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9663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doc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产生了居民点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产生了城市

【城镇定义的本质特征】①产业构成②人口数量③职能

【城镇与村庄区别】产业结构—城镇聚集更多的人口城镇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人口数量—城镇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城镇拥有更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城市的基本特征:

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区别于农业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定区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和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满足居民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需求。

【古代城市发展的4个因素】①城市与防御要求巴比伦城、提姆加得城②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③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封建城市的中心中国—政治统治的中心宫殿、官府衙门欧洲—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④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城镇化/城市化】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1,农村土地的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转移2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各种类型的的城镇地域空间集聚3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城镇地域的拓展和更新4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

包括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镇化水平】:

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最主要指标。

PU城镇化率,U常住人口P区域人口

【城镇化3阶段】诺瑟姆曲线S起步、加速、稳定。

起步—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速度缓慢城市人口未到30%。

加速—城镇化超过30%快速提升阶段到达60%。

稳定—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人口。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是一条稍微被拉平的S形曲线2三个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

大发展较慢的初级阶段;人口向城市化迅速聚集的中期加速阶段;高度城市化,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向缓慢的后期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久2、城市化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周礼》】“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管子》“】因天才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比中准绳”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的束缚。

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一个重要著作,它的意义是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

【《商君书》】论述了道路、农田、山陵丘谷间比例的合理分配分析了粮食供给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开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大兴城·隋初】邺城的发展①严谨的空间规划②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先建城墙后辟干道再造居民区的里坊。

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的,中轴对称,规整方格网里坊制(旁三门,左祖右社)

【北宋】开封城里坊制度废除—开放的街巷制度(城市结构冲破了传统的里坊制,较多的服从经济发展需要,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

【元代】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反映了那些思想?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城市形象争取天时地利人和,是城市建设趋于对称、序列。

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

和谐与统一的特点2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儒家思想影响3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4强调严格有序的等级制度,中心轴线对称规划布局。

【古代城市的特点】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2、城市地域结构简单,无明显的功能分区3城市形态受城墙限制,城市地域规模和人口规模不大4.城市分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城市发展加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2、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3、城市地域结构趋于复杂化,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功能分区4、城市地区分布差异显著

【希波丹姆模式】前500年古希腊城邦时期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寻求几何图像与数的和谐、秩序的美

【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维特鲁威。

《建筑十书》古罗马维特鲁威的著作,是欧洲中世纪以前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建筑学理论专著,分十卷,对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作了系统的总结,第一次提出了“坚固、方便、美观”的建筑三要素,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影响很大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

关于城市选址关于建筑物选址关于街道的布置理想城市方案

【中西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理念有什么本质差异?

1中国从西周开始便将城市规划作为一种严格的国家制度确定下来,而西方将城市归为科学和艺术活动。

2中国的规划思想是一种农村观念,并不是源于新的城市生活需要。

城市规划的基本思路重在体现国家宗法分封政体的基本秩序,而对有关城市居民、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未涉及3如同时期希腊希波丹姆斯的方格网式城市与中国早期采用的棋盘式的路网系统形式相似,但其出发点不一样的4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数字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这一模式在希波丹姆规划的米列都城得到了完整的体现5以方格网的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是市民集合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的市民民主文化

【中世纪城市特点】多为自发成长,很少有按规划建造的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特点】唯理主义,古典主义人文思潮,轴线放射的街道,宏伟的宫殿和规整的公共广场,巴洛克建筑极重浮华装饰的建筑风格以及各种建筑的轴线构图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渊源】1[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托马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16世纪2[“太阳城”方案]康帕内拉城市空间由7个同心圆组成3[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19世纪4[“法郎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傅立叶

【田园城市理论】(分散主义)霍华德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概念——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雅典宪章】1、雅典宪章(1933年)(主题:

功能城市—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城市规划大纲》—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

1933年,在雅典召开建筑师大会,商讨城市规划问题。

--提出城市四大功能:

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1)在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强调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

(2)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

(3)思想方法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上。

【马丘比丘宪章】p33城市规划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生活环境。

有效利用人力、土地和资源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关系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

(1)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深信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2)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宣扬社会文化论。

(3)规划应用到各级人类居民点上,即邻里、乡镇、城市、都市区和区域、国家、洲,并以此来指导建设。

方法论:

(1)城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强调过程和动态性

(2)系统方法论(3)公众参与

【差别】《雅典宪章》为解决4个问题过于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人与人多方面的联系。

【有机疏散思想】伊利尔·沙里宁1934《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提出城市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机体。

根治城市要改变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提出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表现,相互协调,有机秩序

【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全球化2区域一体化3信息网络化4全球城镇化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开放型的思想方法

2.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思想方法3.刚性的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我国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以及规划运作系统来共同构建的。

《城乡规划法》解说中,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用的角度对城乡规划所作的定义: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乡规划法》内容上讲,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法规系统】包括主干法、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主干法包括丛书法规和附属法规

【一法三条例】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我国城乡规划运作系统】运作核心:

程序合法,依据合法开发控制制度:

一书三证制度: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许可证。

开发控制依据:

法律规范依据,城乡规划依据,技术规范,政策依据。

【城市规划目标】健康公共安全交通公共设施的提供财政健康经济目标环境保护再分配的目标

【永续发展】“既满足的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需要:

尤其是贫困人民的基本需要,应放在优先位置限制:

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的限制。

1987.3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阐述了永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1由生态的永续性扩展到社会、文化、经济的永续性2永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3城市对永续发展意义重大

【永续住区《全球21世纪议程》8个领域】1向所有人提供适当的住房2改善人类住区的管理3促进永续的土地使用规划和管理4促进综合供应环境的基础设施5促进人类住区的能源和运输系统6促进灾害易发地区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7促进永续的建筑业活动8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的发展

【和谐城市的价值观】1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城市2人与人的和谐社会和谐——城市中、城市间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社会集团之间的和谐3历史与未来和谐——保护城市发展的延续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促进新技术运用并为大众服务,追求文化遗产与新技术运用之间的协调

【和谐城市柱锥模型】当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的各方利益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就是永续城市。

和谐城市:

永续城市构成和谐的基本面,当经济、社会环境三个要素不相冲突,实现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就是和谐城市

【统计学上对于产业的分类】:

(依据:

经济活动所属的行业)

  第一产业:

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农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

是对第一产业和本产品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等),建筑业

第三产业:

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

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事业、国际组织等)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基本内容】:

1伴随着现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2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且下降速度低于农产品比重的下降速度;3在资本结构中,农业资本比例下降,工业与服务业资本比例增加;4.随着上述变化,农业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专业化过渡;同时,工业与服务业企业由小规模业主制企业向大规模法人制企业发展;

5.在工业内部,各产业的雇佣率与附加值率同时增长,而采掘业比重下降;6在服务业中商业的比重上升;家庭服务业比重下降;个人服务业、专门服务业和政府服务业的比重提高;7生产技术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起很大的作用8上述变动引发产业与产业间、工种间、区域间的劳动力转移,并且导致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霍夫曼指数=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根据霍夫曼指数,把工业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①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物品工业不发达(霍夫曼指数为5左右);

②资本物品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指数约为2.5左右);

③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物品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约为1);

④资本物品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指数小于1)。

【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1增长极模式2点轴开发模式3梯度模式和反梯度模式4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定义:

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

一般指的当生产企业本身规模的增加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下降。

【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economy)】定义: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生产和服务职能

在地域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它包含了多种类型,主要有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镇化经济。

【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接的一种创新协作网络。

【四种典型的产业集群】1马歇尔式产业区2轮轴式产业区3卫星平台式产业区4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城市人口的界定】:

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

【自然增长】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自然增长率;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减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

【机械增长】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人口迁入与迁出城市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率;一年内城市机械增长的人口数与年平均人数之比的千分率

【年龄结构】:

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中学组(12-17岁)成年组(男18或19-60、女18-55岁)老年组(男61-,女56-)

意义:

1比较成年组人口数和就业人数,分析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2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有重要作用3设施配套依据、4人口预测依据

【城市人口预测】

(1)综合增长率法:

适用于人口增长率相对稳定的城市,对于新建或发展受外部条件影响较大的城镇则不适用

(2)时间序列法:

适用于城市人口有长时间的统计,人口数据起伏不大,未来发展趋势不会有较大变化的城市。

(3)增长曲线法:

适用于较为成熟的城市,不适用于新建城市或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城市。

多项式增长曲线、指数型增长曲线、逻辑增长曲线、龚伯兹增长曲线(逻辑增长曲线、龚伯兹增长曲线)存在“极值、拐点”

(4)劳动平衡法:

已很少应用

(5)职工带眷系数法:

适用于新建工矿城镇。

规划总人口数=带眷职工人数*(1+带眷系数)+单身职工

【城市历史】是以一个城市、区域城市、城市群、城市类型为对象,包含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城市作用、地位和发展过程,各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关系及变化,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等。

【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1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2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

3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物质、非物质性历史要素

具体工作方法:

历史与文献资料研究、历史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和面向市民的社会调查等。

【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1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通过城市定位诠释城市文化形象2依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3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4在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城市肌理诠释城市历史文化5根据城市文化指导城市景观设计6通过城市环境要素诠释城市文化基调

【收集资料方法】现场调查法:

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方法。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整理阶段

访谈法:

指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包括访问、座谈。

按双方接触的方式可分为:

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问卷法:

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问卷类型分为:

封闭式、开放式

【数据描述性分析】1频数和频率(频数是反映某类事物绝对量大小的统计量)2众数值(表示某种特征的集中趋势)3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指标值之和的平均,它说明的是总体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4标准差

【城市规划预测方法】1因果推断法2趋势外推法(线形、曲线、对数趋势外推法等)3情景分析法(又称前景描述法或脚本法)4交叉影响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处理地理信息的综合技术出现的.可以将城市的空间数据实现数字化,从而建立包含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种属性的模型,为研究城市不同系统的空间规律和空间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1描述功能2分析功能3查询功能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长期性、实践性的特点

【我国城市规划的层次】

1“总体规划纲要”城市功能的确定城市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发展目标

2“总体规划”远景规划总体规划近期规划3“分区规划”

4“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宏观层面“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规划期限通常20年左右

【详细规划】:

——微观层面开发建设蓝图型——“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发建设控制型——“控制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1土地利用规划:

2道路交通规划3公园绿地及开敞空间规划4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和镇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定义: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内容:

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

期限:

远期20年,近期5年

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但应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进展及方向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对某些必需考虑更长远的工程项目应有更长远的规划安排。

近期规划是总体规划一个组成部分,应对城市近期内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作出安排,规划期限一般是5年。

【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防灾减灾等内容、

【城市、镇总体规划内容】1城市规划区范围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3城市建设用地规划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7城市防灾工程

【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

1.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2.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4.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5.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6.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7.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人口容量等)。

8.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9.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10.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11.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12.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地布局及标准。

13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14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15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16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和要求

17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18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内容】1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用地范围和布局2近期交通发展策略3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设施的建设4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5近期历史文化名城、历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重点6原则和措施

【详细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也是城市政策的载体)

任务:

详细规划的是以总体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的规划要求。

内容;1确定规划地区各类用地的界线和适用范围,2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3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4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5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规划引导性要求;6确定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7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8确定公共设施的位置、规模和布局;9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细则。

【修建性详细规划】(面临开发的地区)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定用以知道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和绿地的空间布局、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修改规划的前置条件】第一,上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城乡规划发生变更,提出修改规划要求的。

第二,行政区划调整需修改规划的。

第三,因国务院批准重大建设工程确需修改规划的。

第四,经评估确需修改规划的。

第五,城乡规划的审批机关认为应当修改规划的其他情形

【城市规划的审批】——分级审批

【城市用地】,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的土地,包括已建设利用的土地、已列入规划区范围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以及按照城市规划法所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