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遥感(整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5808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PT 页数:233 大小:5.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3页
林业遥感(整理.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业遥感(整理.ppt

《林业遥感(整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遥感(整理.ppt(2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业遥感(整理.ppt

,林业遥感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一、遥感的概念二、遥感的发展概况三、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发展状况,1、广义的遥感(Remotesensing)即远距离不接触物体而取得信息的一种探测技术,简称“遥远的感知”,它借助平台、传感器、通过电磁波、力场、声波、地震等记录各物体的特征,并通过处理、分析、提取和应用其研究对象的信息的一种学科。

1.1遥感的概念,各种类型传感器,被摄物体信息,通过量测和解译过程,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DEM,DLG,DRG,DOM,利用某种装置,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通过电磁波记录各物体的特征,并通过处理、分析、提取和应用其研究对象的信息的一种学科。

传感器(sensor):

接收电磁波信息的仪器。

遥感平台(platform):

安置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2、狭义的遥感概念,航天平台及传感器,航空平台及传感器,地面光谱测量仪,遥感过程,目标辐射能,介质传输,传感器信息收集和传递,人工辐射,信息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通常把接收、传输和处理分析遥感信息的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目标辐射能,介质传输,信息接受和传递,信息处理,分析处理和应用,3、遥感技术,4、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以及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装置组成。

遥感平台,地面平台,空中平台,空间平台,遥感艇、汽车,气球、飞艇、飞机,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卫星,传感器,多光谱摄影机,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航空摄影机,反光束导管摄像机,侧视雷达,激光雷达,孔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MSS,TM,4、遥感的分类,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近景遥感显微遥感,主动遥感被动遥感,可见光红外微波遥感,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传感器类型,主动,被动,非扫描式,扫描式,非扫描式,扫描式,非成像类,成像类,非成像类,成像类,成像类,摄影机,辐射计,光谱仪,对像面扫描,对物面扫描,对像面扫描,对物面扫描,5、遥感的特点,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性,光谱特性,光谱范围广,扩大对地物特性的研究,时相特性,能够瞬间成像和周期成像,又利于动态监测和研究。

1.2遥感的发展概况,1、国际遥感现状和发展趋势,摄影技术,航天遥感,航空摄影,遥感应用,

(1)遥感由航空向航天发展

(2)高时间、空间、光谱分辨率(3)与GPS、GIS、ES技术相结合(4)应用领域发展到林业、地质、农业和土地利用、气象、环境和工程选址等各种行业。

发展趋势,1970.4.24现在中国进行了54次航天器发射共发射了59颗卫星(52颗入轨)7艘神舟号飞船52颗卫星中,遥感卫星27颗,平均1颗/年(9752002),占入轨52%。

07年探月工程“嫦娥一号”表明:

国家重视航天遥感遥感卫星在航天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我国遥感事业的发展,具有对各种气象卫星、资源卫星、航空摄影测量等多种遥感数据处理的能力,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快速处理、传输、信息提取、应用软件、图形图像制作输出能力,1.3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发展状况,资源分布状况复杂,1、林业遥感的特点,遥感和抽样相结合,多时态性,定量综合分析,资源辽阔,根据多层次遥感资料,配合多阶抽样,林业资源再生性和周期性,提供连续林业资源信息,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动态变化,1953年西南、西北林区试点航空遥感:

目视调查法19541964全国资源第一次清查:

森林抽样调查法70年代航天遥感图应用试验,绘制森林分布图,估测森林蓄积量。

8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引入了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森林监测和林业信息管理有了深刻的影响。

90年代航天遥感、GPS技术、GIS技术的发展的,提供了更广阔的数据源,更强大的管理分析功能。

现阶段数字林业技术,2、林业遥感的发展状况,林业遥感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主要内容,一、电磁波、电磁波谱二、大气窗口及遥感常用的波谱范围三、地物波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四、地物光谱测量仪器介绍,2.1电磁波、电磁波谱,1、电磁波定义、电磁辐射,电磁波是自然界中以“场”的形式存在的一种物质,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共同依存,交替产生,由近及远地向周围空间的传播就是电磁波。

举例:

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电磁辐射:

物体发射或反射电磁波。

太阳是最大的辐射体。

电磁辐射有其波长和频率.,2、电磁波谱,电磁波谱将电磁辐射的波长(或频率)大小的变化依次排列成为一个序谱,成为电磁波谱。

紫0.380.43蓝0.430.47青0.470.50绿0.500.56黄0.560.59橙0.590.62红0.620.76,2.2大气窗口及遥感常用的波谱范围,太阳是被动遥感最主要的辐射源。

太阳辐射包括了整个电磁波谱范围。

传感器从空中或空间接收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一种转换形式。

1、太阳辐射,35,814um红外窗口,2、大气窗口,太阳辐射是连续的电磁波谱,其能量通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而造成了衰减。

这种作用与各波段强度不同有关,一般将电磁波谱中被大气吸收较少而透射较多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0.40.7um可见光窗口。

0.31.15微米,可见光、部分紫外光、部分近红外。

主要收集目标信息1.32.5微米,近红外、地质遥感3.55.0微米中红外,探测高温目标,森林火灾、火山、核爆炸。

814微米,热红外,地物的发射波谱,探测的信息反映地物的发射率及温度1.0微米1米,微波,穿透性,全天候,3、遥感常用的波谱范围,紫0.380.43um蓝0.430.47um青0.470.50um绿0.500.56um黄0.560.59um橙0.590.62um红0.620.76um,2.3地物波谱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反射类型,2、反射率、光谱反射率、地物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反射率:

反射辐射量和入射辐射量之比。

光谱反射率:

某一波长的反射辐射量和入射辐射量之比。

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描述某物体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地物的光谱特性:

任何地物都有自身的电磁辐射规律,如反射、发射、吸收电磁波的特性。

少数还有透射电磁波的特性。

地物的这种特性称为:

地物的光谱特性。

3、几种典型的地物光谱反射特性曲线,不同类地物的光谱特征曲线,路面光谱特性曲线,同类地物的光谱特征曲线,不同湿度对水泥地面反射率会有影响,越湿反射率越低含水量对于水泥道路光谱曲线是有影响的。

对于水泥道路,道路含水会使整个光谱反射率下降。

但是波形整体上保持不变。

水的光谱特性曲线,植物光谱特征曲线,0.55(绿光),0.67(红光),植被结构,植被含水量,植被叶绿素含量,纯净水的光谱特性曲线,东湖水的光谱特性曲线,水稻光谱特性曲线,草光谱特性曲线,不同叶绿素浓度的叶片光谱曲线,不同叶绿素浓度的叶片光谱值差异,不同盖度的植物冠层光谱曲线差异,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很清楚的发现,由于覆盖度的差异引起的红边斜率不同是很明显的。

2、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光谱特性曲线也不同。

1、不同类地物有不同的波谱特性曲线。

反射波谱特性曲线特点,地物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是遥感识别地物性质的基本原理。

4、影响光谱反射特性的因素,季节的影响,健康状况的影响,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变化,测定时传感器和光源方向的关系,传感器高度不同时光谱反射值的变化,由于季节的变化,尤其在叶子萌发后一个时期内河叶子脱落期间,其细胞结构、叶绿素等都发生了变化,季节的影响,健康状况的影响,叶绿素起变化,活细胞组织受到损害,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变化,植物的含水量的变化对光谱反射的影响与水的吸收带相同,当植物含水量高时在水的吸收带反射明显降低,否则含水量增大。

测定时传感器和光源方向的关系,测定的方向不同,会造成光谱值有很大的不同。

82度观测角,60度观测角,45度观测角,传感器高度不同时光谱反射值的变化,当传感器距地物距离不同,其反射穿过大气层的厚度不同,亦即受到大气层的散射、吸收、反射等的影响不同,所以测定的高度不同时,其发射率不同。

当植物混交时,传感器所接收到的是混合光谱。

测定植物光谱时应注意的问题,

(1)物候情况,叶量、叶绿素含量、叶组织含水量,

(2)叶组织位置,受光量不同,(3)叶密度和植物密度,是否有混合光谱,(4)林分表面积和垂直结构,光照的不同,(5)林分树种组成和混交方式,混合光谱,(6)测定植物光谱时间,(7)风速影响,2.4地物波谱测量仪器,叶片光谱采用美国ASD公司生产的ASD手持式野外光谱仪(FieldSpecHandHeld)进行测定。

该仪器的波长范围为300-1100nm,光谱采样间隔1.6nm,光谱分辨率在700nm处为3.5nm,外形尺寸较小(22cm15cm18cm),重量只有1.2kg,探头视场角为25,,ASD型光谱仪,第三章,航空摄影和航空像片几何特性,主要内容,一、航空摄影二、航空像片的几何特性三、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3.1航空摄影,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航摄仪从空中一定角度对地面物体进行摄影,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要求航线相邻两张像片应有60%左右的重叠度,相邻航线的像片应有30%左右的重叠度,航摄机在摄影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

航空摄影,1、航空摄影飞机和摄影机,遥感平台,航空摄影飞机,摄影机,传感器,对航空飞机的要求,

(1)用于航空摄影的飞机,要求其稳定性良好,这样才能保证摄影质量。

(2)起落滑行、距离短,视野良好,(3)机舱内便于安装仪器和适于工作,(4)根据摄区地形条件和航摄比例尺的不同,对飞机的性能有不同要求:

山区,不宜用轻型飞机;小比例尺,升限较大和稳定性好的大型飞机。

普通航摄机,镜箱暗匣时间间隔器座架,焦距像角镜头分辨率,多光谱航摄机,构造:

普通航摄机相似,但具有多镜头、多通道的特点。

多镜头型:

多像机型:

单镜头分光谱行,结构,技术指标,2、航空摄影过程,航摄准备工作,空中摄影,航摄处理,质量评定,季节,布设标志,确定航摄比例尺,航线确定,3、航空摄影的基本参数,像片倾斜角,航高和摄影比例尺,像片重叠度,航偏角,航线弯曲度,航摄像片分辨率,竖直摄影:

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小于30,夹角为像片倾角。

A为像片倾角,摄影比例尺:

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

f为摄影机主距,H为航高,摄影像片当作水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时,这时像片上的一段l与地面上相应的水平距L之比为摄影比例尺。

航向重叠度:

航线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旁向重叠度:

相邻航线像片的重叠度,航偏角:

沿航线方向像片边缘和航线间的夹角。

航偏角应不大于6度,个别应不大于10度。

航偏角可直接在重叠好的像片上用量角器测定。

A,B,C,航线弯曲:

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影像拼接起来,各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现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航线弯曲,航线弯曲度:

航线最大弯曲矢量与航线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要求航线弯曲度不得大于3%。

航摄像片分辨率:

直接呈现在像片上的最小地物,它由像片的解像力来决定。

一般用1mm可呈现的黑白相间的线条数目来衡量。

分辨率高,影像清晰,反映地物丰富,Rg=Rs*f/H,Rg地面分辨率(线条数/m),f焦距(mm),Rs综合分辨率(线条数/mm),H飞机距目标的高度,4、航空摄影的种类,摄影仪主光轴与地面的关系垂直摄影倾斜摄影,航空摄影方式面积摄影带状航空摄影点状抽样摄影或局部航空摄影,3.2航空像片的几何特性,1、航空像片的基本标志2、中心投影3、航空像片的主要点和线4、像点位移5、航空像片的使用面积6、航空像片的比例尺,航摄像片为量测像片,有光学框标和机械框标。

航摄像片的大小为18cmx18cm,23cmx23cm,30cmx30cm。

1、航空像片的基本标志,光学框标,机械框标,中心投影:

投射线会聚于一点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2、中心投影,S,中心投影,平行投影: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为平行投影。

正摄投影,斜投影,面:

地面E、像片面P、真水平面Es线:

基本方向线VV、主纵线vv、主光轴SoO、主垂线SnN、等角线ScC、主横线hoho、等比线hchc、迹线gg点:

摄影中心S、像主点o、地主点O、像底点n、地底点N、等角点c、地面等角点C、主合点i、,3、航空像片主要的点、线、面,地面上点、线、面的投影特点,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影像由点、线、面组合而成。

点:

空间透视仍为点,而且仅为一点。

线:

直线的透视仍为一直线。

但影像上是直线,地面上不一定是直线。

面:

面的投影仍是面,只是在高山地区,山坡,坡面通过投影中心时,在影像上近似为线。

4、像点位移,倾斜误差,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由于像片倾斜,引起的各像片点的位置和水平像片上同名点的位置不一致。

在垂直航空摄影像片上,高出或低于基平面的地物点在像片的像点和平面位置相比,产生的位置移动。

倾斜误差,A,a0,a,S,c,地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S,M,M0,m,m0,H,M1,投影差规律,

(1)当像片水平时,投影差产生在像主点的方向线上,由中心点至像点的方向线和地面一致。

(2)投影差有正负之分,高于基平面的地物点,其影像离中心向外移动,误差为正;反之则为负。

(3)投影差与像点距离底点的距离成正比,即离中心点越远误差越大。

林木投影规律,

(1)位于像主点附近的林木,以最大冠幅影像出现,

(2)林木影像投影差,与树高和辐射距离成正比,林木影像呈同心圆辐射投影。

(3)林木影像辐射状向外倾斜,其延长线交于像主点。

5、航空像片的使用面积,由于像片有60%以上的航向重叠和30%以上的旁向重叠,就可以用旁向重叠和航向重叠的等分线所规定的面积作为使用面积。

使用面积一般呈矩形。

1,2,L,6、航空像片的比例尺,像片比例尺即像片上线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同线段长度之比。

S,H,B,A,O,D,E,在起伏地面,水平像片的比例尺在它不同的部分,不是一个常数。

航空像片平均比例尺测定:

(1)选择明显地物点,高程接近,并且选择的地物最好在像片中部。

(2)量测像片上地物点的距离,距离应不小于2cm。

(3)测定地物点所对应的地面距离。

(4)计算比例尺。

多次量测取均值。

已知航摄机焦距,和航片对应地地形图,3.3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1、航空像片立体观察2、航空像片立体量测3、三维DTM,DEM和虚拟现实,1、航空像片立体观察,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必须通过双眼观察立体像对才能实现。

条件:

双眼,

(2)立体像对,

(1)双眼,有一定重叠度的像对,人眼的构造,水晶体,视网膜,物镜,感光片,人眼基线,人眼视力,两眼水晶体之间的距离,能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通常用所能判别的最小物体对眼睛张开的角度表示。

单眼观察,可以分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但空间位置和深度感觉极弱。

单张像片观察,S,a4,A1,A2,A3,A4,a2,a1,双眼观察,S1,a2,B,b2,b1,a1,可以确定物体的三维空间位置。

双片观察,S2,A,航空像片的立体观测,像对立体观测:

用双眼把相邻两摄影站对同一地区摄取的两张像片,看成空间的光学立体模型。

S2,A,B,a1,b1,a2,b2,S1,立体观测的条件,

(1)观察的两张像片必须是立体像对,

(2)左眼看左片,右眼看右片,(3)同名像点间的连线要和眼基线平行,(4)双眼的投影中心和像对上观察的两个同名像点,这四点必须在一个平面上,(5)肉眼观察时,同名点间距离不能大于眼基线;立体镜观察时同名点间的距离,不能大于立体镜基线,立体效应,正立体,反立体,零立体,在对像片进行立体观测时,所感觉的立体模型又称为立体效应。

立体模型与实际一致,立体模型与实际相反,看不出立体感觉,当像片位置颠倒时产生,主要观察沟谷细部和检测正立体精度,像对按同一方向旋转90度产生,检验底片是否压平,主要用来进行影像判读,2、航空像片立体量测,根据视差原理,在像对定向后,精确的进行三维空间的量测,像片上同名点的横坐标的差值,视差,在理想像对上任意一点的视差等于按点比例尺缩小后的基线长度,也称为该点的像片基线,任意两点的视差,视差较,视差和视差较的特点,

(1)高度不同,视差不同;越高,视差越大。

(2)视差较的数值越大,两点间的高差越大。

视差测高,3、三维DTM,DEM和虚拟现实,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对应的高程,数字地形模型(DTM),数字地形模型是将地物按坐标记录了其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了地形地貌,也包括了植被土壤、环境等信息。

数字地貌模型(DGM),将数字地形模型中描述地表起伏的某类数据集合称为数字地貌模型。

可视化和三维虚拟景观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将自然景观变成人的视觉可以感受的,可动态从不同角度观察、随意进行组合的图形图像。

在三维可视化的基础上,应用模型描述某种可能发生或比然发生事件规律的计算机技术。

林业遥感第四章,陆地资源卫星系统,主要内容,一、陆地卫星的运行特点二、遥感图像的分辨率三、常见几种卫星及其图像,4.1陆地卫星的运行特点,1、卫星轨道参数2、卫星姿态参数3、其他参数,1、卫星轨道参数,长半轴,轨道偏心率,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轨道倾角,过近地点时刻,轨道参数:

长半轴a:

轨道椭圆的长半径偏心率e:

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倾角i:

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升交点赤经:

春分点r逆时针方向到升交点N的弧长近地点角距:

从升交点N沿轨道到近地点A的角距过近地点时刻:

卫星S与近地点A间的角距,也可用卫星真近点角v表示,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1),遥感中常用:

轨道周期轨道倾角覆盖周期(重访周期)轨道高度轨道类型升(降)交点时间描述卫星运行特征,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2),轨道周期t:

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圈数/天,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3),轨道倾角i:

卫星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确定轨道平面在太空的位置、轨迹覆盖地球表面的范围)轨道倾角越大,覆盖地球表面的面积越大,资源卫星一般都是近极轨卫星。

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4),赤道轨道:

i0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地球静止轨道:

i0且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运行周期相等极地轨道:

i90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5),倾斜轨道:

顺行轨道-0i90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可覆盖最高南北纬度为i逆行轨道-90i180卫星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可覆盖最高南北纬度为180i,倾斜轨道,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6),太阳同步轨道:

指卫星轨道平面与太阳光之间的夹角(太阳光照角)始终保持一致的轨道。

在一年中进动360,即卫星轨道面相对于地球的角进动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速度相等。

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7),太阳同步轨道特点:

可使卫星通过同一纬度的平均地方时不变作用:

有利于在最佳光照条件下获取高质量影像和多时相影像色调对比,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8),卫星轨道如何与太阳同步?

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9),升(降)交点及升(降)交点地方时间:

当i0时,轨道与赤道平面有两个交点卫星由南向北飞越赤道平面升交点卫星由北向南飞越赤道平面降交点,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10),星下点:

卫星质心与地心连线同地球表面的交点星下点轨迹(地面轨迹):

星下点在卫星运行过程中在地面的轨迹,卫星轨道参数与轨道类型(续11),X、Y、Z三轴定向使遥感器探测部分始终对向地球表面,卫星运行姿态,3、其他参数,卫星速度,卫星运行周期,G万有引力常数,M地球质量,R平均地球半径,H卫星平均离地高度,星下点的平均速度,同一天相邻轨道间在赤道处的距离,卫星高度,为地球长半轴,每天卫星绕地球的圈数,重复周期,卫星重复周期是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行后,回到该地上空时所需要的天数。

4.2遥感图像的分辨率,1、空间分辨率2、波谱分辨率3、辐射分辨率3、时间分辨率,1、空间分辨率,义含种两,表示按地物几何特征(尺寸和形状)和空间分布,即在形态学基础上识别目标的能力。

.遥感器的技术鉴别能力即能把两相邻目标作为两个清晰实体记录下来的两目标间的最小距离.遥感器观察地面特征所需要的有效探测和分析的分辨率空间特性,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即遥感器的工作波段数目、波长及波长间隔(波带宽度)。

光谱分辨率高-意味着:

.区分具有微小波谱特征差异地物的能力强;.数据量大,传输、处理难度大;.各波段间数据的相关性大。

应服从应用目的-结合地物特征波谱选择能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最佳波段和多波段组合,2、光谱分辨率(续),3、辐射分辨率(辐射灵敏度),遥感器测量的是地物的波谱辐射度辐射分辨率指遥感器探测元件在接收波谱辐射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即把遥感器输出信号的总范围,从黑到白,分解成大量刚好能辨别的灰度等级反映地物在波谱辐射度或反射率上的微细差异辐射分辨率高-识别两同等空间分辨率目标的能力强,4、时间分辨率,遥感器成像间隔的性能指标遥感器须对目标的运动(变化)进行连续均匀、不间断地探测为分析、识别目标所必须具有的最小时间间隔,称时间分辨率注意:

对同一目标遥感器重复成像的周期、覆盖周期、重访周期,时间特性,4.3常见几种卫星及其图像,1、Landsat卫星2、spot卫星3、Alos卫星数据4、Aster卫星数据5、高分辨率商业卫星6、高光谱类卫星数据7、我国卫星发展现状,美国宇航局(NASA)ERTS-1(EarthResourcesTechnologySatellite)1972,7,23Landsat1(07/12/1972-01/06/1978)-RBV,MSSLandsat2(01/22/1975-07/27/1983)-RBV,MSSLandsat3(03/05/1978-09/07/1983)-RBV,MSSLandsat4(07/16/1982-)-MSS,TMLandsat5(03/01/1984-)-MSS,TMLandsat6(10/05/1993)-ETMLandsat7(04/23/1999-)-ETM+(EnhancedThematicMapperPlus)(30m,60mTIR,15mPan)*MSS:

多光谱扫描仪;RBV:

反束光导管电视摄像机(ReturnBeamVidicon)TM:

专题制图仪;ETM+:

增强型传感器,国际卫星平台Landsat,重复周期,SPOT系列卫星,LaunchDateSensorsStatusSPOT121/02/1986HRV

(2)BackuptoSPOT2SPOT221/01/1990HRV

(2)PrimarySatelliteSPOT325/09/1993HRV

(2)14/11/1996中止运行SPOT424/03/1998HRVIR

(2)OperationalVgtationSPOT503/05/2002HRG

(2),HRS

(1)OperationalVegetation,HRV(HighResolutionVisible:

高分辨率可见光成像装置;HRVIR(HighResolutionVisible-Infrared):

高分率可见光红外成像装置.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CNES)的SPOT5号地球遥感卫星成功的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是在2002年5月3日晚上至4日(当地时间,即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点31分)从位于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由阿里亚娜4型火箭送入太空的。

国际卫星平台SPOT,SPOT系列卫星轨道:

近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近圆形轨道;可重复轨道,国际卫星平台SPOT,SPOT1,2,3,Payload两台HRV(HighResolutionVisible),多光谱20米分辨率,单色10米。

每台HRV扫描宽度60km,两台117km(重叠3km)。

Size2mx2mx3.5mmainbus,15.6msolarar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