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625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docx

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暂行

 

概述

社会管理网格化一句话简而言之即:

社会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具体定义为:

将各级行政区域按照区域、人口,划分成为四级网格。

一级网格为全县辖区,二级网格为乡镇、街办辖区,三级网格为村、居委会辖区,四级网格为300—500户,1000-1500人为单元的基础网格.基础网格设网格长,通过基础网格长对单元网格的全天候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网格内社情民意、治安秩序、公共设施、矛盾隐患、环境卫生等方面出现的非正常状况,依托数字化平台及时上报,使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各类问题,加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发生影响之前,是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社会管理新模式。

 

本教材依据《***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参考《***社会管理网格化培训教材》组编,以达到统一认识,促进工作的目的。

由于社会管理网格化正处于建设阶段,部分内容尚未完全确定,所以本教材为暂行教材。

 

第一章指导方针

典型示范,整体推进。

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综合实力强的建设单位、重点进行扶持,指导其完成网格化管理的各项进程,做到有用、有效、有特色,并总结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

整合资源,协同实施。

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整合各协作单位的有效资源,发挥各成员单位的分工合作能力,共同实施。

动态监控,分级管理.

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对全县范围内的部件、事件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并通过社会管理网格控制操作平台对各类事件办理流程进行分级管理和反馈,做到问题发现存基层、处理在基层、反馈在基层。

职能明晰,依法监管。

在网格建没推进过程中,各职能单位要明确本单位职责,依托社会管理网格控制操作平台,在限期内依法、有效、妥善解决本单位职能范围内的事务和问题。

全面覆盖,统筹创新

在网格建设推进过程中,覆盖全县范围内所有涉及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事项,实现社会管理的无缝隙、无盲点。

同时要兼顾党委、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为推进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开拓新局面.

 

第二章组织领导

为确保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特成立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县委常委、副县长担任)

常务副主任:

***(政府办主任)

副主任:

***(信息中心主任)

***(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成员:

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网格划分

在坚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办牵头,各乡镇(街办)、各有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在全县全面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

通过“四级网格”,建立以“人、地、物、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把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中。

一级网格。

即县级网格。

在*****,配备10-15名工作人员,组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对“四级网格”建设及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全县重大管理服务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对下级网格进行指挥调度、考核评估和监督管理.同时,做好与市级网格的对接工作,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综合监管的工作机制。

二级网格。

即乡镇(街办)网格。

每个乡镇(街办)为一个网格,共17个网格。

成立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办)主要领导为该区域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1名副职为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主任,具体承担该区域网格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各乡镇(街办)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场地、政务网络资源,增设2个坐席及电脑等办公设施,安排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网格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实行轮流值班制度。

服务中心要吸收民警、劳保、环卫、医疗、计生、民政、司法等站所人员为兼职网格助理员,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其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整治环境监督、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级网格。

即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网格。

每个行政村为1个网格,全县农村划分为***个三级网格。

每个居委会为1个网格,社区居委会网格数量根据居委会实际确定.各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主抓本区域内网格管理工作。

同时,乡镇(街办)包村(社区居委会)领导负责联系、指导、协调所包村(社区居委会)的网格建设与运行工作.

四级网格。

即基础网格.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以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无缝拼接、工作量等因素划分基础网格。

城区网格(古陶镇依据城区网格模式划分)依据居民实际分布状况和长远规划,以庭院、小区、街巷为边界,遵循“以村为主,村居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置。

行政村网格按500人左右设置,500人以上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网格;山区村可以根据人口偏少、布局分散的实际,适当缩小网格规模.网格边界必须明确,确保不遗漏、不交叉,要将网格内市场、学校、医院、景点、景区等驻地单位及楼栋、小区、院落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第四章***县社会管理网格划分编码规则

***县社会管理网格编码根据建设部城镇行业建设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编码与划分规则》(CJ/T213-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编写。

基础网格编码应综合考虑以下原则:

1、一个基础网格在空间和时间上应有唯一的编码,当基础网格变更时,原编码不变。

2、网格编码组成由14位数字组成,从左到右依次为:

六位榆次区行政区划代码,一位街道、乡(镇)区别码,两位街道、乡(镇)代码,两位社区、行政村代码,三位基础网格顺序码。

***县行政区划代码为***。

编码结构图如下。

□□□□□□□□□□□□□□

 

3、基础网格顺序码在一个行政村(居委会)内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编码.

乡镇街办网格划分编码表

乡镇(街办)

编码

乡镇(街办)

编码

***

01000000

***

10000000

***

02000000

***

11000000

***

03000000

***

12000000

***

04000000

***

13000000

***

05000000

***

14000000

***

06000000

***

15000000

***

07000000

***

16000000

***

08000000

***

17000000

***

09000000

说明:

1、各居委会代码由各街道办事处编写。

如***街道办事处共5个居委会,居委会代码即为001-005;其中,第一居委会代码为001,划分为13个网格,编码即为16001001-16001013。

2、各行政村代码由各乡镇编写。

如***镇共10个行政村,行政村代码即为001—010;其中,北城村代码为004,划分为6个网格,编码即为01004001—01004006.

 

第五章基础网格长和监督员的确定

每个基础网格要选聘网格长。

行政村网格长要采取村民直选、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选聘,网格长人选以村民小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威信、有能力的群众和大学生村官为主,网格长直接联系网格内的所有农户,每位村干部通过联系网格长,最终联系到每位农户,村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

城区网格长的选聘要以党小组长、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有威信、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的居民代表为主,并长期居住在该网格区域,对本区域地熟、人熟、情况熟,可以24小时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城区居民和古陶镇村民混居的区域,在每个网格由村委会和居委会各设置1名网格长,并适当扩大网格规模。

城区社区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网格长的核心工作是配合村两委和社区居委会做好网格内的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秩序维护、环境监督整治、矛盾排查调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

网格长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聘用,对网格长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四定"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促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同时每个城区网格应配备监督员,监督员原则上从网格长人员中选择,每个监督员可管理若干网格;每个乡镇网格配备2名监督员,原则上由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

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负责的管理区域内不间断的进行巡察,并及时、准确地将巡察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用“城管通"手机报告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

第六章系统建设

网格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是网格建设的核心部分,是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功能实现的主要载体。

系统建设将依托县电子政务网络进行。

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以移动终端、农村广播,三维数字地图、无线卫星传输及LED显示屏等为载体,在三维数字地图基础上,采用数据服务中心、呼叫中心,结合移动终端、物联网、互联网、政务审批、通讯基础网络、110专号、12345热线等分层模式进行建设,以居民、村民服务为切入点,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公共信息服务资源,通过公共信息无线卫星传输、LED显示屏、农村广播,对县级、乡(镇)街道级、农村居委会级、基础网格级进行四级联网,实现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步"工作流程,为村民、居民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便民平台和社会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社会部件和事件的可视化监控。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包括软件运行平台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两个部分:

软件运行平台以县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增铺若干光纤,整改乡镇(街办)政务网络线路,添置服务器、安全网闸及交换机等设备。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包括高清液晶拼接屏、LED电子显示屏、重点部位和路段视频监控的集成及指挥控制台等。

其中高清液晶拼接屏和LED电子显示屏组成图像显示系统,显示各个系统的动态信息、三维电子地图、监督员跟踪定位和属性说明,重点监控人员跟踪定位,业务受理和处置的电子工单流转,综合评价结果,社会公众论坛信息等功能;视频监控能够显示各监控点、重点部位、路段的监控场景和布防,并可实现对图像进行切换、转向、录像、截取图片等操作;指挥控制台组成指挥中心中央控制系统,并建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及监控中心,以实现以下业务处置和监督评价功能:

服务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受理。

当有任务接入时,坐席人员可通过矩阵将视频或事件的三维地图节点直接切换至坐席电脑进行处理。

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上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

监控中心通过集成到系统平台的视频摄像头分布位置,在三维数字地图上,使用矩阵切换随时调阅现场视频画面,实现对视频监控区域内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实时视频监控。

2、软件建设。

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地理编码、大屏幕监督指挥、协同工作、业务处置、接待受理、监督指挥、数据交互、分析评价、事件管理、居民与房屋管理、公众信息发布及三维数字地理信息等13个子系统。

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县人口大县、旅游大县的特色,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建设“五大平台”,重点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舆情处理平台。

该平台设在县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指挥中心。

主要以政府网站的部门协同处理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对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收集的民情民意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县长信箱等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进行全面整合、规范运作,按照“集中受理、分类办理、分级负责、全面反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舆情收集、处理、督办和反馈机制,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各类诉求.

(2)民生服务平台。

该平台设在政府办。

涉及保障性住房、就医上学、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及供水、供电、供热等民生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电子地理地图,加载业务系统相关数据,建设民生服务平台,为广大民众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服务,并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3)旅游环境平台。

该平台设在旅游局。

重点以“城管通"专用手机终端及网络技术为基本依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旅游信息要素进行经纬度坐标标注和人员定位,从而实现旅游环境和旅游秩序整治的全天候、精细化管理,彻底解决我县旅游业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该平台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提供服务。

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加载景点景区、宾馆客栈、票务服务、停车场、旅游产品商铺、旅游咨询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便捷服务;二是强化管理.监督员在各自的网格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对发现的环境卫生、道路交通、设施损坏、欺客宰客、违法经营等涉及旅游的问题,及时上报到旅游环境平台,再由平台工作人员转交各相关部门予以限时解决,尤其要通过对旅游景点、宾馆客栈、导游、旅行社、电瓶车等从业人员的精细化定位和网格化管理,全方位提高古城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树立***旅游的新形象。

(4)安全监管平台。

该平台设在安监局。

重点围绕煤炭行业、私挖滥采、地质灾害、危险化学品(包括非法加油站)、民爆物品、消防、道路交通、学校等八类重点行业,以全县电子地图和卫星影像图为基础数据,根据行政区划将地图划分成网格化的监管区域,对网格内各重点行业的监管对象进行详细分类和地图标注,尤其是消防、道路交通两大行业要引入安防监控系统实时定位,从而建立完整、准确的监管对象数据库、行业安全隐患标准数据库和安全隐患处置措施数据库。

同时,明确各级网格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及其工作任务,制定完善隐患排查和整改流程,实施分层、分级,全时段、无缝隙、精细化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快速处置隐患,确保安全监管的全覆盖。

(5)治安管理平台。

该平台设在公安局.充分利用全县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加载社区民警逐村、逐户、逐人采集涉及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危险物品、旅游、客运等6大类40项治安管理基础信息,城市(农村)三级视频监控信息、环城区和环县境高清治安卡口两层屏障防控信息、情报研判信息、互联网网侦网控信息、技侦工作信息、视频侦查技术信息、网上警务督察信息以及城市巡防电子管控信息等内容,打造全县治安管理信息化平台,努力以信息化推动全县治安管理机制的全面创新,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

第七章运行机制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全县社会管理的指挥中心、监督中心和呼叫中心,受县社会管理“网格化”领导组直接领导,代表县政府负责对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具体承担以下工作:

一是依托遍布全县的监督员和网格长队伍,负责对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现场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进行采集、分类和处理;二是负责各类社会管理信息的整理、分析,对各乡镇(街办)、各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与综合评价;三是负责分派任务和督办落实情况,并及时向领导组反馈社会管理中的相关情况;四是综合协调、指导各乡镇(街办),做好监督员和网格长的配置、招聘、培训、考核及日常管理.指挥中心处理社会管理网格化所收集信息的具体流程如下:

1、信息收集.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与乡镇(街办)、乡镇(街办)与行政村(居委会)之间建立问题流转办理机制.网格长对本网格区域内各类不稳定因素、治安隐患、事故隐患、居民矛盾等进行随时排查,监督员在规定的若干单元网格内巡视,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接收社会公众举报、领导批转的问题,由监督员核实,对于能在行政村(居委会)解决的问题,解决后登记备案;需上报处理的问题由行政村(居委会)或监督员提交乡镇(街办)处理并备案;需上报县指挥中心处理的问题由乡镇(街办)上报或监督员直接上报,真正做到“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

2、案卷建立。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坐席人员接收各乡镇(街办)或监督员上报的问题和各类信息,根据部件、事件预案进行立案,并报值班班长审核。

3、任务派遣。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值班班长将立案的案卷进行分解,确定责任单位,并交由坐席人员派遣至相关责任单位处置.

4、任务处理.相关责任单位按照指挥中心的指令,按规定组织管理力量到现场进行处置.涉及多个部门联合答复解决的问题,由责任单位协调各协办单位答复或解决,并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督促落实。

5、结果反馈。

各相关责任单位对问题处理完毕后,要通过系统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6、核查结案。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坐席人员利用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应区域的监督员到现场核查问题处置情况,并将信息反馈至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经坐席人员核查、值班班长审核后,若上报的核查信息与问题处置标准一致,指挥中心进行结案处理;若未达到处置标准,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立案督办。

督办未果转交县效能办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7、综合评价。

在平台系统中设置绩效评价模块,自动生成评价结果。

同时,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定期发布问题处置情况和各责任单位的绩效评分,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章***县网格化管理事件信息采集暂行办法

为顺利实现社会网格管理的系统化、程序化、社会化,使信息顺利录入操作平台,根据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信息采集原则

各职能部门按照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的原则,结合部门工作性质和职能,就本单位部件管理、事件分类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的客观真实、公正规范、有序采集,尽量减少漏报,不得虚报、漏报、瞒报、假报。

二、组织机构

全县设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由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主抓,服务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确定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汇总;各相关职能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做好本单位所涉及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工作,确定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的汇总;各行政村(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范围内信息管理负总责,确定若干名工作人员负责信息的汇总;各网格内由网格长负责信息采集、审核、上报。

三、信息采集内容

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人员、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工作方式对应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党建组织、依法行政、社情民意共七大类信息进行逐级分类分项,填写本单位《网格化管理部件事件信息采集表》,信息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简介,包括性质、职能、机构设置、人员配置;

(二)确定本单位部件、事件分类;

(三)确定本单位部件、事件的编号、名称、说明、管理目标、流转程序、时限、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权属部门、监管单位、执法单位等事项.

在采集信息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支持。

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要设立并公布信息采集管理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举报、投诉和建议。

四、信息审核

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的采集、上报执行严格的“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原则。

(一)信息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分类采集和筛选.信息审核前必须认真校对,信息采集者对所采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负责;

(二)信息采集完毕后送单位分管领导进行审核。

分管领导主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是否涉密进行甄别、检查;

(三)信息经分管领导甄别、检查汇总填表后,报单位主要领导做最终审核签字;

(四)信息由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后汇总上报.对因审核不严导致信息内容失实、泄密、引发负面影响的,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网格化社会管理事件信息采集表》要存档保存,以备查阅。

第九章信息采集责任单位

1、人口信息采集。

由各乡镇(街办)负责组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具体实施需要进行,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进行建设,并逐步核实完善.

2、地图信息采集.由项目承建单位承办,住建委、国土局配合.

3、社会事件、部件的采集.由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

各乡镇(街办)以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要求,采集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党建组织、依法行政、社情民意共七大类61项信息并进行逐级汇总,形成数据库,进入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数据处理中心。

七大类61项信息具体为:

第一类是公共服务类信息。

包括:

政策解读、行政审批、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教育文体、城建规划、科教科普、文物旅游、社会保障、救济救助、市容市政、食品安全等14项信息分项;

第二类是社会事务类信息。

包括:

民生就业、人事录用、户籍身份、计划生育、物业管理、消费生活、兵役退伍、金融服务、水电气暖、通讯服务、农林水牧等11项信息分项;

第三类是安全稳定类信息。

包括: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户籍管理、协警管理、防水防盗、矛盾调解、重大事情处理、法律援助、信访监控、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邪教组织排查、宗教事务等13项信息分项;

第四类是应急管理类信息。

包括:

应急预案、应急队伍、专家组、危险源排查、避难场所建设、物资储备等6项信息分项;

第五类是党建组织类信息.包括:

党的建设、工会组织、监管监督、青年组织、妇女儿童、党的建设、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统一战线等9项信息分项;

第六类是行政执法类信息。

包括:

行政处罚、法律解读、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行政执法监督员等4项信息分项;

第七类是社情民意类信息.包括: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民生民情、投诉建议、热点咨询等4项信息分项;

信息收集汇总过程要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保密原则,进行认真采集和筛选、甄别和检查。

4、各级网格组织机构信息采集。

由各乡镇(街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

5、事件处理预案采集。

由各乡镇(街办)、相关部门负责落实.

第十章工作要求

1、细化任务,确保落实。

各乡镇(街办)、县直各单位要根据实施方案,对下达的各项任务层层分解细化,落实到人。

同时,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各项任务做细做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2、注重指导,强化管理.各乡镇(街办)、县直各单位要在村民(居民)自治工作中找准定位,转变角色,变“管理者"为“指导者”。

重点要加强对日常工作的指导,坚决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基础台账、统一队伍纪律、统一考核管理、统一组织管理。

3、例会推进,加强督查。

领导组将通过决策协调会、工作专题会等形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重要问题进行协调讨论,对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同时,联合县效能办,定期对各乡镇(街办)、县直各有关单位建设工作进行督查,并以领导组办公室简报予以通报。

4、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网格化"管理要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覆盖。

城区网格化管理要以***为重点,向南扩张6平方公里,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全面铺开;农村网格化管理要在***、***各选择3-5个行政村,先行开展试点,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

 

第十一章社会管理网格化职责制度

(一)社会管理网格化层级负责制

网格化管理实行层级负责制,各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职责如下:

一级网格:

负责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综合工作;指导街道、乡镇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工作;督促指挥中心向职能部门派遣处理事项;协调重大事宜处置;定期深入街道、乡镇听取社区居民、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检查与考核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

二级网格:

负责社区、行政村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指导工作;安排、督促职权范围内社区、行政村上报事项的处置;向指挥中心上报无权处理的事项;列席社区、行政村网格化工作例会;深入社区、行政村收集社区居民、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督导下级网格责任人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其网格工作记录等.

三级网格:

负责社区、行政村的社会管理服务网格化全面工作;安排督促职权范围内网格长上报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