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96782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文档格式.docx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0、感受性:

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1、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22、错觉:

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23、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4、遗忘:

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25、再认:

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

26、回忆:

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

27、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进程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一段时间后不再遗忘。

29、想象:

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0、再造想象:

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1、幻想:

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32、思维:

是对客观食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33、动作思维:

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行动作为支柱的思维。

34、形象思维:

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总和、抽象、概括的过程。

35、抽象思维:

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36、概念:

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37、定势:

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者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38、迁移:

已经学过得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

39、创造性思维:

指有创见的思维,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以前未曾有过的对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40、情绪和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41、心境:

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42、激情:

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43、应激:

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44、道德感:

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45、理智感:

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6、美感: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47、意志:

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从而事先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48、随意运动:

是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

49、动因:

引起一个人能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50、归因:

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51、气质:

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52、性格:

是人在对显示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乐得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3、能力:

指人们顺利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54、智力:

是一般的心理能力,与其他事物一样,包括推理、计划、问题解决、抽象思维、理解复杂思想、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能力。

55、学习过程:

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经验的获得和保持。

56、学习:

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它通常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57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将学得的经验有变化地运用于另一情境的能力。

58学习动机:

指激起人去从事或一直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59、品德:

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应,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在言行中白哦先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

60、道德:

是人的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也是每个社会为维护人们共同生活的利益而规定的最基本的生活准则。

61、心理卫生:

又称精神卫生或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如何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

62、挫折:

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达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63、心理发展的动力:

指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

64、自我意识:

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人是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65、群体:

是由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并相互制约的人群结合体,也称团体。

66、个体:

指单个的人,以单独的形式活动的有个性的实体。

67、群体心理:

之普遍存在与各群体成员头脑中,反应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倾向。

68、群体心理气氛:

(学习气氛)指学习群体中占优势的人们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69、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激活自己的就爱偶遇对象,戏剧性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造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2、简答题

1、人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心理现象复杂多样,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心理过程:

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其中认识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信念世界观等,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2、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3、个性的基本特征?

答:

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4、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早期,他把需要分了五个层次即: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来他又补充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两种。

同时他把人类需要的这些需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基本需要。

这类需要和人的本能相联系,与人的健康状况有关,缺少这类需要就会引起疾病。

这类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或称社会交往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另一类需要是发展性(或生长性或成长性)需要。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看成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态结构;

看到了需要在发动人的积极性、激励和组织人的行为中的巨大作用,并突出了高级需要在个性形成中的地位和价值;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核心是人本质的实现,他认为人有能力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给人类以希望。

因此他的理论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同时,一些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需要之间的确存在着层次关系。

但是,马斯洛过分强调潜能的作用,并把“自我”看成是至高无上的概念,需要层次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机械的形而上的色彩等则是不可取的。

5、良好的兴趣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效能。

6、注意有哪些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

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

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主义的转移:

根据新的任务,注意的中心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7、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

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

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变化。

第四、刺激物的对比度。

(2)人的主体状态

第一、需要和兴趣。

第二、知识经验。

第三、情绪。

第四、精神状态。

8、举例说明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例:

略。

9、简述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

感觉和知觉有相同的一面。

它们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

10、遗忘的特点及其原因?

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除了时间因素,遗忘还受如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1)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2)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3)识记材料的数量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4)学习程度对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进程的影响

引起遗忘的原因:

干扰说、消退说、压抑说、认识理论。

11、怎样有效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5)活动有助于复习

12、掌握概念时应注意哪几点?

(1)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

(2)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

(3)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

(4)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5)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3、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

(1)迁移的作用

(2)原型启发

(3)定势的作用

(4)情感与动机状态

(5)个性

1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

(3)发展直觉思维

15、试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

(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2)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

离开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就不能得以表现。

(3)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16、试述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3)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7、意志品质的特点及其培养?

意志品质包括:

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意志品质的培养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感

(2)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5)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18、气质分为哪四种典型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等四种典型类型。

胆汁质人的情绪爆发快,但又难持久,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

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遇事常欠思量,做事也常常感情用事,表里如一;

多血质的人总是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富有朝气。

这种人乖巧伶俐,惹人喜爱。

他们的情绪丰富而且外露,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他们那副表情多变的脸折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喜欢与人交往,有种“自来熟”的本事,但交情粗浅。

他们的语言表达力强而且富有感染力。

活泼、好动、乐观、灵活是他们的优点。

他们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强,可塑性也很强。

但是他们气质上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粘液质的人就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却“冰冷耐寒”,但也缺乏生气。

这种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表情平淡,情绪不易外露,但内心的情绪体验深刻,外表似乎给人以“冷”的感觉,也被称为“热水瓶”,外凉内热。

他们自制力很强,不怕困难,忍耐力高,表现出内刚外柔。

他们与人交往适度,交情深厚,朋友少但却常有知心朋友。

他们的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这往往弥补了他们思维的不足。

学习接受慢了些,但却很扎实,踏踏实实。

但是他们平时总是四平八稳的,所以有时“火烧眉毛也不着急”。

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比较差,经常是别人让他们去做某事才会去做,而并不是他们不愿做;

抑郁质的人给人以“秋风落叶”般的无奈、忧愁的感觉。

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

他们聪明而富于想像力,自制力强,注重内心世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软弱胆小,萎靡不振,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而单调,虽然踏实稳重,但却优柔寡断。

19、什么是性格?

简述气质和性格的关系。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它与性格相比较,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慢、比较难;

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变化容易些,也快些。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

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

比较明显的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

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

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20、气质在人类活动有什么作用?

气质影响实践活动的进行,了解个体的气质类型的特征和表现对于培养人才和选拔人才都有重要意义。

(1)气质对智力的影响

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

智力水平高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

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

气质虽不能决定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水平,但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

(2)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效果。

而且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能表现为积极的心理特征,也能表现为消极的心理特征。

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对待不同气质的学生。

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气质的年龄特征。

(3)气质对职业选择的意义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

一般地说,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

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不合适;

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则不大适合。

但在一般的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的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

活动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21、试述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一、能力和知识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

(1)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和和概括,能力则属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2)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二成正比的发展。

二、能力和知识有是有联系的。

(1)能力实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2)掌握知识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3)能力即时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二者相互促进。

22、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

23、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有哪些?

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迁移、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疲劳和学习心理卫生。

23、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

(2)要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3)培养积极的认识或求知欲望

(4)帮助学生确立符合世纪的志向水平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

(2)利用反馈效应

(3)合理组织竞赛

(4)加强归因指导

24、品德的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25、皮亚杰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1)0-2岁前道德的阶段

(2)2-7岁强制性规则阶段(道德的他律阶段)

(3)7-12岁道德的自律阶段

(4)12岁以后公道的原则

26、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理论

1、前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1:

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

朴素的欢乐注意和工具主义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3: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

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道德水平

阶段5:

契约和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6:

道德心(良心)或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7、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表现有哪些?

(一)道德认识方面道德认识模糊,是非观念不清

道德信念淡薄,萌生错误信念

道德判断具有两重性

(二)道德情感方面自尊感与自卑感经常交织在一起

有抵触、对立的情绪

更注重友谊感

情感的内外矛盾表现突出

(三)道德意志方面有增强道德意志的强烈愿望,但表现错误的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常受直接欲望所驱使,动机水平较低

有自制的愿望,但又缺乏坚忍的自制力

毅力地发展具有双向性

(四)道德行为习惯不良行为趋于习惯化,惯常化

品德不良的行为习惯具有年龄和性别特征

学生共同的品德不良行为

28、请简述心理健康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主要任务是指导正常人健康地生活,克服种种危机,防止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变态的发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

2、二级预防主要针对轻度心理异常人群,具有非器质性病变、损伤和心因性两大特征,如问题行为、人际关系、学习适应问题等。

3、三级预防主要针对严重心理异常人群,此类患者的心理异常表现为:

幻觉、妄想、思维错乱、行为怪异等。

29、怎样增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1、学习中的心理卫生

2、增进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健全的情绪生活

5、搞好性卫生教育,事情少年学生正确对待性的问题

30、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认识能力方面

感知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

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

(二)情绪情感方面

情感内容已日渐丰富,但还是比较肤浅

情绪表现强烈

(三)意志行动方面

喜欢模仿,善于模仿

动机的多变性

(四)自我意识

成人感

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

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31、初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感知能力全面提高

想象能力加速发展

出现了思维的独立批判性

情绪情感的内容、形式都更加丰富复杂,逐渐性高尚的情操

情绪的延续性较长

情绪表现并不都是外露的

(三)自我意识

要求深入了解和关注自我的成长

自我评价开始成熟

自尊心上进行较强

道德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原则

人生观有发展,但还不稳定

32、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有哪些?

(一)教师的领导方式或教学作风

放任的作风专制的作风民主的作风

(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为学生所设立的具体目标

(三)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热爱本职工作,投身事业

有广泛的知识和精深的学问

有特殊的智能品质,以及教学才能和创造才能

有特殊的性格特征

(四)学生对自己学习评价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