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94623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文档格式.docx

105hm2,主要分布在中部各大盆地中,占盆地面积的15%。

尤以汾河平原和谷地、滹沱河所流经的平原以及桑干河冲积平原的土地盐渍化最为严重。

随着万家寨引黄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盐渍化土地面积将呈继续扩大的趋势,其危害不可低估。

森林破坏严重

长期的森林破坏,使山西成为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省份。

全省现有林地面积为×

106hm2,森林覆盖率%,加上灌木、四旁树折合面积,共有森林面积×

106hm2。

全省人均森林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值低个百分点,排在第22位。

人均占有林地,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

森林破坏,使不少生物的生境受到严重破坏,造成山西生物多样性损失极大,一些珍稀物种已经灭绝,另一些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草地几乎全部退化

山西天然草地资源较丰富,全省天然草地面积约有×

104hm2。

但由于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和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草地大面积退化。

目前山西是北方地区草地退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退化面积约占全省草地总面积95%以上,有30%的草地退化达到了4~5级水平,几乎完全丧失了利用价值。

退化草地在全省各县(市、区)普遍存在,以山区丘陵地区退化最严重。

工矿区生态衰退加剧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与原材料工业的粗放式生产经营,使山西成为全国工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据初步统计,全省累积塌陷、破坏和煤矸石、尾矿等压占土地已达×

105hm2,并以每年5×

103hm2的速度递增,平均每生产万吨原煤破坏土地,其中40%为耕地。

工矿区土地破坏的分布与煤炭、矿藏资源的分布密切相关,分布非常广泛,但凡有采煤、采矿的地方,就有土地破坏。

工矿区土地破坏遍及全省多个地市,以大同、朔州、晋中、晋城、长治、临汾、阳泉、吕梁、太原等地破坏最为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大,使山西干旱、冰雹、暴雨、霜冻、干热风、大风、地表裂缝、塌陷、沉降等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条件趋于恶化。

其中,干旱是出现频次最多、影响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灾害。

据统计,建国以来大约~一遇,个别地区十年九旱。

尤其是以春、夏季干旱最为常见,约占所有干旱的75%左右。

80年代以前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受灾面积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为干旱25%、冰雹%、洪涝%、霜冻%。

90年代平均每年受灾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上升为干旱%、冰雹%、洪涝%、霜冻%。

可见,9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次和受灾面积呈增长趋势。

环境污染严重

山西为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在全国3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山西占了13个。

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30个城市中,省城太原位居榜首。

全省人均排污量为全国平均值的倍,其中TSP和SO2排放量为全国平均值的倍,烟尘排放量为全国平均值的7倍。

目前威胁人类的10大严重环境祸害中,山西占到5~6种,环境污染已成为山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社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波及到社会生态环境,使其质量降低,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必然对旅游环境、投资环境、人才环境、人体健康等多方面的社会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比如,近年来山西城乡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70年代上升了30%~50%,恶性肿瘤占厂矿职工死亡率的30%,各种呼吸道疾病、职业病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病率位居全国之首。

2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生态环境经济损失评价,可从生态环境功能价值和预防生态环境恶化费用以及恢复受损生态环境费用的角度来评价计算。

根据恢复费用法、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等方法估算的结果,1999年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为亿元(表1),约占1999年全省GDP的%。

表1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经济损失分析一览表(单位:

亿元)

生态环境破坏类型

1999年损失值

过去20年累计损失值

未来损失值(恢复费)

总损失值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渍化

森林破坏

草地退化

工矿区土地破坏

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

社会生态条件恶化

-

合计

1980~1999年期间,山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在8%以上。

但由于经济结构对资源的依赖性极强,经济发展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相应增加。

过去20年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累积损失值达亿元,若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初步恢复治理,则需恢复费亿元。

二者合计,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总损失费用为亿元(表1)。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测算只是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未包括基因、物种等许多难以测算的潜在经济损失。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这种损失远远大于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为2~3倍,甚至达10倍。

何况,山西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有些生态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过程,一旦破坏,就很难或根本无法恢复。

由此可见,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加剧自然灾害

干旱频繁发生

由于生态平衡失调,特别是大规模采煤挖矿,不仅破坏了地下水系,也污染了地表水源,导致山西淡水供应更趋紧张,旱灾发生频率不断加快,受灾面积不断扩大。

进入90年代以来,每年农田受灾面积达2×

106~×

106hm2左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比50年代成倍增长(图1)。

比如1999年山西遭受特大旱灾的影响,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

104hm2,绝收面积达×

104hm2,粮食减产24%。

减产5成以上的县有58个,其中减产8成以上的县有20个。

图11952~1999年山西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

地质灾害危害严重

地质灾害是山西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表裂缝、塌陷、沉降等为主。

由于山西以煤炭为主的采掘工业掠夺式开采和粗放式经营,不仅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破坏和浪费,而且导致地表裂缝、塌陷、沉降,甚至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目前全省地下采空区面积×

105hm2,土地塌陷面积×

104hm2,严重威胁生产安全。

比如1980年以来,全省采煤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累计达×

104hm2(表2),煤矸石累积存量9×

108t。

同时,采煤造成河水断流,井泉干涸,累积使1900多个自然村、950万人口、9万头牲畜吃水困难,部分水浇地变成旱地。

表21980~1999年山西工矿区土地破坏面积的变化(单位:

万hm2)

年份

破坏总面积

农田面积

林地面积

草地面积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加速了不可再生资源的衰退,也加剧了可再生资源的短缺,使山西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挑战。

土地退化与耕地减少加剧了人地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非农用地逐年增加,全省耕地以每年×

104hm2的速度递减,耕地的不断减少与人口的持续增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地矛盾突出。

从50年代到90年代,山西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如图2所示。

全省耕地面积减少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为hm2,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平均水平。

注:

1996年耕地面积为农业普查数

图21952~1999年山西耕地面积减少与人口增长图

加快了矿产资源衰竭速度

山西是资源大省,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3,且煤质好、品种全,铝土资源储量占全国的一半,其他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

受“资源无价”观念的影响和管理混乱,矿山企业盲目发展,乡镇与个体矿点一哄而上,无证开采、乱采滥挖现象普遍,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

加之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资源回采率和利用率极低。

全省平均煤炭资源回采率只有47%,而乡镇煤矿仅为10%。

全省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20—3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

许多共生、伴生矿利用单一,浪费严重,资源保证率逐年下降。

据统计,目前全省煤炭探明储量中已动用%,大同优质动力煤的开采年限只能维持10a~15a。

如不加以保护,矿产资源就有濒临枯竭的危险。

加剧了水资源短缺与破坏

山西为全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

长期的大规模采煤既破坏了地下水系,也污染了地表水源,使原本缺水的山西雪上加霜。

由于高耗水工业比重高、农业与生活用水浪费惊人等,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全省人均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居全国倒数第2位。

年缺水量达×

108m3,太原、大同等10个主要城市日缺水7×

105m3以上,119个县(市、区)有一半以上发生水荒,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生态环境破坏增加了脱贫难度

山西50个贫困县380万贫困人口,90%以上分布在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的吕梁、太行和太岳山区,这些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均占有粮食仅有316kg,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

一些贫困县域甚至陷入了越贫困越破坏生态环境、越破坏生态环境越贫困的恶性循环。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据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的《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评估的结果,山西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在全国处于最差的地位,并被认为是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区域。

比如生存支持系统排序,山西位居全国倒数第1位;

环境支持系统排序,山西位居全国倒数第4位;

发展支持系统排序,山西位居全国倒数第5位;

区域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排序,山西位居全国倒数第6位。

这表明,山西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

3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造成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客观上讲,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条件复杂,植被稀疏,土地贫瘠,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加上历史上不断的毁林开荒和屯兵征战对自然植被的破坏,现代人口急剧增长和资源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都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

但总的来说,人为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历史原因

据史料考证,山西曾是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它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从上古直到宋末,山西境内的生态环境基本上是比较宜人。

但自明代实行大规模的屯垦以来,森林遭到大规模砍伐(表3),自然生态破坏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和旱情日益加重,以至发展到现代成为水土流失严重和十年九旱的生态环境恶劣区域。

表3历史上山西森林覆盖率变化

历史时期

森林覆盖率

夏商时期

70%

春秋战国时期

50%

唐宋时期

30%

清朝初期

10%

新中国成立前夕

%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煤炭开发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山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由于高投入、低产出,加大了资源的消耗,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

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滞后和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省各产业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只注重生产数量,不注重生产质量;

只注重经济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

其结果必然导致在生产发展的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

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较差

长期以来受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观念影响,在全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高速度”,重资源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1999年6月15日中国首次范围最广、样本最大(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直辖市中的139个县级行政区10495个合格样本)的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山西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比较淡薄,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水平较低,对“谁污染,谁治理”的保护责任不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屡屡出现边建设边破坏的现象,甚至建设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以至全省生态环境仍在继续恶化。

管理不善,执法不力

山西目前还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机制,对于跨行业、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监控不力。

由于部门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难以达成协调统一的管理目标,使生态环境破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与执法方面,由于法规体系不健全,可操作性差,加之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普遍存在着执法不严和有法不依现象,致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事件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和制裁。

缺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

目前,山西缺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

首先,缺乏鼓励对保护生态环境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政策。

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缺乏资金来源,对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缺乏实质性的优惠政策支持。

其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难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再次,缺乏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政策机制,难以调动广大环保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着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4遏制山西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对策

加大宣传,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

面对山西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国家和地方都要高度重视,要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山西生态环境治理问题。

各级政府和媒体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使广大公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治理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关系到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全体公民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惜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表明,只要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有投入,生态环境治理设计合理,就会产生明显的综合效益。

比如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综合效益明显。

而治理速度较慢、全省整体效益不十分明显的主要原因是投入太少。

为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坚持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个人投资为辅的原则。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与投入机制。

实行环境责任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污染者付费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以水土保持、污染治理和植被建设为核心,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坚持不懈地搞好水土保持。

完善水土流失治理法规与实施办法,加大治理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二要加快治理工业污染。

抓好治污工程建设,综合治理“三废”污染。

大力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实行清洁生产和原材料多级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三要搞好植被建设。

以植树种草为中心的植被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山西的自然地理条件,选育适种树种、草种,坚持乔灌草结合,进行合理搭配,强化管理,提高成活率和植被建设效率。

四要加强生态示范区建设。

加强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区建设,带动全省生态环境的改善。

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依法管理生态环境

现在中国已有不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比如《森林保护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等。

但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并不乐观,滥垦、滥伐、过牧、乱挖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

因此为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和实施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和监管制度,对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坚决取缔无证经营、非法排污,依法严惩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

强化生态环境的法制管理,从严执法,坚决杜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山西生态环境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太多,尤其是农区、山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由于人口素质低,粗放型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压力过大,致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特别是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陷入了贫穷——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破坏——贫穷加剧的恶性循环之中。

因此,必须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人口控制问题。

同时,要搞好扶贫工作。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教育投入力度,通过科教扶贫、产业扶贫、移民扶贫等模式,向广大贫困人口普及科技文化知识,使之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和技能,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自身的脱贫致富能力。

加强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生态环境破坏退化及治理中,许多基础理论问题有待解决,需要加深对生态退化机制和恢复机理的认识。

这就要加强基础研究,为生态退化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应加快培养。

大力推广应用生态技术和工艺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投入,全面调整技术和工艺发展的思路,加强有关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通力合作,搞好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的应用、开发和创新研究。

积极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节水农业、生态产业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大力推广应用生态技术与工艺,比如地膜覆盖、清洁生产等技术。

鼓励和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限期治理和关停重污染企业,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制定生态建设规划,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山西生态环境状况,制定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控制对策和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并纳入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确保各项资金的落实,真正作到开发、治理与保护并重,逐步提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网络,对全省各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行全过程控制,及时掌握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的变化。

定时发布环境公报,自觉接受全体公民监督。

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升级

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优化与升级是提高山西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所在。

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立足高起点、高效益。

以发展潜力产品为突破口,以培育“一增三优”(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主攻方向。

通过择优扶强,重点培植,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等绿色技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建立具有山西特色的集约型产业结构新框架,提高山西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沈国舫,金鉴明.2001.中国环境问题院士谈.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著.2000.中国生态问题报告.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山西环境损耗经济分析及其改进措施研究》课题组.2000.山西环境损耗经济分析及其改进措施研究

[4]山西统计局编.2000年.2000年山西统计年鉴.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年.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

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