放回瓶中,塞紧胶塞,将白磷引燃。

  5、冷却后又放回天平上。

  现象:

引燃白磷后,瓶内充满大量白烟,小气球膨胀,冷却放回天平后,天平依然平衡。

  分析及结论:

瓶内发生反应:

P?

O2?

P2O5,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实验名称: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实验目的:

验证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器材:

烧杯(100ml)、天平、硫酸铜溶液、铁钉

  实验步骤:

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CuSO4溶液,准备3根光亮的铁钉。

  2、将溶液、铁钉一起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

  3、将铁钉投入杯中,几分钟后,将其放于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m2。

  现象:

1、烧杯中溶液的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钉表面履盖了一层红色粉末。

2、m1=36gm2=36g分析及结论:

烧杯中发生反应: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实验名称:

实验室制取CO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名称6: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实验目的:

设计CO2的制取装置并验证产生的气体

  实验器材:

锥形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气管、试管、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思考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

  2、选择P111上提供的仪器设计出制取CO2的装置,并相互讨论、交流,选出最佳装置。

  讨论的结果是最佳装置有两种,分别应包括以下仪器:

  ①试管、导管、集气瓶。

  ②锥形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

  3、制取并检验CO2

  现象:

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大理石逐渐缩小甚至会消失。

2、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及结论:

1、实验室制取气体应先考虑①选择适当的反应。

②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

③用排空气法还是排水法收集气体。

2、大理石与盐酸发生的反应是:

CaCO3+2HCl=CaCl2+CO2↑+H2O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名称:

制作简易灭火器

  原理: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器材:

可乐瓶、塑料管、小试管、碳酸钠溶液、浓HCl。

  步骤:

1、装置好仪器、药品。

2、使用时倒立瓶口。

  结论: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建议:

两种溶液在灭火器便用前是分离的,使用时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在一起。

  点燃

  实验名称7: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原理: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溶于水,形成酸雨。

  器材:

集气瓶、植物叶或果皮、502气体、水、锌粒、镁条、石灰石。

  步骤:

1、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瞒502的休气瓶各加少量水。

  2、分别将植物叶、镁条或者锌粒、大理石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观察。

  现象:

装水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硫加水集气瓶中植物叶(或者果皮)变黄,镁条(锌)、大理石溶解,有气泡放出。

  结论:

酸雨对植物、大理石等有腐蚀破坏作用。

  下册

  实验名称1: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实验目的:

设计一组对比实验对铁生锈条件的进行探究。

  实验器材及药品:

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为A、B、C、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后的纯净水,使纯净水将铁钉完全没没。

再用酒瓶塞将瓶口塞住,并用相用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l.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实验名称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目的用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实验器材、药品烧杯(100mL)3个、玻璃棒1支,温度计1硝酸铵、氢氧化钠,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温度计的烧杯(200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2.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约20mL,①水温是20℃。

  用温度计量出水的温度。

②氯化钠溶液的温度是20℃。

  3.用药匙分别取少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硝酸铵溶液的温度是12℃。

  氢氧化钠加入到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是31℃。

  ③硝酸铵溶解要吸热,氢氧化钠溶解要放热。

使固体溶解。

  4.再用温度计量出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5.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篇二:

人教版化学必修2《实验探究报告册》答案

  人教版必修2《实验手册》答案(第三章)

  P27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钠的性质

  

(1)光泽:

金属光泽

  颜色:

银白色

  现象:

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方程式:

4Na+O2==2Na2O

  结论:

钠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2)现象:

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化学方程式:

2Na+O2=△=Na2O2

  2、铝的性质

  实验现象:

铝箔发红,变暗失去光泽,熔化不落下。

  实验原理分析:

①Al2O3的熔点远高于Al的熔点,包在Al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Al不会滴落。

②Al很活泼,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一、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变红色。

  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实验事实:

钠的性质非常活泼,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反应放热,钠与水反应有碱和气体。

  P28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蒸发皿中产生大量肥皂泡,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反应后试管内的固体仍呈黑色。

  化学方程式:

3Fe+4H2O(g)=高温=Fe3O4+4H2

  二、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铝入盐酸中现象:

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铝放入NaOH溶液中现象:

铝片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点燃气体观察到蓝色火焰。

  三、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现象:

①钠放入CuSO4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产生蓝色沉淀。

  ②钠放入FeCl3溶液中: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产生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实验结论:

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P29分析与交流:

  2、煤油不和钠发生化学反应,并且金属钠密度比煤油大,可以沉在其中,并且隔绝了空气和水,使得钠不会被空气氧化和水反应。

  钠不可以保存在四氯化碳中,钠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浮在四氯化碳面上,达不到隔绝空气和水的目的。

  P32

  一、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溶液颜色的变化:

先变红,然后又褪色。

  产生的现象:

棉花起火燃烧

  原因: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同时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在氧气的助燃下棉花起火燃烧。

  P33

  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Na2CO3外观:

白色粉末

  NaHCO3外观:

白色晶体

  滴入几滴水:

Na2CO3结块变成晶体,NaHCO3部分溶解。

  用手触摸:

Na2CO3的试管底部感到发热,NaHCO3的试管感受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加10mL水:

Na2CO3残余固体量少,NaHCO3残余固体量较多。

  溶液颜色变化:

Na2CO3溶液变红(较深),NaHCO3溶液变微红色

  启示:

溶解性:

Na2CO3>NaHCO3碱性:

Na2CO3>NaHCO3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剧烈程度:

NaHCO3较剧烈产生气体体积:

NaHCO3多

  NaHCO3+HCl=NaCl+H2O+CO2↑HCO3-+H+=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CO32-+2H+=H2O+CO2↑

  P34

  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与酸的热稳定性

  ①白水珠化学方程式:

2NaHCO3=△=Na2CO3+H2O+CO2↑

  ②变浑浊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无否稳定性:

Na2CO3>NaHCO3

  P35

  黄紫色黄

  蓝色钴玻璃作用:

滤去钠元素所造成的黄色光的干扰。

  实验手册答案《铝、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P40-44

  P40

  一、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MgO、Fe2O3、CuO与酸的反应

  

(1)白色无色红棕色黄色黑色蓝色

  化学方程式:

MgO+2HCl=MgCl2+H2OFe2O3+6HCl=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2)现象:

Al2O3的试管中可以看到Al2O3逐渐溶解,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而其他三支试管没明显现象。

  二、金属氢氧化物

  

(1)Ⅰ试管里现象:

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化学方程式:

FeCl3+3NaOH==Fe(OH)3↓+3NaCl

  Ⅱ试管里现象:

首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Ⅱ试管里化学方程式:

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O2+2H2O==4Fe(OH)2

  Fe(OH)2在空气中的稳定性:

Fe(OH)2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P41

  

(2)Fe(OH)2和Fe(OH)2的性质

  现象:

两支试管都没明显现象

  结论:

Fe(OH)3和Fe(OH)2不溶于碱。

  (3)现象:

装Fe(OH)3的试管:

红褐色的Fe(OH)3逐渐溶解,反应后溶液呈黄色;装Fe(OH)2的试管:

白色的Fe(OH)2逐渐溶解,反应后溶液呈绿色。

  反应方程式:

Fe(OH)3+3HCl==FeCl3+3H2OFe(OH)2+2HCl==FeCl2+2H2O

  2、Al(OH)3的生成

  

(1)Ⅰ现象:

产生白色的沉淀Al2(SO4)2+6NaOH==2Al(OH)3↓+3Na2SO4

  Ⅱ现象:

产生白色的沉淀Al2(SO4)2+6NH3·H2O==2Al(OH)3↓+3(NH4)2SO4

  

(2)Ⅰ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原因:

Al(OH)3溶于强碱。

  化学方程式:

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实验证明:

Al(OH)3只溶于强碱。

  (3)Ⅰ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离子方程式:

Al(OH)3+H+==Al3++2H2O

  Ⅱ现象:

白色沉淀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离子方程式:

Al(OH)3+OH-==AlO2-+2H2O

  归纳:

实验室制取应选择弱碱(NH3·H2O)。

  P42

  实验证明: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碱和强酸。

  (4)Al(OH)3的分解

  白色化学方程式:

2Al(OH)3=△=Al2O3+3H2O

  3、氧化铝的性质

  Ⅰ现象:

Al2O3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化学方程式:

Al2O3+6HCl=2AlCl3+3H2O

  Ⅱ现象:

Al2O3溶解,生成无色溶液。

化学方程式:

Al2O3+2NaOH=2NaAlO2+3H2O

  Al2O3的化学性质:

Al2O3既溶于酸也溶于碱,是两性氧化物。

  三、氧化膜的保护作用

  1、铝片的钝化

  现象:

铝片失去金属光泽。

  可用浓硫酸代替浓硝酸,

  原因:

浓硝酸易挥发,产生酸雾,污染环境。

  P43

  2、现象:

没有明显现象

  原因:

铝表面上有Al2O3氧化膜覆盖着,使铝不能与CuSO4溶液接触,不能发生反应。

  3、现象:

铝片表面有红色的物质析出,蓝色溶液变无色。

  化学方程式:

2Al+3CuSO4==3Cu+Al2(SO4)3

  结论:

Al2O3是一种致密的氧化膜对铝有保护作用,可以防止铝被腐蚀。

  用砂纸打磨的目的:

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思考与交流

  1、

(1)金属氧化物一般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非常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如Na2O、K2O、CaO除外),金属氧化物也不跟碱反应(Al2O3除外),但都跟酸反应。

  

(2)金属氢氧化物不跟水反应;也不跟碱反应[Al(OH)3除外),但都跟酸反应。

  2、因为Al(OH)3溶于强碱,而、不溶于弱碱NH3·H2O。

  P44探索性实验

  1、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又溶解。

  离子方程式:

Al3++3OH-==2Al(OH)3↓Al(OH)3+OH-==AlO2-+2H2O

  2、现象:

开始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才产生白色沉淀。

  离子方程式:

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

  实验结论;两种试剂反应时,滴加顺序不同,反应的现象可以不同。

  探索性实验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方法一:

(1)稀H2SO4、Fe屑

(2)煮沸(3)避免生成的沉淀接触O2

  方法二:

(1)稀H2SO4、Fe屑

(2)NaOH溶液

  (3)检验试管Ⅱ出口处排出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H2纯净时,再夹紧止水夹。

  (4)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H2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

  探究活动八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化,净水剂

  P47~49

  一、Fe3+的检验

  现象:

装有Fe2+的试管内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装有Fe3+的试管内溶液变为血红色。

  检验方法:

往待测液中滴加2~3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e3+

  二、Fe2+和Fe3+的相互转化

  1、

(1)现象:

溶液显蓝色

  反应方程式:

2FeCl3+2KI==2FeCl2+2KCl+I2

  

(2)现象:

Ⅰ棕黄色溶液

  Ⅱ浅绿色

  Ⅲ不变血红色、

  化学方程式:

2FeCl3+Fe==3FeCl2

  总结:

Fe3+容易被还原为Fe2+,因此Fe3+具有氧化性。

  2、

(1)现象:

溶液变为血红色

  说明Fe2+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Fe3+

  

(2)现象:

溶液变成血红色

  化学方程式:

2FeCl2+Cl2==2FeCl3

  归纳:

往溶液中滴加2~3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往溶液中加入适量氧化性物质(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氯水),若溶液显血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篇三:

新版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实验与探究报告册答案

  三页探究日期:

  不一样,质量大的用的时间长

  1、不相同,因为相同热源加热水的时间长

  探究目的: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能力

  提出问题:

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相同吗

  猜想假设:

不相同

  四页探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等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