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9629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docx

最新小学五年级下劳动课全期教案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编船篮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编船篮

教学目的

1、在编船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在编船篮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成品、半成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编好的小船篮(用实物投影仪可显示得更清晰)

2、引导观赏、讨论:

船篮的形状、特点?

可以用哪些材料编织?

是用什么编织法编织成的?

二、学习编船篮。

1、自学教材图示。

2、小组讨论:

编船篮需要的材料、工具有哪些?

从编织材料、方法上比较:

编船篮与编小凉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编船篮的编制步骤有哪些?

3、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编织时注意使经、纬线间尽量靠紧。

捆扎船头、船尾,以及接插篮把,有一定难度,要相互帮助协作完成。

三、思维拓展。

1、如果经、纬线的长度不一样,船篮会是什么样子?

2、如果经、纬线的根数不一样多,船篮又是什么样?

3、设法装饰一下编好的船篮,使它更好看、更能派上用场。

4、还可以用哪些材料编出其他式样的小篮子?

四、学习评价。

1、自评、互评,根据评价结果填上“★”。

2、请得“★”最多的同学展示作品,并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板书设计

编船篮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动物书签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动物书签

教学目的

1、巩固挑压编织技法,学习小鹿的编制方法,编成小鹿。

2、在编小鹿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学讨论

1、翻开书,学生自学教材图示。

要求:

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制作工具有:

剪刀

(2)制作材料有:

宽0.5厘米或1厘米的塑料条或纸条

(3)制作步骤为:

(4)制作重点是:

五股小辫编法编身体,注意左右交叉编织要有序,不要漏掉。

4、教师示范重点步骤,注意小鹿的鹿角的处理方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按照书上图示进行动手制作。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评价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自由流动观看其他作品。

2、选出自己认为做得最好的作品,说说原因。

3、引导总结编织方法:

4、引导评价自我:

五、课外拓展

1、除了纸条,你还能用其他材料进行编织吗?

2、你会编织其他小动物吗?

试一试。

 

板书设计

动物书签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编网袋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编网袋

教学目的

1、巩固挑压编织技法,学习网袋的编制方法,编成小鹿。

2、在编网袋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编网袋

一、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小网袋成品,编织示意图或投影片,广口玻璃瓶、罐或大词典、厚书等便于固定袋口绳的教具。

2、学生准备:

编网袋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二、教学重、难点:

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提问,导入课题

1、展示小网袋作品。

2、提问:

网袋有什么用处?

它啊是如何编织成功的?

(引入绳结编织法)

3、编网袋需要哪些材料、工具?

(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

2、借助投影或实物演示一步步讨论,明确编织过程:

⑴固定袋口绳(可拉直粘贴在课桌边)。

⑵对折线绳骑搭在袋口绳上(排列要整齐)

⑶打第一排结(各绳结要与袋口绳等距离。

如没把握,可先做上记号,再打结)。

⑷大第二排结:

在记号处从相邻的两个结中各取一根绳合并在一起打结。

⑸将袋口绳环系在广口瓶、罐的沿口处或围绕在纸筒、大词典上(用胶带固定住)。

⑹把第一根绳和最后一根绳合并打结,完成第二排结。

⑺依次往下编,最后留下一定长度的绳头,合拢打个结,并修剪整齐。

⑻将口袋绳两头连结起来,完成编织。

板书设计

编网袋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中国结——鞭炮结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中国结——鞭炮结

教学目的

1、在编中国结——鞭炮结的过程中,培养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互助合作精神。

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2、启发学生设计创新,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中国结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介绍,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结(实物、录象图片等)。

2、提问:

这些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饰物是什么?

你在哪里见到过中国结?

你了解中国结吗?

3、介绍中国结的由来、特点及其用途。

激发学生对中国结的浓厚兴趣,导入新课。

(检查材料、工具的准备)

(二)自学讨论,讲解演示

1、中国结是怎么编制出来的?

2、你能参照图示一步步编出鞭炮结吗?

试着编编看,提出你觉得困难的地方,在小组里议一议。

3、讲解并演示重点、难点。

⑴编结材料中的一根五厘米长的短线绳是做什么用的?

编结时怎样插入、固定它?

⑵演示说明“井”字互套,直至线绳全部编完(可用粗绳演示或投影片图示说明)。

⑶怎样收尾?

岁收尾时的操作有什么要求?

一定要注意什么?

⑷如何将各人编结好的“鞭炮”组合成“一串鞭炮”?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编结操作时(可伴轻音乐),小组内同学间互教互学;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启发、鼓励学生互助合作,想办法解决难题。

(四)评价拓展

1、小组自评、互评各人编的单个“鞭炮”,根据评价结果填上“☆”。

2、展示评价各小组的“一串鞭炮”,颁发团体优胜奖。

3、思维拓展。

⑴如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互套穿编,“鞭炮”柱体会呈现什么形状?

⑵可不可以用三根(六股)、四根(八股)……绳来编呢?

“鞭炮”柱体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课后试试看!

4、课外活动:

参照技术信息提供的阅读材料,或自己创新设计编结自己喜爱的中国结。

板书设计

中国结——鞭炮结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中国结“基本结”编结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中国结“基本结”编结

教学目的

了解各种中国结“基本结”的编制方法,独立编制各类“基本结”,并从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绳与绳之间的打结。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作品——鞭炮结。

谈话:

除了鞭炮结,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中国结?

出示各种中国结,板书其名称(吉祥结、万字结、平结、双钱结),猜猜老师手中的中国结的名称。

今天,我们一起来编织这些漂亮的中国结。

二、学习编法

1、边看图边自学编织方法,想想自己最喜欢哪一种中国结。

2、交流最喜欢的是哪一种结,并说说喜欢的原因,对这种结做简要的介绍。

3、分组,准备编织。

将喜欢同一种结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准备好编织所需的材料。

三、学习编织

1、组员一起对照图文研究编法,相互说说编织的步骤。

2、各组派选代表上台说说编织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3、各组开始编织,教师巡视知道个别学生。

4、作品展示:

各组将组员编织的结穿成一串放在讲台上,学生分组上台参观并评出“巧手”奖和“最佳小组”奖。

四、互帮互学

1、各小组间自由交流,互相学习,要求学生做到虚心好学,耐心讲解,学习

其它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2、夸夸你真行。

指同学上台夸夸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同学,并给予奖励。

五、课堂小结

1、指学生说说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2、请同学总结各类中国结的编织方法。

六、课外作业

1、完成这四种基本结的编织。

2、收集各种中国结。

板书设计

中国结“基本结”编结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衣架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衣架

教学目的

了解金属衣架的制作步骤,学习金属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独立制作。

教学重难点

弯折成型。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起子,铁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汇报你认识的金属制品,说出分别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成的。

2、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制成的衣架,问:

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作的吗?

要是能亲手做一个作为礼物送给妈妈,那多有意思呀!

二、学习做法

1、想想:

要制作这样一个衣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2、指生交流,老师总结并一一出示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自学做法:

对照书上彩图研究衣架的制作步骤。

4、学生交流步骤,师相机板书:

•用钳子将铁丝弯成挂物衣架。

•用钳子夹住支架下端,用起子折弯。

•将两挂臂铁丝的一端弯成圈,分别套在支架下端的两侧。

•将两臂挂铁丝的另一端分别折弯,一个简易的铁丝衣架便完成了。

5、教师示范制作衣架。

三、练一练

1、同桌合作制作衣架,教师巡视指导。

2、指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做讲解员为大家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

3、同桌互相讲解制作的步骤。

四、拓展活动

你能设计出其他造型的衣架来吗?

画出简要的设计图并动手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谈谈今天这一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先回家试试自己做的衣架,再把它送给妈妈。

板书设计

衣架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桌面垃圾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桌面垃圾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器物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了解常用的手工制作材料如金属丝、卡纸等材料的性能。

2、学习基本手工操作技能,制作翻盖垃圾桶。

3、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养成认真负责的劳动习惯,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翻盖垃圾桶制作过程中金属丝活动支架的制作。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学习制作

1、读一读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书本26页的内容,了解翻盖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2、想一想

这个翻盖垃圾桶分为几个部分?

你觉得制作过程中哪个部分最困难?

3、学一学。

(1)学习翻盖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2)学习翻盖垃圾桶制作过程中的金属丝支架制作技巧。

4、做一做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5、评一评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垃圾桶还有哪些样子呢?

我们来看一看。

让我们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设计一个垃圾桶。

板书设计

桌面垃圾桶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制作相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制作相架

教学目的

1.了解相框(架)的相关知识,能为自己的照片制作出喜欢的相框(架)并感受相框(架)装饰后的美。

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手工制作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了解相框(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包括材料、造型、色彩和简单的装饰。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准备教具或图片及学生自备的相框说说材料、色彩、装饰、支架的设计,各种相框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二)巧手行动

制作建议:

1.指导学生阅读制作步骤,能按步骤要求制作。

2.照片底衬材料的选择要厚实些,便于支撑照片和装饰。

3.孩子在操作过程遇到难题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帮助和指导;制作的相框要能“立”起来。

4.孩子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较感兴趣,所以本节课可以利用一些自制的、造型新颖的小相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5.折纸制作简易小相架可以为下一个活动———折纸做铺垫,将折纸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指导学生能进行对边折、对角折、对中心线折等折叠的方法。

折纸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净手、对齐、纸面整洁。

(三)观察思考

冰棍棒、牙膏盒、旧纸盒子、塑料瓶等材料都可以改造成创意小相框(架),装饰材料更多,彩纸、豆类、小彩石等身边的小物件都可以

装饰小相框。

板书设计

制作相架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折纸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折纸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欣赏和感受折纸作品的基础上,产生制作、装饰折纸作品的愿望。

2援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初步学会看折纸步骤图,按折折纸。

3.引导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从而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对边折、对角折、对中心线折等折纸方法。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蝴蝶结的种类很多,有单瓣、副瓣,有飘带和无飘带。

在生活中可以点缀在服饰、箱包、家居物品上,起到装饰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色彩和图案搭配以及造型特点分析欣赏为主,而材料选择分析为辅。

2.维吾尔族花帽是一种绣制精美的四棱小花帽。

它既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更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因地区、职业、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花帽又分成许多不同的样式。

图案有植物图案和几何图案,如著名的“旦木”纹花帽。

(二)巧手行动

1.讲授法配合演示法教学。

教师分解步骤演示,带领学生分步骤折纸。

低年级学生每个步骤完成后教师检查、指导,确认无误后再进行下一步。

2.导学式和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学或分组研究折叠方法,低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教师引导帮助,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

(1)先领后放。

(2)难点、重点设计成问题交给学生,辅助学生学习。

制作建议:

1.折纸术语需要明确,一个是“山痕”,另一个是“谷痕”。

“山痕”顾名思义,就是折痕是凸向我们的,也就是相对于桌面耸立起来的,感

觉像个小山;而“谷痕”与“山痕”恰巧相反,是凹进去的,感觉像个山谷。

2.折纸角与角、边与边要对齐。

3.折痕要明显,折纸时先对好,确定后再折,这样就保证只有一道折,使作品光洁美观。

(三)小提示

1.用剪刀及固定用材料时,要进行安全操作指导并提出纪律要求。

2.教师准备一些维吾尔花帽图案提供给学生模仿,不要让学生随意无目的地装饰。

(四)观察思考

1.折蝴蝶结的材料有线形材料,如:

绳子;面形材料,如:

旧挂历纸、包装纸、织物类和布匹类等。

2.折帽子要注意裁的纸要确保是正方形,正面向下,边角对齐,折痕明显。

板书设计

折纸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折纸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折纸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欣赏和感受折纸作品的基础上,产生制作、装饰折纸作品的愿望。

2援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初步学会看折纸步骤图,按折折纸。

3.引导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从而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对边折、对角折、对中心线折等折纸方法。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五)巧手实践和拓展活动

本环节是学习内容的延伸,可以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交流,也可以鼓励学生再探索。

活动流程活动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经验,揭示蝴蝶结的用途。

常规检查用具摆放情况。

1.教师展示一个有漂亮蝴蝶结的礼品包装盒。

设问:

同学们,这个蝴蝶结漂亮吗?

你还在哪里见过蝴蝶结?

展示各种有蝴蝶结的物品、场景和各种蝴蝶结。

小结:

蝴蝶结在生活中的用途及装饰作用。

学生观察、欣赏,并回答。

认识探究

2.老师给学生展示一只纸折的大蝴蝶结。

设问:

这只蝴蝶结漂亮吗?

是怎么折成的?

3.事先隔桌放一个漂亮的纸蝴蝶结,请学生小组拆解探究。

教师将教具大蝴蝶结固定在黑板前,一步步拆分成一张方形纸。

4.你能根据教材上的示意图,自己尝试制作吗?

(1)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

(2)认识示意图。

蝴蝶结的折痕为什么不能压实?

(3)强调剪刀和大头针(或胶水)的使用安全。

5.教师示范固定和剪飘带的方法。

(边示范边讲解)

6.学生交流,还有其他方法制作蝴蝶结吗?

学生四人小组拆开并研究。

学生认真观察示意图。

请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研究并尝试解决。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思路。

引发探究愿望。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再拆解起到强调的作用。

知难答疑的过程。

解决制作难点。

尝试实践

7.学生制作。

(1)自主选择材料,如旧挂历、彩纸等。

(2)大胆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力图造型新颖。

(3)正确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时收集纸屑。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明确活动要求,了解评价要点。

注意:

连接点固定时胶水要适量,用大头针要小心。

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板书设计

折纸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洗餐具餐厅里的家务劳动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洗餐具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和叠餐巾花的主要程序。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和叠餐巾花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积极并长期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体会家务劳动的益处和快乐,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操作的要领,掌握方法。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餐具是吃饭的用具,如碗、筷、匙、盘、碟等。

餐具的材料有瓷器、玻璃制品、银器、金属器具、陶制品等,目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塑料和一次性的餐具,但这两种餐具不利于环保。

(二)巧手行动

洗餐具

1.清洗餐具在生活中是很小的一件事,教师可能觉得没难度,不需要准备,可是越是看似简单越要慎重,教师备课时要明确洗餐具的操作顺序,教师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不一定就科学。

2.洗洁精和食用碱末不宜过多,或指导学生戴厨房手套操作,以防刺激孩子的小手。

3.洗筷子先清洗用餐的小头部位,要用洗涤巾擦洗,洗完再掉头清洗筷子另一端,然后搓洗晾干。

4.洗碗的顺序是先里后外,要注意清洗碗边儿;碗的摆放顺序下大上小;

锅要先洗里再洗外,锅把手部位也要清洗。

最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晾干。

(三)观察思考

1.用温水洗餐具是因为能够有效地去掉油污。

2.金属餐具尤其是不锈钢餐具很容易因为互相摩擦被划花而失去光泽,所以要注意清洗时用柔软的洗涤布,清洗和存放的时候避免互相摩擦。

经常用酒精擦拭可以提高光泽度。

3.用面汤、淘米水洗餐也很干净。

探究还有什么小窍门洗餐具又干净又安全?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去做做吧。

(四)拓展活动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

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

下面介绍一点用餐礼仪。

就座和离席:

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

2.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适宜。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教师备课教案

课题

洗餐具餐厅里的家务劳动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叠餐巾花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和叠餐巾花的主要程序。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和叠餐巾花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积极并长期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体会家务劳动的益处和快乐,形成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操作的要领,掌握方法。

学法指导

交流、讨论、合作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餐巾花是饭店或较隆重用餐前的准备工作,即服务人员将餐巾折成各式花样,插在酒杯或水杯中,或者放置在盘碟中,既美化了餐桌,体现了宴会的等级,又可供宾客就餐时使用。

餐巾花美观大方,尽显礼仪,给用餐人带来美好的享受。

(二)巧手行动

叠餐巾花

1.餐巾花的式样大概有10种,折叠的方法也有难有易。

2.折叠时要讲究卫生,注意不要用嘴咬,不要图方便在身上、腿上操作。

3.折餐巾花的方法大概是:

叠、卷、折、掰、捏、翻和攥等。

(三)小提示

下面提供几种折餐巾的技法和要领,供教师在备课操作时参考,注意教给学生时要化难为简,深入浅出,以便学生理解。

折餐巾花技法和要领叠:

是餐巾折花中最基本的技法,将餐巾一折、四或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

要领:

算好角度,一次叠成,如重复折叠,会使餐巾留下折痕,影响餐巾花质量。

卷:

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相互配合,将餐巾卷成各种圆筒状,分直卷和螺旋卷(如立体雀)两种。

直卷分有单头卷、双

头卷(如马蹄莲)、平头卷等。

要领:

卷紧、卷挺。

翻:

翻是指在餐巾花折制过程中,把餐巾折、卷的部位翻成所需花样的方法。

用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配合,把初具成型的餐巾翻成所需形状,分紧翻和松翻两种。

要领:

注意大小适宜,自然美观。

掰:

掰是用于餐巾叠花束的方法。

将餐巾做好的褶用右手按层次一层一层掰出层次成花蕾状,掰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松散。

要领:

层次分明,间距均匀。

捏: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做动物(如鸟)的头部造型。

操作时先用右手食指将餐巾角用力向上顶出一只顶角,然后用食指从顶角上方向下压,用大拇指和中指夹着两边,接着一面抽出食指,一面将大拇指和中指用力捏紧,并同时将捏在手指中的巾角向上拉直成鸟头状。

要领:

棱角分明,头顶角、嘴尖角到位。

攥:

攥是为使餐巾花形不至于走样或脱落而使用的手法。

一般使用左手攥住餐巾的中部或下部,再用右手操作其他部分。

要领:

攥在手中的餐巾不能挤散。

(四)拓展活动

餐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是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之用。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摊开后,应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入腰带,或挂在领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板书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