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590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docx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职业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实行企业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对行业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通过计划、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行业所属企业以及归口管理的企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的管理,防止和控制伤亡事故与职业病。

3、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模式:

是指为了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职业安全与健康基本方针而建立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组织形式和安全生产行为方式。

4、职业健康管理包括个人防护用品、劳动环境等的管理,防止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5、职业安全管理包括对人、设备、材料及生产环境等各方面的管理,防止意外类似的事故发生。

6、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中,企业自我管理和遵守国家法规是落实“五方结构”的关键;强化劳动者监督意识和维护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的权利与义务是基础。

7、企业职业卫生职责设置公告、警示标识,公布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8、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9、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如实告知劳动者。

10、职业健康监督管理的内容可分为建设项目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职业病的诊断与职业病病人的保障等。

11、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是以职业卫生法规为依据,运用预防医学和相关学科技术,把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控制在项目设计和生产实验阶段,从而防止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用人单位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的污染和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损害。

12、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13、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14、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15、有职业性危害作业的企业按规定要做好自身的监测与监护。

在加强职业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执行职业病报告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以便掌握职业健康基本情况和职业危害现状,改善作业环境。

16、职业卫生监督的目的,在于确保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条件处于良好的状态,预防和消除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保证和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

17、企业负责就是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负全面的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8、改善作业条件,控制接触水平,降低进入机体的实际接受量,是预防职业性病损的根本措施。

19、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0、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21、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三同时”、保证安全机构及专业人员落实安全投入、进行安全培训、实行危险源管理、进行项目安全评价、推行安全设备管理、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严格交叉作业管理、实施高危作业安全管理、保证承包租赁安全管理、落实工伤保险等,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发动社会监督、推行中介。

23、在生产环境中,金属及其化合物常以粉尘、烟和气溶胶状态存在于空气中,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

24、用人单位应当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5、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26、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27、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28、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29、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并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30、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31、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并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3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33、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到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称矽肺。

3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形状,取“防护”之意。

盾牌中间的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

35、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超过使用期限。

36、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不得上作业。

37、氯是一种刺激性气体,低浓度可侵犯眼睛和上呼吸道,对局部黏膜有烧灼和刺激作用。

3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是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

39、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分散度越大,接尘工龄越长,防护措施越差,吸入和蓄积在肺内的粉尘量就越大,越容易发生矽肺,病情越严重。

40、局部振动常称作手传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41、全身振动是指工作地点或坐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

4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实行属地分组管理的原则。

43、受理申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申报文件、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出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44、防噪声头盔能覆盖大部分头部,以防强烈噪声经骨传导而达内耳,是保护听觉和头部不受损伤的防护用品,有软式和硬式两种。

45、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6、尘肺是人们在工农业生产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肺组织纤维病变为主的疾病。

47、在生产环境粉尘浓度暂时不能降到允许浓度以下时,佩戴防尘口罩防止粉尘危害就成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48、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员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保存健康资料。

49、工业毒物进入人体后,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缺氧,也可直接造成神经系统损伤,临床上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50、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

51、降低作业环境空气中毒物含量使之达到及至低于最高允许浓度,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中心环节。

52、作业环境毒物浓度过高,或含氧量很低情况下,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使作业人员能吸入较清洁的氧气。

53、噪声控制与治理的原则应遵循:

从声源上根治噪声,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在接受点采取防护措施的原则。

54、职业健康监护是以在工作场所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特殊人群为监护对象,为及时发现劳动者的职业性健康损害,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连续的、动态的医学观察,记录职业接触史及健康变化、评价劳动者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55、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56、职业健康监护制度是职业病防治法建立的主要制度之一,是落实用人单位的义务、实现劳动者权利的重要保障。

57、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58、职业健康监护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类。

59、用人单位凡安排人员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或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时,必须对其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排从事上述有关作业。

60、现场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

6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是确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准许生产经营单位配发和使用该劳动防护用品的凭证。

62、生产经营单位采购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是取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产品。

63、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由安全标志证书和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

6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65、头部防护用品是为防御头部不受外来物体打击和其他因素危害而采取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和其他防护帽两大类。

66、安全帽的防护作用在于当作业人员受到坠落物、硬质物体的冲击或挤压时,减少冲击力,消除或减轻其对人体头部的伤害。

67、眼面部防护用品主要用于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飞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等伤害眼睛或面部。

68、呼吸器官防护用品是为防止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烟、雾经呼吸道吸入或直接向配用者供氧或清净空气,保证在尘、毒污染或缺氧环境中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的防护用具。

69、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70、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负全而把责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各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搞好安全卫生工作。

71、职业危害防护用品佩戴、使用最基本原则是必须在不影响完成正常巡检(看、听、摸等)和操作及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规范正确使用。

72、在高处作业过程中,为了防止作业者在某个高度和位置上可能出现的坠落,作业者在登高和高处作业时,必须系挂好安全带。

73、自我保健、自我救治、相互救治是人们防治中毒、保障健康的基本手段。

74、人工呼吸适用于触电休克、溺水、有害气体中毒、窒息或外伤窒息等引起的呼吸停止、假死状态者。

75、现场急救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创伤包扎、骨折临时固定和伤员搬运。

76、天燃气中毒表现主要为窒息,若天燃气同时含有硫化氢则毒性增加。

77、氯气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上呼吸道黏膜的强烈刺激,可引起呼吸道烧伤、急性肺水肿等,从而引发肺和心脏功能急性衰竭。

78、液化石油气中毒后有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并有四肢麻木的感觉障碍,接触高浓度时可使人昏迷。

79、职业伤害现场急救对病人的主要检查为检查心脏跳动情况、检查呼吸、最后看瞳孔。

80、心脏复苏操作主要有心前区叩击术和胸外心脏按压术两种方法。

81、现场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有效的自救、互救、急救及救援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82、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同正常出勤,提职查、应急健康检查、医学观察、医学随访等职业健康监护费用。

83、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84、如果伤患者是侧卧或者是趴在地上,要翻转成仰卧位,用一手掐住伤患者的颈部,另一手放在腋下,用力翻转,使伤患者平躺。

85、出血的各类按照出血的性质分为外出血、内出血,皮下出血。

86、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87、堵塞止血法适用于四肢较深较大的伤口或盲管伤、穿通伤的应急处理方法,腹腔伤口禁忌使用。

88、放松止血带期间,要用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以减少出血。

89、加垫屈肢止血法适用于靠紧关节处,外伤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者,采用此方法。

90、包扎是外伤救护的又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进一步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

91、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远心端,绷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92、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分为职业病和职业禁忌症。

93、心肺复苏的七步骤:

判断意识、立即呼叫、翻转体位、打开气道、判断呼吸、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94、担架搬运时伤病员的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以便后面抬担架的救护员观察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95、对于有脑外伤的伤病员有脑脊液、鼻漏时头部应抬高30度,防止脑脊液逆流和窒息。

96、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低分子量的烷烃,还含有少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氢、氮等气体。

97、常用的天燃气含甲烷85%以上,常因火灾、事故中漏气、爆炸而中毒。

98、天燃气中毒的表现主要为窒息。

99、地下建筑内一旦窒息对呼气困难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心跳微弱者实行心肺复苏术。

100、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已经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政府按照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判断题

1、职业安全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Х)

2、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是职业安全与健康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

3、职业安全问题所造成的伤亡危害并不明显;而职业卫生问题在常态下所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很明显。

(Х)

4、职业卫生问题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危害只影响本人,不会影响后代。

(Х)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标准和要求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确保其符合职业卫生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

6、供气式呼吸保护器可从污染的外部气源向佩戴者提供洁净空气。

(Х)

7、作业场所有职业性危害因素,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或其他辅助保健措施。

(√)

8、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

9、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无权拒绝执行。

(Х)

10、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11、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的规定申请领取许可证,办理登记手续。

(√)

1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特殊情况下,可以不设预警示线和警示标识。

(Х)

13、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

(√)

14、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不用办理许可证。

(Х)

15、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

16、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

17、只有和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才有权向安监部门举报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事故。

(Х)

18、尘肺是安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进行体检。

(Х)

19、正确使用其他防护用品也是防止粉尘接触的有效手段。

(√)

20、矽肺发病发较快,接触较低浓度二氧化硅粉尘一般一年后发病。

(Х)

21、长期接触生产性振动,只要注意防护,对人体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Х)

22、在作业环境中,工业毒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为神经系统。

(Х)

23、金属毒物和有机溶剂不会直接损害心肌。

(Х)

24、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在有效期内无需进行维护、保养。

(√)

25、安全型防护面罩是防御固态或液态的有害物体伤害眼面部的产品。

(√)

26、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Х)

27、生产性毒物种类较少,接触人数不多,职业中毒在职业病中所占比例不大。

(Х)

28、存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根据其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监督管理,最高浓度为1级。

(Х)

29、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时,实行职业卫生安全许可制度。

未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不得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

30、氧化的粉尘如煤、铅、面粉等,遇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不会发生爆炸。

(Х)

三、单、多选题

1、我国实行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体制是(ABCD)

A、企业负责B、行政机关监管

C、行业自律D、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

2、企业职业卫生职责的培训内容是(ABCD)

A、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B、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C、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

3、经常性职业健康监督内容(ABC)

A、职业卫生组织管理的监督

B、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监督

C、有害作业职业健康监护

D、职业卫生防护管理的监督

4、职业卫生培训类别(ABC)

A、负责人的培训B、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

C、劳动者的培训D、从业人员的培训

5、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每(B)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A、一年B、三年C、二年D四年

6、职业健康检查包括(ABC)的健康检查。

A、上岗前B、在岗期间C、离岗时D、退休后

7、有害作业职工健康监护主要包括(AB)等内容。

A、职业健康检查B、职业健康监护

C、档案管理D、组织措施

8、职业卫生培训类别(ABD)

A、针对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

B、针对用人单位负责人的培训

C、针对用人单位防护用品管理人员的培训

D、针对劳动者的培训

9、《安全生产法》以法定的方式,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的(ABCD)监督方式。

A、工会民产监督B、社会舆论监督

C、公众举报监督D、社区报告监督

10、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ABCD)措施等内容。

A、种类B、后果C、预防D应急救治

11、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ACD)并设置(B)设备。

A、红色区域警示线B、通讯报警

C、中文警示说明D、警示标识

12、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A)和(D)负责。

A、真实性B、权威性C、实用性D、合法性

1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同时采取(AC)方式。

A、电子数据B、传真文件C、纸质文本D、填写表格

1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从高到低分为(ABC)等级。

A、甲级B、乙级C、丙级D丁级

15、劳动防护用品分为(AD)。

A、特种劳动防护用品B、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

C、劳动保护用品D、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16、要强化对(ABD)等重点职业病的防治。

A、尘肺病B、有毒气体中毒

C、职业性放射性疾病D、重大职业中毒防治

17、职业性有害因素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ACD)。

A、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B、生产过程中人为产生的因素

C、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D、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8、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ACD)。

A、化学因素B、环境因素C、生物因素D、物理因素

19、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ABCDEF)。

A、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B、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

C、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

D、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E、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

F、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20、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BCD)。

A、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B、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

C、不合理生产过程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D、自然环境中的因素

21、生产环境中经常可以见到金属化合物有(ABCD)。

A、金属氧化物B、金属硫化物

C、金属盐类D、金属有机化合物

22、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ABCDF)。

A、氯、氨、光气B、氮氧化物C、氟化氢

D、二氧化硫E、二氧化碳F、三氧化硫

23、刺激性气体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共同点是对(ABC)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A、眼结膜B、呼吸道粘膜C、皮肤D、手臂

24、窒息性气体的种类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ABD)。

A、单纯窒息性气体B、血液窒息性气体

C、呼吸窒息性气体D、细胞窒息性气体

25、粉尘的性质可概括为(ACD)。

A、无机粉尘B、煤炭粉尘

C、有机粉尘D、混合性粉尘

26、生产环境的气象条件主要指空气的(ABCD)。

A、温度B、湿度C、风速D、热辐射

27、噪声可分为(ABC)。

A、机械性噪声B、液体动力性噪声

C、电磁性噪声D、摩擦性噪声

28、生产性振动分为(AD)。

A、局部振动B、表面振动C、接触振动D、全身振动

29、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应提供的材料(ACD)。

A、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B、用人单位的简介

C、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接触人数

30、职业中毒可分为(ABD)种临床类型。

A、急性中毒B、亚急性中毒C、休克中毒D、慢性中毒

31、职业性病损的作用条件主要在(ABCD)几个方面。

A、接触机会B、接触方式C、接触时间D、接触强度

32、引起职业性病损的其他因素有(ABCDEF)。

A、遗传因素B、年龄和性别差异C、营养不良D、其他疾病E、文化水平F、生活方式

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同时”制度是指(ABC)。

A、同时施工B、同时设计

C、同时投入生产D、同时验收

34、职业性泌尿系统损害分别是(ABCD)。

A、急性中毒性肾病B、慢性中毒性肾病

C、中毒性泌尿道损害D、泌尿道肿痛

35、防毒措施的译意风很多,但作用可分为(AB)方面。

A、消除毒物B、降低毒物浓度

C、戴防毒面具D、戴防护手套

36、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CDEF)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A、个人病史B、家族病史C、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D、健康检查结果E、职业史F、职业病诊疗

37、用人单位必须对(ABD)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A、从事或接触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者

B、从事对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业者

C、曾从事高空作业的作业者

D、曾从事过粉尘作业的离岗者或退休者

38、一般劳动防护用品有(ABC)。

A、工作鞋B、工作帽C、雨衣D、工作服

39、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分为(ABCDEF)。

A、安全帽B、防静电工作服

C、焊接眼面防护具D、过滤式防毒面具

E、自给式空气呼吸器F、长管面具

40、典型劳动防护用品(ABCDEFGH)。

A、头部防护用品B、眼面部防护用品

C、躯干防护用品D、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E、听觉器官防护用品F、手部防护用品

G、足部防护用品H、劳动护肤类

41、防护套袖是用以保护手上臂的防护用品,主要有(ABCD)。

A、石棉防辐射热套袖B、铝膜布隔热套袖

C、胶布防酸碱套袖D、塑料防酸碱套袖

42、防护服有(ABCD)类。

A、全身防护型工作服、防毒工作服

B、耐酸工作服、耐火工作服、隔热工作服

C、通气冷却工作服、通水冷却工作服

D、防射线工作服、劳动防护雨衣、普通工作服

43、作业人员防护服的穿着要求有(ABCD)。

A、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穿着工作服

B、操作转动机械时,袖口必须扎紧

C、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穿着特殊作业防护服

D、焊工工作服应是白色帆布制作的

44、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必须注意(ABCD)。

A、产品是否有“生产许可证”单位生产的产品

B、产品是否有“产品合格证书”

C、产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