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3503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氧气充装应急预案Word文档格式.doc

3.2.2组长的职责 9

3.2.3副组长的职责 9

3.2.4后勤保障组职责 10

3.2.5抢险救护组职责 10

3.2.6对外联络及警戒组职责 10

4、预防与预警 10

4.1危险源监控 10

4.2预警行动 11

4.2.1事故预警条件 11

4.2.2事故预警方式 12

4.2.3预警方法、信息的发布程序 12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12

4.3.1信息报告 13

4.3.2信息上报 13

4.3.3信息传递 13

5、应急响应 13

5.1响应分级 13

5.2响应程序 13

5.3应急处置措施 14

5.3.1储罐、气瓶物理爆炸处置方案 14

5.3.2中毒窒息处置方案 15

5.3.3火灾、爆炸处置方案 15

5.3.4液氧、氮、二氧化碳泄漏冻伤处置方案 16

5.4应急结束 13

5.4.1应急终止条件 13

5.4.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 13

6、信息发布 13

7、后期处置 13

8、保障措施 14

9、培训与演练 14

10、奖惩 15

11、附则 15

12、附件 16

附件1:

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16

附件2:

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 16

附件3:

危险目标分布、救援路线及疏散线路图 17

附件4事故事故信息报告单 18

附件5火警与救护报告“三要素” 19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防范事故发生和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7)《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9)《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皖安办[2009]13号)

1.3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安庆天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范围内发生的爆炸、火灾、泄漏、冷灼伤、中毒窒息等各类事故时所进行的应急救援行动。

(2)事故类型、级别

事故类型

影响范围

响应级别

备注

火灾爆炸

公司内、公司外

公司级(二级)、社会级(一级)

 

中毒窒息

公司内

公司级(二级)

泄漏冷灼伤

1.4应急预案体系

安庆天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为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批发及零售企业,其危险因素较少,根据其具体情况,编制本专项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组成网络图。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火灾、爆炸处置方案

中毒窒息处置方案

液氧、氮、二氧化碳泄漏冷灼伤处置方案

储罐、气瓶物理爆炸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在事故发生时判断准确、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总结为:

判断准确信息畅通反应迅速

措施得当控制有效报告及时

统一指挥训练有素确保安全

2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单位概况

2.1.1公司简介

秦皇岛市双高气体有限公司(原京海气体厂建于1986年4月,2002年改制双高气体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万元,公司职工26人,特种作业人员8名,实行3班制。

本厂经营产品为工业氧、工业氮及二氧化碳气体,年经销氧气420000立方米,氮气14460立方米,二氧化碳15600立方米,充装完气瓶由有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资质的车队负责送到用户。

2.1.2周边情况

本厂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海阳镇大里营村村西,占地面积1003平方米,建筑面积693平方米,东临大里营村农田、南临停车厂、西临天马煅造、北距102国道100米,厂区周围无重要建筑物。

2.1.3经营规模及主要设施

主要设施有:

工业氧介质的15m3低温绝热液体贮罐1台、低温液体泵1台、300m3/h汽化器1台,充装汇流排1套。

工业氮介质的15m3低温绝热液体贮罐1台、低温液体泵1台、300m3/h汽化器1台,充装汇流排1套。

工业二氧化碳介质的15m3低温绝热液体贮罐1台、低温液体泵1台、300m3/h汽化器1台,充装汇流排1套。

现有氧气钢瓶680只,氮气钢瓶240只,二氧化碳钢瓶150只。

2.1.4生产作业特点

本公司储存、运输各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具有压力容器爆炸、中毒窒息、冷灼伤等特点,属于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范畴。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分析

主要危险部位是充装现场,即液氮罐充车间,液氧罐充车间,液二氧罐充车间,钢瓶储存区、贮罐装卸作业区。

包括低温贮罐、低温泵、汽化器及连接管道、充装汇流排。

2.2.2危险性分析

危险品性质:

液氧储罐原料为液态氧。

液氧管道压力较高,一旦管道容器爆裂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遇火源能加速燃烧、导致火灾事故。

充装时与氢气混装可发生爆炸。

在储存、充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有害因素。

液氮储罐原料为液态氮。

液氮管道压力较高,一旦管道容器爆裂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

在储存、充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物理爆炸、中毒等危险有害因素。

液二氧化碳储罐原料为液态二氧化碳。

液二氧化碳管道压力较高,一旦管道容器爆裂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

氮气钢瓶或氧气钢瓶及二氧化碳钢瓶使用到一定年限由于钢瓶壁减薄或腐蚀等原因造成强度不足,可导致钢瓶物理爆炸。

气体大量泄漏可引起静电摩擦着火而发生火灾或人员窒息或冷灼伤。

本公司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

序号

名称

危险、危害情况

存在场所

1

液氧

蓝色液体,在常温常压下可迅速蒸发,扩散与可燃物能导致火灾事故, 

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与油脂接触,当压力超过2.94Mpa时,易产生燃、爆危险;

容器受热、剧烈撞击有爆炸危险。

液氧储罐及输送管道、汽化器、储存、装卸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3.1.1本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名单:

(具体人员见附件)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副总经理

组员:

其他在职人员

3.1.2应急办公室

应急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

日常工作由办公室负责,若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为临时组长,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3.1.3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

组长:

总经理

副总经理

抢险救护组

对外联络及警戒组

后勤保障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本公司制定、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的相关机制。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义务消防队伍的建设。

(3)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指挥,做到高度统一有效。

(4)做好应急救援装备的配置和经费的使用管理工作。

(5)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6)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适时将事故的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公布,及时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

3.2.2组长的职责

(1)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

(2)组织指挥救援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3)在本公司启动应急预案时,负责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联系外部救援力量。

3.2.3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工作。

(2)负责具体调度各应急小组参加本公司的应急救援行动。

(3)在组长不在应急救援现场时,受组长委托担任救援指挥工作,履行组长职责。

3.2.4后勤保障组职责(财务室负责)

(1)负责筹措应急抢险救援疏散所需资金及时到位,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采购及应急生活安排等工作。

(2)负责救护专用车辆、转移伤员车辆和运输物资车辆的统一调配。

(3)负责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4)负责联系保险公司及时处理事故保险索赔事宜;

协助做好医疗救援工作。

3.2.5抢险救护组职责(充装人员)

(1)检查维护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及器材,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演练。

(2)负责组织成员进行现场扑救工作。

(3)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情况进行监测,并向现场指挥报告。

(4)负责制定消防队员自身安全规定、配备防护用品等。

(5)负责现场抢救转运被困、受伤人员至临时医疗点。

(6)负责进行事故后的现场清理洗消工作。

3.2.6对外联络及警戒组职责(办公室及门卫)

(1)负责社会救援队伍进入本公司时的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

实施公司现场交通管制,禁止与事故无关的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避免意外伤亡或引起现场混乱。

(2)维护现场救援秩序,保护撤离区内的重要目标和财产的安全,打击各种犯罪行为。

(3)负责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工作。

(4)负责与事故现场的联络及与政府和周边单位的联系。

(5)受现场指挥委托代表应急管理小组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及其监控方式、方法、预警措施列表如下: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

危险源

监控方式

监控的方法

采取的预防措施

液氧充装、储罐、气瓶库

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测定

巡检记录

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救援预案定期演练,存量不超过设计存量,摆放符合规范要求,配备了消防设施,按规定定期对各类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每年定期防雷、防静电检测。

对压容器定期校验,安全附件定期检测,进行巡检。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条件

根据本公司可能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将应急预警划分为以下二级:

一级预警:

(严重)

槽车卸车时,压力在正常环境中大幅度升高且超过设计值的10%、通过正常的安全泄压、效果又不太显著,有可能发生爆炸;

设备、设施(液氧调压间及仪表、附件出现老化,管道断裂、钢瓶泄漏以及操作人员误操作等,可能造成液氧的泄漏,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的;

上风口的周边处(或公司区)出现火情,而有可能危及我公司,特别是危及我公司的充装间、罐区等,造成我公司发生火灾爆炸的;

二级预警:

(一般)

储罐的进出液管(阀门前)出现大量液体泄漏、可能引发中毒窒息及低温冷灼伤;

槽车卸车时软管破裂,液体大量泄漏、有可能引起中毒窒息、低温冷灼伤;

雷雨、大风天气,或大雪封道、道路状况变坏,路面积雪、结冰、有可能发生车辆事故。

4.2.2事故预警方式

①当达到二级预警条件时,当班领导、带班员工、有权处置,停止作业,关闭阀门和电源,组织撤离人员并及时报告指挥部领导。

②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指挥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发布二级预警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并采取下列措施。

⑴启动应急预案

⑵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预测发生事故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的级别。

⑶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⑷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措施,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③当预警级别扩大为一级时,除采取前四条应急措施外,还应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事件危害人员并与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4.2.3预警方法、信息的发布程序

预警方法

信息的发布程序

电话、呼叫、

发现者本公司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上级部门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4.3.1信息报告

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0556-5317803

4.3.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应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要求在一小时内向大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事故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

4.3.3信息传递

(1)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以最快的时间按报告程序向应急救援组长或应急办公室报告,报告必须准确,并立即开展自救。

(2)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正、副组长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预案启动后,由通讯组通过各种方式通知应急救援全体人员按预案要求,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工作。

(3)正、副组长根据事故响应级别决定是否向上级报告和社会救援机构请求专业救助。

(4)当事故有可能扩大波及周边单位时,由组长判明情况并指令通讯组与上述单位联系,通报情况。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二级:

公司级(二级)和社会级(一级)。

响应分级示意表

应急响应级别

响应条件

控制事态的能力

本公司级(二级)

小面积局部的由现场指挥判断不会扩大或波及周边企业的事故

本公司内部

本公司内部可以控制

社会级(一级)

内部无法控制的事故

本公司及周边

依靠社会力量才能控制

5.2响应程序

5.2.1当事故响应为二级时,由事故应急组长或副组长组织按预案规定的程序开展应急行动。

5.2.2当事故响应为一级时,在组织本公司应急力量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行动的同时,由现场指挥指令通讯组与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联络,请求援助。

5.2.3扩大应急:

当二级响应的事故有可能扩大或通过现场观察公司内部力量不能控制事故发展时,由现场指挥决定将二级响应行动扩大为一级响应。

应急响应行动示意图

发现人

当班负责人

现场应急处置

总指挥

启动预案

扩大应急

应急指挥部成员及各专业救援小组

政府部门外部支援

应急救援

应急结束

5.3应急处置措施

5.3.1储罐、气瓶物理爆炸处置方案

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化学性或物理性爆炸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事故。

(1)一旦发生爆炸事故,经理立即将事故概况用电话或其它快速方法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机构,逐级上报。

(2)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人员抢救伤员及财产、抢险没有被破坏的气瓶及设备移至安全地带。

(3)保护好现场、布置好警戒,组织专业人员察明原因进行补救。

(4)通知周边场区说明事故原因,请求援助。

(5)组织专业人员协助上级有关部门调查情况爆炸原因、爆炸程度、人员是否伤亡、财产损失等情况。

(6)总结爆炸经验教训,拿出整改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核

5.3.2中毒窒息处置方案

(1)对窒息伤员,要及时移至事故现场上风安全地点,解开上衣进行人工呼吸。

(2)现场无法救助,应立即联系车辆,送往就近医院救护。

(3)伤者严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外部救援。

(4)死亡者应根据总指挥命令进行现场临时处置。

(5)根据总指挥命令,及时向上级各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伤亡情况。

5.3.3火灾、爆炸处置方案

(1)发现着火,应立即将车停在无人区的路边安全地带,而后查明是车辆电路着火还是车装气瓶着火,有的放矢地用干粉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同时发出警示标志。

(2)同时报告公司经理,说明事故情况及原因。

(3)当事态严重,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外部电话求救。

(4)若判断个别气瓶着火,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将该气瓶迅速移至离车辆远一点的区域,不致使事态扩大。

(5)当将火势控制后,认真检查有无隐患,及时排除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6)当事态严重,请求外援,消防车赶赴现场时,主动配合消防人员施救。

(7)火情全部扑灭,确保安全后,重新行驶车辆。

5.3.4液氧泄漏灼伤处置方案

(1)冷灼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使伤员尽快脱离现场,尽量缩短冷灼伤时间,较轻者应就地展开救助。

(2)对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3)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4)对受外力骨折、皮外伤人员,应临时消毒、固定。

根据情况严重性,决定就地医治或送往医院。

(5)受伤较严重者,及时拨打120,及时寻求外援救护。

5.4应急结束

5.4.1应急终止的条件

当事故现场得到全部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批准,现场应急行动结束。

5.4.2应急结束后的工作:

(1)应急救援小组将事故情况上报至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应开展事故调查时,本公司应急救援小组提供相应的资料并全力配合上述部门工作。

(3)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应急行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应急行动过程简述、经验和教训等内容。

6信息发布

6.1事故信息由组长按机关规定发布。

6.2发布原则:

发布及时,信息准确,不得隐瞒任何事实真相,实事求是。

7后期处置

7.1污染物处理:

污染物处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申请环保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理。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明确向社会、员工、有关单位发布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在事故中采取的各种措施,消除事故造成对员工、社会的影响。

7.3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

在事故原因调查准确、采取了得当的措施后,要投到运营恢复工作中,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运营。

在事故中受伤、受害人员及造成的他人损失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

7.4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对本次救援工作进行评估,明确救援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进行培训和演练执行。

7.5应急预案的修订:

根据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成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8保障措施

8.1应急通讯与信息保障

应急工作相关联单位或人员通讯联系方式见附件1.

对各有关预案的人员和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及时收集更新。

8.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为保证应急抢险救援疏散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应急物资装备,要有专人维护、保养及检验,确保处于完好状态,保证齐全、有效。

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见附件2。

8.3经费保障

应急专项经费来源:

每年从本公司的安全投入专项资金中按比例提取。

应急专项经费使用范围:

应保证应急专项经费的专款专用。

应急专项经费的管理:

财务部门每年年初应列出用款计划,年终做出总结。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计划、要求

培训项目

培训时间

频次

要求

培训方式

演练时间频次

演练方式

演练组织部门

专项预案

每次2

学时,

全部掌握

熟知

授课

1次/半年

模拟演习

办公室

现场处置

方案

相关岗位

定期对应急保障队伍进行应急培训,熟知自己的岗位责任、抢险任务,以及各应急保障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

9.2演练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培训内容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如火灾扑救、人员急救等。

演练时由演练组长确定事故类型,副组长组织演练方案进行演练,对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评价和更新。

演练结束10个工作日内,将演练评价报告报市安监局。

10奖惩

10.1奖励

奖励的条件:

本公司对在应急救援抢险中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挽回一定经济损失,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有重大贡献者实行重奖。

10.2惩罚

惩罚的条件:

本公司对于因工作失误造成事故失控、贻误战机,导致重大事故责任者及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失职的部门及负责人给予一定的处罚。

11附则

11.1应急预案备案

本应急预案的备案部门:

安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抄报安庆市大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11.2修订和更新预案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预案修订和更新:

11.2.1依据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及时修订;

11.2.2人员发生变化时;

11.2.3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发生变化时;

11.2.4应急预案生效并执行时间超过三年时。

11.3制定与解释

本应急预案由本公司办公室负责编写并由其负责解释。

电话0335-8384024

11.4应急预案实施

本应急预案从2015年1月30日起发布实施。

12.附件

附件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1、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电话

机构名称

职务、姓名

手机号码

办公室电话

董事长兼总经理

13905563008

副指挥

副经理

刘良国

13309669118

财务科

胡祖钦

13780340178

5317803

车间组长

陈翠平

18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