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227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急救大纲.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大纲.doc

《急救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大纲.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急救大纲.doc

卫生部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第二版)

教学大纲

(供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护理系

《急危重症护理学》教研组

(2008年12月)

课程总目标:

(1)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以下内容

①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②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③急诊科设置

④ICU的设置与管理

⑤心脏骤停的原因

⑥休克的病因

⑦创伤的分类、病理生理变化和创伤评分系统

⑧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⑨毒物的体内过程及中毒机制

⑩中毒病人的病情评估

中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评估

(2)本课程要求学生熟悉以下内容

①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②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③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④急诊护理工作特点和流程

⑤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

⑥心脏骤停的类型

⑦休克的分类、病理生理和病情评估

⑧骨关节损伤

⑨急性肝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评估

⑩中毒病人的救治原则和护理

营养支持的原则及适应证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3)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①院外急救护理

②急诊护理工作程序

③监测技术

③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④心肺复苏技术

⑤休克的救治原则及护理重点

⑥多发伤、复合伤、颅脑与胸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

⑦急性肝衰竭、呼吸衰竭、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措施

⑧中暑、淹溺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

⑩气管内插管术和呼吸机的应用

咯血、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的救治与护理

掌握常见专业英语单词(具体会在教案中明确)

掌握灾害时采取的护理活动

主要教师:

廖燕:

课程负责人,副教授

何庆:

教授,内科学硕士

曹钰:

副教授

许树云:

副教授,急诊医学硕士

李明凤:

副教授

李蓉琼:

副教授,医学学士

田永明:

讲师

吴丹:

助教

刘逸文:

助教

大纲编写人员:

李蓉琼何庆许树耘李明凤廖燕曹钰田永明吴丹刘逸文

课程名称:

急危重症护理学(EmergencyandintensiveNursing)

课称号(代码):

50210520-0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学时:

32学分:

2

使用教材:

周秀华主编.《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2006.6

主要参考资料:

1.周秀华主编.《急救护理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王庸晋主编.《急救护理学》(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石应康主编.《急诊手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韩春玲主编.《现代急救护理》(第1版).山西科技术出版社,2003.

5.李明凤主编.《急诊护理常规》(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黎鳌主编.《现代创伤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7.李春玉主编.《灾害急救与管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8.李明凤主编。

《急危重症护理学题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学生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

理论考核100分

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判断分析、简答、论述题6种类型。

内容涉及每个章节。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发展及范畴

2.熟悉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内容及管理

【教学内容】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发展

2.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院前急救、急诊科抢救、危重病(症)救护、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急危重症护理的人才培养及科研工作

3.院前急救的含义:

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4.院前急救的环节:

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

5.危重病(症)救护:

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在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救治设备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接受由急诊科和院内有关科室转来的危重患者,对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以及继发于各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患者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6.危重病救护研究范围:

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治疗;ICU人员、设备的配备与管理;ICU的技术

7.急诊医疗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

最初目击者、急救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

8.急诊科的业务管理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急诊医疗服务的内容及体系管理

难点:

1.危重病(症)救护

2.院前急救的含义及环节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二章院外急救

【目的要求】

1.了解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2.了解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及指挥系统

3.熟悉院外急救的特点

4.熟悉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5.熟悉病人转运途中的监测与护理

6.掌握院外急救的概念

7.掌握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8.掌握院外急救现场评估与呼救

9.掌握现场救护要点

【教学内容】

1.院外急救的概念

2.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3.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4.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5.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与管理

6.院外急救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院外急救的重要性与特点

①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快速安全地转运病人,可为挽回病人生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机,为在院内作进一步救治打下基础

②院外急救的特点:

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复杂性、灵活性

2.院外急救的任务与原则

①院外急救的任务:

平时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大型灾害或战争中的院外急救、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急救知识的普及

②院外急救的原则:

先排险后施救、先重伤后轻伤、先施救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转送与监护急救相结合、紧密衔接前后一致

3.院外急救护理

①现场评估与呼救

②现场救护

难点:

1.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2.现场急救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三章急诊科管理

【目的要求】

1.了解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2.了解急诊科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3.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护理工作特点

4.熟悉急诊病人心理特点及急诊护患沟通技巧

5.熟悉急救仪器设备的维护

6.掌握急诊护理工作流程和程序

【教学内容】

1.急诊科的任务与设置

2.急诊科人员组成及素质要求

3.急诊科工作制度及护理工作特点

4.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5.急诊护理工作程序

6.急诊护患沟通

7.急救仪器设备的维护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急诊护理工作特点

2.急诊护理工作流程

3.急诊护患沟通

难点:

1.急诊科设置

2.急诊护理工作程序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第四章重症监护

【目的要求】

1.了解ICU的设置与管理

2.了解监护内容及分级

3.熟悉ICU感染控制

4.熟悉心率监测的临床意义

5.熟悉影响CVP的因素

6.熟悉体温监测、脑功能监测、肾功能监测的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7.掌握中心静脉压的概念、临床意义

8.掌握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9.掌握呼吸功能监测、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教学内容】

1.ICU的设置与管理

2.ICU感染控制

3.ICU收容与治疗

4.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

5.监测技术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率检测、动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肺动脉压监测、心排出量监测

2.心电图监测

3.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运动的观察、呼吸功能测定、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

4.体温监测

5.脑功能监测

6.肾功能监测:

尿量、肾浓缩-稀释功能、血尿素氮、血肌酐、尿/血渗透压比值、内生肌酐清楚率、酚红排泄率

7.动脉血气和酸碱监测

难点:

1.ICU感染控制

2.监护内容及监护分级

3.监测技术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学时分配】4学时

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目的要求】

1.熟悉心脏骤停的原因

2.熟悉心脏骤停的类型

3.熟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4.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5.掌握心脏骤停概念

6.掌握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的概念

7.掌握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技术

【教学内容】

1.心脏骤停的概念

2.心脏骤停的原因

3.心脏骤停的类型

4.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5.基本生命支持

6.进一步生命支持

7.延续生命支持

8.复苏后监测与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

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脑复苏

2.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控制气道的方法

4.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5.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

难点:

1.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2.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治疗措施

3.呼吸支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心肺复苏时的药物治疗原则与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六章休克

【目的要求】

1.了解休克的病因及分类

2.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

3.熟悉休克的病情评估

4.掌握休克救治原则

5.掌握休克护理重点

【教学内容】

1.休克的病因:

血容量不足、创伤、感染、过敏、心源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神经源性因素

2.休克的分类:

按病因、病理生理和血流动力学进行分类

3.休克的病理生理:

休克早期、中期、晚期以及各个时期器官功能结构的改变

4.休克的病情评估:

资料收集、病情判断

5.休克的救治原则:

积极消除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毒;药物的应用;治疗DIC,改善微循环;保护脏器功能;各型休克的处理

6.休克的护理重点: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密切监测病情;开放静脉通路,进行扩容治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休克的病情评估

2.休克的病情判断

3.休克的救治原则

4.休克的护理重点

难点:

1.休克的病因

2.休克的分类

3.休克的病理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七章创伤

【目的要求】

1.了解创伤的分类

2.了解烧伤复合伤、放射复合伤化学复合伤

3.了解颅脑损伤的非手术处理措施

4.熟悉创伤院前评分、院内评分和ICU评分方法

5.熟悉创伤后病理生理变化

6.熟悉放射复合伤、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和急救护理

7.掌握创伤、多发伤、复合伤、联合伤的概念

8.掌握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特点

9.掌握多发伤的现场救护及转运途中的救护

10.掌握颅脑损伤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11.掌握胸部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及紧急处理

12.掌握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13.掌握骨关节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措施

【教学内容】

1.创伤的分类

2.创伤评分

3.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4.多发伤的现场救护

5.胸部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6.腹部创伤的术前处理措施

7.骨关节损伤的现场救护

8.放射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9.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10.化学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11.颅脑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12.胸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13.腹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14.骨关节损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2.多发伤的现场救护

3.胸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难点:

1.放射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2.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3.化学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第八章脏器功能衰竭

【目的要求】

1.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

2.了解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3.了解急性肝衰竭的病因、病情评估和救治

4.了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情评估

5.熟悉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评估

6.熟悉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情评估

7.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8.熟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9.熟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与护理

10.掌握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11.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12.掌握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教学内容】

1.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2.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3.急性肝衰竭的病因、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4.急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与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急性心力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2.急性呼吸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3.急性肾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与护理

难点:

1.急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评估

2.急性呼吸衰竭的病情评估

3.急性肝衰竭的病因、病情评估

4.急性肝衰竭的救治与护理

5.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小组讨论

【学时分配】4学时

第九章急性中毒

【目的要求】

1、了解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2、熟悉急性中毒的病情评估

3、掌握中毒的概念

4、掌握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

5、掌握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6、掌握急性中毒的护理

7、掌握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原则和护理要点

8、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原则和护理要点

9、掌握镇静安眠药中毒的急救原则与护理要点

10、掌握强酸强碱中毒的紧急处理和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中毒的概念

2、毒物的体内过程及中毒机制

3、中毒病人的病情评估

4、中毒的救治原则及护理

5、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6、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7、镇静催眠药物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8、强酸强碱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毒病人的救治原则及护理

2、有机磷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4、镇静催眠药物中毒的救治与护理

难点:

1、毒物的体内过程及中毒机制

2、中毒病人的病情评估

3、强酸强碱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

【学时分配】2学时

第十章中暑、淹溺和触电

【目的要求】

1.了解触电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2.熟悉中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3.熟悉淹溺的发病机制

4.熟悉触电现场救护措施

5.掌握中暑的病情评估

6.掌握中暑的救治与护理

7.掌握淹溺的救护原则和护理要点

【教学内容】

1.中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中暑的病情评估

3.中暑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4.淹溺的发病机理和病情评估

5.淹溺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6.触电的病情评估

7.触电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中暑的病情评估

2.中暑病人的救治与护理

3.淹溺病人的救护原则与护理要点

难点:

1.中暑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淹溺的发病机理和病情评估

3.触电的病情评估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小组讨论

【学时分配】2学时

第十一章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

【目的要求】

1.了解营养状态的评定方法

2.熟悉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3.熟悉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4.熟悉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护

5.掌握营养支持的原则

6.掌握营养支持的方式(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7.掌握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教学内容】

1.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2.营养状态的评定

3.营养支持的原则

4.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5.营养支持的方式(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6.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护

7.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危重症病人的代谢特点

2.营养支持的原则

3.营养支持的适应症

4.营养支持的方式(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难点:

1.营养状态的评定

2.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护

3.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小组讨论、示教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十二章救护技术

【目的要求】

1.了解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了解动静脉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3.熟悉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4.熟悉呼吸机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

5.熟悉包扎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6.熟悉胸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

7.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8.掌握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

9.掌握各种外伤的止血方法

10.掌握骨折固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1.掌握搬运的原则

12.掌握呼吸机应用期间的护理

【教学内容】

1.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物品准备

4.气管切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5.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6.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8.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9.止血的适应证、用物及方法

10.包扎的适应证及方法

11.固定的适应证及方法

12.搬运的原则及方法

13.呼吸机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

14.应用呼吸机期间的护理

15.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气管内插管术

2.静脉穿刺置管术

3.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4.呼吸机的应用

5.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

难点:

1.气管切开置管术

2.动脉穿刺置管术

3.抗休克裤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小组讨论、示教

【教学时数】2学时

第十三章常见急危重症救护

【目的要求】

1.了解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

2.了解昏迷的病情评估

3.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评估

4.熟悉重症哮喘的病情评估

5.熟悉咯血的病情评估

6.熟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评估

7.熟悉昏迷的救治与护理

8.熟悉急腹症的病因及病情评估

9.熟悉常见临床危象的病因、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10.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与护理

11.掌握重症哮喘的救治与护理

12.掌握咯血的救治与护理

13.掌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与护理

14.掌握急腹症的救治与护理

【教学内容】

1.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2.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与病情评估

3.重症哮喘的救治与护理

4.咯血的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6.昏迷的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7.急腹症的病因、病情评估、救治与护理

8.常见临床危象:

超高热危象、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甲状腺危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与护理

2.重症哮喘的救治与护理

3.咯血的救治与护理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救治与护理

5.昏迷的救治与护理

6.急腹症的救治与护理

难点:

1.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评估

2.重症哮喘的病情评估

3.咯血的病情评估

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评估

5.昏迷的病情评估

6.急腹症的病因及病情评估

7.常见临床危象:

超高热危象、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甲状腺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小组讨论、示教

【教学时数】

4学时

第十四章灾害护理及应急体制的建立

【目的要求】

1.了解灾害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灾害护理提出的背景

3.了解应急体制的内容

4.了解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

5.了解院内分诊的原则及方法

6.熟悉灾害带来的社会后果

7.熟悉应急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8.熟悉特殊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9.掌握灾害应急急救的原则

10.掌握灾害时采取的护理活动

11.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制定

【教学内容】

1.灾害概述

2.灾害护理的提出

3.灾害应急急救的原则

4.灾害时个人护理活动

5.地震及海啸灾害护理的流程

6.应急体系的提出及分类

7.应急预案的内容制定

8.应急培训的方式和内容

9.特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内容

重点:

1、灾害来临时的个人护理活动

2、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内容

3、应急培训的内容

难点:

1、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内容

2、灾害时采取的护理活动

【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讨论、复习

【教学时数】

本章共2学时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