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9279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docx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

北京朝阳区18-19学度高一下年末统一考试-地理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值:

100分〕

本试卷分为两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个小题〔50分〕;第II卷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图1为我国1970~2017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回答1、2题。

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

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

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

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2.根据2000年~2017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

B.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

C.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

表1为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统计表。

读表1,回答第3题。

表1

迁入地

迁出地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东部

14.46

3.69

3.09

21.24

中部

34.36

3.30

3.53

41.19

西部

27.60

2.62

7.35

37.57

合计

76.42

9.61

13.97

100.00

3.2000年中国人口迁移流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出区人多地少

B.中部是人口的最大迁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中部迁往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口迁移量最大的方向是由西部迁往东部自然条件的差异

4.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组合正确的选项是

A.中国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社会文化因素

B.图瓦卢举国搬迁新西兰——生态因素

C.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迁移——政治因素

D.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经济因素

图2为台湾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5题。

5.从1950年到198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是

A.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发展慢B.从分散到集中,出现城市群

C.大城市增长快,中小城市增长慢D.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最快

6.以下是从北京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四位乘客的对话,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甲说:

“我去纽约旅游”B.乙说:

“我去纽约购物”

C.丙说:

“我去纽约洽谈业务”D.丁说:

“我去纽约上大学”

图3为“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

7.木桶的“短板”决定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8.人口合理容量

A.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

C.与环境承载力相同D.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

图4为某城市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回答9~11题。

9.图中I、II、III三条曲线依次代表的功能区是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D.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10.图4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⑥D.①②③

11.在③处I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处

A.商品丰富B.居民购买力大

C.交通发达D.环境优美

图5为2005年首都圈地区城市体系图。

回答12、13题。

12.北京、唐山、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张家口六个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2级B.3级C.4级D.5级

13.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唐山比张家口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承德比辛集的服务范围小

C.北京和天津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D.与廊坊相比,保定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图6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以下关于两类国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C、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15、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城市交通拥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B、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C、加强交通法规宣传D、在城市四周的交叉路口建设立交桥

图7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17、北京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18、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表达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说明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

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D、地域文化主要表达在非物质方面

三里屯village是一个抛弃传统商业模式,集文化、艺术、休闲和购物于一体的空间,楼层一般为【三】四层。

图8为北区建筑景观,图9为南区建筑景观。

19、关于三里屯village建筑景观内涵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北区表达了老北京胡同的风味B、南区灵感主要源自北京四合院

C、整体营造了摩天大楼的震撼D、是传统文化与新潮时尚的交汇

20、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图10为北京市农业分布图。

回答2l、22题。

21、通州区与门头沟区纬度相近,但农业类型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海陆位置C、土壤D、地形

22、关于北京农业类型特点的正确表达是

A、城区以林业为主B、近郊平原以生产肉、蛋、奶等为主

C、远郊平原以水产养殖为主D、远郊山区以种植业为主

23、以下区位最适合发展乳畜业的是

A、交通不便的山区B、劳动力多的乡村地区

C、交通便利的大城市周围地区D、城市中心区

图11为四幅农业景观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25.以下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图12为大连长兴岛工业区规划图。

读图,回答26、27题。

长兴岛内多荒山、滩涂,可用于建港的深水海岸线达24千米。

辽宁省政府正在规划和建设长兴岛,使其成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临港产业基地。

26.长兴岛工业区开发建设主要区位优势包括

①建港条件优越②土地开发成本低

③工业基础雄厚④科技教育发达

⑤国家政策支持⑥现代农业发达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②⑤

27.假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进行布局规划,最合理的方案是

A.①综合服务区②化学工业区③重型装备制造区④船舶制造及物流区

B.①重型装备制造区②综合服务区③化学工业区④船舶制造及物流区

C.①船舶制造及物流区②重型装备制造区③化学工业区④综合服务区

D.①重型装备制造区②船舶制造及物流区③综合服务区④化学工业区

28.以下地理现象按因果联系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

B.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城市

C.工业集聚→工业联系→工业城市→工业地域

D.工业地域→工业城市→工业联系→工业集聚

图13为某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示意图。

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29、30题。

29.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30.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读图14,回答31、32题。

31.中关村软件园区之所以布局在此位置,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市场广阔

D.附近科研院所较多

32.以下关于园区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企业能源需求量大,电力紧张

B.交通运输便利,四通八达

C.许多IT产业布局于此,产生集群效应

D.软件园区环境优美,污染轻

美国“苹果”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图15表示“苹果”公司生产的平板电脑〔ipad2〕的主要零部件产地。

回答33~34题。

33.图15中显示了ipad2生产的产业

A.转移现象B.升级现象C.集聚现象D.分散现象

34.受日本2017年“3·11”大地震震灾的启示,今后日本电子企业应注重

A.提高产品价格B.提高运输能力C.扩大海外产能D.创新生产技术

35.读图16,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17年1月,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

完成36、37题。

36.该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优势是

A.运量大,连续性强B.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

C.速度快,运输效率高D.设备投资少,成本低

37.中俄原油管道开通后对于中国

A.缓解了能源供需矛盾B.减轻了交通压力

C.降低了石油价格D.增加了财政收入

2017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建设。

读图17,回答38、39题。

38.与京沪铁路相比,京沪高速铁路

①投资更少②客运能力更大

③运输速度更快④占地较少

⑤运价较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39.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最可能促使沿线

A.地价、房价下降

B.人口更大规模地向北京和上海迁移

C.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部门向中小城市转移

D.站点附近商业网点的建立和发展

读图18,回答40、41题。

40.北京市的二环路呈“凸”字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历史因素B.地价因素

C.地形因素D.气候因素

41.北京市城市公路环线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不断涌现,表达出

A.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

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C.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

D.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42.以下地理现象与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有关的是

①海南岛成为北京的蔬菜基地②五大湖地区的乳畜带

③假日旅游的人们出游距离越来越远④超级杂交水稻的出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图19为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

回答43、44题。

43.该区域反映的历史时期及所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B.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C.采猎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44.图示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①植被破坏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5.关于环境问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环境问题在乡村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B.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落后,因此环境问题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发展经济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全球

46.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表达在我国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全

B.计划生育成绩显著,人口增速减慢

C.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

D.人地关系日趋和谐,生态环境优美

47.图20中,古人所说能表达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那么B.持续性原那么

C.公平性原那么D.共同性原那么和公平性原那么

2017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

回答第48题。

48.中国期待德班会议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那么应对气候变化。

这表达的可持续发展原那么是

A.持续性、阶段性B.共同性、公平性C.公平性、持续性D.共同性、阶段性

49.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是

A.政府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程实行清洁生产

D.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

50.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为可持续发展可以做的日常行为有

①用淘米水浇花②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③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④使用一次性餐具

⑤大量互赠明信片贺卡⑥分类投放垃圾

⑦用塑料袋购物⑧使用节能灯具

A.①②③⑥⑧B.②③⑤⑥⑧C.①②③⑥⑦D.①③④⑥⑧

【二】综合题〔共5道小题,共50分〕

51.图21为太湖平原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选址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__________,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分〕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

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在①②③中选择其一作答〕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化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

为什么?

〔3分〕

52.图22为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图。

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乙为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4分〕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水稻

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指出乙图中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并简述解决措施。

〔3分〕

〔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选择填空〕〔2分〕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B.②③⑤C.②⑤D.①③⑤

〔4〕说出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1分〕

53.图23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0分〕

〔1〕图中甲处拟建设服装厂、印刷厂、水果罐头厂和炼铝厂,应优先发展__________厂,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上看,该工业属于__________指向型工业。

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6分〕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选择填空〕〔1分〕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C.运输便利D.科技发达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3分〕

54.图24为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指出铁路运输相对于水路运输的优点。

〔2分〕

〔2〕据图说出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

〔2分〕

〔3〕描述图中三个时间段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6分〕

55.图25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自然环境容量是指不危害环境的最大允许纳污能力。

回答以下问题。

〔共10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段是在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图中A~B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选择填空〕〔1分〕

A.核工业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D.电子工业

〔3〕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轻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_____发展的结果。

〔2分〕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B点以后,其原因是〔〕〔选择填空〕〔1分〕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5〕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选择填空〕〔1分〕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了一定的经济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轻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6〕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_________效益与_________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和措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_________发展。

〔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题1分,共50分〕

1.D2.C3.C4.B5.B6.D7.A8.B9.B10.A

11.C12.C13.D14.D15.A16.B17.D18.B19.C20.A

21.D22.B23.C24.A25.A26.D27.A28.A29.C30.B

31.D32.A33.D34.C35.B36.A37.A38.B39.D40.A

41.D42.B43.B44.A45.D46.C47.B48.B49.B50.A

【二】综合题〔共5道小题,共50分〕

51.〔10分〕

〔1〕水运便利〔1分〕取水方便〔1分〕

〔2〕城市用地规模扩大〔1分〕城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1分〕和较好的生活条件〔1分〕

〔3〕①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1分〕位于郊区,地租便宜〔1分〕

②接近市中心,市场广阔〔1分〕靠近公路,交通便利〔1分〕

③靠近河流,水源充足;〔1分〕靠近城市,市场广阔;〔1分〕靠近公路,交通便利〔每点1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4〕化工厂现已被新城市包围,〔1分〕而化工厂对大气〔1分〕和水〔1分〕有严重污染,假设不搬迁,会对新城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故需要迁出城外

52.〔10分〕

〔1〕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2分〕乙区域纬度较高,气候温凉,降水较少,适宜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分〕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

〔1分〕措施:

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1分〕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1分〕

〔3〕D〔2分〕〔4〕水土流失〔湿地遭破坏〕〔1分〕

53.〔10分〕

〔1〕炼铝〔1分〕动力〔1分〕附近有煤矿和火电站,能源丰富;〔1分〕附近有铝土矿,原料丰富;〔1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1分〕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1分〕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1分〕〔5点中答对4点即可得4分〕

〔2〕B〔1分〕

〔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1分〕临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1分〕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1分〕

54.〔10分〕

〔1〕速度快,〔1分〕连续性好,〔1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1分〕。

〔3点中答对2点即可得2分〕

〔2〕交通运输〔2分〕

〔3〕1950年前,运河运输繁忙,城市沿运河呈条带状分布;〔2分〕随着铁路的迅速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已成为以铁路为主。

所以城市用地向北扩展,沿铁路和运河呈条带状分布;〔2分〕而1990年后,长江工业带开发,带动沿江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区面积再次向北扩展,逐渐变成块状分布。

〔2分〕

55.〔10分〕

〔1〕A点以前〔1分〕此时人口数量较少,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小,索取的自然资源和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都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1分〕

〔2〕C〔1分〕〔3〕C点以后〔1分〕协调〔1分〕〔4〕B〔1分〕

〔5〕C〔1分〕

〔6〕环境〔1分〕经济〔1分〕可持续发展〔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