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500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docx

《电路基础》试题题库答案

黑龙江工业学院《电路基础》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电路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2、传输分配转换传递变换存储处理

3、单一确切多元复杂电阻电感电容

4、理想电路电路模型集总

5、稳恒直流交流正弦交流

6、电压两点电位

7、电位

8、电动势电源电源正极高电源负极低电源端电压

9、电功焦耳度电功率瓦特千瓦

10、关联非关联

11、欧姆基尔霍夫KCL支路电流KVL元件上电压

12、电压电流值电流电压

13、电流电源导线负载开关

14、正相反

15、相反

16、0.01

17、0.45484

18、参考点Ua-UbUb-Ua。

19、0正负

20、负正

21、17284.8WA-4

22、Cdc

23、通路开路(断路)短路

24、大1005Q

25、=非线性线性

26、220

27、14

28、60V

29、无无

30、VCVSVCCSCCVSCCCS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3

2、201

3、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强弱

4、1:

1

5、并联串联

6、1.5Q

7、-3W

8、增加

9.2A

10.6V2Q

11.2Q

12、-20W

13.-30W

14.90Q

15.断路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45

2、4532

3、6A-2A4A

4、3Q

5、减少

6、回路电流(或网孔电流)

7、回路电流法

8、结点电压法

9、结点电压法

10、叠加定理

11、自阻互阻

12、n-1b-n+1

13、参考结点

14、0无限大

15、n-1

第四章电路定理

1、线性

2、短路开路保留不动

3、不等于非线性

4、有

5、串联独立电源

6、并联短路电流

7、2A

8.1A

9.3A

10.电源内阻负载电阻Us2/4Ro

11.无源电源控制量

12.支路

1364Q28.9W

14.0

1、耗电感电容

15、10V0.2Q

第六章储能元件

2、自感

3、互感

4、关联非关联

5、磁场电场

6、开路隔直

7、记忆(或无源)

8、C1+C2+…+Cn

9、L1+L2+…+Ln

10、5A

11、小于

12、通阻通阻

13、充电放电

14、P1>P2

15.1.255-5

16.2.5553.75

17.串联

18.并联

19.1.6

20.1.2'”

第七章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暂稳稳

2、电感电容

3、零原始能量零输入

4、动态一阶微分零状态零输入全

5、RC

6、L/R

7、结构电路参数

8、初始稳态时间常数

9、换路

10、iL(0+)=iL(0-)uc(0+)=uc(O-)。

11、长

12、t=0

13、稳态暂态

14、上升衰减

15、衰减衰减

16、6〜10

17、10V

18、><=等幅

19.0.24仗现yWj

20、短

21、0.08s

22、-1.2A0.8A-2A

第八章相量法+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相量

2、模模

3、RjXL—jXcR+jXLR—jXcR+j(Xl—Xc)

4、G—jBLjBcG+j(Bc—Bl)

5、相量

6、相量复阻抗复数

7、有效初相数量相位

8、电压数量阻抗功率数量

9、200

10、5感

11、有功瓦

12、无功乏尔

13、视在伏安

14、感

15、25

16、20V

17、容

180

20、100V

21、厂]

22、102.130.34°

23、提高

24、0

25、;=1Z2£45U,〃「丿100F

26、0.36A

27、吸收发出

28、电源设备的利用率传输线上的损耗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方向同名

2、L=L1+L2+2M

3、L=L1+L2-2M

4、(厶厶厶+厶-2M)

5、(£上2-M2)/(厶+S+2M)

6、损耗1自感互感电压电流阻抗

7、U1/U2'

8、损耗1全耦合电感互感

9、同名端

10、j1Q

11."旺12、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1、谐振最小最大过电压最大最小过电流

2、\i/LCl/2ji/LC

3、、'gL/R

4、口

k乙I(以+RIF"駕

5、

6、信号的选择元器件的测量提高功率的传输效率

7、大选择

8、通频带失真

9、感容阻同相串联谐振

10、容感阻同相并联谐振

11、咼

12、电阻

13、感

14、容

15、小

17、1

18、50400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1、火零三相四线

2、线相1.732(或根号3)1

3、线相11.732(或根号3)

4、不对称对称

5、3Uplpcos$3Uplpsin(j3UpIp

6、中线电流In电流电压一相

7、三角过热

8、最大值角频率120对称

9、380V

10、仍然对称

11、C相

12、0

13、220V

14、1800VA

二、选择题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5CBCCA6-10AAABB11-15DBBCD16-18CAB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5ACBBC6-10ACCBB11-12BB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5ADBCC6-7DD

第四章电路定理

1-4CCCC

第六章储能元件

1-5DDDAD6-8BBB

第七章一阶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5CD

第八章相量法

1-5AABAD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5ABDBA6-10CBCCA11-13BBC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10BCBBB11-15DCCBC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1-5BBABC6-10CBCBC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1-5DDBAB6-10BCCBC

三、判断题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V)2、(X)3>(V)4、(X)5、(X)6、(X)7>(X)8、(X)

9、(V)10、(X)11、(v)12、(V)13、(X)14、(V)15、(X)

16、(V)17、(V)18、(X)19、(V)20、(X)21、(V)22、(V)

23、(X)24、(X)25、(V)26、(V)27、(V)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X)2、(X)3、(X)4、(X)5、(V)6、(X)7、(V)8、(V)

9、(X)10、(X)11、(V)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V)2、(V)3、(X)4、(V)5、(V)6、(V)7、(X)8、(X)

9、(X)10、(V)11、(V)12、(X)13、(V)14、(V)

第四章电路定理

1、(X)2、(X)3、(X)4、(V)5、(X)6、(V)

第五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

1、(X)

第六章储能元件

1、(V)2、(X)3、(V)

第七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1、(X)2、(V)3、(V)4、(V)5、(X)6、(X)7、(V)8、(V)

9、(X)10、(X)11、(V)12、(X)13、(V)

第八章相量法

1、(X)2、(X)3、(X)4、(X)5、(V)6、(X)7、(X)8、(V)

9、(X)10、(X)11、(X)12、(V)(X)13、(V)14、(X)15、(X)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X)2、(V)3、(X)4、(X)5、(X)6、(V)7(X)8、(X)

9、(X)10、(V)11、(V)12、(V)13、(V)14、(V)15、(X)

16、(X)17、(X)18、(X)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1、(V)2、(X)3、(V)4、(X)5、(X)6、(V)7、(V)8、(X)

9、(X)10、(X)11、(X)12、(V)13、(X)14、(V)15、(V)

16、(V)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1、(X)2、(X)3、(V)4、(V)5、(V)6、(V)7、(X)8、(V)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1、(X)2、(X)3、(X

)4、(V)5、(X)6、(X)7、(X)8、(X)

四、简答题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案:

电路中发生了4号灯短路故障,当它短路时,在电路中不起作用,因此放上和取下对电路不发生影响。

2、答案:

不能,因为这两个白炽灯的灯丝电阻不同,瓦数大的灯电阻小分压少,不能正常工作,瓦数小的灯电阻大分压多易烧。

3、答案:

如果指定流过元件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标以电压正极性的一端指向负极性的一端,即两者的参考方向一致,则把电流的电压的这种参考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当两者不一致时,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4、答案:

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约为50%。

5、答案:

“正、负”是指在参考方向下,某电量为正值还是为负值;“加、减”是指方程式各量前面的加、减号;“相反、相同”则指电压和电流方向是非关联还是关联。

6、答案:

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7、答案:

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8、答案:

直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脉动直流电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方向不随时间变化;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均随时间变化;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案:

电路等效变换时,电压为零的支路不可以去掉。

因为短路相当于短接,要用一根短接线代替。

2、答案:

在电路等效变换的过程中,受控电压源的控制量为零时相当于短路;受控电流源控制量为零时相当于开路。

当控制量不为零时,受控源的处理与独立源无原则上区别,只是要注意在对电路化简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把含有控制量的支路消除掉。

3、答案:

两个电路等效,是指其对电路的任何电压和电流都将相同。

4、答案:

对一个端口来说,从它的一个端子流入的电流一定等于从另一个端子流出的电流。

这种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称为一端口或二端网络。

5、答案:

电桥电路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桥支路电流为零可拿掉,因此四个桥臂具有了串、并联关系,是简单电路,如果电桥电路不平衡,则为复杂电路。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案:

a.选取独立回路(一般选择网孔作为独立回路),在回路中标示出假想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并把这一参考方向作为回路的绕行方向。

b.建立回路的KVL方程式。

应注意自电阻压降恒为正值,公共支路上互电阻压降的正、负由相邻回路电流的方向来决定:

当相邻回路电流方向流经互电阻时与本回路电流方向一致时该部分压降取正,相反时取负。

方程式右边电压升的正、负取值方法与支路电流法相同。

c.求解联立方程式,得出假想的各回路电流。

d.在电路图上标出客观存在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按照它们与回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求出各条支路电流。

2、答案:

a.指定参考结点,其余结点对参考结点之间的电压就是结点电压。

通常以参考结点为各结点电压的负极性。

b.按一般公式列出结点电压方程,注意自导总是正的,互导总是负的;并注意各结点注入电流前面的“+”,“-”号。

c.当电路中有受控源或无伴电压源时需另行处理。

3、答案:

回路电流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人为假想的绕回路流动的电流,不是电路的最终求解响应,最后要根据客观存在的支路电流与回路电流之间的关系求出支路电流。

4、答案:

第一种方法是把无伴电压源的电流作为附加变量列入KCL方程,每引入这样的一

个变量,同时也增加了一个结点电压与无伴电压源电压之间的一个约束关系。

把这些约束关系和结点电压方程合并成一组联立方程,其方程数仍将与变量相同。

另一种方法是将连接无伴电压源的两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方程合为一个,即取一个包含这两结点的封闭面的KCL,可避

免附加电流变量的出现。

第四章电路定律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a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b、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置零,在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置零,在电流源处用开路代替。

电路中所有电阻都不予更动,受控源则保留在各分电路中。

c、叠加时各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取为与电路中的相同。

取代数和时,应注意各分量的“+”、“—”号。

d、原电路的功率不等于按各分电路计算所得功率的叠加,这是因为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与激励不成线性关系。

2、答:

替代定理是一个应用范围颇为广泛的定理,它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它时常用来对电路进行化简,从而使电路易于分析或计算。

3、答:

直流电源的开路电压即为它的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电压源US,225/50=4.5Q等于该直流电源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R0。

4、答:

a将待求支路与有源二端网络分离,对断开的两个端钮分别标以记号(例如a和b);

b、对有源二端网络求解其开路电压UOC;

c、把有源二端网络进行除源处理:

其中电压源用短接线代替;电流源断开。

然后对无源二端网络求解其入端电阻R入;

d、让开路电压UOC等于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电压源US,入端电阻R入等于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R0,在戴维南等效电路两端断开处重新把待求支路接上,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其电流或电

压。

第六章储能元件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频率变化时,感抗增大,所以电源电压不变,电感元件的电流将减小。

2、答:

380>1.414=537V>450V,不能把耐压为450V的电容器接在交流380V的电源上使用,因为电源最大值为537V,超过了电容器的耐压值。

3、答:

电阻在阻碍电流时伴随着消耗,电抗在阻碍电流时无消耗,二者单位相同。

4、答:

从电压和电流的瞬时值关系来说,电阻元件电压电流为欧姆定律的即时对应关系,因此称为即时元件;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电流上关系都是微分或积分的动态关系,因此称为动态元件。

从瞬时功率表达式来看,电阻元件上的瞬时功率恒为正值或零,所以为耗能元件,而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零,只进行能量的吞吐而不耗能,所以称为储能元件。

5、答:

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对直流呈现的容抗为无穷大,阻碍直流电通过,称隔直作用;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对交流呈现的容抗很小,有利于交流电流通过,称通交作用。

第七章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当电路中仅含一个动态元件,动态元件以外的线性电阻电路可用戴维宁定理或诺顿定理置换为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或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对于这样的电路,所建立的电路方程将是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相应的电路称为一阶电路。

2、答:

所谓初始条件就是指电路中所求变量及其一阶至(n-1)阶导数在t=0正时的值,也称初始值。

其中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称为独立的初始条件,其余的称为非独立的初始条件。

3、答:

动态电路中无外施激励电源,仅由动态元件初始储能所产生的响应,称为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4、答:

零状态响应就是电路在零初始状态下(动态元件初始储能为零)由外施激励引起的响应。

5、答:

电路由一种稳态过渡到另一种稳态所经历的过程称过渡过程,也叫“暂态”。

含有动态元件的电路在发生“换路”时一般存在过渡过程。

6、答:

在含有动态元件L和C的电路中,电路的接通、断开、接线的改变或是电路参数、电源的突然变化等,统称为“换路”。

根据换路定律,在换路瞬间,电容器上的电压初始值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数值不变。

7、答:

这句话不确切。

未充电的电容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时,必定发生充电的过渡过程,充电完毕后,电路中不再有电流,相当于开路。

8、答:

RC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tRC,RL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tL/R,其中的R是指动态元件C或L两端的等效电阻。

9、答:

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中,电感两端的电压和电感中通过的电流均按指数规律下降;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中,电感两端的电压按指数规律下降,电压事通过的电流按指数规律上升。

第八章相量法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电路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和电流,统称为正弦量。

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振幅、角频率、初相角。

2、答:

正弦量的初相和相位差都规定不得超过二180°

3、答:

相量可以用来表示正弦量,相量不是正弦量,因此正弦量的解析式和相量式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4、答:

共轭复数,两个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的复数互为共轭复数。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有功功率反映了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逆的那部分功率,无功功率反映了电路中能量转换过程中只交换、不消耗的那部分功率,无功功率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无用之功,因为变压器、电动机工作时如果没有电路提供的无功功率将无法工作。

2、答:

直流情况下,电容的容抗等于无穷大,称隔直流作用。

容抗与频率成反比,与电容量成反比。

3、答:

感抗、容抗在阻碍电流的过程中没有消耗,电阻在阻碍电流的过程中伴随着消耗,这是它们的不同之处,三者都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因此它们的单位相同,都是欧姆。

4、答: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是不能串联使用的,因为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同,而这两盏灯由于功率不同它们的灯丝电阻是不同的:

功率大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小分压少,不能正常工作;功率小的白炽灯灯丝电阻大分压多容易烧损。

5、答:

提高功率因数可减少线路上的功率损耗,同时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自然提高法,就是避免感性设备的空载和尽量减少其空载;二是人工补偿法,就是在感性线路两端并联适当的电容。

6、答:

电压、电流相位同相时只吸收有功功率,当它们相位正交时只吸收无功功率。

7、答:

阻抗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都不是相量图,电压三角形是相量图。

8、答:

并联电容器可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但提倡欠补偿,如果并联电容器的容量过大而出现过补偿时,会使电路的功率因数为负值,即电路由感性变为容性,当并联电容达到某一

数值时,还会导致功率因数继续下降(可用相量图分析)。

实际中是不能用串联电容器的方法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的,因为串联电容器可以分压,设备的额定电压将发生变化而不能正常

工作。

第十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由同一电流产生的感应电压的极性始终保持一致的端子称为同名端,电流同时由同名端流入或流出时,它们所产生的磁场彼此增强。

实际应用中,为了小电流获得强磁场,通常把两个互感线圈顺向串联或同侧并联,如果接反了,电感量大大减小,通过线圈的电流会大大增加,将造成线圈的过热而导致烧损,所以在应用时必须注意线圈的同名端。

2、答:

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之间磁耦合的松紧程度用耦合系数表示,如果一个线圈产生的磁

通全部穿过另一个线圈,即漏磁通很小可忽略不计时,耦合系数K=1,称为全耦合。

3、答:

理想变压器和全耦合变压器都是无损耗,耦合系数K=1,只是理想变压器的自感和互感均为无穷大,而全耦合变压器的自感和互感均为有限值。

4、答:

空芯变压器的反射阻抗纭=2%反映了次级回路通过互感对初级回路产生的影响,反射阻抗与初级回路的自阻抗串联,空芯变压器的反射阻抗电抗特性与次级回路阻抗

的电抗特性相反;理想变压器反射阻抗乙”■录比是负载电阻折合到初级线圈两端的等效阻

抗,直接跨接于初级线圈两端,与初级回路相并联,且反射阻抗的性质与负载阻抗的性质相同。

5、答:

两个互感线圈的同名端两两连在一起与电源相接的方式称为同侧相并,两个异名端两两连在一起与电源相接的方式为异侧相并,同侧相并时获得的等效电感量大。

6、答:

两互感线圈顺串时"忙,反串时-",由两式可看

出,顺接时等效电感量大,因而感抗大,电压一定时电流小,如果误把顺串的两互感线圈反

串,由于等效电感量大大减小,致使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大增加,线圈将由于过热而有烧损的危险。

故联接时必须注意同名端。

图(a)

解:

图(a)中两线圈的磁场相互增强,因此必为顺串,所以它们相连的一对端子为异名端,如红色圆点所示;图(b)初级线圈的电流在开关闭合一瞬间变化率大于零,所以自感电动势的极性下负上正,阻碍电流的增强,次级电压表反偏,说明互感电压的极性与电压表的极性

相反,即上负下正,可判断出同名端如图中红色实心点所示。

第十一章电路的频率响应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在含有LC的串联电路中,出现了总电压与电流同相的情况,称电路发生了串联谐振。

串联谐振时电路中的阻抗最小,电压一定时电路电流最大,且在电感和电容两端出现过电压现象。

2、答:

电路发生并谐时,电路中电压电流同相,呈纯电阻性,此时电路阻抗最大,总电流最小,在L和C支路上出现过电流现象。

3、答:

串联谐振时在动态元件两端出现过电压因之称为电压谐振;并联谐振时在动态元件的支路中出现过电流而称为电流谐振。

4、答:

电流与谐振电流的比值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为谐振曲线。

由谐振曲线可看出,品质因数Q值的大小对谐振曲线影响较大,Q值越大时,谐振曲线的顶部越尖锐,电路选择性越好;Q值越小,谐振曲线的顶部越圆钝,选择性越差。

5、答:

谐振电路规定:

当电流衰减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1/10丸.707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通频带,通频带与电路的品质因数成反比,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品质因

数Q,以兼顾电路的选择性和通频带之间存在的矛盾。

6、答:

LC并联谐振电路接在理想电压源上就不再具有选频性。

因为理想电压源不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第十二章三相电路

(建议每小题3〜5分)

1、答:

三相电源作三角形联接时,如果有一相绕组接反,就会在发电机绕组内环中发生较大的环流,致使电源烧损。

2、答:

中线的作用是使不对称Y接三相负载的相电压保持对称。

3、答:

三相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