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3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自来水厂10万吨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宣州XX区第二自来水厂建设项目

项目建议书

宣城XX晨兴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六月

42

目录

1 项目概况 1

1.1 项目概要 1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

1.2.1 编制依据 1

1.2.2 规范和标准 1

1.2.3 编制原则 2

1.2.4 研究结果概要 3

1.3 项目区概况和自然条件 4

1.3.1 项目区概况 4

1.3.2 自然条件 5

2 项目提出理由及必要性 8

2.1 项目提出理由 8

2.1.1 供水现状 8

2.1.2 供水存在的问题 8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2.2.1 是完善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的需要 8

2.2.2 是缓解经济开发区用水问题的需要 9

2.2.3 是改善经济开发区居民生活用水水质的需要 9

3 工程技术方案 10

3.1 水厂总平面布置 10

3.2 净水方案 10

3.2.1 用水量预测 10

3.2.2 取水工程 12

3.2.3 配水管网工程 12

3.2.4 供水管网工程 13

3.2.5 净水工艺方案 15

3.3 建筑、结构方案 15

3.3.1 建筑设计 15

3.3.2 结构设计 16

3.3.3 建设内容与规模 16

3.4 配套工程方案 20

3.4.1 供电工程 20

3.4.2 水源工程 20

3.4.3 消防设计 21

3.4.4 公共绿化 21

4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安全 22

4.1 水源保护 22

4.2 净水厂环境影响评价 22

4.2.1 净水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4.2.2 周围环境对净水厂的影响 23

4.2.3 净水厂环境影响评价 24

4.3 劳动安全卫生 24

4.3.1 设计依据 24

4.3.2 建筑与场地布置 24

4.3.3 运行阶段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25

4.3.4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的主要防范措施 26

4.3.5 劳动安全卫生效果 27

5 节能 28

5.1 原则和标准 28

5.2 规范和依据 28

5.3 项目能耗指标 29

5.4 项目节能措施 29

6 人力资源配置及实施进度 33

6.1 管理机构 33

6.2 劳动定员 33

6.3 建设进度安排 34

7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35

7.1 投资估算 35

7.1.1 工程概况 35

7.1.2 编制依据 35

7.2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35

7.2.1 资金筹措 35

7.2.2 投资使用计划 36

8 项目财务评价 37

8.1 成本费用估算 37

8.1.1 依据及说明 37

8.1.2 制水成本估算 38

8.2 水费价格 38

8.3 财务效益分析 39

8.4 盈亏平衡分析 40

8.5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40

9 结论与建议 42

9.1 结论 42

9.2 建议 42

1项目概况

1.1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宣州XX区第二自来水厂建设项目

2、项目法人:

宣城XX晨兴X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4、建设年限:

工期三年,2012年6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5、建设地点:

宣州XX经济开发区官塘XX湖东北面,官塘XX路以南,军塘XX路以北,峡山XX路以西,奉公XX路以东。

1.2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安徽XX省城镇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2)《安徽XX省环境保护条例》

(3)《宣城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4)《宣州XX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2007~2020)

(5)《宣城XX市统计年鉴》(2012)

(6)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1.2.2规范和标准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9-2001)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机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2.3编制原则

1、从实情出发,工程全面考虑宣州XX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水源条件和经济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和建设计划,力求尽快解决用水供水需求,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

2、以宣州XX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及给水现状为依据,合理利用水资源,结合地形环境要求等因素,采用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分步实施的方针,统一规划和设计;

3、工程设计中,在确保水质水量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善劳动环境和减少制水成本。

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输配送水管网设计在充分利用原有管网的基础上,改造和铺设新管网以尽快发生效益。

1.2.4研究结果概要

1、工程规模及内容

工程规模:

宣州XX区第二自来水厂计划于2014年投产,设计工程总规模10万m3/d。

工程主要内容:

(1)以水阳江水作为水厂水源地,取水口设在官塘XX路与峡江大道交叉水阳江段,建设引水管线,设取水泵房一座。

(2)土建规模按工程总规模10万m3/d实施,新建取水泵房、配电房、净水厂、综合楼等;

(3)新建配水管网总长63.98km,管径DN200-DN800,采用压力钢管、球墨铸铁管和PE管。

2、工程投资及组成

工程总投资15000万元。

资金来源:

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全额政府财政拨款。

售水水价:

工业用水2元/m3、生活用水1.8元/m3。

3、项目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完善了宣州XX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作为小城镇经济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城镇发展的容量与空间,基础设施水平直接反映了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衡量小城镇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标准,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使小城镇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居住人口。

未来发展小城镇重点不在于增加数量,而是完善功能。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提高当地群众吃水质量、改善群众健康状况,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水,而且对改善卫生条件,确保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环保、消防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将使宣州XX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满足扩张的需要,大大增加了宣州XX经济开发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加快推进宣州XX经济开发区城市化进程。

1.3项目区概况和自然条件

1.3.1项目区概况

(1)宣州XX经济开发区概况

安徽XX宣州XX经济开发区原名安徽XX宣州XX工业园区,2006年经安徽XX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经国务院备案,2008年5月经安徽XX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XX宣州XX经济开发区。

已形成纺织服装、机械、医药食品、新型建材、电子电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连续两届被评为全省“十佳开发区”。

开发区位于安徽XX省宣城XX市区北郊,坐落在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距市区5公里。

是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一期规划总面积27.5平方公里,已建成20平方公里。

扩区至60平方公里的二期规划已经专家评审,正报安徽XX省人民政府批准。

开发区距上海、杭州、南京、合肥170-260公里,穿境而过的322省道与芜太高速连接;在建的宣南铜高速在开发区内留有接口,与沪渝、宁宣杭、杨绩、芜雁、广黄河205国道高速接轨。

区内有皖赣铁路货运站河铁路专用线。

距禄口、萧山、骆岗机场115-200公里。

东临水阳江,离芜申(太)运河32公里,通航能力1000吨,即将建设年吞吐1300万吨码头,配套仓储物流建设。

通畅的等级公路、高速、铁路和水路使开发区在泛长三角经济圈中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2)供水区域概况

本项目为缓解经济开发区日益紧张的供水问题,解决除原有水阳江供水厂供应的养贤乡、古泉镇、敬亭山办事处生活及部分工业用水以外的经济开发区的的供水问题。

1.3.2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开发区位于安徽XX省宣城XX市区北郊,坐落在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距市区5公里。

属岗坡地形,地层上部为粘土,下层为粉质矿岩,地下水对混凝土建筑材料无腐蚀性。

一般自然地面标高为黄海高程11~48米。

道路标高:

一般城市道路标高为黄海高程19~42米。

地基土承载力:

开发区天然地基标准承载力一般在180~350KPA以上(准确数据需根据对具体地块的勘察设计才能确定)。

2、自然环境

宣州XX区在地质分区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地区。

地层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各时代地层发育比较完整。

受地质构造控制,地势南高北低,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谷)地、岗地、平原五大类型。

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错,海拔高程一般200—1000米以上;中部丘陵、岗冲起伏,高程一般15~100米;北部除一部分破碎的丘陵外,绝大部分为广袤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汉,圩区一般高程为7—12米。

3、防洪

据历史资料统计显示,百年一遇的洪水位一般为黄海高程16米。

4、抗震设防

开发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5、主要气候资料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最高气温:

40.7℃;最低气温:

-13.8℃

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

2.7℃

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7.1℃

平均干球温度:

32.6℃;湿球温度:

27.2℃

年最大降雨量:

2041mm;日最大降雨量:

272mm

冬季室外相对湿度:

76%;夏季室外相对湿度:

79%

年平均相对湿度78%

主导风向:

东北;历史最大风速:

24M/S;平均风速:

1-2M/S

最大积雪深度:

40CM

平均无霜期:

228天

冬季室外大气压力:

102.27KPA;夏季室外大气压力:

99.98KPA

地震烈度:

6度

地耐力:

15T/M2。

2项目提出理由及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理由

2.1.1供水现状

目前,项目区除部分地区由现有水阳江供水厂供水外,其余地方居民饮用水均采自地表浅层地下水、径流河沟或山塘,水质污染较重,区内血吸虫病疫水、铁锰含量超标,细菌含量严重超标,不符合饮用标准,已初步造成人民群众人体健康的一定程度伤害,饮水严重不安全;同时由于受气候及降雨影响,水源水量无法正常保障,旱季缺水,需外地水车供应,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部分地区因地质原因,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

2.1.2供水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质量的供水体系:

由于开发区目前正处于高速开发建设阶段,人口的不断增加,饮用水严重匮乏;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得用水量迅速增加。

(2)现在居民饮用水源复杂,多为地表水,污染严重,不宜饮用。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完善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宣城XX市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作为皖江城市带核心经济圈城市之一,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自来水工程,更应超前建设,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基础设施工程快速配套。

城市供水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对于居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基本保证。

2.2.2是缓解经济开发区用水问题的需要

宣州XX经济开发区现只有水阳江供水厂一座,日供水能力为8.0万m³,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自来水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自来水厂,如不适当超前建设,将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影响市民的生活。

2.2.3是改善经济开发区居民生活用水水质的需要

目前,开发区部分地区因地质原因,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

居民饮用水均采自地表浅层地下水、径流河沟或山塘,水质污染较重,不符合饮用标准,已初步造成人民群众人体健康的一定程度伤害,饮水不安全;同时由于受气候及降雨影响,水源水量无法正常保障,旱季缺水,需外地水车供应,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实施本供水工程解决了开发区部分地区农村人口饮用水难的问题,保障居住人口能吃上卫生清洁的饮用水、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时部分解决宣州XX工业园区的工业用水。

因而,宣州XX区第二自来水厂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3工程技术方案

3.1水厂总平面布置

水厂生产区建在宣州XX经济开发区官塘XX湖东北面,规模100000m3/d,总占地约75000m2,长300米,宽250米。

水厂大门位于北面,便于与官塘XX路连接。

综合楼位于北面,南北向布置,便于对外联络。

生产构筑物按工艺顺序从北到南直线布置,其它附属建筑物本着服务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进行合理布置。

为方便各构筑物的联系及车辆进出,厂区内设置车行道,主车道宽度4.0m,车行道布置成环状,转弯半径为4m。

路面结构采用砼路面。

厂区绿化面积较大,占整个厂区的61%。

厂区内主要管线有进水管、出水管、生产废水管、废水回收管,厂区自用水管、生活污水管、雨水管、加药管等。

3.2净水方案

3.2.1用水量预测

(1)居民生活用水量W1

生活用水量包括居住区生活用水和工业企业、机关、学校、旅馆、餐厅、浴室等用水量。

其中居住区生活用水量标准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综合考虑规定,居民生活用水量可由以下2式计算:

W1=Pq/1000

P=P0(1+γ)n

W1—居民生活用水量,m3/d;

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

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人;

γ—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考虑工业发展及外来人口集中等因素;

n—工程设计年限,a;取50年

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取200L/(人·d)。

P=294677人;W1=58935m3/d

(2)公共服务设施用水量W2

该部分用水量不大,根据各镇镇政府的统计,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约占居民生活用水量的6%。

考虑今后的发展,本工程公共建筑最高日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的10%计算。

W2=W1×10%=5894m3/d

(3)工业用水W3

本次工程不以工业供水为主,考虑对工业园区的工业用水的补充,拟定工业用水相当综合生活用水量的比例为25%。

W3=W1×25%=14734m3/d

(4)市政用水W4

市政用水量包括浇洒道路、绿地用水、洗车用水及消防用水等。

按有关定额核算,市政用水量约占生活及工业用水量的15%。

考虑到农村用水的具体情况,因此,市政用水量按生活及工业用水量的10%计算。

W4=(W1+W3)×10%=7367m3/d

(5)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损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规定,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5%合并计算。

本次规划采用15%考虑。

(6)水厂设计流量Q

Q=(W1+W2+W3+W4)×15%

=86930×15%

=13039m3/d

本工程取水厂设计流量Q=99969m3/d,为保证水量水压的要求,确定本项目总的供水规模10万吨/日。

3.2.2取水工程

本工程为新建项目,取水工程设在宣州XX经济开发区官塘XX路与峡江大道交叉口水阳江段,建设取水泵房60㎡,长12m,宽5m,高2.8m,取水管为DN800mm的压力钢管。

泵房内设机组8套,6用2备。

3.2.3配水管网工程

本工程输水管道是指从加压泵站到高位水池之间的管道,设计通过本管道,依靠加压泵站加压向高位水池输水。

1、管道布设

本管道从加压泵出口开始,垂直等高线前行向上直至高位水池。

2、管材选用

本管道设计提水高度较大,考虑到事故停机形成的水锤压力影响,结合管道平面布置情况,由于落差全部集中在管道末端,而本区域内管道长度不大,输水管道设计全部采用压力钢管。

3.2.4供水管网工程

1、管网分区

根据供水区域的地形地貌特点,为确保安全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确定本供水工程在管网布设上采用同一水源,建设统一水厂,实行分区供水的方案。

为充分利用有利地形落差,供水管网拟定采用重力流方式输水,即全供水管网由位于供水区域中上游的高位水池统一供水。

在管线布设上,管线尽量沿渠道、公路及村庄密集区进行,减少支管长度;为兼顾供水干管沿线各村庄的供水,主干管局部地方采用了压力级别较大的管材。

同时,按照全供水区的地形及各分散用水区域之间的位置、高程和行政区划,结合取水点与高位水池的距离等影响因素进行管网分区。

2、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供水区域分布状况,供水管网分为总干管、干管(分干管)、支管和村级管网四级,总体上呈树枝状展布。

在本阶段进行管网的平面布置,其目标是通过管网水力计算和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分析,确定出较优的管网平面布置方案。

供水区域为宣州XX经济开发区,高程范围在7.0—40.3m之间。

根据供水区域人口分布状况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镇所在地人口较为集中;二是公路沿线村庄相对集中,人口也相对集中;三是供水距离长、相对高程高的区域人口较为分散。

根据以上特点,初步确定供水管网的布设均沿公路和渠道进行。

为此,管网平面布置方案的优选主要是根据水源取水口位置的不同,依据确定的高位水池高程、位置。

根据自然村庄分布以及供水干管布置情况,供水支管大多数垂直于等高线布置,且在干管沿线村庄的供水支管多为逆坡布置。

支管末端作为村级管网的接引端,布置在各自然村所处区域的中心位置并能控制本村最不利点的供水。

同时,由于地形复杂,供水点分散,在总干管、干管通过的村镇,就地直接设置分水口向村、用户供水。

表3-1管网工程一览表

序号

管网类型

管网规模

备注

1

压力钢管DN800

13.73km

2

球墨铸铁管DN600

4.25km

3

球墨铸铁管DN500

7.68km

4

球墨铸铁管DN400

17.2km

5

球墨铸铁管DN300

15.5km

6

球墨铸铁管DN200

5.32km

7

顶管

200m

8

顶管

100m

合计

63980m

3、附属设施布设

附属设施包括检修阀、分水阀、排泥阀、进排气阀、减压阀。

其中,检修阀、分水阀根据管网检修和分水需要布设,部分检修阀与分水阀可合并布设;排泥阀、进排气阀分别布设在管道最低、最高位置;减压阀根据管道供水水头和设计运行水头确定。

所有阀类设施均布设在阀门井中。

3.2.5净水工艺方案

取自然水

配水池

预沉淀

沉淀

气水反冲

清水池

送水泵房

供水管网

回收水池

加氯加药

滤池

3.3建筑、结构方案

3.3.1建筑设计

水厂范围内建(构)筑物均属设计范围。

设计原则为:

(1)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美观,平面布置尽量灵活,以创造丰富的环境空间。

(2)外形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3.2结构设计

(1)无阀滤池、清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取水泵房为半地下式,下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

(3)附属构筑物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化粪池为砖砌结构。

(5)按6度地震设防。

(6)地基待地质钻探报告出来后再作处理。

3.3.3建设内容与规模

主要建设取水工程:

包括取水泵房60㎡,配电室80㎡;

净水厂工程:

包括配水井260m³,机械混合池64m³,小孔眼反应池2065.7m³,平流沉淀池10368m³,V型滤池576㎡,清水池18240m³,贮泥池1800m³,回流调节池968m³,浓缩池2437m³,送水泵房432㎡,加药加氯间300㎡,脱水机房180㎡,综合楼1200㎡,机修车间、仓库270㎡,汽车库150㎡,传达室30㎡,警卫室20㎡,一号变电间380㎡。

购置日供水10万吨自来水设备一套。

配套建设道路、绿化、围墙、变配电、电信、电话、照明、停车场等附属工程。

表3-2土建工程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取水工程

1.1

取水泵房

60.00

1.2

配电室

80.00

2

净水厂工程

2.1

配水井

260.00

8.0m×5.0m×6.5m

2.2

机械混合池

64.00

2.0m×2.0m×4.0m,4座

2.3

小孔眼反应池

2065.7

15.1m×9.0m×3.8m,4座

2.4

平流沉淀池

10368

72.0m×9.0m×3.5m,4座

2.5

V型滤池

576

12m×6m×3.5m,8座

2.6

清水池

18240

95.0m×24.0m×4.0m,2座

2.7

送水泵房

432

36m×12m

2.8

加药加氯间

300

30m×10m×6m

2.9

贮泥池

1800

15.0m×15.0m×4.0m,2座

2.10

回流调节池

968

11.0m×11.0m×4.0m,2座

2.11

浓缩池

2437

19m×4m,2座

2.12

脱水机房

180

15m×12m

2.13

综合楼

1200

2.14

机修车间、仓库

270

2.15

汽车库

150

2.16

传达室

30

2.17

警卫室

20

2.18

一号变电间

380

表3-3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配水井

1

镶铜铸铁圆闸门

Φ1000

2

配套手电两用启闭机

2

双流带式旋转滤网

2

机械混合池

1

搅拌器

N=7.5KW

4

小孔眼网格反应池

1

小孔眼网格反应设备

孔眼32mm×32mm

12

2

排泥阀

DN200

36

3

穿孔排泥管

L=10mDN200

36

4

放空阀

DN200

4

平流沉淀池

1

沉淀池首端网格

孔眼32mm×32mm

8

2

虹吸式刮泥机

L=9m

4

3

集水槽

LXBXH=25mX0.4Mx0.4m

16

4

放空阀

DN400

4

5

提拔闸阀

600X600

4

V型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1

罗茨鼓风机

Q=33m3/minP=40-50KpaN=45KW

3

2用1备

2

空压机

Q=3m3/minP=0.7-0.86Mpa

2

3

储气罐

750L,P=1MPa

1

4

反冲洗水泵

Q=540m3/hH=10mN=25KW

3

2用1备

5

生活给水泵

Q=15-30m3/hrH=47-50mN=7.5KW

3

2用1备

6

电动单梁起重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