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454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方医科大学2009级中西医眼科和卫生事业管理考试.doc

中西医眼科and中西医卫生事业管理

(2012-05)

2009级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眼科今年考的题型是:

选择题:

A型(40道)b型(15道)判断(5道)

名词解释(5道,每道3分)

棉绒斑、金疳、叆叇、五轮学说、樱桃红斑

论述(3道,每道10分)

第一题,请论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

第二题:

简述金针拨内障和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区别

第三题简述青光眼的分型

2009级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专业中西医眼科学

20120628考题

考试题型如上

选择:

倪伟德的著作傅仁宇的著作…、眼外肌功能和对应的神经、眼轮匝肌的神经、五轮学说、玻璃体积血2周用桃红四物汤、对侧同侧偏盲是视束病变、角膜内皮不能再生、视力是黄斑or中心凹的功能?

、睑板腺囊肿与睑板腺癌鉴别(复发)、泪道阻塞的各个情况和冲洗结果、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结膜炎鉴别、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表现、沙眼并发症、翼状胬肉长在什么地方、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不用激素)、vogt小柳原田综合症的并发症、风牵偏视的瞳孔(和其他表现)、青光眼分期、Behcet病的表现、小柳原田综合症表现、中浆病变区是黄斑、散光定义、近视远视的镜片、甲状腺眼病是甲亢or甲低、糖网的早期表现是微动脉瘤、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的区别、角膜炎的最基本的表现、视神经的细胞是什么细胞、生理盲点是什么的投影、青光眼的暗点哪四种、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火疳指的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颞上方。

(只记得这些了,还有很多。

2004.2005的旧试卷仅选择题有用、中西医结合眼科的复习以唐娜老师讲课提到的重点为主,因为她课前和课后都有点到、以课本为根据

判断:

1.内斜可能有远视2.近视诊断依据:

远视力、近视力减退3.睑腺炎手术切口……

名解:

绿风内障、云雾移睛、金疳、麦粒肿、白涩症

论述:

1.碱烧伤对眼的损害、并发症和处理

2.现代白内障手术

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

5-2的重点是五轮学说:

胞睑—肉轮—脾

两眦—血轮—心

白睛—气轮—肺

黑睛—风轮—肝

瞳神—水轮—肾

 中西医眼部解剖名称对照——要知道

病因重点是六淫中的(风、火、湿)七情(忧、怒、悲)

明、清时期的名著《原机启微》《普济方》《本草纲目》《审视瑶函》《张氏医通》《目经大成》《银海指南》《医宗金鉴》也要了解

5-7重点

1、视觉器官组成:

眼球、附属器、视路

2、视网膜外层为色素上皮层、内层为神经感觉层,视网膜脱离即这两层之间的分离。

3、附属器组成:

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

4、眼眶组成:

7块骨:

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4个壁:

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

5、泪道:

泪小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6、眼外肌组成:

4直肌:

内直肌、外直肌、上直肌、下直肌,23º

2斜肌:

上斜肌、下斜肌,51º

(要知道各个肌肉起止,支配动作)

7、重要结构:

角膜的内皮细胞层、角巩膜缘(眼内手术切口)、前房角

补充:

1.角膜组织学分5层:

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2.葡萄膜(血管膜、色素膜)组成: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3.视路的组成: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中枢

4.眼睛的屈光装置:

泪膜、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5-9日重点

1.泪膜组成:

脂质层、水液层、粘蛋白层

2.泪膜生理作用:

润滑眼球表面、防止角膜结膜干燥、保持角膜的光学特性、供给角膜氧气、冲洗和抵御眼球表面的异物和微生物

3.瞳孔:

瞳孔光反射(直接、间接)、瞳孔近反射

4.睫状体功能:

过滤房水、调节晶状体、构成血-房水屏障

5.房水循环:

睫状体→后房→瞳孔→前房→房角→小梁网→Schlemn管→集液管→房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6.血-视网膜屏障

外屏障(视网膜-脉络膜屏障):

RPE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处

内屏障:

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处

内屏障破裂—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外屏障破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易发于黄斑)

7.视网膜感光系统的三级神经元:

光感受器细胞→双级细胞→神经节细胞

光感受器细胞: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黄斑:

视锥细胞(可以感受强光和色觉,形成明视觉)

视盘:

无光感受器细胞,生理性盲点。

8.结膜血管:

眼睑动脉弓-结膜充血、睫状前动脉-睫状充血

9.眼外肌作用:

内直肌:

内转外直肌:

外转

¡上直肌:

上转(主要)内转、内旋

¡下直肌:

下转(主要)内转、外旋

¡上斜肌:

内旋(主要)下转、外转

¡上斜肌:

外旋(主要)上转、外转

10.影响药物透过角膜的因素:

浓度、溶解度、黏滞度、脂溶性(最好既有脂溶性又有水溶性)、表面活性

中医今年考的题型是:

选择题:

A型(40道)b型(15道)-----不太确定,大概的判断(5道)名词解释(5道,每道2分)论述(3道,每道10分)

第二题:

简述金针拨内障和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区别

第一题,请论述眼中央动脉阻塞的急救

第三题简述青光眼的分型

6-10号重点:

1.常用方剂:

六味地黄汤(加减、杞菊、明目、归芍……)、三仁汤、除湿汤、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祛瘀汤……)、泻肺汤、养阴清肺汤

2.现临床常用中医中药治疗眼病:

多发性麦粒肿、泡性结膜炎、色素膜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术前)、玻璃体积血

3.生理盲点:

视盘投射在视野上所表现的一个暗点,位于中心注视点颞侧15.5º,水平中线下1.5º;垂直径7.5º,横径5.5º

4.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电图(ERG)、RPE眼电图(EOG)、神经上皮视诱发电位(VEP)

6-14重点:

1.睑腺炎(hordeolum)-偷针,土疳,土疡

外睑腺炎(麦粒肿)—针眼:

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的皮脂腺或变态汗腺感染

内睑腺炎:

睑板腺感染

治疗

热敷、局部应用抗生素、切开排脓:

手术切口:

外睑腺炎:

皮肤面,平行;内睑腺炎:

结膜面,垂直

并发症:

眼睑蜂窝织炎,海绵窦脓毒血栓,败血症

2.眼睑位置和功能异常

眼睑与眼球表面紧密相贴,中间有一潜在的毛细管空隙

上下睑睫毛应充分伸展指向前方,排列整齐,不于角膜接触

上下泪点贴靠在泪阜基部,使泪液顺利进入泪道

上下睑能紧密闭合

上下睑能上举至瞳孔上缘

3.睑内翻:

常与倒睫同时存在。

分类

先天性:

婴幼儿,胖,塌鼻梁,内眦赘皮,自行消退、穹窿部-眼睑皮肤穿线术

痉挛性(老年性):

见于老人,肉毒杆菌注射、手术切除多余的皮肤和部分眼轮匝肌

急性痉挛性睑内翻:

炎症刺激引起眼轮匝肌,特别是近睑缘的眼轮匝肌反射性收缩,积极控制炎症

4.睑外翻

瘢痕性:

眼睑皮肤瘢痕性收缩.手术、游离植皮术

老年性:

下睑。

眼轮匝肌功能减退,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松弛.手术!

“Z”形皮瓣矫正术,“V”、“Z”改形术

麻痹性:

下睑。

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功能减退治疗面瘫!

保护角膜-眼膏、牵拉、暂性眼睑缝合术。

5.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

手术(提上睑肌缩短术、复合肌瓣手术)

6.主要症状:

流眼泪(tearing)

泪溢(epiphora):

排除受阻

流泪(lacrimation):

泪液分泌增多

7.泪道冲洗术

泪道通畅:

无阻力,顺利进入鼻腔或咽部

泪小管阻塞:

完全从原路返回

泪总管阻塞:

下泪小点注入,上泪小点返回

鼻泪管狭窄:

有阻力,部分返回,部分流入鼻腔

鼻泪管阻塞合并慢性泪囊炎:

上泪小点返流+粘液脓性分泌物

8.慢性泪囊炎—漏睛

治疗----非手术:

挤压、点眼药水

手术:

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

6-16重点:

1.干眼病:

症状:

干涩感、异物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易疲劳、难以名状的不适、不能耐受烟尘环境;Sjögren综合征患者还常伴有口干和关节痛

诊断标准:

1.症状;2.泪液分泌量不足;3.眼表面上皮细胞受损;4.泪液渗透压增加。

常用检查方法:

1.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test);2.泪膜破裂时间(BUT);3.角膜荧光素染色

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

消除诱因、泪液替代、保留泪液、促进泪液分泌的药物、手术:

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

蒸发过强型干眼症:

MGD

清洁眼睑、口服抗菌素、局部用药

2.白涩症相当于西医慢性结膜炎、干眼症。

[辨证论治]

肺阴不足:

养阴清肺汤

肝肾阴亏:

杞菊地黄丸

3.巩膜病

•好发部位:

前睫状血管穿过巩膜的部位病程缓慢,药效不明显

•临床特点:

病程长,反复发作

•主要症状:

疼痛、畏光、流泪

•结果:

巩膜葡萄肿

•治疗:

激素

4.前巩膜炎—火疳

•火疳的中医治疗:

肺热亢盛:

泻肺利气,活血散结;泻白散

•心肺热毒:

泻火解毒,凉血散结;还阴救苦汤

•风湿热邪:

祛风化湿,清热散结;散风除湿活血汤

•久病伤阴,虚火上炎:

养阴清肺,兼以散结;养阴清肺汤

5.前巩膜葡萄肿:

睫状体炎症、外伤、继发性青光眼

后巩膜葡萄肿:

后极部、视盘周围,高度近视

6.结膜炎的临床症状:

异物感、烧灼感、痒、流泪等,若角膜受累:

疼痛、畏光(刺戟症)

体征:

充血、水肿分泌物、出血、乳头、滤泡膜、假膜、耳前淋巴结肿大。

7.巨大乳头:

多见春季结膜炎

8.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的鉴别

结膜充血

睫状充血

起源于结膜血管,色鲜红,越靠近穹窿部越明显

起源于角膜缘深层血管网,色深红,越靠近角膜缘明显

用手指推动结膜时,血管可随之移动

不随结膜的移动而移动

滴入0.1%肾上腺素后充血消失

充血不消失

9.分泌物性状因病而异:

细菌性-浆液性、粘液性、脓性

病毒性:

水样、浆液性

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病:

粘稠丝状

淋球菌性结膜炎:

大量脓性分泌物

10.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局部给药为主,全身治疗为辅,急性期切勿包眼!

5-17重点

1.慢性结膜炎:

症状多,体征少、治疗困难

2.沙眼—椒疮

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沙眼衣原体是中国人汤飞凡、张晓楼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来的!

沙眼致盲的后遗症和并发症:

内翻倒睫、瘢痕、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角膜混浊

诊断:

上见结膜滤泡、角膜缘滤泡及后遗症Herbert小凹、典型睑结膜瘢痕、角膜上方血管翳(后2个为主要依据)

3.病毒性结膜炎:

(与细菌性鉴别)

表现:

异物感、疼痛、畏光、流泪、水样分泌物。

耳前淋巴结肿大并压痛。

4.春季角结膜炎—粟疮

主要症状:

奇痒

体征:

分3型

1)睑结膜型:

上睑结膜充血、粘胶样分泌物、铺路石样乳头

2)角膜缘型:

角膜缘呈黄褐色或污红色胶样增厚

3)混合型:

1+2

5.泡性角结膜炎—金疳

以结角膜泡性结节为特征的结膜炎

位于角膜缘的,可在角膜上皮下形成浸润,新生血管呈彗星样侵入角膜,称束状角膜炎(风轮赤豆)

治疗:

增强体质,糖皮质激素

辩证论治:

肺经燥热:

泻肺散结,泻肺汤

肺阴不足:

滋阴润肺,养阴清肺汤

肺脾两虚:

脾肺双补,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加)

6.翳状胬肉--胬肉攀睛

结膜下出血--白睛溢血

5-21重点

1.角膜炎病理:

充血(角膜缘血管网)→浸润(炎性渗出、炎症细胞侵入,局限性灰白色混浊)→角膜溃疡(cornealulcer)—花翳白陷(角膜组织变性、坏死、脱落)→瘢痕—宿翳:

(云翳→瘢翳→白斑)或后弹力层膨出→角膜瘘→粘连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肿—蟹睛症

严重的并发虹睫炎→眼内炎

2.角膜炎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疼痛、视力下降

刺激症状:

虹膜血管挛缩—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分泌物:

病原微生物不同

基本体征:

睫状充血、角膜浸润混浊、角膜溃疡形成

荧光素染色阳性:

角膜上皮缺损

3.治疗原则去除病因、控制感染、促进愈合、减少瘢痕

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

棘阿米巴角膜炎、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溃疡禁用!

盘状角膜炎可与抗病毒药同时使用。

溃疡穿孔或将穿孔应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或结膜覆盖术

针对病原体治疗

细菌:

敏感抗生素,急性期一般不用激素,慢性期病灶愈合后可酌情使用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无环鸟苷(ACV)+干扰素

根据病变类型使用激素,对控制病情、减少复法和预防

并发症起到关键的作用,使用不当可导致角膜穿孔。

真菌:

抗真菌药,禁用激素!

4.鉴别细菌性,病毒性和真菌性角膜炎

细菌性:

发病急,症状重,眼痛、视力障碍、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睫状或混合充血、溃疡

真菌性:

起病缓慢。

与细菌性角膜炎相比,症状轻、病程长

早期仅有异物感;逐渐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角膜病灶呈灰白色、欠光泽、外观干燥、粗糙、表面微隆起,角膜后斑块沉着,前房积脓,真菌性眼内炎

病毒性:

发病更缓,症状更轻。

5.树枝状和地图状角膜溃疡由病毒引起的。

5-24重点:

1.白内障—圆翳内障

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症状:

双眼渐进性视力减退、阴影、屈光力增强、复视、多视、虹视、畏光、眩光

分类:

皮质性、核性、后囊下

皮质性白内障分期

n初发期:

空泡、水裂、板层分离;楔形、片状混浊

n膨胀期(未熟期):

晶状体肿胀,虹膜前移,前房变浅,可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n成熟期:

体积恢复,全部混浊,视力明显减退,眼底看不清

n过熟期:

Morgagnian白内障

Morgagnian白内障可引发视力突然提高、晶状体诱发的葡萄膜炎、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脱位

手术治疗: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

小切口、超声粉碎,人工晶体植入术:

无晶体眼+8~+12D

3.糖尿病性白内障:

血糖升高—近视

血糖降低—远视

4.白瞳症:

瞳孔为白色,见于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眼内眼炎等。

5.并发性白内障:

由眼内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后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或外伤性白内障后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治疗:

激光切开、手术剪开)

5-28重点:

1.青光眼:

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

2.眼压:

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

眼压的稳定依赖于房水生成量与排出量的动态平衡

眼压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房水循环中的3个因素:

睫状肌生成房水的速率、房水通过小梁网流出的阻力、上巩膜静脉压

3.青光眼分类

原发性青光眼(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伴有其他先天异常)

4.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绿风内障)

v一种以眼压急剧升高并伴有相应症状和眼前段组织改变为特征的眼病.

分期:

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

急性发作期: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v症状:

剧烈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严重减

v体征:

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前房极浅,房水混浊,甚至有絮状渗出。

瞳孔中等度散大,呈竖椭圆形,对光反应消失,局限性后粘连、房角完全关闭,色素沉着。

眼压>50mmHg

眼底看不清,视网膜动脉博动,视盘水肿,视网膜血管阻塞

青光眼三联征:

色素性KP、扇形虹膜萎缩、青光眼斑

鉴别急性虹睫炎

患眼—青光眼三联征、前房、瞳孔、

对侧眼—解剖学特征

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发病隐匿,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眼压不稳定,眼前段正常,房角开放。

v三大诊断指标:

眼压升高、视盘损害、视野缺损

6.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

目的:

保存视功能方法:

降眼压、保护视神经

降眼压药:

拟副交感神经药(缩瞳剂):

毛果芸香碱

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

抑制房水生成,噻吗洛尔

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

β2受体激动剂:

促进房水竟小梁网和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肾上腺素

α2受体激动剂:

减少房水生成,促进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溴莫尼定

前列腺素抑制剂:

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外流通道排出,拉坦前列素

碳酸酐酶抑制剂:

减少房水生成,乙酰唑胺

高渗剂:

提高血浆渗透压,甘露醇

手术:

解除瞳孔阻滞的手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解除小梁网阻塞的手术:

房角切开术

建立房水外引流通道的手术(滤过性手术):

小梁切除术

减少房水生成的手术:

睫状体冷冻术

5-30重点:

1.眼的光学系统:

角膜(43D)、房水、晶状体(19D)、玻璃体

眼球总屈光力:

静止状态—58.64D,最大调节时—70.57D

2.调节(accommodation)为看清近距离目标而增强眼的屈光力的功能

看远:

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紧张→晶状体扁平

看近:

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突

3.调节幅度:

眼所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调节范围:

远点、近点。

远点与近点之间的调节范围

集合(convergence):

调节时眼球内转的现象

三联动现象:

调节+集合+瞳孔缩小

4.正视(emmetropia):

眼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

非正视(ametropia):

眼在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

又称屈光不正。

包括:

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

5.近视:

觑觑眼,能近怯远

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

病理性近视:

眼底改变:

黄斑变性、玻璃体变性、视网膜脱落、后巩膜葡萄肿

矫治:

凹透镜。

眼镜(框架式、角膜接触镜)、手术

6.远视:

通睛能远怯近

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后

临床表现:

视力、视疲劳、调节性内斜、近距阅读附加

易合并:

屈光性弱视、内斜、假性视乳头炎

矫治:

凸透镜

7.散光:

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形成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屈光状态

矫治:

柱镜,硬性角膜接触镜

8.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度数不等者,易患弱视。

矫正:

接触镜!

9.老视:

由于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现象。

近距离工作困难

配镜原则:

年龄+原有的屈光状态

45岁:

+1.50D

50岁:

+2.00D

60岁以上:

+3.00D

凸透镜:

单光、双光、渐变

10.屈光不正的矫治

目的:

看得清楚、舒服、持久

种类:

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

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K)、飞秒激光

眼内屈光手术

巩膜屈光手术:

巩膜扩张术(老视逆转手术)

5-31重点

1.视网膜:

RPE+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血-视网膜内屏障:

视网膜毛细血管上皮细胞的紧密联结处

外屏障: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紧密联结

2.血循环障碍与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病变

►视网膜水肿

细胞性水肿:

动脉阻塞,混浊

细胞外水肿:

毛细血管受损,黄斑囊样水肿

►视网膜渗出

硬性渗出:

毛细血管受损,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黄白色斑块,星芒状渗出

软性渗出(棉绒斑):

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边界不清、灰白色、棉花样斑块

►视网膜出血

深层出血:

静脉性损害,表现为小的、暗红色的、圆点状出血,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浅层出血:

沿神经纤维层走行,呈线状、火焰状,色鲜红。

见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前出血:

视网膜内界膜和玻璃体后界膜,表现为半月形,水平面。

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腔出血

玻璃体出血:

大量的视网膜前出血,颜色鲜红,不规则。

3.视网膜新生血管见于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4.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筛板水平的粥样硬化栓塞

►一眼突发性无痛性完全失明

►眼底:

混浊水肿、樱桃红斑(cherry-redspot)、动脉细、少见出血

►治疗:

急!

扩血管!

►预后:

差!

有睫网动脉较好!

5.视网膜静脉阻塞(较常见)

►并发症:

黄斑囊样水肿、PVR、虹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与激素分泌有关。

自限性疾病

►症状:

暗影、变形,视力中度下降(>0.5)

►眼底:

黄斑区水肿,圆形反光轮,盘状浅脱离,中心凹反射消失,黄白色点状渗出

7.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病因:

长期慢性光损伤、遗传、代谢和营养不良

►分型:

新生血管

干性(萎缩性、非新生血管性)玻璃膜疣、RPE异常改变,视力下降

湿性(渗出性、新生血管性)Drusen引起Bruch膜损害,脉络膜血管向内生长,形成CNV,严重视力丧失!

8.视网膜脱离(视衣脱离):

视网膜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层间分离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裂孔+液化玻璃体

►症状:

飞蚊症、闪光、幕状视野缺损、视力明显减退:

波及黄斑、低眼压

►眼底:

脱离的视网膜隆起,蓝灰色,不透明,波浪样,玻璃体液化,棕色颗粒,裂孔,多在颞上象限。

►治疗原则:

手术封闭裂孔!

关键:

详细查找所有裂孔!

►方法:

闭合裂孔(激光、电凝、冷凝)、视网膜复位、巩膜外垫压、巩膜环扎、玻璃体手术(气体、硅油填充)

9.视网膜色素变性—高风内障、高风雀目

10.视网膜母细胞瘤:

13号染色体长臂1区4带,抑癌基因

儿童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11.白瞳症:

见于视网膜母细胞瘤、Coats病(视网膜血管异常扩张)、转移性眼内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周边视网膜血管发育不全导致的缺血缺氧)

12.视网膜疾病:

属云雾移睛,视瞻昏渺范畴

►中浆:

清热除湿,滋阴补肾---三仁汤,六味地黄丸

►网脱:

利尿除湿---三仁汤

►出血:

活血化淤---四物汤

6-5重点

1.玻璃体基本病理改变:

液化、混浊

常见症状:

眼前漂浮物、视力下降

2.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

n玻璃体液化是基础

nWeiss环:

铁证!

n症状:

闪光感、漂浮物

n玻璃体液化和后脱离所产生的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病的重要机制

3.玻璃体积血—云雾移睛

n预后: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n治疗:

药物(中医瘀血辩证)、手术(3-6月药物治疗无效)

4.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

5.视神经疾病关键是视野检查。

5.视神经炎—视瞻昏渺

n分类:

视乳头炎、球后视神经炎

n病因多为炎性脱髓鞘疾病

临床表现:

单眼、视力急剧下降、眼球转动痛

眼底:

视乳头炎(视盘充血、轻度水肿、表面有小的出血点、少量渗出、静脉增粗、动脉无改变)球后视神经炎(无改变)

治疗:

糖皮质激素

6.视神经萎缩—青盲

7.视盘水肿

n症状:

双侧,精神(癫痫、头痛、复视、恶心、呕吐)

n视力:

短暂的视力丧失;黄斑色素紊乱可有轻度视力下降;慢性水肿可有视野缺损和中心视力严重丧失

n视野:

生理盲点扩大

8.视路病的特点:

偏盲型视野

6-6重点:

1.眼外肌的组成和功能(见前)

2.双眼单视:

双眼共同注视的目标同时成像在中心凹

感觉融像:

将双眼信息融合成单一像的能力

立体视觉(双眼深度觉):

双眼视网膜对应点存在细微的差异,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现象。

3.斜视(strabismus):

双眼注视时出现的眼位偏斜

隐斜(phoria):

双眼注视状态被干预后出现的眼位偏斜(大多数人有少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