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296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图基础知识Word格式.docx

W,0°

C(90°

E,20°

S)

3.下列两图中E点位于F点的什么方向:

A.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4题。

4.b点在a点的方向为

A.东南B.东北

C.西北D.西南

5.图4为地球某极点俯视图。

一轮船欲从甲沿图中所示航路至乙。

回答问题。

(1)乙地理坐标是

A.(30°

N,90°

W)B.(30°

E)

C.(30°

S,90°

W)D.(30°

(2)轮船的航行方向为

A.向正南B.先东北,后东南

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南,后西南

4.定“距离”

(1)纬度相差1°

的经线长度:

(2)经度相差1°

的纬线长度:

【例】6.某人从赤道以北5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7.某人从赤道以北30公里处出发,依次向正西、正南、正东、正北各走100公里,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8.读下面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假设一架飞机从A点起飞,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

正西各飞2000km,最后飞机位于

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

(2)当飞机越过180º

经线时,飞机的时间绝不会是

A.日期加一天,时刻不变B.日期不变,时刻变化

C.日期减少一天,时刻不变D.日期、时刻均不变

9.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

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的位置是

A.回到M点 B.在M点的正南方向

C.在M点的东方 D.在M点的东南方向

(2)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是

A.无法确定 

B.120º

E,50º

C.100º

E,40º

D.120º

W,50º

N

(3)若出发时当地的标准时间是9月22日8时,则到达地点的标准时间是

A.9月22日16时 

B.9月23日4时  C.9月21日11时 

D.9月23日5时

(4)若从M点出发,从最短的路程到达N点,则前进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向东南再向西北

10.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78°

55′N,11°

56′E)建成。

据此回答,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B、900千米C、1200千米D、1500千米

5.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______。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________。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_______。

【例】11.读右图,完成问题。

(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º

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乙和丙

(2)有关甲、乙、丙附近3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12.读经纬网图,回答:

图中阴影部分实际面积的大小是:

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

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

6.定“对称点”

(1)关于地轴的对称点:

(2)关于赤道的对称点:

(3)关于地心的对称点:

【例】13.人们通常以经度0°

,北纬38°

为极点,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称为“水半球”(如图所示,P点为“陆半球”的极点,阴影代表“陆半球”)。

据此回答

(1)~

(2)题。

(1)“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

A.北极点    B.0°

,38°

SC.南极点D.180°

S

(2)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经度0°

向西至20°

WB.20°

W向西至90°

W

C.90°

W向东至90°

ED.20°

E

6.定“最短航线”

数学立体几何定理:

(1)两地同一经线上(经度相等):

(2)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同在赤道上:

(4)两地在同一纬线上:

(5)两地同在晨昏线上:

【例】13.一架飞机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60°

W,35°

S)起飞,沿最短航线飞行至中国秦皇岛(120°

E,40°

N),问飞机的航行方向:

_________________。

14.从甲地(60°

N,90°

E)到乙地(60°

N,140°

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15.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

(1)~

(2)题

(1)飞机由②地飞往⑤地的最短航线的方向是(  )

A.一直向正东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2)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两地的区时不同

B.任何一日,③④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20°

C.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

D.①②两地间的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的距离

2、地图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地图:

面对地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向标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______。

(3)经纬网地图:

______指示南北,______指示东西。

2.图例和注记

“▲泰山、1532.7”中“▲”属于______,“泰山、1532.7”为_________。

3.比例尺:

(1)公式:

例1.100km长的公路,画在20cm长的图上,应按多大比例尺进行缩小?

例2.在比例尺为1/10000的地图上,A、B之间图上距离为5厘米,求它们之间实地距离为多少?

(2)表示方式:

(3)大小:

(4)比例尺与图幅面积,实地范围之间的关系:

①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则表示的实地范围越________,内容越________,精确度越_______。

②实地范围相同,比例尺越大,则图幅面积越_______,内容越_________,精确度越_______。

③比例尺相同,实地范围越大,则图幅面积越________。

【例】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______的比例尺(例如中国),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_____的比例尺(例如峨眉市地图)。

(5)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的扩大:

①规律:

将原图比例尺放大到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将1/100000的比例尺地图放大到原图的两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②规律:

将原图比例尺放大n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将1/30000的比例尺地图放大两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③规律:

将原图比例尺缩小到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将1/100000的比例尺地图缩小到原图的1/2,则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④规律:

将原图比例尺缩小1/n,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原比例尺*(1-1/n)

例4:

将1/30000的比例尺地图缩小1/4,则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⑤规律:

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n倍,则放大后的新图幅面积是原图幅面积的_________倍。

例5:

将一幅地图比例尺放大到以前的3被,则比例尺放大后,图幅面积放大到原来的多少倍?

(6)比例尺大小与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①若等高(压)距和等高(压)线疏密程度,图幅面积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坡度(风力)_____;

比例尺越小,坡度(风力)_______。

②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或等压差)越大,坡度(风力)_______;

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风力)_________。

③等高(压)距、比例尺、图幅面积相同时:

等高(压)线越密集,坡度(风力)_____;

等高(压)线越稀疏,坡度(风力)_______。

(7)比例尺类型:

【例】16.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17.当图幅大小不变时,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A.能画在图上的实际范围越大B.能画在图上的实际范围越小

C.图上能表达的内容越简略D.图上相邻事物间的距离缩小

18.在一张长120cm,宽100cm的图纸上绘一幅中国政区全国(我国南北距离约为5500km,东西距离约为5200km),四周各留5cm,合适的比例尺是

A.1:

1000000B.1:

3000000C.1:

6000000D.1:

10000000

19.将1:

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1:

2500B.1:

5000C.1:

40000D.1:

1000

20.将1:

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

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21.在一幅地图上,北纬600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4小时。

(1)该图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

(2)该地图的比例尺比1:

20000000地图的比例尺____(大,小)

(3)将该图比例尺放大4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图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4,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_____

(5)在1:

5000000的地图上表示与该图相同的实际范围,图幅面积要增大到原图的____倍。

22.读下图,判断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BCD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A.a图B.b图

C.c图D.d图

(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B.a>

c>

d>

bC.b>

aD.c>

b>

a>

d

24.下图中的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坡度最陡的应是

25.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

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

26.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回答:

(1)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000和1:

50000B.1:

2000和1:

50000

C.1:

5000和1:

20000D.1:

20000和1:

5000

(2)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350米和200米B.300米和350米

C.300米和250米D.200米和300米

3、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种类

2.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例】27.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

28.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的计算

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地形类型

(2)判断水文水系特征

(3)判断新月型沙丘坡向

(4)判断通视情况

(5)确定水库和大坝选址

(6)确定道路、管线、建筑选址

①公路、铁路尽量使线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往山顶的公路:

往往需建__________:

理由:

③在两点间修建缆车索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还要注意居民点、耕地、河流、沼泽等。

⑤管线:

若需自流的,应_______________。

(7)居民点或露营地选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港口码头选址

陆域平坦,水域阔深: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9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B49<H<50

C59<H<60D60<H<61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②21m③36m④43m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A.40m至50m之间B.45m至60m之间C.50m至60m之间D.50m至55m之间

(4)图中关于P、Q两点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低B.P一定比Q高C.P可能比Q低5mD.P可能比Q低30m

3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

(2)图中X点的海拔可能是

A.180B.200C.220D.240

(3)图中Y点与X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350B.280C.250D.50

31.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

(1)~

(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

32.读下图(图中河谷流水自西向东流),分析判断:

图中正确表示河谷发育位置的是

A.110º

E线B.30º

NC.a线D.b线

33.图甲为我国某地等高线

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图中C、D两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________。

(2)若站在图中A、B两点,能直接看到小桥的是________点,该点与小桥处的气温差大约是________℃。

34.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

读图回答问题

(1)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2)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处的海拔高度为()

A.200<P<300,300<P<400B.300<P<400,100<Q<200

C.100<Q<200,200<P<300D.200<Q<300,300<P<400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P、Q处的地形可能()

A.同为洼地或同为小丘B.只能是洼地C.同为缓坡D.一处为洼地,一处为小丘

35.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1)~(3)题。

(1)若在图中合适位置修建一座水库,正常情况下该水库面积最大可达(  )

A.1km2B.4km2C.8km2D.16km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河谷为U型谷B.乙处在冲积扇上

C.甲至丙河段最适宜发展航运

D.丁处可能成为该地最大的居民点

(3)甲、乙的相对高度为(  )

A.100米B.150米C.200米D.250米

36.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米)图”,完成第问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

A.600米B.900米C.1000米D.1200米

(2)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

A.③镇、乙村B.Ⅰ山山顶、②镇

C.④镇、Ⅱ山山顶D.甲村、Ⅰ山山顶

37.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

A.M线B.N线C.P线D.Q线

38.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B.199米C.278米D.400米

(3)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39.下列四幅图中,符合沿MN、PQ地形剖面图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0.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

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