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583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doc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

农业植物病理学学年学期:

2005-2006-2

试卷类型:

B考试时间:

2006-06-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B; 4.D; 5.C; 6.A; 7.B;

8.C; 9.D; 10.C; 11.D 12.C; 13.C; 14.A;

15.A; 16.B; 17.D; 18.B; 19.D; 2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分生孢子; 2.菌核; 3.子囊壳; 4.夏孢子;

5开花结荚期; 6.蚜虫; 7.马铃薯晚疫病;

8.水稻白叶枯病; 9.Gibberellazeae; 10.Pyriculariagrisea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确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1.错误。

小麦条锈病菌是活体寄生菌,不能人工培养,病菌主要在小麦上越冬。

2.错误。

油菜霜霉病在叶片上产生的典型病斑为多角形,病部的霜状霉多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3.错误。

玉米丝黑穗病为单循环病害,没有再侵染。

4.错误。

蔬菜枯萎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主要通过土壤和种子传播。

5.错误。

一般而言,植物产生丛枝症状,可诊断为植原体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2分).春耕灌水耕靶后,越冬菌核漂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流附着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延伸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孢,通过气孔穿破表皮侵入,并不断扩展,向外长出气生菌丝,蔓延至附近叶鞘,叶片或邻近稻株进行再侵染(3分)。

2.

(1)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畸形,少数为畸形,特别是在病斑上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症,这是真菌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病害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1分)。

(2)细菌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坏死﹑腐烂﹑萎焉和瘤肿等,褪色或变色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溢出.在田间主要是受害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潮湿时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部分病部往往有恶臭味(2分)。

(3)植物病毒病害症状往往表现为花叶﹑黄化﹑萎缩﹑丛枝等,少数为坏死斑点,在田间,一般心叶首先出现症状,然后扩展至植株的其他部分(2分)。

3.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以菌丝体在病株内越冬,成为初侵染源(2分),病菌条件合适时侵染,孢子囊通过气流不断传播,导致病害流行(3分)。

4.

(1)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1分)。

(2)首先,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上继续侵染繁殖,或以潜育菌丝状态越夏,在低温干燥地区或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以闭囊壳混杂于种子间或在病残体上越夏,并成为秋苗发病的初侵染源;其次,病菌传播和秋苗感染,分生孢子可借助高空气流做远距离传播;再次,侵染过程,主要包括侵入期和潜育期;再次,病菌的越冬,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秋苗基部叶鞘或叶片组织中或上面越冬;最后,再侵染与春季流行(4分)。

5.

(1)玉米瘤黑粉病为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任何地上部分的幼嫩组织都可受害,病部组织通常形成瘤肿,病瘤大小和形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病瘤未成熟时,为一团白色柔软幼嫩组织,外披白色或淡红色,有光泽的薄膜,成熟后内为黑粉,主要靠冬孢子萌发破裂后,散出的黑粉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3分);

(2)玉米丝黑穗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性病害,主要为害雌雄穗,内夹杂有丝状寄主维管束组织,外包被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没有再侵染(2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题,15分)

发病率=病叶数/总叶数×100%=80%(3分)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应级别)/(总叶数×最高级别)×100(8分)

=51.43(4分)

六、病例分析(本大题共1小题,15分)

判断说明:

(1).正确(1分)

(2).不正确.小麦锈病病原为活体寄生菌,在存活的小麦上越冬(越夏),通过气流传播(1分)

(3).不正确.应选用不同类型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1分)

(4).不完全正确.注意麦田灌水,控制田间湿度(1分)

(5).不完全正确.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1分)

(6).不正确.病菌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而不是昆虫传播(1分)

(7).不正确,气传病害发生后扩展很快,不能靠拔除病株控制病害蔓延,越夏区可通过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1分)

(8).不完全正确.大面积发病后进行化学防治,第一次施药后根据病情发生情况确定是否继续打药,即使打药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病害(1分)

综防措施要点:

本病的防治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及时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1分)

(2)品种合理布局(1分)

(3)粉锈宁拌种(1分)

(4)合理施肥(1分)

(5)注意清沟排渍(1分)

(6)加强田间病情监测(1分)

(7)及时药剂防治(1分)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