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480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共容城县委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下载.doc

2、稳定粮食生产。

以高产创建为抓手,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两晚”技术、农机深松深耕等技术推广,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抓好小麦、玉米田间管理。

加强种子市场执法检查,规范农资市场行为。

粮食总产保持在4亿斤以上,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

3、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把设施蔬菜产业做为我县农业特色产业抓紧抓好,一是加快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建设,在“精、特、优”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蔬菜品质。

对原有棚区抓巩固提高,对新建棚区抓规范管理,按照省级标准园的标准,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棚区档次和规模,力争年内建成3个以上特色鲜明、功能多样的现代蔬菜示范园。

二是努力拓宽销售渠道。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与京津的对接与合作,立足生产基地,谋划建立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宾馆饭店的对接渠道,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地面向市场发展订单生产、合同种植,保障蔬菜顺畅销售,确保菜农利益。

三是建立县级领导包乡、科级领导包村、技术干部包棚制度。

鼓励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重点扶持城子、陈阳庄、午方北庄、东牛东庄四个设施瓜菜基地搞好示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贾光乡、容城镇、八于乡为中心的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进而带动全县发展。

4、巩固壮大畜牧业。

一是积极推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

推广标准化饲养技术,规范养殖行为,提高养殖水平,引导养殖户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争取打造4-5个省部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二是加大动物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加大对规模生猪、肉牛、肉羊养殖场(户)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在商品饲料生产、自配饲料使用、生猪养殖等环节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确保动物食品安全。

2012年,力争生猪存栏27万头,出栏40万头以上,奶牛存栏8500头。

5、落实农业补贴政策。

确保国家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惠农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到户;

落实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

6、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及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生产过程及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引导帮助种养殖基地和企业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建设,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机制,在规模以上养殖场全部派驻质量安全监管员。

二、突出四项工作,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7、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培植龙头、壮大基地、带动农户的思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重点扶持培育保定沃克食品有限公司、河北康恩菲尔德油脂制造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2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量达到6亿元,产业化经营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谋划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县财政要筹措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对竞争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多途径拓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渠道。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8、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012年重点是做好53个已注册专业合作社建设,帮助他们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手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

县政府将在惠农项目安排、田间道路建设、小额贷款支持、批发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9、积极鼓励开展土地流转。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用足、用好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下以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加入农民合作社。

以乡镇为重点,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培育土地流转载体;

大力开展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创造土地承包经营权公平、公开、公正交易市场环境。

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流转、使用、收益等权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制,妥善处理和解决土地纠纷。

10、健全完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

加强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支持县社、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组建一批实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形成上下贯通、物流顺畅的现代流通网络。

支持专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进一步探索与二商集团的有效对接方式。

三、推进“幸福乡村计划”,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1、明确建设方向和重点。

把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作为我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作为农村新民居建设的拓展与提升,作为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有效载体,集中力量,强力推进。

幸福乡村计划要以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和省基层建设年重点帮扶村为重点,突出“房、水、路、电、讯(邮)”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教、文、卫、保”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

2012年重点启动2--4个省级幸福乡村示范点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建设规划,取得实质性进展,争取两年内基本建成。

其他行政村要立足现有基础和发展条件,能做什么就先做什么、什么问题急迫就先解决什么问题,确保年内村村有变化,农民幸福指数年年有提高。

12、积极推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

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规范有序的原则,结合“幸福乡村计划”建设内容,2012年谋划启动2--4个省级示范村,确保条件成熟一批,申报一批,建成一批。

今年,省级财政安排4亿元支持新民居建设,县级财政也要安排配套资金支持新民居建设。

同时,抓好原有11个省级示范村的巩固提高工作,认真落实“三新六有”为基本的建设内容,继续引导农民对住宅进行建设与改造,加紧建设以“五通五有”为基本内容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提升以“四化一处理”为基本内容的新环境。

13、加快农村公用设施规划与建设。

推进农村公路互通工程,开展连村道路和村内街道硬化,年内完成投资1290万元,改建农村道路19公里;

完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年内行政村通车率达99%以上;

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内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益人口6万人;

积极推进南水北调天津干线容城段工程建设;

完成投资1000万元的陈阳庄险工治理;

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年内完成2011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省公司批复投资1573万元,新建/改造10kv线路50.85公里、配变98台。

改造35kv变电站3座,增容3台,切实提高农村电力保障能力;

进一步提高农村通讯通邮水平,加大农村互联网宽带建设力度,2012年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6.5%以上;

推进乡村通邮工程,2012年实现乡乡设所,重点抓好127个行政村标准化村邮站建设;

积极发展农村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建设一批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4、倾力抓好农村民生和社会建设。

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健身设施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抓好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2012年,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1%,高中段教育入学率达85%以上,建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的功能健全的职成教网络;

完善社会保障网络,确保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0%以上,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5%以上,新农合人均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240元,乡级住院比提高到85%,县级提高到75%;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完成总投资2662万元的县妇幼保健院门诊病房楼项目、投资273万元的卫生监督所办公楼国债建设项目和投资10万元的“红十字博爱卫生站”项目。

15、加快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

搞好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推行“户清、村集、乡运、县处理”的垃圾分级处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全覆盖。

年底,幸福乡村示范点街道清扫保洁率、垃圾集中收集率、统一处理率均达到100%。

同时,搞好乡村绿化美化,重点抓好通村公路、农田林网、房前屋后的绿化,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

16、加大推进力度。

坚持政府主导,县级党委政府是实施幸福乡村计划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动员方方面面力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统筹谋划,重点突破,合力攻坚。

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幸福乡村建设的要求,搞好与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衔接,科学编制幸福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

建立严格的镇村规划管理体制,坚持示范带动,分年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

四、推进城乡联动,大力深化农村改革

17、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探索建设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的路径和办法,有序推进农村资源可抵押、可流转、可置换、可交易。

完善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提高农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18、激活农村土地资源。

推进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推动土地指标进城与城市资本下乡良性互动,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因增减挂钩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要全部及时返还农村,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9、完善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农行、联社等金融单位要着力研发信贷产品,优化贷款程序,增加信贷投入。

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加大电子银行推广力度,创建“信用联合体”信贷模式,继续开展惠农卡贷款业务,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县域经济壮大。

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致富带头人担保、农户联保、公务员担保和农业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担保方式以及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方式。

20、有效整合涉农资金。

在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同时,有效整合涉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集中财力办大事。

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有效整合农业发展资金,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以实施幸福乡村计划为平台,有效整合农村建设资金,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大力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和幸福乡村建设。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21、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委、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向农业农村倾斜。

把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各个环节,体现到加强“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

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新民居建设、耕地保护、环境治理、农村党建、和谐稳定等纳入对各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

加大工作指导和落实力度,及时组织专项督导和协调调度,加强评价问责,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确保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22、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扎实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组织干部进村帮扶,谋划发展路子,解决突出问题,做好群众工作。

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

深入实施“双育工程”,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

继续推行村“两委”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和“双述双评”制度,深化“一定三有”机制,严格落实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集中发放制度,适当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23、进一步完善农村治理机制。

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规范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

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巩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成果。

深化“一制三化”机制,规范健全村务公开制度。

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即本村重大事项由村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与服务,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

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完善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搞好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强化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四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农村信访工作,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