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612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程序案卷制度.doc

第四章行政程序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

一般意义的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实现其行政职能的方式方法的总称。

方式方法体现为时间和空间形式,因此行政程序是行政方式方法和时间,步骤的结合形式。

这种意义上的行政程序有比较长的历史,专门的行政程序法比较少,多数行政程序都是非形式化的,目的是保证行政效率。

行政程序法在现代行政法中取得特别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政府行政管理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增长。

行政法在确认政府行政职能的必要性、合法性后,将重点放在政府实现行政职能程序的正当性合法性上。

行政程序的中心是行政决策程序,特别是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负担义务的行政决策程序,因为行政程序的重要目标是维护重要公共利益和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平衡,所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利益相关人对{行政决策程序的参与程度,成为衡量行政程序正当性合法性的重要标准。

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当代行政程序法高度民主重视对利益相关人程序权的保障。

我国将行政程序法作为发展行政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并且已经取得成就。

《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在听证、说明理由、调查检查、公开信息方面的规定都体现了当代行政程序法的基本要求。

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将成为我国行政法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是对行政程序法基本要求的概括表达。

虽然对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不尽一致,但是一般都会提到公开、公正、公平、统一、合理等与行政法基本原则相联系的内容,以及当事人的参与原则和保证行政效率原则。

就保证最低限度的行政程序合法性和正当性而言,当事人的参与原则无疑应当受到特别的重视。

当事人参与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在行政机关作出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决定

前,必须给予当事人向行政机关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否则这种行政决定可以因为缺乏最低限度的程序正当性不能取得法律效力。

我国相关行政立法已经体现出行政程序法基本原则的要求。

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31条、32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一、听证制度

听证制度在行政程序中的地位受到特别重视。

一般而言,行政程序的中心问题是利益相关人的参与。

因为听证能够为利益相关人的参与提供充分的机会,特别是类似于司法审判型的听证能够使利益相关人的参与权得到充分的行使,所以听证被认为是行政程序中最重要的基本制度。

我国行政立法中规定听证制度,较早出现于行政处罚法。

听证是行政处罚决定程序之一,适用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数额罚款等对当事人权益影响较大的行政处罚。

对此有关部门在相关规定中提出了听证的具体实施办法。

例如,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3章第3节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

价格法第23条要求建立听证会制度,适用于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

立法法第58条规定行政法规起草过程中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听证会的形式。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

第15条规定了起草规章听证会的组织程序。

对于上述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关听证程序的规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中适用听证程序的范例。

二、说明理由制度

说明理由是关于行政决定必须阐明其理由和真实用意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特别适用于行使裁量权限和不利于当事人的行政决定。

这一制度的意义主要是防止行政专横和权利滥用、便于司法审查和法制监督。

行政决定所持有的贝由需要确切的事实根据和法律政策根据,所以说明理由与指明事实根据和法律政策依据相关联。

说明理由是最低限度的程序正当性要求。

我国行政立法中规定说明理由制度的,比较典型的是行政处罚法。

该法第3l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法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三、行政案卷制度

行政案卷是关于行政决定只能以行政案卷体现的事实作为根据的行政程序制度。

行政案卷是有关案件事实的证据、调查或者听证记录等案件材料的总和。

行政案卷的构成和形成应当依据法律的规定。

行政决定只能以行政案卷体现的事实为根据,不得以行政案卷以外的、没有经过法定程序认定的事实为根据。

法律设立行政案卷制度的意义,使行政决定建立于按照法定程序形成的客观事实之上,规范认定程序和认定结果的权威性,排除外界对行政决定的不当影响和干预,便利司法审查和法制监督。

我国直接和明确规定行政案卷制度的是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

2002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审理反倾销行政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据被告的案卷记录审查被诉反倾销行为的合法性。

被告在作出被诉反倾销行政行为时没有记入案卷的事实材料,不能作为认定该行为合法的根据。

这一规定在对反倾销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意义上,规定了行政案卷惟一性的制度。

在此之前,行政诉讼法第33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限制了被告在诉讼过程中的证据收集权。

2002年7月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0条规定三种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1)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或者在诉讼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证据;

(2)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权利所采用的征据;

(3)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诉讼中未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

上述规定为在我国行政管理中普遍实行行政案卷制度奠定了基础。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概述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公民、组织对于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掌握或控制的信息拥有知情权,除法律明确规定的不予公开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有效方式向公众和当事人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运作及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切实落实的制度,它包括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要求、公开方式和程序、监督救济等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和意义难以估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巨大,充分发挥信息的4效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政府运作的情况和掌握所需要的资料,是公众行使对政府和国家管理活动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前提,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之一;“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政府信息公开可以将政府的活动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可以推进行政的公正,对防止腐败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政府信息公开还具有能满足公民、组织的个人需要、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等功能和作用。

鉴于此,通过立法,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成为行政法发展的世界潮流。

2007年国务院通过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作出了规定。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信息奋开条例》的适用范围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如何确定政府信息和哪些主体应受条例规范的问题。

1、对“政府信息”的理解。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规定的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理解这一规定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不能把信息等同于文件。

一个文件中可能包含多个信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强调公开的是信息,而非文件。

第二,虽信息必须是以一定形式记录和保存,但与存储形式无关,只要信息能以有效可读的方式存储即可。

第三,与信息来源、价值无关。

政府信息既可由行政机关自身制定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其他机关或他人提供而成为政府信息,而且这些信息的价值大小不影响其公开与否,关键要看是否为行政机关所持有。

2、适用的主体。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这两类主体是政府信息的拥有者,也是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承担者。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并指定机构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

教育、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环保、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也制作、获取了大量的社会公共信息。

公开这些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信息,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合法权益。

为此,《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也将这部分公共企事业单位作为信息公开的主体,纳人调整范围。

同时考虑到这些公共企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机关,条例特别规定,上述机构应当参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开其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

(二)公开的基本要求

1、公正、公平、便民。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

公民、组织享有平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应当公正、平等地对待申请人,不应当歧视和存有偏见、在公开信息时,应当方便公众,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办理效率,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篇二:

(9)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办理行政案件程序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被处罚人和被侵害人都有权申请行政复议

b.被处罚人申请行政复议的,被侵害人可以作为行政复议案件的第三人c.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被处罚人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正确答案:

】d

2、刘某将在公交车上盗走其手机(价值600元)和近100元人民币的张某扭送至公安机关,张某矢口否认盗窃,但手机等物证以及其他乘客能够证明刘某实施盗窃,公安机关据此()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a.可以b.不能

c.待张某承认后才能

d.找到现场视频录像后才能【正确答案:

】a

3、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对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作出处罚决定。

a.案件性质

b.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c.案件后果及相关因素

d.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态度、表现【正确答案:

】b

4、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对(),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

a.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b.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

c.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部门管辖的违法行为的

d.确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但不满16周岁的【正确答案:

】a

5、公安机关在调查甲殴打他人的案件中,发现被侵害人乙的伤情已构成轻伤,应当()。

a.依法不予治安管理处罚b.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决定c.通知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d.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

】d

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签名并盖章b.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被处罚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

c.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d.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机关应当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正确答案:

】a

7、某公安局对外来务工人员张某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因无法送达张某,下列可以为张某代收法律文书的是()。

a.张某17岁的儿子b.张某所在单位的传达室c.张某户籍所在地的村民委员会

d.张某80岁的父亲【正确答案:

】d8、对阻碍海关缉私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治安案件,由()行使查处权。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c.县级以上海关

d.海关系统相当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正确答案:

】d

9、下列不能行使治安管理处罚权的是()。

a.公安派出所

b.海关系统相当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侦查走私犯罪公安机构c.人民政府综合执法机构

d.铁路、民航、交通和森林公安机关【正确答案:

】c

10、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罚款与行政拘留并处的,其处罚决定权限表述正确的是()。

a.只要罚款是500元以下的,不论是否并处行政拘留,公安派出所都有权作出

b.只要处罚中涉及行政拘留,不论是否并处罚款,只能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作出处罚决定c.其中500元以下的罚款只能由公安派出所作出,并处的行政拘留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作出

d.根据县级公安机关的授权,500元以下的罚款,并处行政拘留的可以由公安派出所作出【正确答案:

】b

11、公安派出所有权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罚款的最高额是()元。

a.200b.5000c.500

d.1000【正确答案:

】c

12、下列治安管理处罚中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的是()。

a.警告和800元以下的罚款b.警告和600元以下的罚款c.警告和500元以下的罚款

d.警告和1000元以下罚款【正确答案:

】c

13、下列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安机关行使治安管理处罚权b.公安派出所可以作出警告的处罚决定c.公安派出所可以作出3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

d.公安派出所可以作出10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决定【正确答案:

】d

c.只有胡某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也可对胡某作出处罚决定

d.若胡某不服提起诉讼,公安机关应暂缓执行拘留决定【正确答案:

】b【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1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应当收缴的是()。

a.违法所得

b.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c.赌具

d.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所有工具【正确答案:

】c【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16、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a.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b.偷开他人机动车c.结伙斗殴

d.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正确答案:

】c【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17、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情形包括()。

a.情节特别轻微的b.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c.出于他人教唆的

d.主动消除违法后果的【正确答案:

】a【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18、甲与乙因琐事发生矛盾,甲将乙推倒在地,造成乙轻微伤。

公安机关调解过程中,甲、乙达成调解协议,甲支付给乙2000元医药费和误工费。

后乙认为误工费太少,要求公安机关再次调解追加赔偿费。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可以再次进行调解

b.如甲不履行调解协议,公安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c.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乙的合理主张要求甲追加赔偿费

d.公安机关应告知乙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正确答案:

】d【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19、甲乙二人系邻里关系,甲因乙噪音扰民将乙打伤。

由于该案情节较轻,派出所对该案件进行调解时,可以邀请当事人居住地的()或者双方当事人熟悉的人员参加帮助调解。

a.公安派出所民警b.居(村)民委员会的人员c.政府机构工作人员

d.政府信访部门工作人员【正确答案:

】b【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20、下列情形中,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a.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b.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行为c.雇凶伤害他人

d.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正确答案:

】a【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21、下列情形中,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a.放任动物恐吓他人

b.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行为c.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

d.行为人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正确答案:

】a【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d.因孔某起诉,公安机关应暂缓执行拘留决定【正确答案:

】b

23、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

a.按照达成的协议,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强制执行b.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c.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d.告知当事人如果双方有意愿继续接受调解,公安机关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正确答案:

】b

24、某县公安局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被处罚人张某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可以依法()。

a.申请行政裁决

b.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c.申请行政仲裁

25、甲饲养了一条宠物狗,因该狗经常在夜晚长吠,邻居乙多次找甲要求其采取措施,甲因此怀恨在心。

某晚甲在小区内遛狗,见乙的女儿回家,甲驱使其宠物狗将乙的女儿咬伤。

乙要求公安机关裁决甲赔偿其女儿医药费及精神损失费等。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

a.参照民法有关规定,裁决甲赔偿乙的损失

b.责令甲赔偿损失,不赔偿的可予以警告,但对乙提出的精神损失的赔偿请求应提起民事诉讼c.告知乙就赔偿问题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d.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乙就赔偿问题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正确答案:

】d

26、下列人员中,对()予以行政拘留的,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经该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

a.甲,现为某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b.乙,现为某区人民法院院长

c.丙,私企老板,现为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丁,现为某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确答案:

】c

27、市政府决定将牛某所在村的集体土地征收转为建设用地。

因对补偿款数额不满,牛某在现场阻挠施工。

市公安局接警后派民警到现场处理。

经口头传唤和调查后,该局对牛某处以10日拘留。

牛某不服处罚起诉到法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民警口头传唤牛某构成违法

b.牛某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应不予准许c.市政府征收土地决定的合法性不属于本案的审查范围d.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再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

】c

28、违法行为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

a.要求听证

b.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提起行政诉讼c.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d.申请复核【正确答案:

】c

29、在办理治安案件中,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是()。

a.警告b.治安调解c.行政拘留

d.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正确答案:

】b

30、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a.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b.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单位c.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因

d.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办案人员【正确答案:

】a

31、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a.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b.偷开他人机动车c.雇凶伤害他人

d.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正确答案:

】c

32、甲教唆乙实施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后被公安机关查获,公安机关对甲、乙二人的处罚应为()。

a.从重处罚甲,同时处罚乙b.从重处罚乙,同时处罚甲c.给予甲、乙二人相同的处罚

d.对乙处罚,对甲不处罚【正确答案:

】a

3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证据与处罚决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基本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b.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c.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没有本人陈述,但有被侵害人指认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d.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证据确实充分,但没有本人陈述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正确答案:

】b

34、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a.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b.减轻处罚c.加重处罚

d.从重处罚【正确答案:

】a【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35、某个体经营部职员共6人,在该部经营者甲的带领下共同实施了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此公安机关应当()。

a.分别对6人进行处罚b.处罚该单位负责人甲c.对该单位进行处罚

d.对甲从重处罚【正确答案:

】a【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36、甲、乙、丙、丁4人自发成立了环卫保护小组,在保护生态环境活动中,因制止他人乱倒生活垃圾发生口角,进而共同殴打他人。

对4人殴打他人的行为,公安机关应当()。

a.处罚该组织的组织者甲b.处罚该组织

c.按4人在殴打他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

d.处罚该组织的负责人乙【正确答案:

】c【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37、二人以上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

a.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b.对主犯从重处罚c.对从犯从轻处罚

d.分别裁决,合并执行【正确答案:

】a【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38、违法行为人被决定行政拘留,应当在行政拘留期限内予以折抵的是()。

a.因同一行为被传唤的时间b.因同一行为被刑事拘留的时间c.因同一行为被继续盘问的时间

d.因同一行为被取保候审的时间【正确答案:

】b【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39、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治安拘留15日,同时查明其还有抢夺行为,对其抢夺决定治安拘留10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甲应执行治安拘留()。

a.10日b.14日c.20日

d.25日【正确答案:

】c【答题结果:

】未答【您的得分:

】0

40、陈某被刑事拘留、逮捕后,又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如果被刑事拘留、逮捕的时间已超过被行政拘留的时间的,则()。

a.行政拘留可以执行,办案部门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b.行政拘留不再执行,办案部门也不用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c.行政拘留可以执行,但办案部门必须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送达被处罚人篇三:

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新《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题库

一、判断题

1、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三日内

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错)

2、行政案件原则上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对)

3、公告送达的范围和方式应当便于公民知晓,公告期限不得少于60日。

(对)

5、公安机关在调查取证时,民警不得少于2人,并且应向被调查取证人员表明执法

身份,但情况特别紧急时,可以不表明执法身份。

(错)

6、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适用口头传唤时,不要求补办传唤手续,但是应当在询问

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对)

7、公安机关办理案件时,对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

材料的,应当准许,但是不能要求其自行书写。

(错)

8、对卖淫妇女进行性病检查,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或者医生进行。

(错)

9、扣押期限为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

30日。

(错)

10、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

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的,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错)

11、对扣押物品进行鉴定、检测、检验的期间不计入扣押期间,但应当将鉴定、检测、检验时间告知当事人。

(对)

12、对卖淫、嫖娼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的,可以由办案

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错)

13、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前,办案人员应当口头告知当事人拟作出行政处罚的

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对)

14、办理行政案件不需要调查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理的

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