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9506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其身份是()。

  A、志愿者

  B、实习者

  C、兼职者

  D、见习者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

故选A。

  2、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有调侃和不礼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强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

熊老师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内心自由权

  【答案】A

  【解析】隐私权是指学生有权要求拥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

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隐私,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故选A。

  3、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C、惩罚

  D、消退

  【答案】D

  【解析】消退是指无任何强化物,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本题中的不予理睬。

故选D。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复杂性

  【答案】B

  【解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的劳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故选B。

  5、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考试评价

  【答案】B

  【解析】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故选B。

  6、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答案】C

  【解析】各学科日常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专门的德育活动来说,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也能保证长效和广泛性。

故选C。

  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合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答案】C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解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故选C。

  8、按照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因素。

  A、内部一可控

  B、内部一不可控

  C、外部一可控

  D、外部一不可控

  【答案】A

  【解析】

  “努力”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属于内部可控因素。

故选A。

  9、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答案】B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它包括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环境卫生、校园绿化、教育和教学场所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

故选B。

  10、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属于遗忘原因的()。

  A、衰退说

  B、压抑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答案】C

  【解析】提干中描述的现象又称“舌尖现象”。

根据提取失败说,我们之所以对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故选C。

  11、教师方某经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

  A、行政强制或拘留

  B、行政处罚或解聘

  C、行政警告或拘留

  D、行政处分或解聘

  【答案】D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解析】根据《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故选D。

  1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答案】B

  【解析】教师心理健康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特别是情绪健康,具体包括:

①对教师角色的认同,热爱自己的专业;②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③有上进心、进取心;④有同情心、宽容心、忍耐心;⑤有感受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由此可知,教师能够冷静处理偶发事件,表明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

故选B。

  1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连续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答案】D

  【解析】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敢于创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故选D。

  1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A、直接经验为主

  B、间接经验为主

  C、生活知识为主

  D、生产知识为主

  【答案】B

  【解析】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学生主要通过“读书”

  “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可避免人类历史上曾经历过的曲折和失败,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大量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故选B。

  15、“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

  B、疏导性

  C、一致性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D、导向性

  【答案】D

  【解析】贯彻德育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故选D。

  16、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

  A、学习者

  B、刺激环境

  C、反应

  D、学习内容

  【答案】C

  【解析】教学五要素:

受教育者、教育者、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故选C。

  17、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需要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

  A、选择阶段

  B、批判阶段

  C、赞赏阶段

  D、行动阶段

  【答案】A

  【解析】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选择阶段、赞赏阶段、行动阶段。

故选A。

  18、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

()

  A、公益性

  B、垄断性

  C、独立性

  D、非自愿性

  【答案】B

  【解析】学校的垄断性体现为:

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因为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的举办都是有计划、按需要进行的,适龄者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按地区就近入学,学校之间并不受竞争的影响。

故选B。

  19、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这体现了学校的哪一种独特性?

()

  A、公益性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B、垄断性

  C、独立性

  D、非自愿性

  【答案】B

  【解析】学校的垄断性体现为:

学校之间,特别是公立学校一般并不存在竞争,因为教育是一种公共职能,学校的举办都是有计划、按需要进行的,适龄者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按地区就近入学,学校之间并不受竞争的影响。

故选B。

  20、教育和教学的关系()。

  A、部分与整体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体与部分

  D、前者不包括后者

  【答案】C

  【解析】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与教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故选C。

  2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答案】B

  【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故选B。

  22、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C

  【解析】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形成。

故选C。

  23、下列属于连续操作技能的活动是()。

  A、打开收音机

  B、草书

  C、实弹射击

  D、开车

  【答案】B

  【解析】连续动作技能即连续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操作技能表现为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协调的动作序列。

只有B选项符合这一定义。

故选B。

  24、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A、构造主义学派

  B、机能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答案】B

  【解析】机能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故选B。

  25、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应当遵循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故选A。

  26、就某一问题要求被研究者回答自己想法或做法,从而分析相似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测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答案】D

  【解析】调查法是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计划全面收集研究对象的各种资料,并作出分析、综合,从而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

故选D。

  27、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做的是()。

  A、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B、帮助后进生搞好学习

  C、做好家访,争取家长配合

  D、帮助后进生改正缺点

  【答案】A

  【解析】后进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自尊心比较强,学习积极性又不高,所以转化后进生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8、以下行为属于侵犯教师权利的是()。

  A、学校不容许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参与进修

  B、某教师的奖金因教学事故而遭扣减

  C、教师因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侮辱学生人格,遭到学校行政处罚

  D、校长不容许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老师参与决策会议

  【答案】D

  【解析】教师具有民主管理权,学校不得无故干涉教师的民主管理权力;A选项,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教师进修;B选项,教师奖金不应被无故克扣,教学事故是影响教师奖金的合理因素;C选项,教师不得以侮辱学生人格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故选D。

  29、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答案】B

  【解析】下位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

故选B。

  30、曾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阶段的教育是()。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答案】C

  【解析】教育的不同阶段中,初中教育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的教育阶段。

故选C。

  31、情绪与情感是以下列哪种选项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答案】A

  【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

故选A。

  32、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青春期从11岁或13岁开始,该阶段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故选D。

  33、“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刻板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C

  【解析】平时的印象影响到当前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

故选C。

  34、社区教育的对象是()。

  A、社区内的少年儿童

  B、社区内除学生以外的社会成员

  C、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

  D、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

  【答案】C

  【解析】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

故选C。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35、素质教育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说明素质教育()。

  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素质教育的内涵,题干中反映的是素质教育不是为了选拔,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故选B。

  36、“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答案】B

  【解析】

  “君子强化促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体现了教育是为了服从社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体现的是社会本位论。

故选B。

  37、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A、不怕见生人了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每天跑步

  【答案】A

  【解析】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故选A。

  38、确定教学评价目标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达成的学习效果,以下关于教学评价的目标,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评价目标要间接考核学生的行为方式

  B、教学评价目标要抽象化

  C、教学评价目标要使用量化的方式

  D、教学评价目标要进行主观描述

  【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要尽量避免使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10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即使用量化的方式。

故选C。

  39、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

  A、20年代以前

  B、20年代到50年代

  C、60年代到70年代

  D、80年代以后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

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与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

  故选B。

  40、有人把考试不及格的原因归于运气不好,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B、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C、内部、稳定的归因

  D、外部、稳定的归因

  【答案】B

  【解析】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运气是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制归因。

故选B。

  41、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C

  【解析】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键期,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施教。

故选C。

  42、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A、加里培林

  B、加涅

  C、安德森

  D、华生

  【答案】A

  【解析】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他于l959年系统总结了有关的研究成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果,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五阶段理论,主要包括:

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④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阶段。

故选A。

  4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故选B。

  44、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

  A、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和诊断性评价

  D、正式和非正式评价

  【答案】D

  【解析】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

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并且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故选D。

  45、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是()。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阶段A和阶段B。

阶段A是惩罚和服从定向。

阶段B是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故选A。

  46、学生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形式一般不采用()。

  A、警告

  B、留校察看

  C、开除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D、记过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故选C。

  47、学生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属于()因素,它们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A、外部学习动机

  B、高尚的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直接性学习动机

  【答案】C

  【解析】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内部学习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

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

题干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都是个体内在的需要,所以是内部学习动机。

故选C。

  48、某生会背九九乘法口诀并懂得“三三得九”是3个3相加之和是9,这种学习属于()。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答案】D

  【解析】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并懂得其中的具体含义,这种理解材料意义的学习方式为意义学习。

信号学习。

  是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研究中包含这类学习。

如学生听到铃声,知道进入教室上课。

连锁学习。

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

各种动作技能的学习,离不开连锁学习。

机械学习。

如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的记忆学习,就纯粹是机械学习,因为这里的学习材料本身没有意义。

故选D。

  49、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出。

故选B。

  50、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课堂活动

  D、社交活动

  【答案】A

  【解析】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故选A。

  51、以下不属于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的是()。

  A、物质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

  B、科技进步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C、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挑战

  D、家庭教育功能日趋弱化

  【答案】D

  【解析】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挑战有:

物质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科技进步与网络时代的挑战;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挑战。

D项错误,家庭教育功能并没有日趋弱化。

故选D。

  52、教育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是()。

  A、刑事法律责任

  B、政治法律责任

  C、民事法律责任

  D、行政法律责任

  【答案】D

  【解析】由于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可以界定为是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因而具有行政法的属性,故其所规定的法律责任主要是行政法律责任。

故选D。

  53、()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A、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B、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C、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D、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简单地说,是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不仅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环节,也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是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故选A。

  54、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又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

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

  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答案】A

  【解析】

  “意外问题”的处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