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412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doc

法律心理学授课纲要

引言

  法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既是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本课程的特点:

应用性、实践性。

  教学参考书:

以《法律心理学》(沈政)、《法制心理学》(方强)、《司法心理学》(苏常浚)为书名的国内教科书。

  美国劳伦斯.S.赖茨曼(LawrenceS.Wrightsman)著《司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第一讲法律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的含义

人的心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情绪、意志、注意等心理状态,需要、动机、兴趣、社会态度、智力、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

(三)心理学的历史

心理学有悠久的过去,但成为一门科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79年德国冯德在莱比锡大学创立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

(四)心理学和法律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分为基础理论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部分,

法律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

(五)心理学的术语

人格;气质;需要;动机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有所不同。

二、法律心理学的形成

  西方古代就探讨过人犯罪的原因。

“神判”的传统

(一)1897年奥地利格罗斯(HnsCross)出版《犯罪心理学》,标志犯罪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二)20世纪初出现大批司法心理学研究书籍。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参加司法活动的必要性巳成为众所公认的事,标志了司法心理学巳形成。

  (三)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注重整个法律领域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

美国利普西特和索尔兹(LipsittandSales)1980年出版《法律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三、法律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一)我国早期的法律心理学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法律心理学思想形成时期。

关于人性善恶的大辩论集中探讨了犯罪心理的成因。

(二)我国大陆解放前的法律心理学研究

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学者曾翻译出版了不少西方的法律心理学著作,林几和光晟曾编著出版过犯罪心理学著作。

德国柏替所著的《法律心理学》经王书林翻译作为我国大学教科书。

(三)我国大陆解放后的法律心理学研究

从1949年至1979年我国大陆地区法律心理学研究停顿了30年。

1979年后法律心理学方面的学科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四、法律心理学的内容和研究课题

(一)违法心理:

一般的与特殊的犯罪心理;违法行为的心理原因;违法者的个性特征;违法行为特征

(二)侦查心理;案件的心理分析;排查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线索;犯罪人心理画像;巡逻和搜查心理策略;

(三)审讯心理:

审讯策略和战术;心理学的讯问方法

(四)证言心理:

证言可靠性的心理分析;取证的心理策略

(五)审判心理:

控辩双方的心理战术;影响法官审案的心理因素

(六)立法心理研究与立法过程有关的心理活动。

(七)被害人心理研究被侵权人、刑事被害人的心理弱点和心理特点。

(八)法制宣传心理研究不同法制教育内容、方式和对象的教育效果。

(九)刑罚心理研究对侵权人和犯罪人施行的各种处罚的社会心理效应。

(十)调解心理研究民事调解的心理策略问题。

(十一)法律工作者的心理素质问题研究各类法律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鉴定方法。

五、法律心理学的作用和意义

(一)理论意义:

揭示法律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二)实践意义:

将法律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法律工作实践;有效地进行法律活动;查找、制服和惩治违法犯罪者;理解、掌握和预见各类法律活动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

第二讲违法行为的心理根源

一、解释违法行为产生根源的学说

(一)天生犯罪人论

(二)侵犯本能说

(三)利欲说

(四)性欲说

(五)染色体异常说

(六)血型说

二、产生违法行为的心理过程

(一)人类行为的原动力—需要

1.需要的含义和作用

需要是人的生理平衡和社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内驱力

2.需要的类别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层次(后来又增为七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二)违法行为的内心起因——违法动机

1、动机的含义和作用

动机是人行为的内心起因。

动机对人有引发、指引和激励作用。

2.违法动机与违法目的区别

违法目的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所希望出现的结果、违法动机则是实施违法行为的内心起因,更为深刻,自身也可能未清晰意识到。

3.违法动机的类别

按所满足的需要类别:

利欲型、性欲型、情感型、信仰型

按产生先后:

第一犯罪动机、第二犯罪动机、…

按作用大小:

主导性、辅助性附副型

按保持时间长短:

突发性的、持久性的

4.违法动机的特征:

手段违法性、隐蔽性、易变性

(三)产生违法行为的心理过程模式

人类行为的一般心理模式:

需要产生——心理紧张、寻找目标、决定手段——动机产生——寻找机遇——实施行为

三、解释犯罪行为发生原因的理论模式

(一)英国梅思(Mays.J.B):

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犯罪

(二)阿波拉哈姆逊(Abrahamsem.D):

(个人犯罪倾向T+外界诱惑力S)/抵抗力R=犯罪行为C

(三)施尔曼:

B=F(S*P*H*T*A)S外因剌激P生理内驱力H遗传素质T经验技能、A年龄

四、违法行为的深度理论

(日)安倍淳吉提出个体违法行为的深度分四个阶段(按违法活动的范围、种类、技术手段、与其他违法者的联系)

(一)纯外行阶段

(二)内外行阶段

(三)外内行阶段

(四)纯内行阶段

第三讲违法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一)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心理原因

   1.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速度的矛盾

   2.独立意向增强与认识能力低下的矛盾

   3.日益增强的需要与现实可能性的矛盾

   4.辨别能力不足与不良社会环境的矛盾

(二)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特征

1.犯罪类型集中

2.偶发性强

3.结伙作案多

4.冲动爆发性的暴力作案方式多

5.多种犯罪并发

6.室外和公共场所作案多

7.犯罪方式大多来自模仿

二、女性违法心理

(一)女性犯罪率低的心理原因(女性的心理特征)

1.活动性弱

2.攻击性低

3.支配性弱

4.自信心低

5.易动感情,较有同情心

(二)女性犯罪的犯罪行为特征

1.暴力作案少

2.作案手法较隐蔽

3.预谋性作案多

4.犯罪动机大多与情感问题有关

三、初犯和累惯犯的犯罪心理

(一)初犯与累惯犯的犯罪心理差异

1、道德意识差异

2、犯罪动机差异

(二)初犯与累惯犯的犯罪行为差异

1、作案准备状态

2、作案时情绪

3、作案技能

4、反侦查手段

四、犯罪种类与犯罪心理

(一)盗窃犯罪心理

盗窃犯罪者的人格特征和盗窃行为特征因盗窃手段不同而不同

扒窃、撬窃、闯窃、顺手牵羊、监守自盗者的个性不同,只有对钱财的强烈欲望和道德低下是共同点。

1、扒窃者的人格特征

动作灵活、感觉灵敏,一般为体型瘦小的青少年,好吃喝玩乐,缺乏自尊心和羞耻心,精神空虚,对前途失去信心,情绪不稳。

2、扒窃犯罪的行为特征

扒窃时间、地点、对象、部位和扒窃过程均有规律性。

(二)抢劫犯罪心理

1、抢劫犯罪者的人格特征

一般为身强力壮的青少年,或少年团伙。

物质享受欲望强烈,逞强好胜,对社会有怨恨和反抗情绪,缺乏盗窃技能和轻松获财之路,以前大多有打架斗殴劣迹。

2、抢劫犯罪行为特征

作案时间、地点和对象有规律性,连续作案,易引发多种犯罪,得手后急于销脏。

(三)诈骗犯罪心理

1、诈骗犯罪行为特征

冒充或利用身份;流窜作案;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弱点或心理特点;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2、诈骗犯罪者的人格特征

善于交际;敢于冒险;能随机应变;自负狂妄;说谎成癖。

(四)凶杀犯罪心理

1、凶杀犯罪行为特征

伴随着强烈的愤恨情绪,方式手段模仿性强,出于复仇动机杀人往往出现杀人行为过剩。

2、凶杀犯罪者的人格特征

大多性格残忍粗暴,待人冷酷,性格外向易冲动,属胆汁质气质。

也有杀人者平时懦弱自卑退让,常受人欺凌逆来顺受

(五)强奸犯罪心理

1、强奸犯罪的行为特征

隐蔽性;手段多样;利用被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弱点

2、强奸犯罪者的人格特征

大多为青年;文化层次低;自制力薄弱;不正常的强烈性欲;道德低下。

奸幼者一般为智力低下者或老年人

(六)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心理

1、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动机

动机多样:

反动信仰;政治野心;向社会披报复;贪赏图钱财;受性欲支配;好奇冒险心。

2、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特征

隐蔽性;预谋性;顽固性;疯狂性;青少年犯罪者可能出于模仿。

3、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者的人格特征

认识反动或偏激;仇视现有社会体制;狂妄自大;性格较内向但对政治有狂热兴趣;观点顽固、行为盲从。

(七)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和犯罪行为特征

1、贪污受贿的行为特征

隐蔽性;利用职权;连续性;数额越来越大,无止境。

2、贪污受贿者的个性特征

善于伪装、寻找保护伞、编织关系网;道德低下;贪婪无度。

五、共同犯罪的心理特点

(一)共同犯罪的种类

合作式;团伙式;集团式;聚众式

(二)共同犯罪的心理基础

共同要满足的强烈需求;罪责扩散感

(三)各类共同犯罪的特殊犯罪心理基础

合作式犯罪:

需要、能力和知识的互补性;

团伙式犯罪:

归属感和自己人效应;

集团式犯罪:

对首领的敬畏、志向的共同;

聚众式犯罪:

群体情绪感染和去个性化

第四讲心理变态者的危害社会行为

一、变态心理的含义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

变态心理是指大脑机能或心理活动不正常,主要指思维、情感、意志等高级心理活动不同程度不正常。

偏离正常,异常的心理,病理心理,与常态心理不同

(二)变态心理的评判标准

1、病理学标准以症状病理学为依据

2、统计学标准以绝大多数人在同样情境下的行为为标准

3、社会适应性标准以能否适应社会生活为标准

二、变态心理的种类

(一)精神病大脑脑功能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

(二)智力迟滞智力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

(三)神经症(心理症、神经官能症)

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而引成的心理疾病。

(四)变态人格

指人格在发展过程中偏离正常,产生各种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人格障碍

(五)心身疾病由生理疾患引起的心理异常。

三、变态人格与违法犯罪

容易违法的变态人格类型

(一)反社会人格(勃德狂、无情型)

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与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

(二)偏执型人格。

具有病理性固执信念、易走极端的人格障碍

(三)爆发型人格。

因微小精神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而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或冲动行为的人格障碍。

(四)表演型人格(癔症型、寻求注意型、心理幼稚型)

以自我为中心、总想惹人注意、癔症样表现的人格

(五)依赖型变态人格(无力型、被动型)

过分顺从别人意志、严童缺乏独立性的人格

(八)怪癖型变态人格(冲动型)

反复发生、违反社会规范、具有社会危害性冲动行为的人格障碍

偷窃癖纵火狂病理性赌赙

(九)性变态

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兴奋作用,或者采用与常人不同异常行为方式满意性欲。

1、同性恋;2、恋物癖;3、异性装扮癖;4、露阴癖;5、窥阴癖;6、奸尸癖;7、施虐癖。

二人格变态者的违法行为特征

1.犯罪行为的发生带有偶然性,少有详细预谋;

2.犯罪目的不明确,往往只注重过程;

3.犯罪行为的后果往往损人不利己或损人又损己;

4.一般为单独作案;

5.作案手段原始、简单,手法不隐蔽。

三、精神病人的危害社会行为

(一)精神病人易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原因

1.存在各种错觉、幻觉、妄想

2、思维混乱、离奇、不合逻辑

3、情感怪异

(二)精神病人危害社会行为的特点

1.作案动机模糊不清或离奇古怪,大多来自于幻觉和妄想

2.作案手段极其惨忍、凶狠

3.作案对象大多是自己的亲友和素不相识人

第五讲排查作案嫌疑人的心理线索

一、案件心理线索概述

(一)案件心理线索的含义

能据此对作案人进行心理分析的有形或无形的线索。

(二)案件心理线索的主要种类

1、嫌疑人的反常表现

2、案件的作案动机

3、反映作案人人格特征的案件情节

二、作案人的反常表现

(一)反常表现的含义与产生原因

1、反常表现的含义

不同于其他人,违反其正常生活规律的表情和行为表现。

2、作案人反常表现的产生原因

作案人的犯罪心理是产生反常表现的根源。

(二)作案人反常表现的种类

1、作案前的反常表现

因动机斗争、思考作案方式、准备作案而出现反常表现

2、作案时的反常表现

3、作案后的反常表现

(1)工作或学习表现反常;

(2)对案件的关注程度反常;

(3)对被害人的情感反应反常;

(4)对公安保卫人员的态度反常;

(5)对周围人的态度反常;

(6)对自身所受侵害的反应反常;

(7)对金钱的使用反常;

(80无故不上学或上班,离开住地。

(三)反常表现的制约因素和表现规律

1、时间因素

2、地点因素

3、侦查活动因素

4、周围舆论因素作案人个性因素

5、作案人对作案的认识因素

三、作案动机的推断

(一)研究被害对象

1、被害对象为国有或集体财产

2、被害对象为个人

⑴财物情况;

⑵社会职务和政治态度;

⑶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

⑷恋爱、婚姻、家庭、奸情;

⑸年龄、性别、性格

(二)研究作案手段

1、杀人案件的作案手段研究

2、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段研究

3、杀人和盗窃案件并发的作案手段研究

(三)研究作案痕迹和物证

1、搜寻财物的迹象是否毁坏物品

2、现场文字,被害人书信日记

(四)研究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形势

1、社会政治环境是否动荡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变革

第六讲案件情节的心理分析

一、心理分析侦查方法的起源

(一)心理分析侦查方法在西方的起源

上世纪50年代布鲁塞尔博士对纽约市“炸弹狂”的成功分析,标志着现代心理分析侦查方式正式产生。

(二)心理分析侦查方法在我国的历史渊源

(三)现代心理分析侦查方法的发展和应用

二、案件情节心理分析的原理

(一)变态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变态者的思维和行为特点规律

(二)行为心理学所发现的人类社会行为与其心态联系的一般规律

(三)笔迹心理学所揭示的“笔迹特征—人格特征”对应规律

(四)精神分析理论所阐明的犯罪意识根源

(五)统计学原理和罪犯分类调查统计成果

三、对具体作案情节的心理分析方法

(一)盗窃作案情节的心理分析

1、分析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

2、分析作案人的职业或专业知识

3、分析作案动机

(二)抢劫作案情节的心理分析

1、分析作案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2、分析作案人是惯犯还是偶犯

(三)杀人作案情节的心理分析

1、判断是自杀、意外死亡,还是他杀

2、分析是熟人作案还是陌生人作案

3、分析作案人与被害人的情感联系

4、系列变态杀人案的分析

 

第七讲证言的心理鉴别

一、错证的心理根源

(一)感知案情时的失真

  1、感知能力的缺损

   2、感知环境条件不足

   3、感知对象特点的影响

   4、感知者的心理状态影响

(二)记忆案情时的失真

   1、记忆能力的缺损

   2、记忆对象的特点

   3、保存信息的时间长短

   4、回忆时的情绪影响

(三)陈述案情时的失真

  1、陈述能力的缺损

   2、陈述环境条件不利

   3、陈述时的心理状态影响

   4、陈述者的个性影响

二、证言可靠性的鉴别

(一)不同证明对象的证言可靠性

  1、时间的证言

  2、人物形象的证言(年龄、身高、体型、面容、衣着)

  3、颜色的证言

  4、声音的证言

  5、气味的证言

  6、距离和速度的证言

(二)暗示的影响

暗示是指用间接、含蓄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人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或按一定的方式行动。

1、证人所受的直接暗示

2、证人所受的间接暗示

(三)不同形式证言的可靠性

1、检举证言与询问证言

2、书面证言与口头证言

3、目击证言与传闻证言 

第八讲取证的心理对策

一、询问证人前的心理调节

(一)取证者的心理准备

1、熟悉案情

2、了解证人情况

3、调节心态、设想对策

(二)与证人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

1、让证人了解自己,显得通情达理、和蔼可亲

2、说明询问目的要求,引起证人兴趣

3、消除证人紧张情绪,缓慢过渡

二、消除证人的消极作证心理

(一)进行法制教肓

(二)唤起道德心

(三)打消顾虑

(四)先易后难,逐步提要求

(五)利用“居家优势”

(六)提出权威性的证据

(七)反映对方的感受,使自己等同于对方

(八)借助于恐惧情绪

三、帮助证人回忆和除述案情

(一)帮助证人回忆案情

1、创设良好的回忆环境

2、松弛证人的紧张情绪

3、提问循序渐进

4、利用联想唤起记忆

(二)帮助证人陈述案情

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询问

2、减轻作证心理负担

3、引导证人如实回答

三、对不同对象证人的取证心理对策

(一)对不同年龄、性别证人的取证对策

1、对儿童的取证对策

(1)让其自由陈述;

(2)态度和蔼可亲;

(3)不反复追问;

(4)由女性询问;

(5)让其父母或教师在场;

(6)客观记录儿童陈述。

2、对青少年人的取证对策

(1)防止发生对立;

(2)矫正其片面认识;

(3)利用道德感和好胜心;

(4)避免暗示。

3、对老年的取证对策

(1)放慢询问速度;

(2)尊敬证人;

(3)提问简单明了;

(4)避免争议和打断陈述。

4、对女性的取证对策

(1)注意情绪变化;

(2)耐心细致询问;

(3)理解她的困难;

(4)由女性进行询问。

(二)对不同气质类型证人的取证对策

1、对胆汁质证人的取证对策

(1)避免与其顶撞;

(2)用激将法打消其顾虑;

(3)多加鼓励;

(4)加强补充询问。

2、对多血质证人的取证对策

(1)询问速度可快些;

(2)防止分散注意力;

(3)用补充询问来完善证言;

(4)注意是否有夸大倾向。

3、对粘液质证人的取证对策

(1)询问循序渐进;

(2)放慢询问速度;

(3)耐心劝导和施加一定压力;

(3)结合书面证言。

4、对抑郁质证人的取证对策

(1)加强心理接触;

(2)询问速度慢而平稳;

(3)耐心;

(4)启发兴趣;

(5)多作回答式询问。

(三)对特殊证人的取证对策

1、对残疾证人的取证对策

(1)对聋哑证人应耐心仔细、恳切真诚;

(2)对盲人询问应注意其知识经验,避免触发自卑感。

2、对犯罪人的取证对策

(1)讲明政策;

(2)注意态度和用语。

3、对病人的取证对策

(1)特别注意询问态度;

(2)尽量一次问完;

(3)对重危病人以重要性为序进行询问。

第九讲侦查心理谋略和战术

一、侦查心理谋略的含义

二、侦查心理谋略的类型

(一)侦查策略的主要类型

1、总体性策略

2、战役性策略

3、战术性策略

(二)侦查计谋的主要种类

1、迷惑型计谋:

声东击西、以退为进、笑里藏刀、巧布疑阵

2、调遣型计谋:

调虎离山、引蛇出洞、国魏救赵、欲擒故纵

3、分化型计谋:

挑起内讧、以敌制敌、避实击虚、内线攻心

4、智诈型计谋:

敲山震虎、无中生有、假痴不癫、将计就计

三、鉴别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学方法

  

(一)观察法

  

(二)心理探究讯问法

(三)犯罪心理检测仪的使用

1、测谎器的产生和发展;

2、犯罪心理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主要的生理反应指标:

(1)皮肤电阻变化;

(2)吸呼气比率;

(3)血压;

(4)脑电波;

(5)脉膊。

3、犯罪心理检测仪的使用程序和方法

(1)检测前的准备:

中性问题;

主题问题;

准绳问题;

题外问题。

 

(2)检测过程

(3)检测结果的分析

 (四)联想反应讯问法

1、什么是联想反应

2、联想反应讯问法的应用

第十讲审判的心理策略

一、影响法官断案的法庭情境因素

(一)原被告双方提供信息量的多少

(二)原被告双方辩证发言的次序

(三)原被告双方的个人形象和口才

(四)旁听公众的情绪和舆论倾向

二、影响法官断案的个体因素

(一)性格

(二)年龄和经验

(三)偏见

(四)性别

(五)第一眼印象

三、法庭辩论策略

(一)利用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把握辩论的中心

(三)注意个人形象法律、正义和良心的代表发言

(四)尊重对方证人

(五)反驳要抓住要害

(六)控制法庭气氛

(七)注意出示证据的次序

(八)对有疑问的证言重复询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