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135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2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设计投标标书 商务标书模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Q/CSG11502-2008)

(12)《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暂行)》(Q/CSG11503-2008)

(13)《架空送电线路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122-1995)

(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2-1997)

(15)《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1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7)《送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DLGJ136-1997)

(18)《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

(19)《电力系统通信业务导则》(GB17246-1998)

(20)《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165-2003)

(21)《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2005)

(22)《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13730)

(2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版)建设部建质【2003】84号

(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27)《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DL/T51859-2002)

(28)《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干扰影响设计规程》(DL/T5063-1996)

(29)《送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影响设计规程》(DL/T5033-94)

(3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31)《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772-2005)

(32)《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1996)

(33)《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3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36)其他相关的现行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和技术规范、规程;

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设计深度及有关技术要求。

设计范围

输变电工程自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至工程竣工移交各阶段的以下设计内容:

(1)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接入系统方式论证,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节能措施及效益分析。

(2)系统:

一次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通信,引起对侧电气变化部分及概(预)算。

(3)变电:

电气一、二次部分,土建,概(预)算。

对没变化仅考虑工程实施部分。

(4)线路:

电气,结构,对通信的影响,概(预)算。

工程规模:

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勘察设计一览表

标包编号

项目所在地

项目名称

建设规模

建设年限

备注

线路

(千米)

变电(MVA)

2012

电源点送出工程

8

贵州省贵阳市

20

我公司将按照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程、规范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工作,严格掌握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标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我公司将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委托方交付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并对该工程范围内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和施工图的完整性、准确性及工程造价负责。

我公司将按照合同的规定和投标书中有关质量方面的承诺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的组织和具体实施,确保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质量。

我公司将按行业规定和合同要求做好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应包括但不限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勘察、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编制竣工图、调试投产、竣工验收、派出现场工代协调服务)服务等工作。

我公司将协助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办理有关报建工作。

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期限提交设计成果,并且必须通过相关审查。

勘测设计原则上应避让跨房和避免大规模林木砍伐,若有该情况我公司将与建设单位一起落实设计方案。

我公司按照满足工程建设及将来运行有关的土地征用、进站道路、水源、城市规划、地震、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设计。

2设计周期、进度计划、项目管理、质量保证措施和后续服务措施

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勘察设计工期及有关资料份数

2.1.1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

(1)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间:

2011年11月25日前完成,有关资料12份。

(2)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稿在送审稿审查后7日内完成,提交审定稿12份,并单独提供变电部分征地红线图(按北京坐标系制作)、线路路径图纸质版各6份。

2.1.2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阶段:

2.1.2.1线路部分

(1)提交线路初步设计审查时间:

2012年3月23日前完成,有关资料10份;

(2)初步设计审查后15天内向业主提交修编概算及满足招标要求的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等;

(3)提交施工图设计图纸时间:

2012年8月2日前完成,有关资料8份;

(4)提交施工图预算时间:

2012年8月17日前完成,有关资料8份;

(5)在主要设备厂家确定后3个月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以施工图预算提交为截止点)。

(6)假定施工时间:

2012年8月18日-12月5日;

(7)提交竣工图时间:

2012年12月20日前完成,有关资料6份;

进度计划及设计进度保证措施

2.2.1进度计划安排

工程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如下

表1:

2011年

2012年

项目名称

设计阶段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6月

7月

8月

10~12月

可研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竣工图设计

说明:

(1)可研设计时间2011年9月5日-2011年11月25日,我公司保证按照招标设计工期完成。

(2)假定2011年11月26日-2012年1月27日可研设计审查及收口时间,

(3)初步设计起始时间为2012年1月28日-3月23日。

(4)假定2012年3月24日-5月10日初步设计审查及收口时间。

(5)2012年5月11日-5月24日向业主提交修编概算及满足招标要求的设备招标技术规范书等。

(6)假定2012年5月25日-6月19日为主要设备厂家确定时间。

(7)施工图设计起始时间为2012年6月20日-8月17日。

(8)假定施工时间:

(9)本表所确定设计进度计划时间,含可研和初设审定时间,未含非乙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时间。

(10)提交竣工图时间:

2012年12月20日前完成。

本表中项目规划建成年限:

2012年。

2.2.1.2我公司将对招标文件中包含的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并对每个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勘察设计的全部内容进行设计。

2.2.2设计进度保证措施

2.2.2.1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我公司将完整、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

2.2.2.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我公司将分系统论证部分、变电部分、线路部分、技术经济部分以及专题报告分别进行编制汇总。

系统部分包括电力系统一次、电力系统二次、节能降耗分析;

变电部分包括变电站工程选站及工程设想、节能降耗分析;

线路部分包括线路工程选线及工程设想、节能降耗分析;

技术经济部分包括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各报告说明书将按要求编写,并有附件和附图,其他报告也有必要的附图。

2.2.2.3对改扩建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将说明已建工程建设及规划情况,图纸采用规定的图线标明已建、本期和远期规模。

2.2.2.4在初步设计阶段,对设计中的重大问题,将进行多方案(宜为2个或以上)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2.2.2.5施工图设计时将先进行部分土建施工图设计、其它施工图的设计计划。

该计划具有下述主要特点:

a协助业主方尽早确定本工程的主要技术原则和投资,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初设及土建基础等需要提前进行施工的项目的设计工作。

b在施工图设计的前期各专业打破常规,首先为土建专业的出图创造条件,使设计文件图纸的交付次序与现场施工的次序保持一致。

2.2.2.6落实设计的收资部分资料

2.2.2.7加强我公司内部的计划管理,确保设计进度的完成。

2.2.2.8为适应采购和施工图设计在进程上有交叉的状况,必要时采用分版出图的方式。

2.2.2.9各专业间的条件关系及其进度

本项目设计以电气为主导专业,电气专业的进度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设计进度,由于本次设计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在初设审批文件下达、设备招标完成、设备厂家资料送达我公司并确认后,电气专业应首先完成对土建专业的提资工作(提资须经各级校审),水工、暖通专业也应首先完成对电气专业的提资工作以不影响这些专业的设计进度及整个项目的设计文件分阶段提交计划,电气、土建、水工、暖通、通信等专业在完成中间评审及设计验证后及时给技经专业提资以不影响整个设计文件的完成计划。

2.2.2.10设计评审

(1)在本工程可研报告完成后,组织进行一次内部评审;

在该报告内部评审修编后,再组织一次评审。

(2)本可研报告审查后,形成本报告收口版前,组织进行一次评审。

(3)选址报告完成后,组织进行一次内部评审。

(4)选址报告审查后,形成最终版本前,组织进行一次评审。

(5)项目核准报告完成后,组织进行一次评审。

2.2.2.11设计验证

将在适当的阶段组织内部设计评审,并对所有设计文件按照公司审核制度及《勘测设计成品校核制度》对勘测设计成品进行校审,采用变化方法对本工程进行计算。

将该工程的设计文件与已实施的类似工程设计和南方电网公司典型设计和典型造价进行比较。

对该工程的地勘报告和水文气象报告记性评估和校审。

2.2.2.12细化工程概算

通过必要的调查研究,核准各专业的工程量,掌握较为准确的价格信息,提高单项工程的概算准确性,在设计的各个阶段,设总对该阶段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检查,必要时委托技经人员进行造价分析,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项目管理

2.3.1ISO9001:

2008,ISO14001:

2004,GB/T28001-2001质量管理体系及通过ISO9001:

2004,GB/T28001-2001质量认证情况

2.3.1.1严格执行公司ISO9001:

2004,GB/T28001-2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管理手册

1、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的内容包括:

a)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和关键岗位职责;

b)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和适用目的,对标准应用的说明;

c)管理体系中所包括的过程顺序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d)查阅相关文件的途径;

e)体系职责的分配;

f)手册的管理。

2、管理手册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全公司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2)文件控制

1、公司行政部制定并保持《文件控制程序》以确保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符合标准要求。

2、文件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以下方面得到控制: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的、适宜的;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更新,并再次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包括具有关键作用的岗位,都可获得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e)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

f)公司负责外来文件、内部文件的识别登记、控制和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3、程序文件规定了文件控制的范围、职责和工作程序。

行政部为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

文件控制的具体实施见《文件控制程序》。

(3)记录控制

行政部负责制定、保持《记录控制程序》,并确保对记录的控制符合标准要求。

程序文件中规定了记录控制的目的、记录的范围、职责和控制程序,确保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各项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应按要求设计、制定并保持记录,以提供产品符合要求,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得到遵守,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的证据。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应按规定实施对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行政部为本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记录控制的具体实施见《记录控制程序》。

(4)管理职责

1)管理承诺

本公司按ISO9001:

2004,GB/T28001-2001三个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实现污染预防、事故预防和持续改进,以达到增强顾客、相关方和员工满意。

最高管理者将通过以下活动,对上述承诺提供证据:

a)公司总经理制定并批准书面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采取措施使员工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

b)通过培训、宣传、会议、评审、报告、文件等方式将顾客、相关方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传达到各阶层员工,使之充分理解其重要性,并在工作中确保其实现;

c)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d)确保并提供必要的人力、设施、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满足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需要,满足污染预防、事故预防的需要。

2)以顾客、环境、员工为关注焦点

a)将在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和评审过程中,确定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将转化为产品实现计划(立项)、设计大纲、项目计划、项目实施等服务过程中予以贯彻实施。

b)将通过诸如设计会审、技术交底、后期服务、项目回访、市场调研等途径,监视、测量(适用时)顾客满意度,听取并分析顾客的要求和期望,以改进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

c)将通过建立、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顾客的要求、环境保护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转化为各项工作的要求并实施,从而达到顾客、员工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满意。

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经公司总经理批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

为工程服务,全心全意;

对社会负责,污染预防;

对员工关爱,健康安全;

遵守法律法规,实现持续改进。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涵义:

为工程服务,全心全意:

为工程服务,包括测量和设计,都要全心全意,都要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奉献高质量的服务,这是公司的特色。

对社会负责,污染预防:

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应当对社会负责,预防污染,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对员工关爱,健康安全:

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潜能,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创建和谐公司的必然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实现持续改进:

遵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是我们的底线;

持续改进,完善管理体系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是公司追求的永恒的主题。

公司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传达于所有为公司或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并用适当方式为相关方所获取。

4)策划

★环境因素

①行政部制订并组织贯彻实施《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程序》,以识别本公司在各项生产活动、产品及其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以及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通过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作为建立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的依据。

②环境因素的识别

⑴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必须覆盖生产过程和行政管理、服务及相关方(包括劳务、技术、运输)的外包服务活动等各个方面;

⑵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以下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⑶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本部门(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识别、评价环境因素,建立本部门(单位)的环境因素台账(调查表)。

③环境因素评价

⑴评价环境因素时应当考虑法规符合性、相关方关心程度、过去的经验、因为环境影响曾经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以及环境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⑵环境因素评价,首先采用是非判断法;

必要时(是非判断法难以评价时),也可采用多因子评分法。

行政部汇总各相关职能部门识别的环境因素清单(台账、调查表),依据评价方法,组织相关人员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公司办公区域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在此基础上,确定全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运行控制措施,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④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⑴经验法、是非判断法——根据下列情况直接判断为重要环境因素:

a)凡是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环境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

b)目前尚无更好控制措施的环境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

c)加以控制或改进后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的环境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

d)会对生态造成重大破坏的,是重要环境因素;

e)测量活动的地理区位处于环境敏感区形成的环境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

f)过去曾经有过的经验、事故或虚惊;

g)最高管理者关注的环境因素,是重要环境因素。

⑵多因子评价法——必要时(经验法、是非判断法判断有困难时),根据环境因素的复杂程度,也可采取多因子评价法,具体方法为:

根据对环境因素发生频次、环境影响范围、环境影响程度、公众及媒体对环境影响的关注程度、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性等项因子评分的结果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每项因子最高为5分,则:

a)总分为25分;

b)各项因子评分之和≧15分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c)单项因子“有关法律法规符合性”或“公众及媒体对环境影响的关注程度”得分为5分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d)最高管理者关注的环境因素,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⑤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1)行政部负责制定公司办公区域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变电室、线路室负责制定野外作业中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2)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计划应包括:

a)保持现行的运行控制措施;

b)采取新的运行控制措施;

c)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d)制定应急预案。

⑥环境因素的更新

(1)每年对环境因素进行一次评审,需要时予以更新;

(2)生产过程中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环境科学发生变化时,或工程项目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更新。

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①行政部制定并组织贯彻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程序》。

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作业活动、管理活动、工作场所及现场的设施设备存在的危险源,识别相关方活动(包括劳务、技术、运输等外包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采用适宜的风险评价方法确定重大风险,并将风险评价结果作为制定目标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作为衡量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的基准,确保重大风险得到控制,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各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本部门(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有针对性地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建立本部门(单位)的危险源调查表。

②危险源辨识应考虑

⑴常规和非常规的工作作业活动及管理活动;

⑵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⑶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的;

⑷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常规、非常规、紧急三种状态和以下六个方面: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行为性危害因素◇其他

⑸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观察、系统安全分析、类比和直观经验等方法。

③风险评价

⑴风险评价采用:

“是非判断法”、“经验法”;

必要时,也可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包括中度以上的不可容许风险);

⑵行政部汇总各相关职能部门辨识的危险源清单(调查表),依据评价方法,组织相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公司办公区域的重大风险清单。

在此基础上,确定全公司的重大风险清单和运行控制措施,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⑶风险评价应与以往的管理经验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⑷风险评价应为确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和进行运行控制提供信息,为制定目标、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④重大风险的确定

⑴“是非判断法”、“经验法”——根据下列情况直接确定为重大(不可容许)

风险:

a)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预计可能会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b)相关方强烈关注的危险源;

c)曾经有过的事故或虚惊;

d)过去有过的紧急情况,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措施的;

e)加以控制或改进后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的风险;

f)最高管理者或技术负责人关注的危险源。

⑵“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必要时(“是非判断法”、“经验法”难以确定的),也可根据危险源的复杂程度,采用LEC法进行评价。

用与系统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的积来评价系统、人员、活动的风险性。

对作业中潜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采取“打分”的办法,给出各主要因素的分数,然后根据乘积来评价其危险性:

积>320分,为一等,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积160-320分,为二等,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积70-160分,为三等,显着危险,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