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355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外科学题库及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推断外疡的预后好坏D.推断外疡的开展阶段

E.以上都不是

8.阳疡初起除以下哪项外皆为顺证

A.由小渐大B.疮顶高突C.掀红灼热

D.微红漫肿E.根脚不散

9.以下哪项不是心善的依据

A.精神爽快B.身体轻便C.言语清亮

D.舌润不渴E.寝寐安宁

10.提脓祛腐药的主药是

A.生石膏B.熟石膏C.升丹D.白降丹E.枯矾

11.阳证肿疡初期外敷宜用

A.冲和膏B.金黄膏C.生肌白玉膏

D.生肌玉红膏E.青黛膏

12.阴证外疡初期外敷宜用

A.太乙膏B.回阳玉龙散C.千捶膏

D.冲和膏E.玉露膏

13.半阴半阳证外疡初期宜外敷

A.阳和解凝膏B.冲和膏C.太乙膏

D.回阳玉龙膏E.玉露膏

14.外疡内治法的总则为

A.消、托、补B.温、通、补C.消、清、补

D.消、通、补E.宣、清、补

15.以下哪项不是多发性疖病的病症

A.缠绵难愈B.易于反复发作C.多个有头疖发于一处

D.好发于项后发际及臀部E.高血压者易患

16.发际疮常见于

A.多发性疖病B.痈C.暑疖D.蝼蛄疖E.有头疽

17.红丝疔好发于

A.前臂外侧B.上肢C.小腿外侧D.小腿内侧E.颈部两旁

18.颜面疔初期内治法的法则为

A.清暑解毒B.清热化湿C.祛风清热

D.清热解毒E.清热泻火

19.以下不属蛇头疔的病症为

A.痛甚B.肿而有头C.成脓10天左右

D.易损伤筋骨E.掀红灼热

20.红丝疔局部医治首选的是

A.鲜草药外敷B.金黄膏外敷C.玉露膏外敷

D.砭镰法E.阳和解凝膏外敷

21.痈的成脓期一般为

A.5天左右B.7天左右C.10天左右

D.2周左右E.1月左右

22.有头疽的好发部位是

A.臀部B.面部C.四肢D.项背部E.任何部位

23.有头疽溃脓期气虚毒滞证时内服方为

A.托里消毒散B.五味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

D.八珍汤E.仙方活命饮

24.关于附骨疽的论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多见于儿童B.初起即可见寒战、高热等全身病症

C.多发于四肢长骨D.初起色白漫肿为阴证

E.溃后脓淋漓,不易收口

25.流注的好发部位为

A.头面部B.手足部C.上肢

D.下肢E.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

26.疽毒内陷的主要病机为

A.热毒炽盛B.热入营血C.痰火内扰

D.正虚邪陷E.邪入心包

27.三陷证是指

A.内陷、火陷、虚陷B.火陷、干陷、虚陷C.内陷、火陷、干陷

D.内陷、干陷、虚陷E.以上都不对

28.走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正虚B.伤津C.腑实D.邪盛E.表实

29.流痰初期的主要病症为

A.潮热盗汗B.颧红C.疼痛

D.关节活动障碍E.皮色不变、不肿,仅觉患处隐隐酸痛

30.瘰疬初期临床表现哪项不正确

A.颈项、耳之前后结块如豆粒,数目不等B.皮色不变

C.按之坚实,推之能动D.全身高热不退

E.不痛不热

二、多项选择题

1.外疡致病因素有:

A.外感六淫B.感受特别之毒C.经络堵塞

D.情志内伤E.外来损害

2.以下是心善的依据的有

3.蛇头疔成脓切开时,错误的选项是

A.指端反面纵切口B.指端腹面纵切口C.指端侧面纵切口

D.指端侧面横切口E.以上都不是

4.以下病症中属于痈的特点是

A.发病迅速B.局部光软无头C.红肿热痛

D.易肿易脓E.易致陷证

5.以下属于附骨疽初期的病症是

A.局部色白漫肿B.疼痛彻骨C.寒战

D.高热E.X线上有骨膜阴影

6.以下属于流注的选项为

A.暑湿流注B.余毒流注C.瘀血流注

D.髂窝流注E.痰湿流注

7.以下不属于流痰成脓期的病症为

A.关节肿胀B.活动障碍C.局部色红灼热

D.身热早轻暮重E.盗汗、消瘦

8.以下属于瘰疬初期病症的是

A.肿块如豆粒B.皮色不变C.不热不痛

D.边界不清E.一枚或数枚串生

三、填空题

1.外疡的致病因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是,发于上部的,多因[]、[],发于中部的,多因[]、[],发于下部的,多因[]、[]。

2.托法分为[]托法、[]托法,常用的代表方剂分别为[]和[]。

3.膏药在古代称为[],现称为[];

油膏现称为[];

箍围药古称为[];

掺药古称为[],现称为[]。

4.油膏中,阳证常用[]、[],阴证常用[],半阴半阳证常用[],生肌收口常用[]、[]。

5.提脓祛腐的主药为[],临床常用配方有[]、[]等。

6.砭镰法俗称[],其适应证为[]、[]。

7.辨脓的形质宜[]不宜[],色泽宜[]不宜[]。

8.蛇眼疗、蛇头疔、蛇肚疔分别相当于现代医学的[]、[]、[]。

9.红丝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多发于[]内侧,因有[]向上蔓延,故命名之。

10.假设医治、护理不当,发于颜面部的疔易引起[],发于手足部的疔易[]。

11.手指部疔手术切口宜在[],红丝疔的局部医治宜用[]法。

12.内陷证可辨证地分为[]、[]、[]三型。

13.附骨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和[]。

14.流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其属性为[]证,好发的对象为[]和[]。

15.瘰疬俗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其致病菌为[]。

四、简答题

1.外疡总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简述托法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

3.提脓祛腐药的适应证是什么?

如何应用?

4.痈的发病特点主要有哪些?

5.简述有头疽的病因病机。

6.走黄与内陷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医治上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7.流注的临床特征有哪些?

1.B2.D3.C4.E5.D6.C7.C8.D9.B10.C11.B12.B13.B14.A15.E16.A17.D18.D19.B20.D21.B22.D23.A24.D25.E

26.D27.B28.D29.E30.D

1、ABDE2、ACDE3、ABDE4、ABCD5、ABCD6、ABCD7、ABDE8、ABCE

1.风温,风热,气郁,火郁,湿火,湿热

2.透,补,透脓散,托里消毒散

3.薄贴,硬膏,软膏,敷贴,散剂,粉剂

4.金黄膏,玉露膏,回阳玉龙膏,冲和膏,生肌玉红膏,生肌白玉膏

5.升丹,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九黄丹

6.飞针,下肢丹毒,红丝疔等

7.稠,稀,明净,污浊

8.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9.急性管状淋巴管炎,四肢内侧,红丝

10.走黄,损伤筋骨

11.侧面,砭镰

12.火陷,干陷,虚陷

1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慢性血源性骨髓炎

14.骨与关节结核,阴,儿童,青年少

15.老鼠疮,颈淋巴结结核,结核杆菌

1.局部的气血凝滞、经络堵塞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是外疡总的发病机制。

2.托法又分为透托和补托二法。

透托法,用于肿疡成脓期,毒盛正气不虚,脓成不熟或熟而不溃,以加速成脓,或使其移深着浅,或加速破溃,常用方剂如透脓散。

补托法。

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肿形平塌,根盘散漫,难溃难腐,或溃后脓水清稀,坚肿不消,并出现身热,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脉数无力等气血缺少者,常用方剂如托里消毒散。

3.提脓祛腐药适应于溃疡初期,脓栓未落,腐肉未脱,脓水未净,新肉未生的时候。

临床使用时,假设疮口大者,可掺于疮口上;

疮口小者,可粘附在药线上插入。

其它亦可掺于药线、油膏上盖贴。

在腐肉已脱,脓水已少的情况下,宜减少升丹含量。

此外,尚配有不含升丹的提脓祛腐药,例如黑虎丹,可用于对升丹过敏者。

4.痈发病迅速,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明显,范围约6~9cm,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纯属阳证;

其发无定处,随处可生,可发于任何年龄,性别;

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会造成陷证。

5.患处起一肿块,上有粟粒状脓头,痛痒相兼。

继则肿块逐渐向周围扩大,脓头亦相继增多,形成多个脓头,色红灼热,高肿疼痛。

全身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滑数等。

治以散风清热。

方用仙方活命饮。

6.走黄的发生多为毒邪炽盛,而正气并不虚;

内陷的发生多为正气已虚,而毒邪相对偏盛,尤以正虚为主。

在医治上走黄以祛邪解毒为主,内陷则以补益扶正为主。

7.流注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部,血流缓慢的低位部位,如腰部、大腿后部、髂窝部、臀部等;

发病前常有疖、疔、痈、外伤及其他创伤感染史。

接着出现高热、恶寒、口渴,便秘、溲赤等热毒炽盛的病症,局部为色白、漫肿、疼痛,肢体活动功能受限,并有此处未愈,他处又起的现象。

第二章 乳房疾病

1.以下所列乳痈的成因中,哪一项为哪一项错误的

A.产后冲任失调B.产后饮食不节,阳明蕴热C.产后乳头破碎

D.情志内伤,肝气郁结E.乳汁瘀积

2.乳房部疾病症见经前乳房胀痛者常见于

A.乳痈B.乳疬C.乳癖D.乳癌E.乳核

3.乳房部乳痈切开排脓的切口应该是

A.顺皮纹方向B.循经切开C.纵切口

D.横切口E.放射状切口

4.乳腺纤维腺瘤(乳核)多见于

A.老年人B.中年人C.青年人

D.妊娠或哺乳期妇女E.30岁以上的未婚妇女

1.以下所列乳痈的成因中,正确的选项是

2.乳房部乳痈切开排脓的切口错误的选项是

1.乳痈多见于产后[]月的[]产妇,多为乳房产妇,多为乳房[]侧,发病部位多在乳侧,发病部位多在乳房[],成脓一般多在[]天。

2.乳癖的发病与[]关系紧密,临床医治可按[]证、[]证而分别选用[]和[]代表方剂。

3.乳痈相当于西医[],乳核相当于西医[],乳癖相当于西医的[],乳岩相当于西医[]。

1.简述乳痈的主要病因?

2.乳癖与乳核应从哪几个方面鉴别?

3.简述乳癖的分型论治。

一、选择题

1.A2.C3.E4.C

1、BCDE2、ABCD

1.未满,初,单,内外上象限,10

2.肝肾,肝郁痰凝,冲妊失调,逍遥蒌贝散,二仙汤合四物汤

3.急性乳腺炎,乳房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癌

1.乳痈发生的主要原因为:

乳头内陷畸形和哺乳时不能排空乳汁等使乳汁郁积;

产后情志不畅、饮食不当致肝郁胃热;

乳头破碎、感受外邪等。

2.乳癖与乳核主要从发病对象,肿块的数目、大小、形状、疼痛与否及其与月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鉴别。

凡发于青年女性乳房的单个肿块、卵圆形、界清、与月经无关者多为乳核;

而发于中年女性乳房双侧,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多个肿块,伴有乳房胀痛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者,多为乳癖。

3.乳癖一般分为肝郁痰凝证和冲妊不调证论治。

前者用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治法,代表方为逍遥蒌贝散;

后者用调摄冲妊治法,代表方为二仙汤合四物汤。

五、第三章 皮肤病

1.皮疹以糜烂、鳞屑为主,外用药物剂型可选用

A.溶液B.散剂C.酊剂D.油剂E.软膏

2.以下不属肥疮皮损特征的为

A.鼠尿样味B.白色鳞屑斑片C.头发枯槁无泽

D.黄癣痂堆积E.痂下有溃疡

3.以下不具传染性皮肤病为

A.疥疮B.药疮C.脓疱疮D.癣E.传染性软疣

4.头癣的好发对象为

A.儿童B.青年C.青壮年男性D.青壮年女性E.中老年

5.以下哪一项不是手足癣的皮损

A.水疱B.结节C.鳞屑D.皲裂E.糜烂

6.疥疮的病因为

A.风B.热C.湿D.虫E.毒

7.隧道是哪种皮肤病所特有的病症

A.热疮B.蛇串疮C.疥疮D.肥疮E.白秃疮

8.蛇串疮的好发部位主要是

A.面部B.上肢C.下肢D.胸胁部E.任何部位

9.平常疣的皮损主要表现为

A.乳头状角质B.乳头状C.扁平丘疹

D.圆锥形、粗糙E.柱状或丝状

10.湿疮的发病部位多见于

A.躯干部B.头面部C.任何部位D.暴露部位E.手足部

11.西医认为,湿疮的发病诱因以下哪一项除外

A.消化不良B.胃肠疾病C.感冒发热

D.肠寄生虫病E.内分泌失调

12.风疹块的主要皮损为

A.风团B.水疱C.水肿D.红斑E.丘疹

13.西医医治风疹块首选的药物为

A.抗生素B.冷静药C.抗组胺药D.皮质激素E.维生素类药

14.摄领疮的特征性皮损为

A.丘疹B.斑丘疹C.苔藓样变D.糜烂渗出E.色素沉着

15.发生于头皮部的白庀其特征为

A.头发呈束状,但不脱落B.头发稀疏,脱落C.头发油腻,脱落

D.头发呈斑片状脱落E.头发参差不齐,失去光泽

16.西医认为,平常性痤疮的发生与以下哪项无关

A.青春发育期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B.毛囊内非致病性微生物作用

C.遗传、环境D.饮食、情绪紧张E.发育不良

17.粉刺好发部位

A.头皮B.面部C.腹部D.四肢E.手足

1.以下哪些不是原发性皮肤损害

A.鳞屑B.糜烂C.痂D.水疱E.皲裂

2.以下哪项是虫所致皮肤病的特点

A.瘙痒无度B.痒如虫行C.或痒痛有匡

D.相互传染E.呈带状分布

3.以下哪几种皮肤病真菌镜检为阳性

A.牛皮癣B.手足癣C.花斑癣D.体癣E.甲癣

4.体癣的主要临床表现正确的工程是

A.钱币形红斑B.边缘丘疹、水疱C.中央自愈倾向

D.瘙痒E.夏重冬轻

5.以下适宜手足癣医治的药物为

A.复方土槿皮酊B.复方斑蝥酊C.复方苯甲酸软膏

D.达克宁软膏E.脚气灵

6.医治疥疮的外用药物不宜选用

A.青黛膏B.青黛散C.炉甘石洗剂D.硫黄软膏E.激素软膏

7.蛇串疮的好发部位是

8.以下属于急性湿疮特点的工程是

A.皮损呈多形性B.常对称分布C.边界清楚

D.自觉瘙痒E.渗出明显

9.以下属于风疹块的表现

A.常突然发病B.皮疹多成批发生C.皮疹多时隐时现

D.退后多留有色素沉着E.瘙痒较剧

1.手足癣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2.疥疮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或[],并可找到[]。

3.蛇串疮的内治法为[]、[],方用[]加[]。

4.湿疮一般可分为[]、[]和[]三类。

5.风疹块可按[]证、[]证、[]证、[]证、[]证等内治。

6.西医称白庀为[],旧称[]。

7.摄领疮的皮疹特征主要为[],自觉病症为[]。

1.举例说明血虚风燥所致皮肤病的皮损特征

2.简述糜烂与溃疡的不同点

3.癣和疥疮的根治措施有哪些?

4.癣的医治方法的选择原则何在?

5.简述蛇串疮的主症。

6.简述白庀皮损的三大主症,内治分证及选用方剂。

1.D2.B3.B4.A5.B6.D7.C8.E9.A10.C11.C12.A

13.C14.C15.E16.B

二、多项选择:

1、ABCE2、ABCD3、BCDE4、BCDE5、ACDE6、ABCE7、ABCD8、ABDE9、ABCE

1.浸渍糜烂型,水疱型,鳞屑角化型

2.丘疹,水疱,隧道

3.清肝泻火,利湿解毒,龙胆泻肝汤,板蓝根

4.急性湿疮,慢性湿疮,婴儿湿疮

5.风寒,风热,肠胃湿热,冲任不调,气血两虚

6.银屑病,牛皮癣

7.苔藓样变,阵发性剧痒

1.皮肤枯燥、粗糙、脱屑、瘙痒等,如老年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疮、摄领疮等。

2.糜烂是表皮组织的缺损,愈后不留疤痕;

溃疡是深达真皮以下组织的缺损,愈后可留有疤痕。

3.⑴坚持搽药〔搽足疗程〕;

⑵彻底消毒全部接触物品;

⑶同时医治同居〔体〕的同病患者。

4.癣是一种真菌侵犯皮浅薄表的浅部真菌病,一般只要选用抑制真菌药与轻度皮肤剥脱剂外用即有明显疗效,故多单用外治即可收功。

唯皮疹泛发全身或多发性甲癣时,方可考虑内服西药并可同时服用中药茵陈蒿煎剂。

服用中药茵陈蒿煎剂时,西药用量可减半。

5.成群簇集的小水疱沿身体的一侧神经作带状排列,同时有明显的局部神经痛。

6.白庀皮损的三大主症为:

皮疹为红斑上覆以多层枯燥银白色鳞屑;

刮去鳞屑后有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

再顿性刮去薄膜可见点滴状出血〔露滴现象〕。

内治可按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和冲任不调证,分别选用犀角地黄汤、血府逐瘀汤、当归饮子、六味地黄汤合二仙汤等方剂。

第四章 性传播疾病

1.梅毒的病原体是

A.幽门螺旋菌B.苍白螺旋体C.沙眼衣原体

D.解脲支原体E.生殖支原体

2.可致使有锐利湿疣的皮肤局部发白的试剂是

A.1%甲苯胺蓝溶液B.2%亚甲兰C.2%利多卡因

D.5%醋酸溶液E.20%硫代硫酸钠

3.截止到202X年3月,我国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例共有

A.54万B.64万C.74万D.84万E.94万

1.锐利湿疣的平均埋伏期错误的选项是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

2.医治梅毒首选的方案错误的选项是

A.抗过敏疗法B.驱梅疗法C.激素疗法

D.中医中药疗法E.青霉素疗法

3.不是淋病的病原体是

A.杜克雷嗜血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奈瑟氏双球菌

D.幽门螺旋菌E.类杆菌

二、简答题

1.锐利湿疣与扁平湿疣如何鉴别?

一、选择题1.B2.D3.D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BCD3、ABDE

三、简答题

1.锐利湿疣:

淡红、灰白或淡褐色乳头状、菜花状隆起,基底较细,梅毒血清反响阴性。

扁平湿疣:

为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疣体较大,外表扁平,高出皮面,界清、质韧、潮湿,基底不窄,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响阳性。

第五章 男性前阴病

1.以下哪一项不是精癃的临床表现

A.夜尿频数B.排尿无力C.尿潴留

D.尿后余沥E.血尿

2.医治急性精浊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抗生素B.坐浴疗法C.前列腺按摩

D.口服药酒E.导尿〔如有尿潴留时〕

3.排尿后,尿道口常有白色分泌物溢出的为以下哪种疾病

A.子痈B.精浊C.水疝D.精癃E.淋证

1.医治急性精浊以下正确的方法是

2.精癃病人发生尿潴留时,以下处理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A.热熨疗法B.导尿C.针灸D.膀胱三角区按压E.手术

1.子痈,俗名为[],是指发生[]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其中也包含[]、[]等非化脓性疾病。

2.精浊为[]常见多发性疾患,往往与现代医学所谓的[]、[]等同时发生。

3.精癃临床病症多以排尿困难[]、[]和[]为主要特征。

1.子痈的医治思路如何?

2.精癃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3.慢性精浊相当于现代医学哪三种类型的病?

一、单项选择题1.E2.D3.B

二、多项选择题1、ABCE2、ABCE

1.偏坠,肾子〔睾丸及附睾〕,卵子瘟,卵子痈

2.男性前阴病,后尿道炎,精囊炎

3.尿频,尿潴留,并发症

1.急性子痈中医以清肝泻火、利湿解毒、止痛消肿为大法,西医采纳抗生素疗法,以操作炎症继续开展而形成脓肿。

慢性子痈则以中医中药为主,运用疏肝散结、活血消肿等治法来选方用药,并结合热敷、坐浴、理疗等外治,以排解病因和预防水疝、不育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2.精癃常用的检查有直肠指检、小便常规、酚红试验、血清尿素氮、肌酐、尿流动力学检查、B超、膀胱造影、CT、磁共振等。

3.慢性精浊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谓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盆腔会阴痛〔前列腺痛〕三种类型的疾患。

第六章 肛门直肠疾病

1.肛管与直肠的交界线是

A.直肠柱线B.齿线C.括约肌间线

D.肛门皮肤直线E.以上都不是

2.肛门直肠疾病病位用时钟12等分记载的体位是

A.侧卧位B.截石位C.胸膝位D.蹲位E.倒置位

3.内痔多发于

A.截石位3、7、11点B.截石位3、8点处C.截石位3、8点处

D.截石位6、13点处E.截石位3、9点处

4.内痔主要依据以下哪项病症进行分期的

A.便血B.脱出C.疼痛D.患病时间E.出血色泽

5.混合痔是指

A.内痔和外痔同时存在B.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内痔

C.内痔和息肉痔并存D.指齿线上下有相互融合的痔块

6.合适于Ⅱ、Ⅲ期内痔的手术方法是

A.内治法B.熏洗法C.外敷法D.结扎法E.塞药法

7.肛裂好发于

A.截石位6、12点处B.截石位3、7、11点C.截石位3、8点处

D.截石位1、5、7点处E.截石位3、9点处

8.以便血、周期性疼痛和大便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