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519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docx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海南省海口市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海口市八年级历史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孙中山发表檄文: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

“民贼”指()

A.李鸿章B.袁世凯

C.曹汝霖D.陆宗舆

2、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造就了北京大学的一代辉煌。

他提出的办学方针是()

A.民族、民权、民生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民主、共和、科学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下边两张图片反映的是()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4、据示意图,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应是()

A.开展农民运动B.推翻帝国主义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D.打倒军阀

5、如图旧照片拍摄于1924—1926年间,图片说明“?

”处最不适合填写的是()

A.长征B.第一次国共合作

C.北伐D.黄埔军校

6、以下史实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合作实现B.黄埔军校创办→北伐战争

C.巴黎和会决议→新文化运动D.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东北易帜

7、国民党的屠杀政策激起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

8、“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和军队建设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确立了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的正确道路。

”以上评论的是()

A.八七会议B.三湾改编

C.古田会议D.遵义会议

9、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B.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华北危机

10、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重兵围剿之间,不断创造战机,在运动中大量歼灭敌人,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最为精彩的是四渡(如图)()

A.金沙江B.湘江

C.乌江D.赤水

11、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重大贡献。

14年艰苦抗战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D.第二次国共合作

12、“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五省自治!

”“收复东北失地!

”……1935年12月9日,首先发出这些抗日救国呼声的是()

A.上海工人B.西北国民党将领

C.北平青年学生D.东北沦陷区难民

13、据载,1937年7月28日,北平南苑第二十九军军部遭到日军猛烈攻击,中国守军战死5000人以上,在南苑军营军训的近千名北平学生也大多殉国。

当时战亡的将士中有()

A.张学良、杨虎城B.赵登禹、佟麟阁

C.蒋光鼐、蔡廷锴D.马占山、杨靖宇

14、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路军的总指挥是()

A.毛泽东B.彭德怀

C.朱德D.林彪

15、2018年12月13日,我国第一部国家公祭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实施,用立法的方式,保障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的举行,这是我国地方立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

日本在南京的大屠杀,中国无辜同胞遇难至少()

A.20万B.30万

C.40万D.50万

16、如图是一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当事人珍藏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它可以用来佐证当事人参加的是()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

C.南京保卫战D.百团大战

17、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抗日战争()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华民族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D.使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

18、如图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的漫画。

漫画反映了当时国民党()

A.实行不抵抗政策B.假和平、真备战

C.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19、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是我国近代“实业救国”的典范。

创办此厂的是()

A.张謇B.荣氏兄弟

C.卢作孚D.侯德榜

20、有学者认为:

近代,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大多是先从上海引进,在上海实验做出示范,然后再推广到全国。

以下教育、新闻与出版机构都始于上海的是()

选项

教育机构

新闻

出版

A

北洋西学堂

《大公报》

开明书店

B

鲁迅艺术学院

《解放军日报》

新华书店

C

南洋公学

《申报》

商务印书馆

D

京师大学堂

《新青年》

中华书局

A.AB.B

C.CD.D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愚公移山》(如图),取材于《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

创作于1940年。

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上教师用书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据XX百科整合

请回答:

(1)油画《愚公移山》和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分别是谁?

(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油画《愚公移山》和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与意图有哪些相同之处?

(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艺术创作的社会意义有哪些?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毛泽东的活动

①1927年

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②1927年

秋收起义后,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率领起义部队到达__________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1934年

长征途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④1938年

在《__________》中提出,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⑤1945年

在重庆机场的讲话:

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请完成:

(1)填写表中2个空格。

(2)据上表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①或⑤讲话的主要背景。

(3)据上表②史实及所学知识,毛泽东率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哪些重大历史意义?

(4)请据上表材料,简要评价毛泽东。

 

 

23、阅读材料

材料一: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衣绿袜一概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材料二:

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学生也多了起来。

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服制条例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大礼服又分昼、晚两种,均采用西式礼服的形制。

常礼服又分两种,一为西式形制,一为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

女子礼服采用上下裙样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

请完成:

(1)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判断正误。

①《申报》这一报导,倾向于举行新式婚礼。

②新式婚礼在服饰、礼数方面较传统旧婚礼简便。

③《申报》等媒体影响到近代国人的生活。

④清末民国初期,我国服饰新旧交融、东西合璧。

(2)据以上材料,清末民国初期我国男子服装主要有哪些?

(3)据以上材料,清末民国初期我国服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可知,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袁世凯复辟帝制。

文中的“民贼”是指袁世凯,B符合题意。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曹汝霖、陆宗舆是五四运动时期被声讨的对象,都与题干中的“民贼”无关,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蔡元培的相关事迹。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动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提出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造就了北京大学的一代辉煌,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3、【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图片关键词“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4、【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中心工作。

【解答】根据“工人组织、工人组织、工人学校等”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C符合题意。

开展农民运动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任务,A不符合题意。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示意图中没有涉及,B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实力,红军不得不在1934年10月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符合题意;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开始第一次合作、1926年北伐开始、1924年5月黄埔军校创办,故BCD与题干时间相符,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6、【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激起北大学生的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打着“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开始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故C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合作实现、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故ABD存在因果关系,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7、【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8、【答案】C

【分析】本题考擦古田会议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古田会议是红四军在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

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核心内容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9、【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存实力,红军不得不在1934年10月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开始,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0、【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贵州的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为精彩的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打破了敌人的追缴计划,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1、【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经过精心策划,在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炸掉了南满铁路的一小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2、【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一二九运动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12月9日北平青年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五省自治!

”“收复东北失地!

”等口号,发动“一二九运动”,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3、【答案】B

【分析】本题是对七七事变的相关知识考查。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7月28日,北平南苑第二十九军军部遭到日军猛烈攻击,中国守军战死5000人以上,在南苑军营军训的近千名北平学生也大多殉国。

当时战亡的将士中有赵登禹、佟麟阁,故B符合题意;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故A不合题意;蒋光鼐、蔡廷锴与题干无关,故C不合题意;马占山、杨靖宇组建东北抗日联军,与自发组织起来的东北义勇军一道,在白山黑水间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4、【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是朱德,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一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6、【答案】B

【分析】本题是对淞沪会战的相关知识考查。

【解答】依据题干关键词“八.一三抗战纪念”,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8月13日,日本对上海发动攻击,淞沪会战开始,故B符合题意;卢沟桥抗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南京保卫战发生在1937年12月、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7、【答案】A

【分析】本题是对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可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局势下,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华民族为抗战做出重大贡献、使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8、【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的分析和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漫画关键词“和平方案、磨刀霍霍”可知,此漫画反映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企图垄断抗战胜利的果实,企图发动内战,使中国社会退回到抗战以前的老样子;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漫画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假和平、真备战的目的,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1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企业家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开厂设矿,进行经济掠夺。

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

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0、【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教育、新闻与出版机构。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北洋西学堂创办于天津,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新华书店创办于延安,故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京师大学堂创建于北京,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南洋公学、《申报》、商务印书馆都创建于上海,故C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1、【答案】

(1)徐悲鸿、冼星海

(2)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爆发;意图:

激励国人奋勇抗战。

(3)艺术创作的社会意义:

陶冶情操;激励大众,催人奋进;反映时代需求;服务于大众、民族、国家与社会。

(言之成理,符合史实,请老师酌情打分)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文学艺术作品。

【解答】

(1)依据所学可知,油画《愚公移山》的作者是徐悲鸿;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冼星海。

(2)依据材料信息“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可知,油画《愚公移山》和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相同,都是抗日战争爆发;他们创作的意图都是为了激励国人奋勇抗战。

(3)开放性题目,陶冶情操;激励大众,催人奋进;反映时代需求;服务于大众、民族、国家与社会。

22、【答案】

(1)井冈山;论持久战。

(2)①的背景: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与工农群众。

②的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受邀到重庆与国民党和谈。

(本小题为选作题)

(3)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以生存、发展;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发展了革命理论。

(4)毛泽东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善于把握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愧为杰出的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言之成理,符合史实,请老师酌情打分)

【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解答】

(1)依据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后,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1938年《论持久战》中提出,中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2)①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与工农群众,八七会议召开。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3)依据所学可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得以生存、发展;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发展了革命理论。

(4)开放性题目,毛泽东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善于把握的方向,做出正确的决策,不愧为杰出的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

23、【答案】

(1)全对。

(2)西装(西洋衣、西服、西洋服)长袍马褂

(3)受洋人影响;民国政府推动;新闻媒体影响。

(言之成理,符合史实,请老师酌情打分)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衣食住行和风俗变迁。

【解答】

(1)①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申报》这一报导,倾向于举行新式婚礼,故此题表述正确。

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式婚礼在服饰、礼数方面较传统旧婚礼简便。

故此题表述正确。

③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申报》等媒体影响到近代国人的生活。

故此题表述正确。

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民国初期,我国服饰新旧交融、东西合璧。

故此题表述正确。

(2)依据材料信息“在华洋杂处的通商口岸,与外国人联系密切的买办、富商、洋行职员,纷纷仿照洋人穿起了西服、西裤,着西装的留洋学生也多了起来。

清末民初,有人穿着西装祭拜孔子,有人着长袍戴礼帽”可知,清末民国初期我国男子服装主要有西装、长袍马褂。

(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末民国初期我国服饰变化的原因有受洋人影响;民国政府推动;新闻媒体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