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545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

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洛阳市2021年中招模拟考试

(一)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面语段的字音字形填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

一kē孤零零的树木,难以形成苍郁繁茂的森林;一根纤细的丝线,不能织就华丽精致的锦xiù;一个弱小孤独的个体,难以胜任需要强大动力的大责;一个人人独行的社会,难以成就改天换地的伟业。

只有凝聚起磅礴的合力,才能如百川汇入汪洋大海一般,描绘出一幅波澜zhuàng阔的雄浑图景。

众志成chéng,合作可以让我们超越个人的局限,完成孤立的个人无法完成的伟业;同舟共济,合作可以让我们即使步履维jiān也甘之如始,满怀信心迈向成功的彼岸。

A.一kē(棵)树锦xiù(绣)强(qiǎng)大动力波澜zhuàng(壮)阔

B.一kē(颗)树锦xiù(秀)强(qiáng)大动力波澜zhuàng(状)阔

C.磅(páng)礴即(jí)使众志成chéng(城)步履维jiān(艰)

D.磅(bàng)礴即(jì)使众志成chéng(诚)步履维jiān(坚)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上,初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其诗想象丰富,豪放飘逸,教材所选其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行路难》等。

C.表,是古代臣子向帝干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动之以情”是其基本特征,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表”中的范例。

D.古代的官职变化有不同称谓。

如“迁”指调动官职,“谪”指降职远调,“罢”指罢免停职。

3.古诗文默写。

(8分)

同是花儿,各有所指;同是鸟儿,雁燕有别。

在周敦颐笔下是“出淤泥而不染,

(1)_________”(《爱莲说》)的高洁庄重;在陶渊明笔下是

(2)“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的闲适悠然;在李商隐笔下是(3)“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中相见无期的无可奈何和离别之痛;在晏殊笔下是(4)“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在范仲淹笔下是(5)“_________,_________”(《渔家傲·秋思》)中异于中原的边塞秋景。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l)“在黑暗的时代不反抗,就意味着同谋。

“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其反抗精神。

①李逵(《水浒传》)②孙悟空(《西游记》)

(2)在读《格列佛游记》时,同学们列举了以下专题。

请从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介绍。

专题一:

最有趣的事儿(请列举四件)

专题二:

最奇妙的人物(请写出两个方面,并做简要介绍)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4分)

《咬文嚼字》是一本刊物,它有两个重要的办刊理念。

一个是办刊物要常办常新,只要没有不断出现的新点子、新思路,刊物的生命力就不强了。

另一个理念是办刊物不能只满足于按时出版纸质刊物的单一模式,_________。

所谓“体化”办刊,就是除了每期的刊物,还要根据刊物的性质和定位,多搞活动,进行调研,既是宣传,又是造势。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分)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8分)

材料一绿道是廊道的一种,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的绿色开敞空间,可供以休憇为目的的行人和骑单车者(排斥电动车)进入,通常沿着河滨、滨谷、山脊、风景带等自然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以游憇、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洛阳市的绿道也叫乐道,它不仅体现了洛阳特色,还成为了串联起洛阳市老街老巷老建筑、游园小区大公园的生态道、人文道、运动道、休闲道。

如今,行走在洛阳的街头,会发现除了应天门、洛邑古城等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城市标志性地点之外,还有洛河两岸、开元湖畔,体有中心内、数条街道旁的城市绿道。

城市绿道不仅是添绿的步道,也是吟啸徐行的载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频道”,更是展现洛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彰显洛阳城市文化底蕴的靓丽风景。

材料二根据空间跨度与连接功能区域的不同,绿道分为区域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三个等级,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根据所处区位及环境景观风貌,绿道分为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两类。

在选线上,应充分利用现状自然肌理的开放空间边缘,以及现有步行及自行车交通道路等作为绿道选线的依托,应就近联系各级城乡居民点及公共空间,方使市民使用;同时尽可能连接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节点,体现地域特色。

另外,新建绿道时所选材料应与绿道及其周围自然环境相协调,并能代表当地特色或文化特色;鼓励采用环保生态自然材料,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根据场地特性可选用沥青(含透水沥青)、可再生材料等路面材料。

材料三如图(图中主体为“事“樂”字)。

(l)请简要概括材料二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绿道的。

(2分)

(2)请参考材料一,用“描述+议论”的表达方式介绍材料二的图形。

(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

乖聋巴

①乖聋巴人哑,但擅长烹饪,尤其做得一手好鱼。

他能做出百十道色香味俱全的鱼菜来。

他烹鱼有一绝,即每条鱼不去鳞,只在鱼肚开一个小孔,鱼肚子里的东西被掏得干干净净,待一番翻滚油炸之后,外观焦嫩,金光闪闪,入口一嚼,鱼刺鱼骨鱼鳞全入口即化。

②这还不算什么,更绝处是把一条鱼炸到一定的火候,人的嘴巴对着鱼嘴巴深深一吸,尚未凝固的鱼肉,便赶趟儿般溜进了人的肚子。

这种新奇的吃鱼方式,人亲吻了鱼嘴之后,鱼便只剩下了一具空壳。

③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旦没鱼,乖聋巴也没办法了。

④这不,天一冷,大雪把整个艾叶滩古镇盖得严严实实,旭水河被冰封住了,鱼便断了货。

⑤乖聋巴搓着手,从木窗缝里看着外面,天灰蒙蒙的,雪下一个月了,还没有停的意思。

街上没有一个人,旭水河白茫茫一片。

⑥乖聋巴拿起旱烟杆,装进一些烟叶子,对着炉火吧嗒吧嗒地抽着。

一缕缕烟雾慢慢升腾,弥漫开来。

乖聋巴的思绪在烟雾里穿行,仿佛看到了妻儿被日本人杀害的情景,日本人挑破了妻子肚子,用刺刀扎着腹中的胎儿……

⑦一滴滴眼泪从他脸上滑落,乖聋巴恨恨地扇了自己一个耳光,暗骂了自己一声“孬种!

⑧这时,一个骑匹高头大马的日本人钻进鱼馆,趾高气扬地指着乖聋巴说:

“山田太君说他快半个月没吃鱼了,你晚上送一条过去!

”乖聋巴弯着身子,战战兢兢,他想打手势告诉日本人:

旭水河冰封快一个月,没人打鱼了,哪还有鱼做呢?

可他瞄了一眼日本人腰上长长的佩刀,又胆怯了,只得连连点头。

⑨日本人见乖聋巴答应了,拍了拍乖聋巴的肩膀又跷起大拇指,说:

“你的,大大的良民!

”然后走近储鱼池看了看,转身出门,跳上了马,踢碎了一地的雪花。

⑩乖聋巴看了看储鱼池,里面只剩十几条小鲫鱼,这是给街东头冯三的老婆准备的。

冯三的老婆生了孩子,没奶。

这冰天雪地的,冯三想尽法子也弄不来鱼,急得直哭。

乖聋巴想到自己苦命的媳妇和孩子,就打着手势说:

“我送给嫂子几条鱼。

⑪乖聋巴准备把仅剩的那十几条小鲫鱼送给冯三的老婆,可现在日本人来了,若把鱼给了日本人,自己就失信于冯三了。

可若惹恼了日本人,命就没了。

⑫乖聋巴左右为难。

⑬黄昏渐渐降临,艾叶滩一片迷蒙。

只有北风打着呼哨卷着雪花漫天飞扬着。

⑭乖聋巴的心如这北风一样冰凉,这时,山寺的钟声一波一波地在云烟似的旭水河上空荡漾。

远处,一个黑影飞快地来到乖聋巴面前,乖聋巴一见是冯三,冯三对乖聋巴耳语了几句,乖聋巴倏地站起,披上吐絮的旧棉衣,带上十几条小鲫鱼,翻身上马朝山寺奔去。

⑮这是一座古寺,住持是位七十多岁的老和尚。

老和尚一见乖聋巴,便带他走进寺院的伙房,扒开柴火,露出一个地窖。

顺着木梯下到地窖,昏暗的灯光下,只见一个伤势很重的八路军战士躺在地窖的干草上,旁边坐着游击大队长铁军和六七个游击队员。

⑯乖聋巴提了一包面粉一小包白糖回到鱼馆,在厨房忙活起来。

不一会儿,他用面粉及各种配料给山田做成了一条大鲫鱼,两三斤重,有头有尾,有鳃有鳍,鳞片清晰,鱼香四溢……

⑰乖聋巴送去时,山田住在据点里,与人边饮酒边欣赏着日本的歌舞,照例他要乖聋巴先尝,他怕乖聋巴下毒。

乖聋巴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光,旋即就始往常一样尝了一口自己亲手做的那条在鲤鱼。

⑱一群日本人吃着乖聋巴的大鲤鱼赞口不绝,山田吃后狡猾地说:

“旭水河都冰封一个月了,打鱼的打不到鱼,你的鱼不是鱼,假的!

”乖聋巴在旁,哈哈大笑起来,一丝鲜血从嘴角流出。

山田抽出长长的佩刀咆哮着:

“你的支那猪,良心大大的坏,你那十几条鲫鱼哪去了?

不说,死啦死啦的。

⑲山田举起的佩刀还没落下,一股鲜血从他口里涌了出来,他头一歪,倒下了。

⑳此刻,外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作者:

李尧隆。

有删改)

7.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请根据下面的提示,任选一个角度梳理小说情节。

(4分)

开端→发展→高湖→结局(情节)原因→结果(逻辑)

8.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方法。

请按括号里提示的角度并联系上下文为下面句子做批注。

(4分)

(1)黄昏渐渐降临,艾叶滩一片迷蒙,只有北风打着呼哨卷着雪花漫天飞扬着。

(写法)(2分)

(2)乖聋巴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光,旋即就如往常一样尝了自己亲手做的那条大鲤鱼(用词)(2分)

9.第⑭段中“冯三对乖聋巴耳语了几句”,请结合上下文,写出冯三对乖聋巴耳语了什么。

(4分)

10.这篇小说的叙事结构十分讲究,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3题。

(共12分)

文本一

如何拟好新闻标题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对一则新闻而言,标题就是眼睛。

所以,标题能不能聚“睛”汇“神”、扣人心弦,直接影响着受众的阅读欲望。

那么,怎么才能拟好新闻标题呢?

从现实情况看,受众平时喜欢阅读的,往往是当前的焦点、热点信息。

为此,拟制标题时,一定要把新闻的出发点或者群众的关注点结合起来。

比如,《疫情当前打口罩的主意?

顶格处罚!

》《双节同庆,家国同心》等,这些标题乍一读,就是大家想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说能够直击到大家内心深处的信息,引发了共鸣,怎么可能不想赶紧点进去看一眼“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时还可借助于“引题”“主标题”“副标题”来进行辅助,“引题”一般在主标题上方,字体略小于主标题,副标题在主标题下面。

这样可以更清晰地明确新闻焦点,比如《(引题)各方帮扶下,陕西两位残疾人脱贫解困——(主标题)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只关注热点还不够,拟制标题还应把握真实性的原则,做到题目和新闻内容相符,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雕琢和打磨。

无论新闻想要传递什么信息,还是标题想要告诉读者什么内容,都应“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新闻事件的始末。

同样是表述现象,如果没有进行深入思考,而是简单如同记流水账,只有真实没有雕琢,也不能算作成功的标题。

比如,有位记者为了阐述市民对公园内大象雕塑被破坏,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撰写了一篇题为《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消息。

此标题吸引大家都想点击去看上一看。

试想,如果标题拟为《公园石像为何落得悲惨命运》为题,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会怎样呢?

美国报业大王赫斯说:

“如果你第一句话吸引不住读者,那就不要再写第二句了。

”尤其是面对网络信息量大、流量高的特点,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一句话越来越重要。

作为新闻的第一句话,标题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所以,在标题的拟定上,一定要刻画得特别准确,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提取到新鲜成分,捕捉到新鲜活鱼。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引用等,结合新闻内容,经过深度加工,找到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切入点,不仅能让难以简练准确表述的内容一下子为读者所了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思考,进而引发好奇心。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种潜意识——雾里看花,才觉花更艳;水中望月,才觉月更明。

越是不太容易被看清楚,就越容易引起人的好奇。

如果在新闻标题处给大家设置了一个思维视野上的“弯”,就能诱发读者想要进一步查阅新闻内容的欲望,比如,《9999元天价粽物有所值?

》《中国式“钱荒”:

不是没钱而是放错了地方》等,都是抓准了新闻的焦点,并且在标题上设置了一个悬念,这才为阅读量出了很大“力”。

大家在拟写标题时,可以有选择地尝试以上的方法,但同时还要切记:

万不可做“标题党”,千万不能过分运用夸张手法,对新闻内客无限放大、甚至无中生有;千万不能过分运用骇人表述,把新闻内容向危言耸听、给人强烈刺激方向描述:

千方不能过分流用煽动语言,把新闻事实不存在的后续影响进行编排,甚至融入个人思想;千万不能过分搭乘热点,把新闻与近期的敏感焦点话题人物过分比较,甚至相提并论。

文本二

新闻拟题常见的“标题党”类型

第一类常见的标题党是夸张式标题。

简单来说。

只要不符合客观事实,不管是夸大了事情的结果、个人的感受,还是影响的范围等等,就是夸张式标题。

和夸张相对的。

就是真实、写实。

我们起标题的时候。

还是要回归内容本身,从事实出发,或者说,更加尊重用户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类常见的标题党是悬念式标题。

这里主要是指滥用悬念,故弄玄虚。

新闻标题当然可以设置悬念,但要能提供足够的信息量,来支撑悬念点。

而不是故弄玄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和我们的内容相匹配。

第三类常见的标题党是强迫式标题,通俗地说,就是直接给用户施加压力。

对于用户本来就感兴趣或者有需求的内容,在标题里如实表达就好。

好的标题,自然会吸引用户点击,一惊一乍的反而容易引起反感。

11.下列对文本一,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本一、文本二在结构上都属于并列式。

B.文本一运用大量的比喻、排比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表现力。

C文本一主要运用举例子、作比较、作引用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拟好新闻标题的方法;文本二主要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标题党的类型。

D.在标题中只要设置悬念,就属于“标题党”。

标题《初二是成绩下滑高危期,做好这5点成绩飙升!

附8大学科提分攻略》中,“这5点”属于悬念,夸大了悬念的结果。

E.《与病毒作伴,他们是抗“投”一线“拆弹人”》这个标题巧用修辞。

生动形象,能让读者第一时间从标题中获取到文章所包含的信息。

12.文本一介绍了几种拟好新闻标题的方法?

请简要概括。

(4分)

13.根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请你简要分析右图这则新闻标题的精妙之处。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l4~17题。

(共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

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上①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②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资治通鉴》)

注:

①上:

即唐太宗李世民。

②哂:

微笑。

1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靡望其旗靡,故逐之所向披靡B.鄙肉食者鄙鄙夷不屑

C.间又何间焉亲密无间D.属忠之属也纯属虚构

15.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6.语段

(一)是如何突出曹列形象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分)

17.语段

(一)

(二)都讲到了“民本”思想,请分析鲁庄公和唐太宗对这一思想认识的区别。

(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共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8.诗歌常常用意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

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2分)

19.本诗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2分)

四、作文(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

我和________告别

要求:

①请先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记叙文。

②有适当的心理描写,结尾有基于文章内容的议论。

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平均年龄74岁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员挽起袖子唱起歌曲《少年》,无数观众都为他们的活力和激情所感动。

“为什么我们老人聚在一起唱歌?

因为我们心里有一种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

因为爱,我们奉献自己的一生;因为奉献,我们得到了很多快乐!

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后,写一篇议论文。

②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条理清晰。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洛阳市2021年中招模拟考试

(一)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C(2分)2.B(2分)3.

(1)濯清涟而不妖

(2)采菊东篱下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

(1)示例:

①李逵:

宋徽宗派陈太尉等来梁山招安,宣读诏书时,一百零七人都跪在地上,独不见李逵。

诏书宣读完毕,李逵从梁上跳下,夺过萧让手里的诏书,扯得粉碎,又打了陈太尉和李虞侯,并要宋江做皇帝。

李逵不愿接受招安、不惧权势体现了其反抗精神。

②孙悟空:

孙悟空因无人请他参加宴会而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回到花果山。

玉帝派李天王来擒拿,观音菩萨也举荐二郎神助战,二郎神苦战不下,最终太上老君抛出金刚琢才擒住悟空。

孙悟空不畏强敌、勇敢打斗体现了其反抗精神。

(任选其一,符合“反抗”的内容要求,意思对即可。

4分)

(2)示例:

专题一:

①小人国里有奇特的风俗,选拔官吏时让人们在绳子上跳舞,谁跳得高便可以当大官;②在盛大的节日,官员们在皇帝执的横杆上表演特技;③利立浦特国的高跟党和低跟党之争有趣且荒谬;④利立浦特国与邻国不来夫斯古国发生的战争,是因吃鸡蛋先磕破大端还是小端引起的;⑤在小人国,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⑥在大人国,格列佛因为惊魂未定,在桌子上行走的时候,一不小心被一块面包绊了一跤,趴在桌子上;⑦在大人国,格列佛用腰刀与大人国的苍蝇、老鼠搏斗;等等。

专题二:

①小人国和大人国的居民很奇妙。

格列佛和利立浦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那里的居民身高不到六英寸,格列佛置身其中,像一座“巨人山”;大人国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格列佛在这里变成了侏儒,比例颠倒,成了一比十二。

②“慧骃”国的人物很奇妙。

“慧骃”国里有低矮的草房,但房间雅致,住着仁慈友善的马。

这里的人物分两类:

一类是“耶胡”,类似猿猴的动物,脸又扁又宽,样子很难看;另一类的举止有条理,是理性、友爱、仁慈的马。

(任选一个专题,所答内容符合原著内容及题目要求即可。

共4分)

5.

(1)把“只要”改为“如果”(2分)

(2)还要考虑“立体化”办刊(2分)(共4分)

6.

(1)示例:

①等级(级别)和类别(分类)②选线(选址)和选材(材料)(共2分)

(2)该图形的核心部分是一个艺术化的镂空“乐”字线条分明,向各个方向延伸;下方是“洛阳乐道”四个行体字,“阳”“乐”都是繁体字。

(3分)该标志古色古香,意蕴深刻,充分体现了乐道作为心灵通道的内涵,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用艺术化的“乐”来突出洛阳“乐道”的主题,彰显了古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乐”字线条的延伸代表了洛阳“乐道”是串联起洛阳市老街老巷老建筑、游园小区大公园的多功能通道。

(2分)(明确运用“描述+议论”的表达方式1分,描述的内容3分;议论的内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共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16分)

7.示例一:

情节角度:

擅长做鱼的乖聋巴因天寒地冻而无法做鱼,又忆起妻儿被害而自责→本来给冯三刚生完孩子的老婆准备的鲫鱼却因日本人也要吃鱼,乖聋巴左右为难→乖聋巴与冯三将鲫鱼给了山寺里受伤的八路军战士吃→乖聋巴用面粉做鱼下毒,和山田同归于尽,八路军攻打进据点。

示例二:

逻辑角度:

妻儿被日本人杀害,天寒地冻捕不到鱼,日本人逼着乖聋巴送鱼,但鱼是给冯三老婆准备的→听到冯三传来的消息,乖聋巴把仅剩的鱼给了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之后用面粉做了一条有毒的大鲤鱼,和山田同归于尽,八路军攻打进据点。

(任选一个角度,意思对即可。

4分)

8.

(1)环境描写,写黄昏时艾叶滩上雪花飞扬的景象,突出冬天的寒冷,衬托出乖聋巴因要给山田送鱼而左右为难的无奈心情。

(2分)

(2)“闪过”“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光”暗示乖聋巴心中已有主意,为下文乖聋巴和日本人中毒作铺垫,“旋即”可以看出乖聋巴赴死时的坚定与决心。

(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9.示例:

乖聋巴,快,快,你快拿着那些鲫鱼去寺院里见老和尚。

寺院里新收留了几个八路军,还有一个重伤员,急需补充营养。

把鱼先给伤员吃,不用管我老婆,快去!

其他的事到了之后再商量对策。

(意思对即可。

4分)

10.示例:

①详略得当使文章条理分明。

详写乖聋巴擅长做鱼以及和日本人同归于尽,略去乖聋巴和八路军战士见面后的情节,详略得当,使叙述角度更加新颖,内容更吸引人。

②适当留白使读者回味无穷。

如最后一段用省略号结尾,只写“激烈的枪声”,而不写具体情节,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③明暗线交织,制造多重矛盾冲突,让小说情节更加丰满。

小说围绕“吃鱼”明写乖聋巴与日本人矛盾冲突,又交织着乖聋巴与冯三的矛盾冲突;同时暗写冯三与八路军伤员的矛盾冲突,以及乖聋巴、冯三、八路军与日本人的矛盾冲突。

小说的矛盾冲突从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层面,深化了小说主题。

④采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全景式展现小说情节的发展过程,全面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围绕“吃鱼”这一矛盾冲突,全面展示了乖聋巴、冯三、八路军和日本人的冲突过程以及人物鲜明的形象特点。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

共4分)

(二)(共12分)

11.AD(一项2分,共4分。

多选此题无分。

12.①结合热点,形式多样;②题文相符,雕琢打磨;③善用修辞,深度加工;④设置悬念,思维转弯。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3.①此标题内容真实,语言精炼。

“引题”引出了“王霜”“独进两球”的新闻事实,主标题强化了新闻事实,点明比赛地点和比赛结果;②化用诗句,并结合新闻内容进行深度加工,“霜”字一语双关,特指球员王霜,“韩3:

4”与“寒山寺”采用谐音,点明最终成绩,语言活泼形象。

(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4.A(2分)

15.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