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080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叶子颖的论文终稿 11512Word格式.docx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摘要

随着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外商的参展活动愈加频繁,我国企业参加的国际展会也越来越多。

为开拓国际市场,常常需在各类国际展会上展示产品,或是携带商业样品去国外进行展示。

展品通关是举办国际性会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展品的通关效率既体现了展会服务水平,也是检验展会成功和否的关键依据。

本文以我国会展业国际展品的通关现状为背景,结合中外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差异性,通过对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综合研究分析,以发现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对我国国际展品在通关结构、通关流程、通关手续以及通关文件ATA单证册等方面的一系列完善建议。

关键词:

国际展品;

通关模式;

ATA单证册

APreliminaryDiscussiononChina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customsmode

ABSTRACT

AstheinternationalleveloftheConventionandExhibitionIndustryinChinaincreased,moreandmoreforeignexhibitorshaveparticipatedinthetradefairinChina,andmoreinternationaltradefairwehavetakenpartin.Toexploretheinternationalmarket,exhibitorsshouldoftenshowtheirexhibitsonthetradefair,ortakesamplestoshowbusinessabroad.TheincreasingcommunicationactivitiesrelatedtothecomplicatedproblemincustomsofChinainternationalexhibits.Andcustomsofexhibitsisthemostimportantthinginthetradefair.Theefficiencyofexhibitscustomsshowsnotonlytheleveloftheservice,butalsothekeyoftheevidenceinanexhibition.ThisessayisaimedtodiscovertheproblemsexistedinChinainternationalexhibitsofcustomsmode,withtheanalysisbasedonitspresentstageandthecombinationof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ainternationalexhibitsofcustomsmodeandforeigncountryones,soastoperfectcustomsstructure,customsprocesses,customsformalitiesandATAcarnetofChinainternationalexhibits.

Keywords:

internationalexhibits;

customsmode;

ATAcarnet

1绪论

1.1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日趋频繁,商品展览国际化成为重要的国际交易手段,国际展品的通关活动在国际货物流转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因而,在正常货物进出口报关手续之外,为国际展品建立有效而便捷的通关手续,节省通关的时间和费用,是提高国际展品参展效率的有力保证。

一方面,随着我国会展业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外商赶赴我国的参展活动愈加频繁;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参加的国际展会也越来越多。

为开拓国际市场,常常需在各类国际展会上展示产品,或是携带商业样品赴国外进行展示。

国际展品交流如此不断增多也就涉及到了复杂的国际展品通关问题。

而展品通关这一工作是举办国际性会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展品的通关效率在体现展会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是检验展会成功和否的关键依据。

我国国际展品的通关作业犹如会展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对于会展行业的国际化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也影响着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此,研究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有助于提高展会效率,保证展会有序进行,也能够加强参展商的参展需求,降低参展商的参展成本,保障参展商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样对于吸引更多的国外企业将更多的产品带入中国,扩大国际展会的规模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和此同时,不仅能够为会展企业举办会展活动优化多层次的办展效能,促使我国会展业国际化日趋成熟,也能提升国际贸易的活动质量,为国际贸易全球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1.2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货物参展活动也日益频繁,当今国际货物如何通关这一问题也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关于国际展品通关问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世纪初我国许多学者就对于一般通关模式进行了理论性的介绍。

张格萍(2001)李红梅(2002)罗兴武(2006)余根深(2006)张兵(2007)在各自的书籍中都介绍了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保税货物和其他进出口货物的报关以及进出口货物的国家管制等一系列报关实务。

谢国娥(2009)在其书中介绍了报关自动化及无纸报关的概念,也就是一种现代化的通关模式。

这种通关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纸面单证、文件,是改用电子方法向海关申报。

2005年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中外通关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比较研究。

孙慧(2006)提出我国传统口岸通关作业模式是由申报、查验、放行和后续稽查等基本环节组成的,以纸质报关为主。

而日本的通关模式是由申报、核算和检查、许可等环节组成,实现进出口电子报关。

美国的最大特色是发挥计算机系统,实现提货和纳税的分离,最大限度缩短货物处于海关监管状态的时间。

韩露(2010)总结指出新加坡的通关手续和程序都较为简单便捷,是以电子报关和电子审单为基础,被称为无缝的一站式电子通关系统。

甘蜜(2008)的观点十分清晰,可归纳为我国是长期采用“串联式”的办事方式,而发达国家采用“并联式”,只要所有环节都通过审查就可以清关,手续之间不分先后顺序;

在通关结构上,我国采用“橄榄型”,而发达国家采用“哑铃型”,可以预先报关、预先审价、预先归类。

在货物通关手续的办理地点来看,我国海关模式手续一般是“多站式”,而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来实现“一站式”报关。

在对于中外通关模式进行的比较研究之后,诸多学者从中提出了我国实现“大通关”的概念。

孙慧(2006)甘蜜(2008)韩露(2010)三者都对于“大通关”的概念做了规范介绍,“大通关”是指在货物的进出口通关过程中,通过运用现代管理、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对单证流、货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整合,使之合理、规范、畅通,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为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体现政府行政监管的能力和效率,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

以这一概念为基础,学者们对于如何提高通关效率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张格萍(2001)认为求质量不求数量的现象以及通关运作机制不够健全是影响通关效率的根本原因,利用和改造外部环境的能力不强也是通关效率不够高效的原因之一。

郭春荣(2006)郑秉秀(2006)都认为我国信息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在时间扩展上受到了制约,查验率和查获率呈正相关也是遏制通关速度的直接原因。

学者们不仅对于通关效率的提高提出了以上的观点,对于如果完善现代化通关模式也各持己见。

杨玉宇(2003)提出优化法规建设,改进工作程序,加快信息化进程,做好相关配套工作。

张骏(2003)认为必须建立风险数据库强化风险管理,同时完善行政裁定制度,从而加强电子审核受理力度。

周蓝蓝(2006)提出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以杜绝无纸通关的执法隐患,再拓宽信息联网领域就能扩大无纸通关的使用范围。

郑月华(2006)认为除了搭建可信网络安全平台以确保电子数据的安全,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也能推广无纸通关模式。

在会展展品物流的研究方面,唐乐佳(2006)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国际展览品物流是展会后勤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好坏对展会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

而国内物流商在服务项目内容上相对残缺,网络覆盖面小,和客户交流不够。

之后黄宁(2008)也指出如今我国的会展物流行业瓶颈之一就是许多港口没有展品出关的政策,且复杂的展品通关手续抑制参展商参展需求,增强报关公司风险频率。

1.2.2国外研究

现今,国外对于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研究较少。

DavidD(2002)提出了一种优化我国海关通关作业的模型,也就是根据海关通关系统指标的分析,引入两个随机变量Ii和Bi,以在报关单满足率不低于某个百分比的前提下使平均机构设置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

再者,LucDeWul(2007)JoseB.Sokol(2007)对于如何不断深化通关作业改革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们都认为“海关业务流程再造需要海关根据内外工作环境和需求,对其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再造新的业务流程,能够改善服务执法和效率、质量、成本等各个方面,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尽快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型通关模式。

1.3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论文的研究思路

通过对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综合分析,结合目前我国国际展品通关的现状,再经过比较分析中外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差异性,从而总结出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1.3.2论文的研究方法

、、、在本文分析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本文通过规范性分析方法,阐述了国际展品通关模式,辨析和界定了展品通关的基本涵义和类别,以及分析了影响展品通关的相关因素。

(1)规范分析法:

在国际展品通关模式规范性研究中,明确展品通关的涵义和类别,得到影响展品通关的相关因素,探索国际展品通关的现代化模式。

(2)实证分析法:

通过采用现实中的相关数据对于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了解当今我国国际展品通关存在的问题。

(3)比较分析法:

对国际展品通关模式进行中外国际比较,有助于更好得分析和理解我国展品通关和国外展品通关的差异和差距所在,从而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2关于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一般分析

2.1国际展品涵义辨析

2.1.1国际展品的概念

国际展品是指境外为来华或我国为到境外举办经济、文化、科技、武器装备展览或参加博览会而进出口的展览品以及和展览会有关的其他物品,包括在展览会中展示的货物、物品、展台的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供展览品作宣传用的电影、幻灯片、录音录像带、说明书、广告等。

[1]

2.1.2国际展品的类别

国际展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主要展品和辅助展物。

辅助展物又可分为辅助设备,宣传品,布置品以及展卖品四类。

如图1所示:

主要展品辅助设备

国际展品的类别宣传品

辅助展物布置品

展卖品

图1国际展品的类别

(1)主要展品:

在国际展览会中展示或示范所用的货物、物品。

(2)辅助展物

1)辅助设备:

为展示或示范展出的机器或器具所需用的物品。

其中,还包括为展出的机器或器具进行操作示范,并在示范过程中被消耗或损坏的物料。

2)宣传品:

为提供展品做示范宣传所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录像带,录音带,说明书,广告等等。

同时,也包括展出者为修建、布置或装饰展台而进口的一次性廉价物品,如油漆、涂料、壁纸。

3)布置品:

展览者设置临时展台的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

另外,还包括参展商免费提供并在展出中免费散发的和展出活动有关的宣传印刷品、商业目录、说明书、价目表、广告招贴、广告日历、未装框照片等。

4)展卖品:

和展览活动有关的可售出的小卖品。

2.2通关模式涵义辨析

2.2.1通关和通关模式的涵义

(1)报关

报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手续的全过程。

(2)结关

结关是指进口货物、出口货物和转运货物进入一国海关关境或国境时,必须向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后,货物才能放行,货主或申报人才能提货。

同样,载运进出口货物的各种运输工具进出境或转运,也要向海关申报,办理海关手续,得到海关的许可。

对经口岸放行后仍需继续实施管理的货物,海关在固定的期限内进行核查,对需要补正、补税货物作出处理,直至完全结束海关监管的工作程序。

货物在结关期间,不论是进口、出口或转运,都处于海关监管之下,不准自由流通。

(3)通关

通关是报关和结关的统称,是任何进出口货物、物品、进出境运输工具必须经办的海关业务环节。

通关和报关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都是对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口而言的,但报关是从海关管理相对人的角度,仅指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而通关不仅包括海关管理相关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续,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批准其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2]

(4)通关模式

通关模式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全步骤以及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依法进行监督管理,批准其进出境的管理程序。

2.2.2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类别

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有两种,即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国际展品通关模式和不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国际展品通关模式。

(1)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国际展品通关模式

1)进境申报

进境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持ATA单证册向海关申报进境展览品时,先在海关核准的出征协会即中国国际商会以及其他商会,将ATA单证册上的内容预录入海关和商会联网的ATA单证册电子核销系统,然后向展览会主管海关提交纸质ATA单证册、提货单等单证。

2)出境申报

出境货物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持ATA单证册向海关申报出境展览品时,向出境地海关提交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纸质ATA单证册、装货单等单证。

海关在绿色封面单证和黄色出口单证上签注,并留存黄色出口单证(正联),退还其存根联和ATA单证册其他各联给出境货物发货人或其代理人。

3)过境申报

过境货物承运人或其代理人持ATA单证册向海关申报将货物通过我国转运至第三国参加展览会的,不必填制过境货物报关单。

海关在两份蓝色过滤单证上分别签注后,留存蓝色过境单证(正联),退还其存根联和ATA单证册其他各联给运输工具承运人或其代理人。

4)担保和许可证件

持ATA单证册向海关申报进出境展览品,不需向海关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也不需另外再提供担保。

但如果进出境展览品及相关货物受公共道德、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动植物检疫、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限制的,展览品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出口许可证件。

5)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暂准进出境货物的结关

持证人在规定期限内将进境展览品或出境展览品复运出境或复运进境,海关在白色复出口单证和黄色复进口单证上分别签注,留存单证(正联),退还其存根联和ATA单证册其他各联给持证人,正式核销“结关”。

(2)不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国际展品通关模式

展览品进境之前,展览会主办单位应当将举办展览会的批准文件连同展览品清单一起送至展出地海关,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展览品进境申报手续可以在展出地海关办理。

从非展出地海关进口的,可以申请在进境地海关办理转关运输手续,将展览会在海关监管下从进境口岸转运至展览会举办地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提交报关单、展览品清单、提货单、发票、装箱单等。

展览会中涉及检验检疫等管制的,还应当向海关提交有关许可证件。

同时,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提供担保。

海关一般在展览会举办地对展览品开箱查验。

展览品开箱前,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其代理人应当通知海关。

海关查验时,展览品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到场,并负责搬移、开拆、封装货物。

展览品出境申报手续应当在出境地海关办理。

在境外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国外展览会的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交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报关单、展览品清单一式两份等单证。

展览品属于应当缴纳出口关税的,想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

属于核用品、“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商品的,应当提交出口许可证。

海关对展览品开箱查验,核对展览品清单。

查验完毕,海关留存一份清单,另一份封入“关封”交还给出口货物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凭以办理展览品复运进境申报手续。

3)进出境展览品的核销结关

①复运进出境

进境展览品按规定期限复运出境,出境展览品按规定期限复运进境后,海关分别签发报关单证明联,展览品所有人或其代理人凭以向主管海关办理核销“结关”手续。

展览品未能按规定期限复运进出境的,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出国举办展览会的单位应当向主管海关申请延期,在延长期内办理复运进出境手续。

②转为正式进出口

进境展览品在展览期间被人购买的,由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其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进口申报、纳税手续,其中属于许可证件管理的,还应当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出口展览品在境外参加展览会后被销售的,由海关核对展览品清单后要求企业补办有关正式出口手续。

③展览品放弃或赠送

展览会结束后,进口展览品的所有人决定将展览品放弃交由海关处理的,由海关变卖后将款项上缴国库。

有单位接受放弃展览品的,应当向海关办理进口申报、纳税手续。

展览品的所有人决定将展览品赠送的,受赠人应当向海关办理进口手续,海关根据进口礼品或经贸往来赠送品的规定办理。

④展览品毁坏、丢失、被窃

展览品因毁坏、丢失、被窃等原因,而不能复运出境的,展览会主办单位或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报告。

对于毁坏的展览品,海关根据毁坏程度估价征税;

对于丢失或被窃的展览品,海关按照进口同类货物征收进口税。

展览品因不可抗力遭受损毁或灭失的,海关根据受损情况,减征或免征进口税。

[3]

下面通过表1进一步了解我国两种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异同点。

表1两种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异同点

我国国际展品通关模式

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国际展品通关模式

不使用ATA单证册报关的国际展品通关模式

提货单证

进境:

报关单

展览品清单

提货单

发票

装箱单

出境:

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担保和许可证件

需要提供担保

需要缴纳保证金

不需提供担保

不需缴纳保证金

只需ATA单证册即可

对于检验检疫物品都需要提交有关许可证件

结关形式

复运进出境

转为正式进出口

展览品放弃或赠送

展览品毁坏、丢失、被窃

3我国国际展品通关的现状

3.1展品通关数量繁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崛起,我国的会展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我国举办的国际性会展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高速扩展中。

根据中国贸促会在去年公布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未来五至十五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至30%。

在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超过了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以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上海为例,近十几年来,上海国际性的会展数量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

据统计,1990年上海会展仅有40个,展览的面积只有10万平方米。

而到了2000年,上海一年举办的展览会上海会展猛增至270个,直接成交额突破了450亿元。

在2003年,上海会展业交易额超过了550亿元,会展直接赢利达到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

如图2所示,我国展览会数量在过去的十年内增长迅速,2001年全国展览会数量为2387个,2002年全国展览会数量为3075个,2003年全国展览会数量为3298个,逐年递增后直到2009年全国展览会数量达到了4300个。

其中,在2008年我国国际展会项目的申请数已有1800个,到了2009年更高达2000个国际展会项目申请。

图22001年—2009年我国会展项目数量

3.2展品通关时间紧迫

我国国际性展览会如此增长迅速的趋势也直接引起了我国国际展品激增的现象,和此同时也使得展品通关更受关注。

现今,我国国际性展览会的展品数量多,种类杂,而展期一般都在二至三天或四至五天据多。

这样展品通关的时间其实非常紧迫,展品一般都必须在展览会开幕前一周内经由海运或空运到港口,并且在这一周内要办完展品进关、进馆、布展等一系列的复杂手续,最后在展览会闭幕、撤馆的同时,展品又必须装箱回运直至清关。

4国际展品通关模式的国际比较分析

4.1中外通关结构形态不一→“橄榄型”——“哑铃型”

在通关结构上,我国海关长期实行的仍然是“橄榄型”,也就是说货主只有在货物抵港后才能办理报关和报检手续,不允许人们进行事先申报、预估价、预审价或是预归类,通关所需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运输工具到港之后和提货之前。

发达国家的通关结构呈“哑铃型”,即对进口货物可以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对货物预归类、预审价,货物到港后实货放行,有关单据事后集中递交,并加强放行后的稽查,对那些可以前推、后移或者外置的海关、检验检疫手续、提前或推后到通关过程之前或之后,这样就加强了放行后的稽查,畅通了货物到达至提货的中间环节。

例如日本海关还启用一个自助征税系统,用来计算关税和消费税等,这样也就为货物的通关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4.2中外通关流程有所差异→“串联式”——“并联式”

通关流程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采取自计划经济时期延续至今的“串联式”流程,这样的流程通关手续复杂、环环相扣,海关在接到有关单位的申报之后才会进行审核,审单之后海关才会处理查验环节,查验符合标准再予以放行,也就是说任何一道环节存在问题都将影响整个通关工作的效率,严重延误通关时间。

而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采用的是“并联式”通关流程,也就是借助电子口岸平台,货物进出关的主要信息和数据可以共享,因此企业在通关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流程可以通过网络在各个相关部门同时办理,只要所有环节都通过审单就可以清关,手续之间不分先后顺序,即使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对其他环节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样大大提高了通关的时间和效率。

美国海关的最大特色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和担保制度的作用,实现提货和纳税的分离,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货物处于海关监管状态的时间。

4.3中外通关手续繁简不同→“多站式”——“一站式”

在通关手续上,我国海关一般是“多站式”程序,也就是说企业需要分别到海关、检疫检验局、港口部门办理各种手续,递交各种不同的单据,这些部门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企业需要跑不同的部门办理,经常是一批货物的进出关手续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